艺术创造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7 09:15:55

艺术创造论文

艺术创造论文范文第1篇

音乐教育是一种传承音乐文化、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音乐教育哲学则是引领这一活动的“航标”。中国近代以来的普通音乐教育传承着古代“乐教”的传统,并受到西方不同流派音乐教育思潮的影响,在中西融合中不断发展。关于近代以来我国普通音乐教育的发展历史,学界有着广泛的研究,各种专著、论文、专题研究均较多。但对其音乐教育哲学观念与思想的研究则相对滞后。廖家骅《音乐教育的哲学思考》(1992)是我国近代第一篇关于音乐教育哲学研究的论文,此后朱琳、张帆、胡健、齐易等开始从哲学的理论高度展开对音乐教育的观念与思想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国外音乐教育哲学的思潮,并相继译介和出版相关论文与专著。尤其是美国最有影响的两大音乐教育哲学专著《音乐教育的哲学》(雷默)和《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埃利奥特)的翻译和出版,一批北美音乐教育的哲学理论也被介绍和引进,并围绕他们的音乐教育哲学观念开展了比较研究与讨论。从此之后,关于音乐教育哲学的学术活动得以逐步展开,助推了中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的发展。至21世纪初以马达、陈雅先《当代音乐教育哲学论稿》(2010)、韩忠岭《音乐教育哲学导论》(2014)等有代表性的学术专著和众多学者发表的研究论文等标志着中国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逐步深入。

2中国普通音乐教育哲学观念的基奠期(1840-1949)

中国近代以来的普通音乐教育传承着古代“乐教”的传统,并受到西方国民教育思潮和义务教育的实践,在西学东渐的“学堂乐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1840年的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的音乐教育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中推进向前。自1842年外国教会在我国开办的学校中开设音乐课程以后,“西学东渐”的主张使当时封闭的中国张开了观望世界的双眼。1898年康有为《请开学校折》中主张开设乐歌课,再到1904年清政府公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后,中国近现代的普通音乐教育由此拉开序幕。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提出“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的音乐教育观。这一观念在当时历史背景下,为提高国民素质从而实现强国梦具有重要意义。此后王国维、蔡元培等提出以“美育”为宗旨的普通音乐教育观。这一时期的“美育”为宗旨的音乐教育观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其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重视音乐的审美性、通过“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之后,我国近代音乐家萧友梅、黄自、黎锦辉、丰子恺等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和实践了音乐教育的思想和观念。这一时期的音乐教育观受到了西方音乐教育的早期影响,融合了中西方音乐截然不同的教育观念,使音乐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变革紧密关联。

3中国普通音乐教育哲学观念的开创期(1949-1966)

1949年,新中国建立,我国开始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这一背景为新中国大规模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提供了条件,大规模的音乐教育就从这里开启。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是整个国民音乐教育的一部分,也是整个音乐文化建设的一个主要分支。这一时期的音乐教育,由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种种原因所致,处于最初步的建设阶段,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足和局限。1957年2月,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德智体在新的教育方针中被放在了教育的主要地位,而美育并未被提及,这便导致了音乐教育在这一时期被逐渐削弱。贯彻新的国家意识形态和培养无产阶级知识分子成为了这一时期总体教育目标的倾斜方向。由于普通学校教育包括音乐教育,后者当然无可避免地担负了同样的重任。这种重任使学校音乐教育的目标与社会政治任务关联过于密切,与社会活动不得不产生紧密的配合。

4中国普通音乐教育哲学观念的挫折期(1966-1976)

1966年6月直至1967年,“”对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造成了历时十年之久的严重摧残。原有的音乐教育大纲难以得到执行,重新审定新的音乐教学大纲更无从谈起。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一时期由于学校文化课的减少,学校课外活动反而得到了频频广泛的开展,由此革命样板戏得到推广,京剧音乐随之得以普及。尤其京剧音乐伴奏中大量使用的西洋管弦乐器,使学生不再仅仅只是学习民族音乐,同时对西洋乐器也有了一定的认知。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一批学生文艺骨干涌现出来,并在之后从中诞生了许多音乐专业工作者、音乐教育者等。总而言之,这一时期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完全被忽视,教学目的被扭曲,音乐教育的目标完全等同于社会的政治目标,彻底违背了音乐教育的规律和宗旨。

5中国普通音乐教育哲学观念的融合期(1978-2000)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制定了改革开放国策,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开始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由此,我国的普通音乐教育终于随之步入飞速发展的正轨。1979年,音乐教育目标第一次在教学大纲中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且这一时期,国家提出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哲学理念,为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历时已久的混乱局面画上了句号,对恢复学校的音乐教育起到了强有力的指导作用。这一时期,国内音乐教育的观念和思想不断出现,如母语教育倡导的“使学生热爱祖国的音乐艺术,熟悉民族音乐语言”、关于音乐价值观的讨论等都推动着音乐教育观念的改变。与此同时,国外的音乐教育观念也逐步引入,最具代表性的是雷默的审美论和埃里奥特的实践论音乐教育观,中国音乐教育学界展开了关于音乐教育观念的大讨论。这些进入中国的西方音乐教育哲学观深刻的影响了中国传统的音乐教育观念,并在碰撞中逐渐融合,在融合中走向多元化的发展。

6中国普通音乐教育哲学观念的多元期(21世纪以来)

21世纪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得到空前发展。在不断吸取国外音乐教育观念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到我国音乐教育的现实状况,在中西方音乐教育观念的碰撞与交融中,出现了多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念。主要有:

6.1审美核心论的音乐教育观

审美核心论的音乐教育观主张“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基于音乐的本质和价值出发,主张审美是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追求。审美论核心论的音乐教育观是在蔡元培“美育”为宗旨的思想基础上,融合雷默所主张的“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体验为核心的审美教育”的观念,形成了近现代以来具有广泛影响的音乐教育观。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我国的普通音乐教育课程标准及其修订版均提出“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观,这也成为大多数音乐教育者、官方和主流的音乐教育观念,并统领着我国音乐教育的实践。审美核心论在我国现当代的音乐教育哲学观念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对近代普通音乐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2文化论的音乐教育观

文化论音乐教育观的核心思想认为:音乐教育应强调音乐的文化价值,而不是审美价值。音乐作为人文学科,在创造性人才培养、人文关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教育哲学观的首倡者是管建华先生,他基于文化人类学和后现代主义多元文化的维度,提出了审美核心论,将音乐教育禁锢在“审美的牢笼”中、忽视“音乐作为文化”的价值取向的观点。文化论批判了审美论主体对客体的镜式反应,主张后现代性的人与人、主体与主体的交流;批判了审美论仅关注音乐作品本体,主张音乐教育更要关注人和人的现实世界的人文关怀;批判了审美论仅强调音乐的审美性,而忽视音乐作为文化的兼容性,主张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文化论的音乐教育观对音乐文化身份认同、音乐文化传承、音乐文化重组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我国普通音乐教育中必将逐步得到关怀与实践。

6.3创造论的音乐教育观

创造论的音乐教育观提出:融审美、立美、文化、功能为一体,“以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观,是王耀华先生于2007年在《音乐课程标准修改》会议上首次提出的。创造论从国家对创造性人才需求的时代背景出发,主张在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音乐美的创造、音乐文化的创造、音乐功能的创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创造论指出音乐是最具有创造性的艺术之一,音乐教育既要审美还要立美,且要在音乐实践中突出音乐的创造特点,通过音乐教育在继承中创造,在创造中继承多元文化。然而对此持不同观点的学者认为创造论会弱化音乐本体的审美价值和学科特点,而事实上当今著名的音乐教育法,诸如达尔克罗兹、柯达伊、奥尔夫、科尔曼等均将音乐创造视为音乐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因此,创造论的音乐教育观在普通音乐教育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实践潜力。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后郭小利曾著有《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育研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创造性音乐教学之路。

6.4兼容论的音乐教育观

兼容论音乐教育观主张从各种音乐教育哲学观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出发,将审美、文化、功能、创造等相融合而形成一种多维度的音乐教育哲学观,代表性的学者主要有刘沛、资利萍、朱咏北、崔学荣等。这一观念是基于音乐学科本体及其文化语境,同时兼容审美的情感效应、对人才培养的创造性效应和对多元文化的传承作用等,构建一种多维度的音乐教育逻辑体系和价值范式,并作为普通音乐教育实践的行动指南。

7中国普通音乐教育哲学观念正待复兴

改革开放早已逐步深入,改革开放的结果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在音乐教育哲学方面,有许多国外先进教学法被引进,许多音乐专业人才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出了多方面的探索并取得了颇丰的成果。可以说,经过数十年改革的中国音乐教育已经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7.1教育现代化对美育的要求

如今中国社会提倡的是素质教育转型,其核心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对于提高能力素质、促进青少年人格健全等方面,音乐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音乐教育长期以来都被认定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在该种认知背景下,音乐教育功能在教育实践中又得到了进一步延伸。当前,我国音乐教育迫在眉睫的难题是———尽管美育“取消论”已在我国失去市场但美育“包容论”仍在影响教育体制的定制。如何完全摒弃应试教育的弊端,推动素质教育尽早步入健康高速发展轨道,是当前所有音乐教育工作者们的首要使命。

7.2传统文化复兴,呼唤关照本土

教育转型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必然结果,推动了传统文化观(以道德为中心)向现代文化观(提倡弘扬民族文化精髓吸收世界多元文化因素)的转型。我国目前的普通音乐教育,便是提倡弘扬民族文化精髓的同时吸收世界多元文化因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中不断创新不停开拓。这种观点和理念不仅意在揭示艺术教育的审美本质,更是旨在继承与发展民族文化道德观。

7.3音乐与信息化

高科技的发展使音乐教育的手段也丰富了起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整合使音乐教学改变了以往教师只能用单一的“教师唱、学生跟”的教学方式,视听资讯来源的多样化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同时更加激发了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找到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点是上好音乐课的关键。信息技术、电教媒体的使用成为了现代音乐教学最有力、最有效的手段。

8结语

近代以来中国普通音乐教育的思想与观念在中西碰撞中不断融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在理论联系实践中不断求证。在当前国际化的背景下,以世界性与民族性相统一的多元主义音乐教育观将不断发展;在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普通音乐教育的美育观将成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背景下,普通音乐教育关照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观将逐步发展;在全球信息化和个性主体化的背景下,普通音乐教育的生态伦理观将不断发展。总之,在教育不断转型的今天,普通音乐教育的思想与观念也在转型中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

艺术创造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毕业论文写作 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 意义

在毕业论文写作课堂教学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研讨,不仅是为了有效地提高毕业论文写作的水平,提高毕业论文写作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更是为了端正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态度,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摸索毕业论文写作教学指导的方法,寻求提高学生写作质量的途径。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的研究,有利于经典艺术作品的继承和创新。

同志曾经指出:“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从他的讲话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继承和创新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是辩证的统一。没有继承就不会有创新,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缺少了继承,创新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法捷耶夫在《谈文学》中说:“现代世界进步文学是过去文学发展中一切优秀成就的自然而然的――可以说是――合法的继承者,同时他们又在人类艺术发展中向前迈进了新的一步。”海明威1954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但他并没有去参加授奖仪式,由美国驻瑞典大使代读的书面发言中有这样一段很著名的话:“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每一本书都应该成为他继续探索那些尚未到达的领域的一个新起点。他应该永远尝试去做那些从来没有人做过或者他人没有做成的事。”[1]这些论述,阐明了继承和创新的核心精神,就是要求人们不断地去研究、探索、前进。继承和创新不仅延续着传统的艺术特点和优势,创造着新颖鲜活的内容和形式,更应该具备时代的理想和精神。对此,无论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还是艺术家都有过深刻的阐述。马克思曾经指出:“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2]这里我们可以认识到艺术的继承性体现在内容和题材方面。画家吴冠中说:“风筝不断线。”[3]他告诉我们继承和创新必须立足于民族的土壤。“只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跨越前人探索过的阶段,并以前人的成果为基础,去进行更高层次的探索和创造。”[4]从这句话里,我们清楚地看到继承和创新是艺术发展的历史趋势。艺术是无国界的。任何民族的优秀的艺术成就,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所以继承和创新不仅体现在毕业论文写作教学对经典艺术作品的专题探讨上,而且体现在平时日常的文化与专业的学习的各个方面。

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不仅仅是对文化艺术继承和创新的尝试,而是要运用恰当的思维方式和已有的知识与专业实践,致力于使自己的学业与社会保持零距离的一次冲刺。所以在毕业论文写作课堂教学中,我们选择舞剧《一把酸枣》作为专题研讨的材料,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这样的研讨以点带面,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文化艺术的海洋,经典作品不计其数,但该剧在舞蹈艺术领域和学术上不仅对中华民族文化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而且曾获得过国家舞台精品剧目等多项大奖,它不仅是舞蹈艺术中的一朵奇葩,而且是山西打造文化强省的一个窗口。如今该剧已成为晋商文化的一个闪亮标志,是全国艺术职业教育走产学研相结合发展道路的成功典范。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舞蹈史,人们就可以清楚地了解舞剧《一把酸枣》在民族文化艺术上的地位和贡献。

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第一次用歌舞的形式,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的历史;民族舞剧《丝路花雨》,第一次用民族舞的形式,赞扬了丝绸之路上,英娘不畏强权同当地恶霸斗争的故事;《黄河儿女情》《黄河一方土》《黄河水长流》,这三部作品凭着土美、怪美和丑美,歌颂着浓郁的民族风格、地方风韵和时代风采;《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第一次用芭蕾舞的形式把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打土豪、,妇女翻身得解放的故事展示给了观众;舞剧《一把酸枣》却是第一次把晋商搬上了高雅的舞蹈艺术的舞台。

再从艺术职业院校的学习状况看,无论是文化还是专业课的学习,平日里教师们传授的虽都在文化艺术经典的范畴,但是有些学生往往在学习中把教师传授的技巧简单化,一味地只是找窍门;有的遇到一些问题解决不了,就只好把艺术专业的学习“神秘化”,其结果是“望艺兴叹”;还有一些学生虽然学了一着两势,就感到足可以称“星”了。这些学习现象直接影响到毕业论文的写作。在毕业论文写作课堂教学中,开展舞剧《一把酸枣》的专题研讨,不仅可以继承和创新艺术的内容和形式,而且可以把日常的学习做个总结和比较,更可以激励学生们发扬舞剧《一把酸枣》的制作精神:“探索、创新、开拓”。在教学的同时突出学院的艺术品牌,体现学院的办学定位,对于形成地方院校的乡土校园文化风格,提高毕业论文程序性认知规律的掌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突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探讨晋商独特精神的生命状态和生存状态,以及晋商对人类文化艺术的贡献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不仅需要继承和创新,而且需要运用写作知识、民族文化常识和艺术概论常识。

“常识是人们普遍掌握的道理。不管到什么时候,艺术总难免要承担普及某些社会常识的任务”。[5]但是这些常识和“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在于书本之外。这是技艺,不体验就学不到”。[6]现代社会信息的时代,知识是公益性的,经验才是专利,从知识的学习中获取智慧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就是运用智慧,促进学生自觉学习毕业论文知识完成毕业论文的一个过程。教师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运用毕业论文写作知识,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以至于将来步入社会时能“承担普及某些社会常识的任务”,从而体验“写作则能使人精确”,[7]能够自我认识的。正如罗丹所说:“艺术,就是所谓静观、默察;是深入自然,渗透自然,与之同化的心灵的愉快;是智慧的喜悦,在良知照耀下看清世界,而又重现这个世界的智慧的喜悦。”[8]毕业论文写作就是运用语言艺术分析音乐、舞蹈、色彩等艺术现象的一个过程,它是促使学生了解世界的一个认知过程。因此,在毕业论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像学习艺术专业那样充满感情和耐心,而且要用“锐利的眼光能够发现‘性格’,换句话说,就是能够发现在外形下透露出的内在真理;而这个真理就是美的本身”。[9]这里的“性格”,在毕业论文写作中的运用就是要求学生写出自己所学专业的特色,发现在艺术外形下透露出的内在规律。

在展开经典艺术作品专题研讨时,还要注意区别艺术专业学习与毕业论文写作思维上的不同。艺术,就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10]余秋雨在《艺术创造论》[11]中引用了克尔希奈的一段话:

立在周围世界一切过程与事物背后的伟大秘密,常常影像似的现出来或可感,如果我们和一人谈话,站在一个风景里,或花及物突然对我们说话。你设想,一个人坐在我对面,而在他诉说他自己的经历时,突然出现这个不可把握的东西。这个不可把握的东西赋予他的面貌以他的最个性的人格,却同时提高他,超过那人格。如果我做到,和他在这个我几乎想称之为狂欢状态里联系上了,我就能画一幅画,而这画,虽然紧紧接近他自己,却是一种对那伟大秘密的描绘,它归根到底不是表现他的个别的人格,而是表现出了世界里荡漾的精神性或情感。这样远的摆脱了自己,以至于和一个别人能进入这项结合,这个可能性。……从这个阶段,用任何手段,例如通过文字或色彩或音调来创作,这就是艺术。

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知晓艺术及艺术创作使用的多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通过感性形象来反映和把握事物、创造文学艺术的思维方式。其思维特点是:以表象为思维的中介,形象地反映事物和创造成果。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神与物游”、“思与境谐”;它不排除情感体验的因素,情感因素和理性因素可以在形象思维中相交织,相渗透;可以借助想象,超越时空界限,跳跃形式逻辑的思维程序,完成新形象的创造。正因为如此,艺术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的思维方式。无论是语言艺术,还是表演艺术、造型艺术、综合艺术,它们都是在刻意创造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塑造出一种艺术意象和意境,一种心灵生活的图景。而毕业论文写作却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方式,对艺术现象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导判断,作出结论。王力先生曾说:“撰写论文,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运用逻辑思维。如果没有科学头脑,就写不出科学论文。所谓科学头脑,也就是逻辑的头脑。”[12]逻辑思维要求人们必须冷静客观,周密严谨,认识、分析、总结事物时要剔除表面的东西和偶然的因素,达到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规律的认识。但是同时我们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在艺术里最高的层次是哲理性的艺术作品”。[13]例如舞剧《一把酸枣》,主人公小伙计虽然历经艰难获得了巨大的财富,但却误食了有毒的酸枣,以致命殇荒漠。这种财富与情感的巨大落差,充满了哲理,给人精神上巨大的震撼和惊醒。其中的《团扇舞》,不仅婀娜多姿,深受观众喜爱,而且表现了中国地域性的某时期的一种特有的人文现象:小脚女人的典雅、端庄。但在我们的习惯思维中,一提起小脚女人便认为那是中国女性耻辱的象征,是很不情愿示人的。鲁迅曾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提到:“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舞剧编导抓住了女性这一时期的生存状态,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使观众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审视历史文化现象。这就是艺术运用哲理的魅力。这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艺术进入哲理的领地,也是人类在审美领域的一种整体性超越。”[14]这样看来,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既要运用形象思维,又要使用逻辑思维。这不仅仅因为“逻辑修辞使人善辩”,[15]而且逻辑思维可以指引你理解艺术

形式的最高境界。

三、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注意各种知识的融会贯通和思维方式的运用,有利于改变学习方法,端正文风。

这种研讨可以从课堂结构上改变满堂灌的教学形式,进一步明确教师的任务。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活”。这种结合与改变是“学活”的一次努力,是发现真理的一次锻炼。这种锻炼,主要强调的是亲自动手的能力。这种结合与改变正如第斯多惠所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16]这种结合体现了“教学做三者合一”[17]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的运用将改变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学习,从只听毕业论文写作知识到与教师一起研究材料,从感性地接受模仿到理智地总结分析,从互联网上拼凑材料到专研学院的品牌,从接受法到问题法,从填鸭法到研究法。这些学习方法的改变,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自觉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学习,同时发挥自主性和参与性,提高思维的创造性。从学生的角度说,这是调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某论题研究的一次“实战”,是获得治学能力的一次严格的锻炼,是学习阶段获得最佳学业成绩的最后冲刺、拼搏。从学院来说,是对学生几年来学习成果的一个全面的考查、衡量,是对其独立动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次综合检验。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舞剧《一把酸枣》的专题研讨,不仅是对毕业论文写作的强调和看重,而且锻炼了学生学习方法的运用,实际上是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检验,是对将来职业能力的一个重新认识和定位。它不仅有利于独立思考的形成,更有利于适应社会就业能力的提高。

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不仅使我们的学习方法得到改变,艺术实践与理论分析的能力得到提高,而且有利于端正文风,避免拼凑、堆切、应付、抄袭现象的发生。这样的专题研讨,可以从各个专业的角度,系统地分析、鉴别、对比、吸收经典艺术的精华,收到学习实效。欧、美等国的高等学校对学生写作论文的能力都有严格的要求。像哈佛大学在有关的“校规”中就明文规定:学生论文写作如不及格,必须照章补课。日本的很多大学,毕业论文写作如果不合格,学生是不能毕业的。学生论文写作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位的获得和职业的谋求,因此学生岂敢等闲视之、草率应付,而是视为学习阶段中的一件大事。[18]如今我们国家在“科教兴国”思想的指导下,教育的考核制度渐趋严格。尤其是艺术院校,这几年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撰写逐步规范化,要求也很严格。这样不仅极大地锻炼了学生艺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能力,而且检验了教学,更在全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现在许多用人单位把毕业论文写作考核制度的情况作为招才引将的必备条件进行考虑,因为这是提高单位人才素质、提高办事效率的一个非常必要的措施,同时也保持了论文制度的生机和活力,必将会进一步促进院校毕业论文写作及考核制度更加规范合理,使教学结构更加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德艺双馨、和谐发展的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13][14]余秋雨.艺术创造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5,第1版:89,54,75.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28.

[3][4]彭文民.艺术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7,第1版:3,73.

[5][11]余秋雨.艺术创造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5,

第1版:83,81.

[6][7][15][英]弗兰西斯・培根.人生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78,5,第1版:204,205.

[8][9]罗丹艺术论.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5,第1版:10,2.

[10]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8,第1版:550.

[12]刘锡庆.写作论谭.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3,

4,第1版:443.

[16]王占魁.《“自在”与“自为”之间》教育理论与实践.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2007,(10):3.

[17]李和平.《教育的历史变革与现实选择》教育理论与实践.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2007,(10):10.

[18]刘锡庆.《怎样撰写毕业论》毕业论文指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7,7:1-3.

艺术创造论文范文第3篇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三届年会于1988年1论文联盟0月7日—11日在北京昌平爱智山庄召开,到会27个省、市、自治区的美学工作者一百七十余人。

关于美学基本问题的讨论,有论者认为从一种“元哲学”的视角看,各门学科,特别是广义的哲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可以大体区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层面。即事实的层面、认识的层面、陈述的层面。第一个层面的美学是关于审美事实的美学,它把审美事实看成是物理事实、心理事实或人文事实中的某一元的事实,通常都以某种哲学的本体论作为自己的基础。第二个层面是关于认知的美学,它把与美学有关的事实看成是被认知着的事实,通常都以某种哲学的认识论作为自己的基础。第三个层面是关于陈述的美学。通常以某种语言哲学作为自己的基础。有的论者主张,从美学的功能出发,提出美既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然需要,又是人的生命发展活动的动因之一,而且是人建构自身,使人日益摆脱动物界,逐渐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质”的手段,美学就是“人的建构学”。因此,美学将由“说明科学”变为“行动科学”。有人指出,目前美学存在“一冷”“一热”,服装美学旅游美学等热,美学基本问题的研究冷,要绕开美学基本问题是不可能的,那会导致美学的失落。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这审美关系实质是情感关系,情感与形式的关系是美学的基本问题,它包含美学的一切秘密。有的论者认为,新时期美学多元并进的热潮开始转向反思时期,什么是美学这个元美学问题确实需要进行新的思考与研究,必须综合吸收现代新科学成果,哲学实践论和价值论以及文化美学、技术美学等多方面的思想和成果。不应只确定一个方面作为基点来做单向的研究。还必须努力整理开掘中国古代美学宝藏,加以现代科学和人类文化学的整理、提高,融化到新美学中,变成现代中国的美学,保证它的独特的民族文化个性。对于中国古典美学的研究,有的论者提出,过去的研究偏于正统文人审美文化,而忽视了俗审美文化。从审美的发展来看,存在着雅俗两种审美文化,特别是戏曲、小说兴起以后市民审美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这种文化虽不精致,也不纯,但是其生命冲动,感情内涵大大胜过了文人审美文化。只用意、趣、神、韵来看戏曲、小说是片面的,需注重研究市民文化的特征,开拓中国美学研究的领域。

关于艺术美学,有论者提出,讨论艺术、艺术现象,只有放回到人类文化创造这一过程中,以文化创造和演进为背景,才有可能对艺术的本质有比较深刻的领悟。过去的错误,正在于企图用一种抽象的表达限定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以一个定义来做出肯定和否定,势必会对许多现代艺术、艺术表现感到不可理解和惘然。也有论者提出,在文化大交流的时代,开放民族的文化是人类历时性文化形态的共时性聚合,不存在“经济基础”与“文化形态”的硬性对应。因此,也不能把西方现代艺术冠以“资本主义的”而加以拒斥。同时,艺术品及艺术风格、流派存在时间的长短并非其是否艺术的标尺,其接受范围的宽窄也同样不是艺术的尺度。不存在大一统的定义,因此也无需因其并非大一统而反对和避免下定义。有论者提出,现代生活、现代艺术中许多

转贴于论文联盟

东西,还在我们的美学视野之外,这是摆在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充分发展美学界年轻一代优势的地方。也有论者认为新时期美术是艺术创作突破在先,理论随之而来。电影艺术是在电影新观念讨论的影响下,有新的开拓。对整个艺术创作来说,艺术美学理论不应停滞,应该超前。

关于技术美学,有的论者认为,它的根本任务是在科技飞速发展时代解决科技与人文所发生的冲突,使人造物和人自身达到新的和谐,建立真正属人的世界。从人类发展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有前途的学科。从当前我国的商品经济、沿海发展战略来看,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和进入国际市场。一方面进行技术美学的研究和译介,一方面要同企业的产品设计、劳动条件和环境美化结合起来,为社会创造论文联盟经济效益,向全社会展示美学实际运用的力量。也有论者指出,技术美学作为应用美学学科有其特殊的对象和范畴结构。把产品作为技术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对产品在宏观的文化层次上分析,可以看出人们对器物的文化选择是通过生活方式作为中介的,反映出各种文化形态的相互作用和转化。在微观上存在产品功能结构、形式和材料的相互作用。对产品功能和审美形态的分析可以为美学基本原理提出新的启示。如功利与审美的关系,形式美的根源以及审美发生学问题等。技术美学理论可以通过产品语言的分析为设计提供直接的应用。

会上谈到美学学科在国际交流,在与台、港和海外华人学者交流的现状,更预示着广阔的前景。

年会选举了新的理事会。推举蔡仪、伍蠡甫、洪毅然为顾问。选出会长王朝闻,副会长汝信、李泽厚、蒋孔阳、马奇、刘纲纪。秘书长张瑶均。

艺术创造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神学;环境悬崖;基督教思想;环境伦理;生态文明

自20世纪60年代生态运动兴起,人们逐渐意识到需要建立一种新的生态生存模式以解决生态危机,如国内学界比较熟悉的学者奥康纳(J. O’Connor)所提出的“生态危机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消费观念等问题必然会导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而资本主义是无法克服这种经济―生态双重危机的。2在全球生态危机的大环境下,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不仅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成为党和国家政策瞩目的重点。2015年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作为生态文明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认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应有之义,其中明确指出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这些理念与我国曾经“人定胜天”的观念完全不同,是否恰恰说明环境问题的巨大威胁甚至需要举国之力去应对呢?

本文所讨论的“生态神学”是在应对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形成的,其意味着人类目前所面临的已经远非生态的“危机”,而是某种不作出信仰及生存方式改变就可能导致人类种群毁灭的更加危急的境况。借用著名基督教哲学家祁克果所言――凭借信仰的勇气一跃而过悬崖之意来说明“环境悬崖”的“悬崖”之意。祁克果强调人类将通过信仰带来的勇气跳跃进入另一种生存状态,而目前人类面临的生存选择只有两个:一是继续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以致跌入“环境悬崖”之下,走向毁灭;二是改变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越过现在面临的“环境悬崖”进入另一种生存方式。

传统神学对自然科学的发展无疑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一点无论是霍伊卡的《宗教与现代科学的兴起》还是丹皮尔的《科学史》都已经描述得非常清晰,基督教的创造论和道成肉身的教义不仅不会贬低自然界,相反还要求人类去探索受造界,甚至依此探索关于上帝的奥秘,这在中世纪及之前的神学中就是一个基本的共识,至少人们应认识到基督教对理性的重视――在阿奎那身上得以完美体现。而据麦格拉思的研究,宗教改革更加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一是加尔文强调受造界见证了上帝的智慧,二是把科学观测从《圣经》文本中解放出来。1但基督教思想与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思潮混杂在一起后,不仅仅是高扬理性,甚至成了唯理性主义进而出现了理神论,并最终形成了人妄图以万物之灵的身份和理性来对自然进行统治与随意支配、压榨,但同时人与自然的割裂已经不可避免。2当人类的力量不断增长,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支配的欲望也日益膨胀,人类在自然面前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因而遭到了自然界越来越强烈的报复。当人类陷入全球生态危机时,现实要求人们改变对于自然支配式的君主观念,进而调整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基督教神学也要对传统的自然观进行革新,以便在人、神、自然之间建立新的和谐,新的神学也应运而生,这正是本文所要关注的。

一、生态危机与基督教的初步回应

西方神学界在20世纪已经察觉到现代科学的宇宙观并不能满足人和宇宙和谐的必然理由以及出路,从而进行了宇宙观的重构,并借此对生态问题作出回应,形成了“生态神学”(Ecology Theology),以应对当时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生态神学”是20世纪中半段产生的基督教新教神学思潮,其神学背景是生态危机的严重化与过程神学的发展,其基本观点是要求人类修复与受造界、上帝之间的关系,基本主张是要求人类克服“人类中心主义”所造成的人与自然失衡现象,更深刻地看待上帝与人类以及整体受造界的关系,从而更新人类对生命的理解,即从注重个体生命转向个体―整体相关联的生命观念,并借此重塑生态环境伦理。虽然生态神学的出发点是关注生态环境问题,但是其对传统神学的改变,绝不仅仅是人类的价值定位与生态伦理标准问题。

如罗德尼・斯塔克(Rodney Stark)所看到的,基督教的上帝形象是一个相信人类进步的理性存在,随着人们理解能力的提高不断地展示自己,也正因为上帝是理性的存在,他所创造的宇宙必然具有合理、合法、稳定的结构,等待人类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11967年怀特(Lynn White Jr)发表《我们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一文,正视西方文明史中基督教将人与自然对立的问题,随即引起科布(John B. Cobb)的反思2,这位进程神学鼻祖怀特海的学生、神学家随即作出回应,连续发表了《为时已晚?一种生态神学》(1972)、《进程神学――一个引导性的说明》(1976)、《生命的解放》(1981),科布提出:“神学不单要使其信仰合理地表达,而且也应该力图以信仰为指导去改变这个世界。”3当科布认识到机械论的科学观对大自然的危害之后,他提出只有改变人类对生命的理解,才能开辟一条与世界和谐相处的道路。科布能够从机械论生态观转向有机的生态观,进程神学起到了关键作用。进程神学的鼻祖怀特海认为,事件是一个以主体性运作的统一复合体,并具有内在价值的自在自为的某物。4也就是说,在进程神学看来,世界并不是由物质或对物质的感觉经验所组成的,而是“由无数大大小小变化的过程(事件)所构成”5。不过需要注意,这里的“进程”是指按上帝创造的概念成为现实的生成过程而非一种时间中的延伸。对于科布而言,事件各个部分以及事物与环境的关系都是内在的关系,因为它们“对于事物来说是一种必然的联系,是事物本身不可缺少的一部分”6,进程神学将世界由一幅机械的物质世界转化为一个由真实事件有机组成的世界,其中每个事物不再是与人隔阂、僵化的客体,而成为具有其本质价值、与人的生命紧密联系并且有着重大意义的关系对象。人与世界万物有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这只是科布生态神学的开始。更进一步地,科布还指出人与世界万物有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依存关系,即保罗所言“互为肢体”(林前12-20)的关系。科布这样解释:“人类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被纳入一个包括所有受造物的母体中。我们之间的关系是内在于我们的实存。无论何处被破坏,都会于每个个体有损。”7在这种观念中,事物与环境的关系都是相互联系互相依存并且内在于上帝的,那么,对自然的伤害不仅是对人类自己的伤害,从本体论上看,更是对上帝的伤害、对存在本身(Being)的亵渎。

这样一种基于信仰对生态危机的回应,并由此开始发展成体系的生态神学在西方神学界逐渐形成一种生态神学的共识,即人类是大自然的参与者,而整个自然(包括人类)才是上帝创造宏伟运动中的参与主体。同时在这种观念的发展中,基督教逐渐反思并逐步摆脱“人类中心论”――“人类的整个历史都是在自然的情况中发生,并且是和自然连接在一起”。1基督教思想界认识到,历史上圣经宗教曾经把人与自然界截然分离,并且将人视为大自然的主人而非成员的观念是错误的,而且,基督教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反对人类中心论。这项工作对于习惯了以人为中心的现代文明而言是庞大的,对于基督教而言则是根本性的,因为自然与人、上帝相疏离的状态需要从创世的更新阐述着手。

二、对创造的重新认识

正是在生态危机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理性―科学的局限性,人类同生态危机的斗争迫使神学家迈向一种新的创造论。首先,传统的创造论将上帝看作完成创造的绝对主体,这样上帝就会与受造界逐渐相分离;其次,传统的创造论认为上帝的创造已经完成,所以会有一种倾向认为世界是僵化的机械发展,它与上帝的关系不再那么紧密;再次,传统的创造论认为人类是创造的中心,所以有人类中心论的倾向;最后,传统创造论不能很好地解决与末世论之间的关系,末世论有毁灭的含义,这样就可能导致虚无主义的倾向。总之,人与自然之间冷漠的隔阂关系在生态危机面前被无限放大,这就要求基督教思想家回到创世神话中进行新的阐释并帮助他们批判现代人的思维方式。

莫尔特曼在《创造中的上帝――生态的创造论》一书中指出今日人类被生态危机所困扰,正因为今日的文化是一种支配型文化,随意地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自近代主体意识的觉醒(笛卡儿),到启蒙运动之后人类对理性的狂热崇拜,最终导致人类认为自然是可以由理性随意操控的客体,人类这个主体与自然这个客体彻底分离了。从神学史来看,近代以来神学界主流的意见也是认为上帝已经完成了创造,随着实证科学一步又一步向传统神学掌握的领域进军,神学似乎唯有“承认”世俗化,进而退到“信仰属于个体”的壳中蜷缩起来,神学视角的人不再是大自然的参与者,而似乎唯有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待自然才是唯一合理的,并最终让人堕入对待自然的虚无主义中。由此,莫尔特曼引领生态神学迈向一种新的创造论,即一种“生态的创造论”,其内涵如下:

首先,传统的创造论强调上帝在创造行动中的绝对主体地位,即上帝超越性的根本来源。这种创造论的好处是维护了上帝一神的地位――这对于早期基督教显得至关重要,但是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上帝日益丧失他和世界的联系,世界也日益世俗化,人类只能将自己视为认识和意志的主体,并且作为上帝在地上的形象来面对世界,因为人类只有通过对世界的统治才能够与上帝相似。“上帝是世界的创造者、主人和拥有者;同样,人类也不得不千方百计地成为世界的主人和拥有者。这是中央集权神学背后的观念。”莫尔特曼解决这一根本问题的出发点是重新理解“三位一体”,“我们不再把上帝理解为唯一的绝对的主体,而是在三位一体的意义上把他理解为圣父、圣子和圣灵的统一,那么,我们就不能把他与他所创造的世界的关系看成是片面的统治关系”1。也就是说,莫尔特曼用一种共同体关系来理解上帝,同样,上帝与创造物之间的关系也就是非等级的、淡化中央集权的一种观念,莫尔特曼随即指出,根据这样的观念推导,人类与自己的身体也不再是“拥有”关系,而是一个身心的整体,从宗教的层面来看,世界就应该被解释为创造物的共同体。人类必须与大自然交流并真正参与到大自然的进程中,才符合上帝创造的目的。

其次,莫尔特曼特意在末世的安息背景中理解创造的非完成性,人类仍然处于上帝未完成的创造阶段,真正意义的安息日还没有来到。莫尔特曼描述了一个以安息日为终极目标的宏大宇宙,这是由“天”和“地”的象征构成的宇宙――在时―空中,上帝由“天”向“地”的运动象征着从“原初创造”向“终极创造”进行一种持续性的创造,这是对怀特海“过程”的扬弃,将人类对生态危机的视角指向永恒而非“次终极”,并且明确了人类对整个受造界的责任:“人类是安息日前最后被造的,并且是为了安息日而造的。他们具有祭司的本质,在上帝面前代表全地,在全地面前代表上帝。作为上帝在地上的形象,他们反映上帝的荣耀。”2莫尔特曼对圣经中“天”和“地”的象征的诠释实际上是要把世界的统一性和基础还给上帝,并为基督教回应生态危机提供神学依据。传统神学对创造的解释主要关注“从无创有”,实际上在“有”之后,创造就成了被限制在时空内的思考,而莫尔特曼使用“自我限制”的概念从另一个侧面来说明上帝限制其永恒从而为造物进行保留,并在最终的创造中重新充满受造的时―空,从而与受造界同在。《圣经》主祷文这样说:“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6∶9-10),莫尔特曼将其解释为天是上帝首先创造的,上帝居于其中并从天出发创造地,环绕地并最终拯救地。3这种天地关系还特别地解释了“道成肉身”,天是圣父的居所,地是圣子得到居所,所以他道成肉身、死而复活,将来还要再次降临,圣灵居于新的创造,即天与地的直接结合之中。前文已经谈及,莫尔特曼认为上帝与受造物的关系并不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的团契关系,而非一者高于另一者。莫尔特曼的用意是要说明上帝的创造乃是连续的过程,世界的运转是在上帝之内,并借着永恒的力量得以维持与发展。用更哲学的语言讲,天的象征是不确定,也就指向永恒者,而地的象征是确定性,也就指向了有限的受造物。因此《圣经》中天的希伯来文是复数,而地的希伯来文是单数。如果没有了天与地象征的差异,世界的超越性就被取消了,地的限制也被取消,世界必然走向没有未来和盼望的世界。对于生态神学而言,天与地象征的持续交流既表明了上帝创造的持续性,也表明无限(天―上帝)和有限(地―受造物)是相互影响的,如果地上发生了生态危机,那么天也会受到影响,而最终天和地都会成为上帝的寓所,天和地的关系更新为完美的相互渗透的团契关系,从天得到有限却永恒的性质可以推断更新了的地将是一个有限但无止境的世界,实存的欢乐自然也就不会陷入不可知论的虚无中而被消解。

莫尔特曼通过“万有在神论”(panentheism)来说明天和地都是上帝的寓所,也就是说万物皆在神中,但又不是泛神论,而是指上帝在世界中、世界也在上帝中。莫尔特曼如此强调上帝与创造的关系,主要还是缘于过往神学家过分强调上帝的超越性而导致轻视受造世界进而引发生态危机,而过分强调上帝的内在性则往往导致泛神论并最终放弃对永恒的追求。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莫尔特曼得出了上帝与世界相互融贯的关系模式,也就是说,在上帝内部不存在主仆关系,也不存在命令与服从关系,而是爱的相互性,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基督教神学中的末世不再是毁灭,而是一种无障碍的对上帝的回归。也就是说,在上帝内部,所有受造物都共有历史,而不是将人视为历史的存在,而将自然视为无历史得到客体对象,人类和自然在上帝内部被一视同仁并且共有历史正是克服生态危机的一种尝试。这段共有的历史又指向一个终末的目标,那就是上帝新的创造,即一个无差别的与上帝没有任何隔阂的世界。上帝进入世界的时空,人与宇宙成为一个和谐的受造物共同体,在新的创造(即末世中),上帝的荣耀进入受造物,受造物与上帝相像,并获得永生。

三、以盼望求跨越环境悬崖

生态神学经莫尔特曼有了极大发展,但莫尔特曼本人并不满足于此,因为之前对上帝创造的重新认识实际上只是生态神学的一个基础,晚年的莫尔特曼逐渐形成“生命文化”的观念,即关注圣灵这一生命之灵,关注其对生命的肯定效果并且使得拯救过程生机勃勃,同时唤醒生命自爱与爱他者的活力,用以对抗生态、社会与政治领域的各种虚无主义所导致的问题。1 这种“生命文化”与史怀哲(Schweitzer)所谓“对生命的敬畏”是相似的。同时这种具有时代代表性的生态神学观点与西方科学界提出的“盖亚理论”(Gaia hypothesis)遥相呼应,生态神学家们专门发表以“地球神学”为关键词的论文集,如布福(L.Boff)《从地球的尊严角度谈生态―政治―神秘主义》(1994)、鲁塞尔(Rosemary R.Ruether)《盖亚和上帝:治愈地球的女性生态主义神学》(1993)、拉斯姆森(L.L.Rasmussen)《地球共同体――地球伦理》(1996),等等。这说明西方生态研究的不同领域逐渐形成一系列共识:首先,人们开始认识到区域性的生态系统在全球范围的功能,生态学不仅仅是人类世界的扩展;其次,颠覆了现代人类引以为豪的自然科学的方法,整合的生态学需要各种不同学科的相互合作与理论支撑;第三,整合的知识体系是源于人类对共同生活共同存活下去的关注;第四,迫使人类从“人类中心论”中警醒,同时明白整个宇宙是一个活生生的系统;最后,有必要形成一种共同的世界对内政策,这样才能更好地关注地球体系。

这种生态神学的警醒带来的反思主要有四点:首先,圣经对人类所谓“掌控大地”有规定,要为人类对自然的控制以及无节制的权力欲望负责;其次,人类掌控大地是因其具有上帝的形象,基督教文化史塑造了现代文明不将人仅仅视为大自然一部分的观念,生态神学的反思表明对人类与众不同的身份的认识仅适用于受造物共同体内,而且指出人的独特性在自然内才有意义,如果超出这个范围(比如对自然的征服、对肉体的工具化等)就不成立;第三,基督教对上帝道成肉身的信仰确实导致了一种人类中心论,并直接导致了现代文明的人类中心论;最后,一神宗教很容易导致至高神与世界的分离,一神论对自然的祛魅化,潜在地为其世俗化和降级为人类的客体,自然母亲、大地盖亚成了无主的财产。在通向负责任的生态神学的路上,就有必要对传统的基督教精神及其神学进行改革,要从盼望的角度强调上帝论和宇宙论。传统的基督教一神论往往过于强调上帝的超越,而生态神学则希望在超越的圣灵所具有的内在性方面寻找出路,因为圣灵永恒在万有之中,而三位一体的上帝本身就是彼此存在得到,生命的原则不是单方面的掌控,而是关系的相互作用,圣灵的这种内在性将创造物结成共同体,并指向超越的上帝。从超越的上帝的圣灵的内在性中,可以得出一种对万有中去感知上帝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如果万物都是上帝的创造,那么大自然也就具有其超越的内在。同时,将大自然置于一个更高的角度,即上帝如何看待自然而非自然在人类面前所展示的,这样万物就有其神圣的尊严。人类对万物的经验都能够成为对上帝的经验,基督教神秘主义常常谈自然美学,实际上正在被生态神学找寻回来并加以重视,形成一种新的生态神学的生态伦理学,有以下几个主要的论题:(1)敬畏生命。正如史怀哲讲过的,建立一种敬畏生命的伦理学,人类才能与宇宙建立一种精神关系。生态神学将这种观点加以发展,人类应该通过爱的扬弃人类自我分裂之倾向,怀着仁爱(或曰圣爱)来弥合目前的生态问题。(2)抛弃以往人类孤立于世界的伦理,而发展一种整全世界的伦理学。生态神学提倡返回基督教传统中的神秘主义关注的对大自然的神秘感知中,以将目前人类对自然的压榨降到最低。(3)生态神学主张一种上帝中心主义的创造论伦理学,即世界的中心不在于人类也不在于自然,而在于上帝,这个世界正在展示上帝的初始创造、持续的创造并指向终末创造――“我与你们和你们的后裔立约,并与这里的一切活物立约”(创9∶9-10)。人在这种以上帝为中心的视角中才能深刻理解自己只是受造物共同体的一部分,同时重新将生命的中心放在对未来的期盼中而非对现在的过度关切。

生态神学以一种超越的视角来看待现代性问题中的生态问题,认为所有生命形式都在其自身中保持独特的尊严,并在天国即将来临的光照中同人类一起走向未来。莫尔特曼在2010年以84岁高龄再次新书《盼望伦理》,明确“要在盼望的视野中给出行动的建议” 1,这是莫尔特曼本人以其信仰为基础作出盼望,而对象是受到损害的生命、受到威胁的地球环境以及缺失的公正问题。祁克果在《致死的疾病》中指出,人类免于绝望的唯一出路只有依靠“信心的一跃”跳过绝望的鸿沟,才能进入另一种生存状态并重获希望。莫尔特曼这种“盼望伦理”正是以盼望求跨越这生态危机(还不止如此)。对康德“我可以盼望什么”的不同回答影响了不同的行动选择,而对“我应该做什么”的问题,如果人类拥有盼望,则其行动就是积极的。也就是说,生态神学的盼望并非是一种虚幻的臆想,而是指向了具体的行动。莫尔特曼强调说:“盼望区别于期待,在所有感官专注之处,人类的理性就成为一种对改变的知识的载体,我们认识事物不只是通过它们以前和现在是怎样,而且通过它们将来能够成为怎样”2,人类感知事物不应是静止的,而应该寻找事物通向积极的改变的可能性,并将之实现。除了积极地盼望,莫尔特曼还强调生态神学应该明确以信仰的立场告诉人们“应该担忧什么”,并且作出必要的行动――而这也恰好是康德“我可以盼望什么”问题的补充。恐惧和忧虑关涉人类的生命,盼望让人类的生命变得完满。正如祁克果所言,人类的可能性意识可以被盼望激起,也会被恐惧激发。3生态神学在莫尔特曼这里似乎要与本笃会的传统相结合,他们相信每个基督徒的行动都根植于“祈祷与工作”这一特定的精神中,要求信徒在祈祷中感知大地细微的变化,并且明白这是上帝的灵浇灌着整个宇宙――天国正在来临。在这种盼望的伦理中,生态神学提出保护受造世界整全的观点,并于1983年在温哥华召开的普世教会协会大会中通过了题为《公义、和平和受造世界之整全》的大公章程。与此同时基督教会中也有更多神学家觉察到资本主义对劳动力的剥削和对自然的掠夺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因此生态神学提出要建设一个公义的(至少保证人人参与)、长期维持的世界并不仅仅限于自然环境。这种整全在基督教中意味着在生命的未来中有其自身的进步,因为这种整全的期盼指向天国来临。实际上,这整全的含义就是新的创造。传统意义上的环境保护者认为保护环境对人类而言是与环境相和谐,或者说是为了保护人类更大的利益,生态神学对保护环境的解释不止于此,因为生态神学家认为自然不只是为其自身的缘由而受到尊重与保护,也不是为了人类更大的利益而需要保护,是因为上帝被认为是自然的创造者,同时上帝的灵充满着世界,上帝未来的降临也是在这片土地之上。“人类必须要因为上帝的缘故而尊重、呵护、扶持大地的自然。”1这种盼望的生态神学要求人不再统治和征服自然,而是理解“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脚凳”(徒7:48-50)的真正含义:上帝创造的世界也正是上帝及其所有创造物寓居之所。如果创造、立约和上帝之国的目标都是上帝未来的寓居,那么上帝必将透过他的灵在人类身上运转,以“管理这地”,人类只有明白这一点,才能跳离“只认识自己所爱范围内的事”的窠臼(奥古斯丁语)。

生态神学要求人类过一种生态的生活方式,这与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基督教要求过一种简朴的、诚实的经济生活,因为耶稣教导过人们富人想要进天堂要比骆驼钻过钱眼还难。一个社会如果以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增长来衡量自己的健康,就必须提高消费,宣传必须和货品一起出售梦想。这种对权力和认可的梦想与基督教的教导是截然对立的,在资本主义的消费中人们可以产生一种幻觉,认为自己买得起一切,如果什么都买不起那就会被社会所排斥,只有拥有一定的消费能力才会得到认可。生态神学家指出,如果一个人的尊严与认可与上帝紧密联系,那么这种超越的关系将超出人类的工作、消费,一个人的生活应该与盼望中的真正尊严相联系,在教会的团契中人与人的关系比占有和财产更重要,消费的增长不会诱惑明白自己将要过上更完美生活的人――这完美来源于内心听从上帝的教导,“在自我评价中有不同的选择对于选择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是最强动力”2。一种盼望的生活要求人们更多地关注自己真实的感官体验、关注与邻人的关系,形成一种团结的文化,即回归早期基督徒对完满生命的追求和摆脱灵性缺乏的经验。基督徒最大的力量就是宣告了基督未来的降临,死亡不再是一种威胁,人们可以将从基督里感受到的不死的生命用来解决自己无休止的欲望,同时在教会的团契中没有一个人会再说某样物品是属于自己的,因为这些东西全部属于教会、属于上帝,同时在教会的团契中阶级、性别、贫富差异被消除了,占有型的个人主义被排除在外了,因为在生态神学的基本伦理中有一条是非常清晰的:“人类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需要上帝,而是为了享有上帝而改变世界。”3很明显,为了盼望上帝国的来临,人类应该将这世界变得更有益于全部受造物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和谐的受造物,并最终成为与上帝一起欢乐寓居之所。

重新审视《圣经》中关于创造的故事,上帝在第七天完成了创造的工作,那么所谓完成的实质是什么?生态神学认为创造的完成在于被造物去休息,而被造物的休息才产生了赐福和圣化。4就好像一位艺术家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中,只有当他完成创作去休息的时候,他才能够再次回到作品前细细端详,他退出自己的作品好让自己的作品完成。对于面临环境悬崖的我们而言,生态神学对安息日的解释启示着人类减少干涉自然,不再以事物对人类的利害关系来评估这世界,对于来临中的天国而言,人类必须寻找世界的可亲之处,因为在上帝的创造面前,人类任何工作都是渺小的,正是这世界展现了上帝创造的伟大。也只有在安息日当中,人们才开始明白盼望的幸福――在安息日当中隐藏着遍及世界的盼望。所有的创造日都有黄昏,就是夜晚将来临的时刻,而第七天没有夜晚。它就像没有终结的一天,并超出自己之外指向上帝来临的一天,所以犹太拉比常常教导说:“如果整个以色列只有一个安息日,那么救世主早就来了。”1同时,安息日也是用来祷告并默想神得到话语的日子,生态神学再次强调人们要去理解上帝创造的结束只是开始,正如基督从死里复活。生态神学最重要的启示:死亡或消逝是万有新的创造、创造的转变,而这一切是从休息的安息日开始,并依靠信心的一跃才能跨过环境悬崖,进入一种新的生存状态。

四、结语

艺术创造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学理论;教材;老舍《文学概论讲义》

《文学概论讲义》是老舍先生于1930年至1934年之间,任教于齐鲁大学时所编写的文学理论教材,生前没有出版,直到1984年才由北京出版社公开发行。这部教材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结合作者自身多年的创作经验与感悟,以纯文学的观念统摄全书,全面把握文学理论的基本体系并针对现实进行得宜的“本土化”选择。以下将从思想内涵与讲述方式两个方面对该教材进行解读和分析,以了解我国文学理论教材草创时期的优良传统,为当代文论教材建设寻求典范。

一、深刻的思想内涵

1、以纯文学的观念统摄全书

老舍认为:“文艺是纯然的生命的表现;是能够全然离了外界的压抑和强制,站在绝对自由的心境上,表现出个性来的唯一的世界。” 这种文学观已初步具备今天纯文学概念的特色。老舍以此为编写的指导原则,统摄全书。

首先,老舍以纯文学的观念对中国历代文论进行了梳理。从先秦开始,他首先批评了孔子“以《诗》为政治教育的工具”,认为这开始了中国文学“屈服于玄学之下,失去它的独立”的历程;接着充分肯定了曹丕《典论?论文》的地位,认为这是“最早离开实效而专以文论文”;赞许陆机“对文学有相当的体认了解”,因为《文赋》既指出了“文学是心灵的产物”的本质,又探讨了“文字的配置、音声的调和”等作文的手段;肯定了沈约的“四声八病”论,评价他“不能不算对言语的认识有了进步”,“证明那时候文学确是成了独立的艺术”。对于刘勰的《文心雕龙》,老舍认为其“影响一定是害多利少的,因为它塞住了自由创造的大路。”他评价 “《文心雕龙》并不是真正的文学批评,而是一种文学源流、文学理论、修辞、作文法的混合物。

其次,老舍以纯文学的观念对“文学的特质”即“文学是什么”的问题进行了明确的阐释。老舍通过对美与哲学、美与道德关系的辩证分析,指出“感情与美是文艺的一对翅膀,想象是使它们飞起来的那点能力;文学是必须能飞起的东西。感情,美,想象,(结构,处置,表现)是文学的三个特质。”但这并未完全否定文学艺术的某些功利性价值,老舍认为“文学与别的艺术品一样,是解释人生的”,只不过“他们的哲理是用带着血肉的人生烘托出来的,他们的知识是以人情人心为起点”。由此可知,老舍并不完全排除文学应有的功利性,他所反对的是那些完全抛开艺术自身的特点而只是迎合目的的文学。

再次,老舍以纯文学观念为准绳对文学的创造论、文学的风格论、文学的批评论、文学的文体论等进行了论述与评判。这些的都表明老舍先生走的是纯文学道路,这一印记在教材中随处可见。

2、全面把握文学理论的基本体系

《文学概论讲义》共分十五讲,依次是引言、中国历代文说(上、下)、文学的特质、文学的创造、文学的起源、文学的风格、诗与散文的区别、文学的形式、文学的倾向(上、下)、文学的批评、诗、戏剧、小说。按照现论的划分标准,该书几乎涵盖了包含引言、本质说、作家论、作品论、接受论、发展论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引言是第一讲,主要是学科课程的序言,对本学科的性质及研究方法进行了简单的说明。本质说包括第二讲、第三讲和第四讲,主要探讨“文学是什么”、“文学的特征”问题。根据第二、三讲对中国历代文论的梳理,总结文学的几个基本特征。作家论也可称为创作论,在该书中主要包含第五讲、第七讲、第十讲和第十一讲,主要介绍的是与作家的创作活动相关的理论知识。第五讲首先分析了创造和摹拟关系,随后谈论了创作中表现的问题,有点类似于今天我们所说的“再现说”与“表现说”这一话题。第七讲讨论了文学的风格问题,“把个人所具的风格,和普通的形式,分开来说”,从“风格是什么”、“风格的特点”、“风格从何而来”三个方面做系统的论述,最后得出“风格的有无是绝对的。风格是个性——包括天才与习性——的表现。风格是不能由摹仿而致的,但是练习是应有的工夫”这样的结论。第十讲和十一讲谈论文学的倾向问题,即“文学的流派”,分为中西方两部分。中国的文学倾向勉强的可分作三个大潮:正潮、退潮、暗潮。而西方的流派较为丰富了,按照时间顺序大致包括: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新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唯美主义、理想主义等一系列的思想流派。作品论包含第八讲、第九讲、第十三、十四、十五讲,主要分析与文学作品有关的问题。第九讲谈论了文学的形式问题 ,包含文学形式的分类、形式研究的方法、形式研究的意义、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四个方面。而第八讲、第十三讲、第十四讲、第十五讲则是从文体的角度谈论诗歌、散文、戏剧和小说,对这四种艺术类型进行了横向与纵向的阐述和比较。接受论主要是指第十二讲——文学的批评。老舍认为中国缺少真的文学批评学,于是采用莫尔顿的方法,把文学批评分为四大类——理论的批评、归纳的批评、判断的批评、主观的批评。他的批评理论“显露出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经验性、感悟性和实用性的特点”。1发展论主要是指书中的第六讲——文学的起源。在这一讲中,老舍分析了三种喜欢讨论文学起源的人:一是研究院的学者,二是历史家,三是艺术论的作者。指出“文学根本是一种有生命的东西,是随时生长的”,我们用科学方法研究它“是要合理的证明出它怎么生长,而不是要在这样证明了以后便不许它再继续生长。”

艺术创造论文范文第6篇

回顾我的个人“阅”历,凡能凸显“审美遇合”,尤其是通篇渗透此理念予以建构和阐述的文艺理论书,还确实不多见。在余秋雨这本著作里,“遇合”并非作者的偶发性用语,而是作为一个新颖的艺术范畴出现,被打造成《艺术创造工程》这一卷美文的“枢纽”和“文心”。余先生把主体心灵同客观世界的相遇相契,作为考察艺术创造活动的起点,引领读者参与了对艺术创造奥秘的审美发现之旅。

总括起来,余秋雨先生的“审美遇合”范畴,主要包含以下一些基本思想:

其一,一切美的艺术,都是主体心灵和客体对象之间“遇合”的成果。

其二,“遇合”之所以能发生,是因为艺术家的主观心理形式和客观自然形式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

其三,主、客间的“遇合”状态是曲折、多样、有层次区分的。借用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里的说法,是从“人事之法天”、“人定之胜天”到“人心之通天”,由低到高的逐级否定和跃迁。

我们能用中外古今之创艺范例,来证验上述论点――朱自清同荷塘月色相遇,那是他排遣愁绪的合适环境;马致远同枯藤昏鸦相遇,目击哀景更是枨触悲情;陆游同断桥残梅相遇,把那梅香梅魂当作了自身遭际和情怀的写照;石涛与山川“神遇而迹化”,尔后“代山川立言”才神气淋漓;米开朗基罗凿开浑沌的大理石以同少年大卫相遇,恰是那“造化之秘”与“心匠之运”的彼此融会和倾情演绎!总之,“他”和“它”不是一般的凑泊,而是“人”和“天”、“心”和“物”的互相映照和彼此塑造!

其四,灵感勃发时,是主、客体之间相遇合的高级形态。

其五,“遇合”不仅发生在创作过程中,还体现在欣赏活动中。

是的,审美欣赏发生时确实应该链接“受众体验”这一层重要的“遇合”关系。它是对作品的审美感应,也可是对理论的心领神会。苏轼见《庄子》,感叹“正同吾心!”当代美学家叶朗经过一番探索,最终发现了柳宗元关于“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等三个深刻的美学命题,惊叹其意义“胜过了厚厚一大本美学著作”。再如:我们读《艺术创造工程•引言》可知,余秋雨先生对“艺术创造工程的全部奇特性”的领悟,也正是在理性层面上与欧洲当代艺术史家马尔罗那段精彩论述“神遇”后所触发的。

从上述范畴演绎以及我们对此理解可见,余秋雨先生《艺术创造工程》的理论贡献在于:不仅探索了艺术创造的奥秘,还统摄了从“创美”到“赏美”的内在联系,具有贯通创造发生学和接受美学的重要意义,使得艺术家对欣赏感受机制的探寻、设计,同大众的审美反馈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艺术家能更自觉地内省自己的创作活动,总结创作经验,有助于对“创造战略”的认识和自身创造素质的提升。

到了新版《艺术创造论》,余秋雨的理论表述有了不小的变化。只是,这本简要教程自2005年推出以来,文艺理论界并未投以足够的关注。也许,人们只把它看成是对原版从书名到内容的一次简化。其实,最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遇合”这个重要范畴的撤除,以及此后的重新布局。初一看,全书似乎依然是从培根对艺术的定义讲起,但其后实际是致力于将这个古典定义转化为现代形态。作者非常明确,要实现这一目标,需“加入新的内容”。欲“加”先“减”――余先生下重笔删除了旧版对艺术创造过程中主、客体双方相遇合的精彩描述(几乎所有的“遇合”之词,都随之而消失了),有关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也改用新的语言来作诠释。在引述钱钟书关于“人事之法天”、“人定之胜天”和“人心之通天”的经典论说后,余秋雨认为这三个层次里“人”与“天”的关系,即如培根所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造化之秘”属于“天”的范畴;“心匠之运”属于“人”的范畴,它们完全融合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中。

另一种“加”,是加宽对培根定义的思考面,使之不仅仅是“开宗明义”,继而还延伸到全篇,与多个理论节点相拴系。以下这段连续式发问,就是作者特别增写的――培根所说的“人”,是指纯粹的创造者个体吗?其中是否也包含着各种接受者及至人类的整个生态?那被“人”相乘的“自然”,有没有可能成为一种形式意义上的“自然”,成为个体创造者撬动更多人的心灵的支点?由此可见,他已经把创造与接受活动沟通、整合了起来,并且预设了“人类生态”和更宽泛意义上的“自然”等概念以待后文展开。

再一种书写策略,是加重某些理论概念的含量。很显然,余先生把原著中有关“创造的说服力”提拔到了很重要的地位,继而阐发深论:要使培根所说的“人”,能通过艺术家而抵达人类生态;培根所说的“自然”,能通过原始形态而抵达直觉形式。

在此基础上,余秋雨先生顺理成章地在自己的新版书中推出了这样一个通观式的全新定义:“艺术,是把人类生态变成直觉审美形式的创造。”他视之为全书内容的经纬。这引发我顺势而想:经之以“天”,纬之以“地”,人类活动于其间,天籁、地籁和人籁可互相交响。依照这样一幅理论版图去看艺术世界,更加丰富的景象便一一呈现:跌宕多姿的人生,铺展出真实的侧面、自然的过程,成为人类整体生态的缩影。历史、哲学、宗教和大自然,都能得到人生化的处理,都可以被受众体察到酸酸甜甜苦苦涩涩的况味。人类通过进入审美领域,与作品的直觉形式对晤,与艺术家一起观照自身,从而使“人之为人”的自觉意识增强了。当然,有时愈看会愈加发觉人性的蒙昧、世事的荒诞,但是,在惹发对未知部位的迷惘时,也愈加激活了探究神秘世界的向往。余秋雨一边感叹人的“自然”究竟是什么状态,人本身最不清楚;一边感悟着荣格、弗洛伊德学说同培根定义这个原命题的呼应,认为:“人心”可同“天心”相通。被艺术家点化,人与人能“在深潜心理层次上聚合、融和、交汇”。这样,“把人心中的‘自然’与天地间的永恒‘自然’合成一体”。解读至此,颖然有悟:原来,余先生实际上是把“遇合”之态由旧版时的显性铺叙,转换成了现在的隐性表达,而且提升到了经“天”纬“地”的高境界。他认为,艺术家的创作能否把人类生态变为直觉审美形式,是由其立意的精神等级和实际操作时的创生能力及展现方式所决定的。我们如此前后整合地看,就能把“艺术本性”这一命题看得更加透彻。培根语境中的“人”与“自然”,有着不断阐释的空间,现代意义上的“人类生态”和“直觉形式”,也完全能诱发无尽的发现和演绎。这正是艺术创造之所以生生不息的魅力所在。

理论文本的建构和表达,是智慧和技艺的双重集合和体现。余秋雨先生新旧两版著作的内在延续和嬗变轨迹,为我们从“文本间性”的角度切入提供了研究的可能。记得梁漱溟先生曾经说过:一种学问往深里去探讨,去追究,它都要走入普遍性,走入根本。越追求,越追求,它就会到哲学里头去……亦诚如余秋雨所言:“艺术进入哲理的领域,也是人类在审美领域的一种整体性超越。”揣摩余先生革故鼎新的意向,他是要参透艺术本性和艺术创造更深的底蕴。他深知:“艺术创造,应该向人们提供从‘语法’到‘词汇’都是新鲜的艺术语言,而不是只做在既定‘语法’框架下增补‘词汇’的工作。”所以,如果朝着艺术哲学的高远境界进发,需要创造出新的语境,他就会采用与新思维相适应的表述系统。尽管“审美遇合”曾经是他以往的宝贵创获,但在发动新一轮的理论变革时他懂得割爱。(这并不意味着他早先阐发的“审美遇合”的意义会因新版的推出而消散。前后两个阶段理论创造的产物,其蕴涵的版本价值是可以在合观参见的过程中互补和共存的)。这当然会增加写作的难度。但是,更改旧的“文路”,打开的会是新的通道。我们既往的习惯性感知受其刺激,随之调整视角后,也会渐渐地适应新概念和新思维,可以领略到新的天地。这层“创造适应”的思想,是余秋雨先生在新、旧两版最后一章都特别强调的逻辑重音。至此,我们庶几可说是读懂了两卷余著的“文心”。

艺术创造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音乐学专业;艺术思维;就业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致使更多人去追求精神文明。艺术也成了越来越多的高考生热衷与喜爱的门类。每年全国有上百万艺术特长生进军艺考现场,为考学也好,为寻求艺术之美想潜心研究也罢,随着全国大多数高校增开艺术专业方向,更多的艺术高考生有机会读大学,可是大学毕业就等于失业的问题日益严峻,艺术生就业成了一大问题。艺术专业院校学生专业优秀的毕业生只要是对单位要求不高、而且努力工作,就业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一般的地方本科院校学生从考入大学时成绩就不是特别的好。在大学虽也努力刻苦学习,但毕业时和专业院校学生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那么他们在找工作时就面临很大压力,学校不够出名,专业不够好,而且人数众多,工作自然不好找,部分学生毕业后面临改行的难题。

面对如此严峻的艺术生就业问题,结合本人也是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为了让更多的艺术生能够根据自身条件和自身优势去找到适合自己的一份工作,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生长的一片土地使其能茁壮的成长,施展自己的才华。本人从地方本科院校艺术类音乐学专业学生的自身条件和艺术思维的共性进行分析研究,找到适合自己思维方式的企业、事业单位和适合自己的工种。为地方本科院校艺术类音乐学专业学生毕业就业问题略尽绵薄之力。那么艺术类音乐学专业学生都有哪些不同于其他专业的思维方式呢?这样的思维方式能够去哪些企业工作?适合和什么样的人群在一起能够发挥自己最大人生价值呢?这些就是本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 什么是艺术思维

艺术思维就是指在艺术创作活动中,想象与联想,灵感与直觉,理智与情感,意识与无意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经过复杂的辩证关系构成的思维方式,他们彼此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艺术思维。其中形象思维是主体,起主要作用。

不同的艺术种类、风格、流派、都是艺术思想的传达。高尔基说“艺术靠想象而生存”,每件艺术设计作品,无论是感性还是理性都传达着作者的思想情感。也许这就是艺术思维的共性吧。也许我们不懂凡高的《向日葵》、田崴的《开拓者》,只有他们自己才能对自己作品传达的思想真正了解。这个思维过程将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如日本的浮世绘;浮世绘最初以"美人绘"和"役者绘"(戏剧人物画)为主要题材,后来逐渐出现了以相扑、风景、花鸟以及历史故事等为题材的作品。都是审美的传达。

艺术思维的主要表现方式是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形象思维的培养和提高主要靠田野采风和深入实地体验生活,看到的具体事物通过人的大脑分析获得;抽象思维是通过逻辑推理进行判断分析和论证的一种思维方式;灵感思维是在人类生产时间活动中,人的大脑高度兴奋时偶然产生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具有偶然性、不可预见性、瞬间即逝等特征,可遇而不可求,不过往往建立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后。

二、音乐学专业学生的艺术思维方式有哪些主要特征

首先我们要明白,与艺术有关的知识思维和技术思维并不是艺术性思维。凡是学校里教师教授的知识,只能是一种艺术知识,和思维无关,比如我们听一首音乐,能明确的判断音乐的风格、表达的感情等,这只是在学习与积累中的经验之谈,最多只是一种准确的感受,而并非是自我的艺术性思维。本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并翻阅了许多与之有关的文献资料,得出了音乐学专业学生艺术思维的主要特征如下:

(一)艺术思维的重心是直觉

艺术性思维本质不是理性的,而是单纯的感性感觉。起点是感觉,终点是形式。

单从音乐方面讲,艺术思维只是一种直觉。鉴赏一首歌曲,是以最初的直觉来欣赏它的旋律到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而不是通过结合所学的知识,对这首歌曲进行专业的赏析。只有真正融入了自己真实的感情,才能体会真正的艺术。所以说音乐专业学生大部分都是情商大于智商的。在同一件事情上我们通常以感性思维来判断该事物的价值趋向和处理结果。比如说当我们看到一个乞丐在大街上乞讨,就会感觉到他的辛苦和不容易,马上就会尽自己的能力给一些零花钱。我们不会考虑这个乞丐是不是一个骗子。这也是大多数音乐人的共性,感性的情商驱使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必须这样做。

(二)艺术思维的内容是人生经历的所感

曾看过一本书,书里有大概这样一段话。人与人的共鸣往往不是来源于同等生活水平的人之间,而大多发生在生活差距大,思想境界高度一致的人们身上。就像小孩和老人流下的泪水意义不可能一样。但是教养同等的穷人与富人的思想观念可能会有相同之处。

在《艺术创造论》一书中为艺术制定了这样一个定义“艺术,是一种把人类生态变成直觉审美形式的创造。”那么,艺术思维就是在这个创造过程中,产生的直觉感性思维。人经过对人类世界的认识经历,有了一定的想法,而这些想法与修养气质有关。有些作曲家的词写的好,就是因为现实中经历使他涵养提高,从而艺术思维的修养也随之提高,写出的作品自然是好的。所以说艺术思维来源于对世界和生活的直觉感知。

(三)艺术思维没有确定性

艺术思维指导艺术创作,而艺术创作往往是留给人一定的想象空间。所以艺术思维通常没有确定性。如果艺术思维过于僵化,就不能创作出有吸引力的艺术作品来。

创作艺术的灵感就来自于不确定性,思维是一种意识,不是现实。虽然它来源于现实,但并不代表所有的现实事件都能给艺术的创作提供灵感的。拿一种哀伤的情歌作比喻,热恋中的人是不会有创作哀伤歌曲的灵感的。而人的喜怒通常又在一念之间。这就是最大的不确定性。

三、艺术思维方式对我们的就业趋向有哪些影响

艺术思维总体来说就是人的那一部分感性思维。一般艺术性思维强的,逻辑性思维就比较差。学习艺术的同学一般都相对感性,感觉重于理智。故不适合从事呆板乏味的工作。这对于学艺术的同学是有双向影响的。

对本科音乐毕业生来说,学生们毕业以后一般都会选择什么职业,经过和许多地方本科音乐院校的老师和学生沟通发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可选择的工作职业有:

1.公务员:

①宣传部②教育局(厅)③文化(厅)部门④公安部⑤文体局⑥各级政府部门⑦所有认可文学学士学位的公务员岗位。

2.事业单位:

①歌舞表演团体 ②合唱团体③专业文艺团体 ④文化娱乐传播公司⑤演艺经纪公司 ⑥广播电视局⑦地方文体局 ⑧部队文工团⑨医院(音乐治疗)。

3.教育类:

①中小学教师 ②幼儿教师③音乐理论研究员 ④文化宫、青少年宫教师⑤高等教育教师 ⑥专职音乐教师(理论、声乐、钢琴等)

⑦民族音乐研究。

4.传媒类:

①广告公司、文化传播公司②电视台、广播电视③音乐环境工程设计、策划宣传人员④数字音乐版权管理、版权经营、编务⑤唱片公司的电子音乐制作、MV制作、节目创作、数字影视制作、媒体研究、画画合成等⑥电视节目片头、片花、宣传片、预告片制作⑦各类无线增值运营公司、网络音乐编辑、音乐节目编辑⑧网络音乐电台主播。

5.工程类:

①电影厂音乐录音音响工程师②影视剧声音艺术设计工程师

③舞台音响导演、声学工程师④音乐录音制作工程师⑤网络电台音乐制作工程师⑥电影电视片尾曲插曲编辑工程师。

6.创业类:

①个人音乐工作室、录音棚②MIDI音乐制作人③成立自己的琴行、独立艺术学校④自由撰稿人⑤自由职业艺人⑥传媒公司⑦成立个人演绎公司⑧独立唱片公司⑨影音广告公司⑩独立音乐厂牌

文化传播公司网络音乐电台成立乐器制造厂。

7.销售类:

①琴行经理②唱片行经理③品牌乐器④音乐类书籍批发销售⑤琴行职员⑥乐器厂销售经理⑦乐器厂职员。

8.制造类:

①乐器制作②乐器维修,制造③品牌乐器制作,建立分厂

④唱片制作的加工⑤承接艺术类书籍的编辑,排版,印刷

9.娱乐类:

①音乐编辑、职业编曲②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人③编辑、音像、唱片公司企划④网络公司、音乐杂志编辑⑤音乐出版社、文化经纪人⑥节目主持人⑦新闻记者。

10.表演类:

①演员、影视演员、话剧演员、音乐剧演员②歌舞剧团演员、民族舞团演员、现代舞团演员③乐队指挥:交响乐团、民族乐团④音棚乐手⑤影视剧配音演员⑥职业乐手:吉他手、键盘演奏家、各类提琴手、中国乐器演奏家、组建职业乐队、管乐演奏家等⑦职业歌手、歌唱家、唱作人。

经过问卷调查得出,有50%以上的人,更喜欢与自己本专业有关的职业,有20%的人喜欢从事艺术指导类工作,大约22%则更喜欢自由职业,影视类,及转为其他职业变成职场强人。只有8%的人希望考研究生去更高的学府深造。

更多的具有艺术思维的艺术生认为自己在创新意识和解决事情的能力上比别人有优势;求职考虑的最重要因素则是实现自我价值和工作环境;首选就业单位是私企而不是国企,原因是国企或者事业单位门槛较高、管理较为严格、艺术性的思维方式得不到更好的发挥。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大部分人只有短期的规划,随机应变能力更强。这也就决定,其实多数人是不适合做老师这个职业的,选择这个也只不过是生活所迫。

四、什么样的工作单位能让此类毕业生更具有发展空间

根据以上观点所述,艺术性思维特点是感性思维大于理性思维,自由创新大于安于现状,艺术美的感知能力强,热爱生活并追求生活趣味。所以哪些单位能够接受具有以上思维特征的毕业生,哪些单位就更有发展空间,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以下更为适合此类思维方式的几种职业:自由撰稿人、歌曲词曲作者、活动策划、服装设计师、造型师、摄影师、模特、演员等,因为音乐学专业学生无论在形象、气质、艺术思维修养上,亦或是在情商和创新能力上,都会占有一定优势。所以这些职业更有利于艺术生发挥自身优势,把事业做到最好。

这就是我们对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的学生艺术性思维对就业趋向影响的调查研究所得出的粗浅结论,希望帮助更多的学生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不足之处恳请音乐界同仁们批评指正。

论文项目:该论文是湖南科技学院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艺术思维对就业趋向的影响研究”(立项号:xkyjz20140822)的系列成果之一。

艺术创造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教育改革;历史演变;学术制度

一、教育制度改革的历史演变

国际知名教育改革学者哈维洛克这样定义“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就是教育现状所发生的任何有意义的转变。自1904年清朝颁布张百熙等人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近代新式教育制度,科举取士制度的废除为国家培养大批思想进步的精英人才、有识之士创造了条件;1958年刘少奇制定“两种教育制度”(半工半读、半农半读)的政策使得广大工人、农民有机会接受教育,同时缓解了劳动人民渴望受教育的无限性与国家提供教育机会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1985年国家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调整中等教育结构”的策略,走向普教与职教的双轨制;1999年国家做出“高校扩招”的决定,以解决“应试教育”造成的高分低能的人才资源浪费状况;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全面启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整整110年的历程,从艰难起步到蓬勃发展再到创新改革,标示着我国的教育事业在曲折中坚定地探索、前进、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教育领域深化改革做出全面部署,明确了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举措。教育部部长袁仁贵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将出台总体方案和五个配套“实施意见”。这充分表明我国教育体制正在由以分数考核为考评基准的应试教育向以综合能力为考评基准的素质教育过渡。当前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需要综合能力尤其是社会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外语一年多考符合外企和外交部等用人单位口语好、应变快的需求;高考文理不分科体现的是对人才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对其综合素质的培养;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取消百分制放宽了人才量化考核标准,有效改善了分数至上的人才观;招生录取综合参考会考成绩,为具备综合实力的人才选拔提供了有利平台;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实现了专业型人才精细化的培养目标。改革从人才自主选择的角度出发,为他们提供了多元化、多层次的考学、就业路径,是我国教育改革历程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纵观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依然不容乐观。

二、我国教育现状亟待改善,学生转型生产型学者的内生动力不足

首先,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成为教育体系打造的读书机器。学生们按部就班地从小学升入中学,依照正规教育体系提供的教育模式学习。笔者认为这谈不上学术消费,只能说是常识、理论的量化积累、机械记忆,学生们的课余时间都交给了成堆的模拟试卷和辅导培训班。他们在被动学习、模版式训练中养成了在“不上学――没有好工作――没有经济来源――没有车子、房子――没有好婚姻”的思维模式,学生们不知何为兴趣、只知何为生存。

其次,高校教育环境无法提供足够的学科资源。由于各高校的发展目标、学科重视程度、设备资源配置不均等现实情况的存在,学生们申请设备、创作作品也受到了种种条件限制。学生就读本科期间,各高校往往没有条件为所有文科、管科学生提供专业实践、实习机会。理工科学生有学院提供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以及参加各种学术讲座、年会论坛的机会,尚能将理论与实践较好的相结合。而文科生在校内的实践机会不多,要靠自己寻找企事业单位和电视台、杂志社等媒介机构实习。研究生没有设立双学位授予制度,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生对于跨专业学科的系统化学习。通识教育机制的不完善和重理论轻实践的片面学术考核机制导致其进行学术生产、衍化学术成果时遭遇瓶颈。

最后,学术制度的弊端造成学术氛围浮躁,学术造假之风盛行。为了保证本科生的就业率和来年生源的数量、质量,目前的本科学位授予制度要求本科生只要在校期间没有重大违规违纪情况、毕业论文合格即能顺利毕业、获得学位。在当前中国的教育环境下,相当一部分本科生选择读研是为给将来更好的就业机会增加筹码或在未来为升职加薪创造机会。外部环境(各类评优制度的量化考核标准参考论文数量和发表刊物层级)导致学术氛围浮躁、学术造假之风盛行。由于学术生产内生于学术制度的安排模式,导师负责制度导致学术权力的异化,衍生出学术生产的虚假繁荣和学术腐败――研究生论文高产低质、几篇论文掐头去尾留中间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只要交付足够的版面费就能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而目前的学位授予制度要求研究生读研期间至少有两篇公开发表的论文或一篇核心期刊的论文,在内生动力不足的情况下,研究生普遍存在学术不端、学术造假等行为就不难理解了。

三、深化教育制度改革,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首先,持续践行专业型和学术型人才双轨教育体制。在加强学校教育的同时,还要强调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当前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关键时期,不但要培养人才对专业知识的吸收内化能力,更要使人才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培养其创新意识、自主学习能力。从中学开始,当地政府可为专业型人才学生创造到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各社会组织机构锻炼实践的有利条件;为学术型人才提供到科研院所、史料馆、高校实验室参观学习的良好平台。从本科开始,各高校可与教育部门协作,为专业型人才创造实习机会,并与企业达成定向委培协议,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为学术型人才争取学术会议、科技论坛的旁听资格、并邀请相关领域专家为学生开展学术沙龙、学科讲座等学术活动。

从本科开始,为专业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搭建培养路径的机制。假定以考试成绩和成果7:3的比例为量化考核方式,在学术考试成绩的考核标准不变的前提下,专业型人才以社会实践成果(包括专业实习:理工科学生在设计院、施工单位等相关部门的实践经历;文科类学生在报社、杂志社、企宣部等文职部门的实习经历、文学作品;艺术类学生在电视台、广播台、教育培训机构等的实践经历、新闻作品)为考核标准;学术型人才以学术成果(包括参加学术会议、科技论坛、专利发明、、学术竞赛等)为考核标准。

其次,深化教育制度改革,允许各地依法自筹经费办学。科斯强调“思想市场应该同经济市场并驾齐驱”,这一理论或可应用于政府宏观管理,高等院校自主招生办学的制度改革中。要建立“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思想市场,就要制定宽松、包容的市场机制,在高校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双向选择、良性互动的模式。要保证各地生源受教育的机会相对公平,就要在采取异地高考等措施的基础上,考虑由社会组织、团体或个人通过合法途径筹资办学。

由国家重点重点扶持十所大学,各省份(直辖市)建立省属重点大学,有条件有能力的地市建立市属重点院校。各社会组织、团体或个人通过基金会、社会捐助、股权众筹等方式建立社区大学。各省、市、社区大学由政府进行宏观管理,可根据自身定位、发展目标自命题高考,由学校师生票选出监理会履行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职能,由此规避行政职权腐败、学术造假行为。只有真正做到市场的开放自由,才能保证学术的持续繁荣、学风的良好端正。

最后,深化人事体制改革,规避“一纸文凭定终身”的片面导向。导致学术造假、学风浮躁的一个关键就是文凭对于就业重要性的片面导向观念。部分学生认为只要有了一纸文凭就能顺利就业,因而考试作弊、代签、代考等学术造假行为屡禁不止,学生挂科、逃课等不良风气愈发盛行。因此建立并完善各高校毕业生录用制度,推行文凭、技术等级证书、专业资格证书三者并重的考核方式尤为必要。

中国当下的学术环境的生成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学术权力的制度安排,而导师责任制的推行导致导师学术权力异化,因而导致出版权力异化,因而导致学校行政部门以量化考核论文判断研究生的学术生产成果,导致学术不端和学术造假行为盛行。因此对于研究生学位授予制度的评判标准应不只限于其的数量,其根本在于改革导师责任制这一学术制度。各高校应由师生票选出监理会,对学术权力进行有效监督。专业型研究生应综合其专业理论的研究和社会实践成果为考核标准,学术型研究生应以其从学术消费转向学术生产过程中的独创性和纵深性为考核标准。

余秋雨在他的著作《艺术创造论》中提到,再美的鸟鸣,也不要独占林野,独占就失去了春天;哪一种鸟鸣也不要被扑灭,扑灭了就少一分春色。这里的豪情不表现为吞并,这里的谦逊不表现为退让,这里的热闹不表现为争吵,这里的和谐不表现为同调。健康全面的教育体制、完善包容的学术机制才能孕育出良性发展、百花齐放的思想市场,推进教育制度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条路非走不可,亦会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 教育改革[EB/OL].百度百科.

艺术创造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城市音乐文化 原创 歌剧 影响 本土

哈尔滨是世界音乐名城,其城市音乐文化的多元性与开放性,因整个城市文化多元性与开放性而决定。而这种城市音乐文化的多元性与开放性,又对哈尔滨原创歌剧艺术产生了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影响。具体而言,这种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分解为以下四个层面。

一、本土音乐文化对原创歌剧的影响

城市音乐文化对哈尔滨原创歌剧艺术影响的第一个层面,是本土音乐文化对原创歌剧的影响。

哈尔滨历史悠久,早在1097年,中国满族的祖先女真族就在此建立了“阿勒锦”村。“阿勒锦”系女真语,意为“荣誉”“名誉”。“哈尔滨”之名是由“阿勒锦”的转音而来。由此可知,是满族的祖先创建了哈尔滨市。而满族文化中的萨满文化是哈尔滨本土文化的主体。萨满文化与萨满教密切相关,换言之,萨满文化来源于萨满教。萨满教则是“原始宗教的一种,以满-通古斯语族各部落称巫师为萨满而得名,形成于原始公社后期,具有明显的氏族部落宗教特点。各族间无共同经典、神名和统一组织,但有大致相同的特征,相信万物有灵和灵魂不灭,认为世界分作三界:‘天堂’为上界,诸神所居;地面为中界,人类所居;‘地狱’为下界,鬼魔和祖先神所居。……氏族萨满神为保护族人,特在氏族内选派自己的人和化身――萨满,并赋予特殊品格以通神,为本族水灾求福。有全氏族参加的宗教节日和宗教仪式”①。中国的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等民族都信奉萨满教。满族萨满跳神时所唱的“神调”是满族音乐文化的主要标志,至今仍在东北二人转中演唱。

本土满族的萨满音乐文化对哈尔滨原创歌剧艺术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例如黑龙江省歌舞剧院1993年推出的音乐剧《鹰》,就描写古代鹰部落与大部落之争,表现了“和平”的永恒主题。知名戏剧评论家薛若邻评论说:“《鹰》剧正确传导了萨满文化,给我们观众一次了解萨满文化的机会。这么多年来,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大型戏剧歌舞艺术表现萨满。”②可以说,是萨满音乐文化影响并催生了音乐剧《鹰》,反过来,《鹰》又表现了萨满音乐文化与萨满文化。

二、中原音乐文化对原创歌剧的影响

城市音乐文化对哈尔滨原创歌剧艺术影响的第二个层面,是中原文化对原创歌剧的影响。

中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又称为“黄河文化”“儒家文化”“农耕文化”等。其核心特征是忠君爱国与仁、义、礼、智、信。这种文化决定了中原音乐文化的真挚质朴、含蓄蕴藉、简约婉曲等本质特征。而这种音乐文化随着“闯关东”的移民大潮,由中原汉族人带到了哈尔滨,并对哈尔滨原创歌剧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例如哈尔滨歌剧院于1987年首演的歌剧《仰天长啸》,这是描写民族英雄岳飞抗金报国反遭杀害的悲剧故事,表现了爱国主义的民族文化精神,也表现了真挚质朴的民族音乐文化品格。又如哈尔滨歌剧院1991年首演的歌剧《焦裕禄》就表现出中原文化忠诚、爱民、奉献的传统精神。

三、外国音乐文化对原创歌剧的影响

城市音乐文化对哈尔滨原创歌剧艺术影响的第三个层面,是外来音乐文化对原创歌剧的影响。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大门打开,外国人迅速涌入中国。外国文化与外国音乐文化也传入中国。哈尔滨作为中国北疆城市,最先受到俄罗斯音乐文化的影响,随后又受到英国、法国、日本、朝鲜、意大利、德国等国音乐文化的影响,因此有了“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之称。

各种外国音乐文化的进入,形成了哈尔滨多元开放、兼容并蓄、中西合璧、土洋结合的音乐文化。这种音乐文化也影响到哈尔滨原创歌剧。例如哈尔滨歌剧院1992年首演的歌剧《安重根》,描写原朝鲜之一部(现韩国)爱国青年在哈尔滨火车站击毙日本侵朝元凶伊藤博文的故事。该剧凸显了原朝鲜(现朝鲜和韩国)音乐文化的真挚、强烈、朴素、鲜明的美学特征。因此被邀请到韩国演出,广获好评。又如哈尔滨歌剧院1994年首演的歌剧《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根据莎士比亚同名话剧而改编,也可以视作“原创”歌剧。该剧参加了同年上海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演出,好评如潮。东北师范大学莎士比亚研究中心主任孟宪强教授评论说:“东北出了这台戏,作为东北老乡,我感到骄傲。”③因为该剧彰显了西洋音乐文化的光彩,也为哈尔滨音乐文化的多元性赢得了殊荣。

四、现代音乐文化对原创歌剧的影响

城市音乐文化对哈尔滨原创歌剧艺术影响的第四个层面,是现代音乐文化对原创歌剧的影响。

现代音乐文化的主要特征是“以人为本”,强化了人的主体地位与生命意识,强调人性张扬与人文关怀。这种文化精神对哈尔滨原创歌剧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一大批现代化的新歌剧应运而生。例如哈尔滨歌剧院1989年首演的音乐剧《山野里的游戏》,描写了两个山里青年走出大山报考音乐剧专业,显露了声乐才艺,引起主考官的赞叹。该剧为1990年全国歌剧观摩演出参演剧目,受到广大观众与专家的一致赞赏,称该剧为表现现代文化的“时令鲜果”。此外,哈尔滨歌剧院1993年首演的歌剧《太阳、气球、流行色》,描写几个青年在歌赛中感悟人生的故事,张扬了现代文化精神;歌剧《明天,您好》成为“校园歌剧”的成功剧目,如此等等,不胜枚举。由此可见,现代音乐文化对哈尔滨原创歌剧的重要影响,这是有目共睹且有口皆碑的。

(注:本文为2014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城市民族音乐学视域下的哈尔滨原创歌剧艺术研究”项目论文;项目编号:2014B107)

注释:

①艺术研究编辑委员会编纂[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②③经百君.黑土戏剧群体创造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228.

艺术创造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 要:经过十年努力,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针对我们步入信息化时代所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有必要结合该学科的特点,有的放矢地提出“以先进文化的价值观统领信息技术教育”的命题。

随着我国不断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自教育部2000年10月25日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做出:“用5到10年左右地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决定以来,我国信息技术教育正在结出丰硕的果实,一批又一批青年学子通过接受信息技术教育,正在成长为国家各条战线急需的建设人才。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掌握信息技术,还要培养和提高他们采撷信息的素养;不仅要锻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要学生藉此掌握一技之长来谋生,而且要通过个人的诚实劳动服务社会。

由此看来,信息技术教育绝不单纯只是一门专业技能课,它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密不可分。我们所从事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必须由先进文化的价值观来统领。

一、树立远大理想,励志服务国家

“科学无国界,网客有国家”。在internet将地球上的人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今天,世界各国的人民并没有因此而模糊自己的国籍。相反,某些西方大国正是凭借着自己强大的政治经济势力,通过internet大力推行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的。

这就需要我们在组织实施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从始至终要贯穿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爱国主义和其它道德情感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他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的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尽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①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鲜活事例。

2009年10月31日,我国科学家的楷模钱学森辞世,引起了国人的普遍追思。钱学森曾经有言:“我在美国的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②——根深蒂固的爱国主义信念,不仅让钱学森在美国生活的十多年里没有存下一元美金,而且他在回到祖国怀抱的数十年间还多次将自己的稿酬和奖金悉数捐出,彻底地实践着“我姓钱,但我不爱钱。”③正是这种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得钱学森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无可替代的卓越贡献,从而赢得了举世中华儿女的景仰。

实践证明:我们只有随着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展开,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开展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才能取得最佳的励志效应。

二、激活创造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具体到信息技术教育而言,这就要求我们并不仅仅只是教会学生上机操作、上网浏览,也不仅仅只是让他们学会多媒体素材的采集加工,以及文字和数据处理。与internet联通的电脑作为人类思维和能力延伸的有力工具,可以帮助人们借助它向着精神和物质领域不断开拓。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应当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要注重引导他们举一反三,同中求异,还要善于启迪他们的思维发散,抓住蛛丝马迹,开拓进取。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有一次苏德两军对垒。值勤的苏军战士,借助望远镜发现对面德军掩体上有一只名贵的波斯猫出现,这位战士由此揣度在这个掩体内,是驻有德军高级将领的指挥所。于是他赶紧向上级报告,苏军集中炮火迅速将该掩体夷为平地。事后核查证实该战士的揣测是完全正确的。

余秋雨先生曾经有言:“一切精神能量的大发挥,总是产生在裂变和爆炸之中,总是产生在对常规空间的伸拓和突破之中,总是产生在对未曾知晓的领域的挺进之中。”④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全民族创新意识的不断增强,离不开新一代建设者的锐意进取。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该学科的题内之义。

三、互助守信守法,构建和谐社会

在internet上建立起来的形形的虚拟空间,满足着人们的多方面需求。随着信息技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不断发展,将彻底改变当今时代人们许多的学习、工作,乃至生活方式。

人们注意到,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各种网上犯罪活动也日益猖獗起来。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将先进文化的价值观贯穿其中。当信息化时代的人们缺乏面对面交流、沟通的机会的时候,更需要大力倡导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奉公守法。

法国长篇小说《核混乱》中,写有这样的句子:“当人生的最高目标是花最小的力气挣最多的钱的时候,人的道德就变得不可救药了。”——特别是在这个信息化时代。

事实上,金钱可以作为人们过上幸福生活的物质保障,但拥有金钱却不一定会让人感到幸福。按照著名心理学家a?h?马兹罗博士提出的人的五种欲望的理论,所属和爱的欲望、被承认的欲望,以及实现自我这样的高层次欲望,对于人的心理满足,要远高于生理和安全这样的低层次欲望。由此可见,在我国社会急剧转型的今天,亟需先进文化价值观作导向。

我们所处的信息化时代犹如万花筒般的瞬息万变,只有以先进文化的价值观统领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才能更好更快地培养出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四有”人才。

参考文献:

[1][前苏]凯洛夫《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355页。

[2]叶永烈《钱学森是不可替代的》,载《北京青年周刊》,“悼念钱学森专刊”。

[3]叶未央《钱学森的风骨》,载《北京青年周刊》,“悼念钱学森专刊”。

上一篇:环境艺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美术专业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