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四大”好习惯 促进信息技术教学更加有效

时间:2022-07-24 05:27:05

培养学生“四大”好习惯 促进信息技术教学更加有效

一、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

虽然信息技术课上,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在进行操作实践。但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中心环节还是听课。因此,教师在教学时,特别要注重学生的听课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学会听课,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受益终身。信息技术课中要面对计算机对小学生的吸引力,在课堂上,教师必须严抓课堂常规,培养良好的听课习惯。课堂常规是课堂教学管理的一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做到事半功倍,还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并且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制定一系列的课堂常规,规范学生的听课习惯,持之以恒地培养,同时让学生明白上课的目的是学习,而不是单纯地操作计算机,让学生知道计算机是帮助我们学习的工具,而不是“玩具”,在听课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师课堂的引导,学习计算机的操作方法等,逐步培养好学生的听课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习惯

信息技术课很大一部分的学习内容是计算机的操作方法、技巧的学习。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显示器无显示的问题,学生往往会把它归结到“电脑坏了”、“电脑不能用了”这样的错误理解中,导致学生上课无法正常使用计算机。其实,对于一般性的故障,我们可以通过一听、二看、三动手的途径就基本上可以解决了。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会发现原来故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动脑去解决。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兴趣的习惯

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教学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形成学生的持久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评价,让学生有自动学习的要求,提高学习的效率。如小学六年级的教学内容中有不少综合制作课例,需要学生找寻大量的课外素材进行Word、ppt文稿的制作。如果教师在制作这些作品之前,对学生提出星级评价标准,既能根据学生差异提出了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制作,也使大部分学生提升对作品的兴趣程度,更好地去完成设计制作,使制作效率变得更高。

四、培养学生与人合作、自主交流的习惯

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任务驱动方式,使教学目标清晰明确,让学生带着思考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实际的操作任务,让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研究,并通过动手操作进行自主探究,也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这样的教学,不仅重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真正掌握了知识,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也能得到大大的提高。例如,在讲解Word《设计标志》这课中,学生在接到任务之后,无从下手,在通过与小伙伴的交流后,大家研究出了制作的方法。到上交作品时,每个学生所画的画都不相同,有的用到了笑脸、十六角星组成了太阳、有的用到了矩形、三角形组成了房子和树……这些作品可看出小学生不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比教师演示制作过程再让学生制作的效果好多了。又如让学生运用计算机设计电脑小报,这种任务一般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可以很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教师课前可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对排版作一定的要求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创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资料、讨论制作过程、再上机实践的过程中就是一个不断地主动学习的过程。

总之,一位名人说得好:“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只有扎实培养学生“四大”好习惯,才能真正促进信息技术教学课更加有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惠萍小学

上一篇:让小学英语课堂亮起来 下一篇:营造氛围 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