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及学习方式探讨

时间:2022-07-23 08:49:21

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及学习方式探讨

摘 要: 对于李开复先生早有耳闻,但是最值得关注的是他写给中国学生的信。看了他对中国学生的要求与殷切期望,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了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一点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 高职高专学生心理 学习方式 建议

李开复先生在给中国学生的第四封信的标题是《大学四年应是这样度过》,文章之初引用了一位给先生留言的大四即将毕业的学生的话:

开复老师:

就要毕业了

回头看自己所谓的大学生活

我想哭

不是因为离别,而是因为什么都没有学到

我不知,简历该怎么写,若是以往我会让它空白

最大的收获也许是……对什么都没有的忍耐和适应

是的,看到这样无奈与迷茫的心理着实让人感到伤感和沉重,而且现今事实上有这种心情及体会的大学生不在少数,然而在高职高专学校担任任课教师及班主任的几年的时间里,我发现学生甚至连这种迷茫与感叹也是模糊的,也就是说他们与重点院校学生那种找不到“方向”与“自身定位”的心情相比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迷茫,可以说是一种因为“没有方向感而导致的迷失”,也可以说是自己都不曾意识到应该走出迷茫,造成这样一个状态的原因有很多。

(一)学习功底的薄弱让学生在学业上的自信心严重匮乏。

每个班中都有“成绩佼佼者”,但是基础差的客观存在仍在影响着大多数同学的心理,从而导致“智力自卑”。抱有“自己就是学不好”这样态度的同学不在少数。这也致使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始终处于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中,即以前的底子不好,后续课程也受到严重的影响,一路过来可能最终是满盘皆输。就拿学习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讲,后面的专业课程,如《结构设计原理》、《路基路面工程》及《基础工程》等都是以前面所学的课程,如《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及《制图》等为基础的,可以说是一环扣一环。这一点在我所教课程《结构设计原理》的授课过程中深有体会,里面涉及的数学、力学知识学生都不明白。虽然学生上课都很认真地听课,但是能够完全掌握的人不多。尽管我努力地将课程内容尽可能深入浅出地讲解,但其本身是有一定的理论深度的,不可能“浅出”到像常识一样通俗。

这样的一种状态使得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渐渐地产生排斥的心理,并且影响到对于学习的自信心,“欠缺太多”是多数人的感慨,而进一步导致的是“自己没有学习这方面知识的天赋”这样的心理。这也成为学校管理上的一大难点,因为很多学生认为与其来上课也听不懂,不如出去玩玩或干点别的自己愿意干的事情。

(二)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导致“恶性循环”的催化剂。

学业上的自卑会上升到贯穿学习和其它各个方面的主线即生活的方方面面,加上我院管理层面上的严格,直接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它既是上一步的结果,又是影响下一步学生跟不上的原因。

作为大学生,同学们对于事情的感悟力及认知力一点也不少,甚至他们的自尊心与自我个性心理由于自信心的相对较弱而更为强烈,也就是说他们更需要得到的是每一位老师及身边同学们对自己的肯定与认可,也更需要多一点的深入了解、鼓励和赞赏。因为虽然现今的素质教育已经提上了一定的层面,但是对学生来讲我国应试教育的一贯做派,以及对学生的硬性衡量标准“学习成绩”使大多数的同学在一路走来的学生生涯中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并且逐渐成为一种思维定势而影响到IQ以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即对待生活及为人处世的EQ。而所谓逆反心理,我的理解即是情商EQ的一种扭曲与变质。这一点我在做班主任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这也使得我对任课老师对学生所谓的好与坏的标准(学习成绩)遭到了质疑,因为带班以来,我发现很多所谓的后进生事实上则更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而这种思想和想法要比盲目顺从与从众心理要更加可贵。这样的学生如果善加引导则更具发展潜力,因为大学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的培养,而真正意义上的理论水平是比较浅显的。所以帮助学生从心理上克服缺点才是从根本上抵制学生逆反心理的有效手段,也是学院长足健康发展的关键。

(三)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差,没有坚定的信念。

这也是上述两种现象形成的根本原因。从整体上来讲,今天的差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逐渐积聚的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就是说之所以有这样不良的成绩,是从小到大不良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勤奋程度等情况影响下的缓慢后果。一些同学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意识到大学教育中主动学习的重要性,仍然要在老师的督促下学习,更不用说对未来抱有信念和远见。而自我约束力差、不良习惯则是教学及管理上的一大难点,因为这是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一种对待学习及生活的性格,如果没有深刻的认识绝非很轻易就能解决。

针对以上几个方面原因的分析,我结合自己的体会,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对渴望求知的同学起到引导作用,对没有约束力的同学起到点化的功效。

(一)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建立自信心。

或许有的同学认为自己欠缺的太多,很难弥补,但事实上高等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学习的开始,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是一种被动的学习,仅仅停留在学会老师所教的东西(即学会东西),而这部分知识是很有限的一点东西。大学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即由能学会东西到自己主动地会学习并掌握专业课程,以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即会学东西)。一旦掌握了会学东西的本领,以前落下的东西会很快补上,并且一旦钻进去了,就会发现学习和日常生活小事一样不是想象中那样令人望而生畏。所谓的难度其实是观望者们的感叹与感受。任何事情做过了才真正明白。有一句关于实践的谚语:“我听到的会忘掉,我看到的能记住,我做过的才真正明白。”关键在于能不能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去学习,去认真学习。学习自修之道,从举一反三到无师自通,从学会东西到会学东西。

(二)积极主动,对自己负责。

被动的人总是习惯性地认为他们现在的境况是他人和环境造成的,如果别人不指点、环境不改变,自己就只有消极地生活下去。持有这种态度的人,事业还没有开始,自己就已经被击败。摆脱消极被动的方法只能从现在开始,分析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了解自己的喜好与性格特质,从小事上开始积极地行动起来,在学习及生活中展现自己优秀的一面,并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作为一个人,且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了解,人的一生实际上就是对于自己的把握与对于他人的责任。姑且不考虑别人,单就自己而言也有责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潜能不断地打造自己,完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我们不一定能做到杰出,做到卓越,但不应平庸地度过此生。具体到现今在校的时光,对一个学生而言,第一要务当然是努力学习,此外还应积极地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从多方面来完善自己并超越自己,经营自己的强项。

(三)掌控时间、定立志向。

合理有效地安排自己的时间,管理好自己的事物是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提出,我们所遇到的事情有“重要事”和“紧急事”之分,而这两种事情的差别也是人们造成时间的浪费的最大理由之一。因为人的惯性是先做最紧急的事,但是这么做会导致一些重要事被荒废掉。因此,我们建议把“必须做的重要事”和“尽量做的紧急事”分开,重要事要做到最好,紧急事尽力而为即可。要用良好的态度和宽广的胸怀接受那些你暂时不能改变的事情,多关注那些你能改变的事情。

定立志向首先应设置自己的目标,个人的情况不同目标也各异,但是这里有一个原则:目标应设立得符合实际。一定要仔细分析自己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有哪些长处,有哪些不足,包括知识方面的与能力方面的,然后结合时间、精力等制约因素,得到一个比较合理的结果。在真正设立目标时,则应有意高于此目标一点,这样才可以使自己处于一种较高效率的工作状态中。

高职高专的学生能获得的“敲门砖”,即所获得的毕业文凭,其外在“含金量”是已定的,然而每位同学都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使其内在的“含金量”进一步的提高,这就是自我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打造与加强。学生要以“对什么都可以拥有的自信与渴望”走向自己的工作岗位,这样才可以成为有潜力、有思想、有价值、有前途的中国未来主人翁。

参考文献:

[1]王新兰.大学生学习制约因素探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22,(2).

[2]宋斐.大学新生适应问题与教育干预模式探讨.东北大学学报,2007,(2).

[3]文丰安.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外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

[4]谢忠明,张恩泰.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书育人,2006,(2).

[5]慕淑珍.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对策[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6,(3).

[6]聂振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

上一篇:当代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探讨 下一篇:大学生创造性思维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