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间:2022-07-23 07:12:06

音乐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音乐课上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对所听音乐发表独特的感受与见解,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尽可能地为学生树立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的目标奠定基础。

关键词: 音乐教学 音乐兴趣 师爱 积极评价 分组合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就谈不上愉快地学习,不能愉快地学习,就没有高的学习效率。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位教师苦苦探询的一个问题。很多学生愿意学音乐并不是对音乐学科本身感兴趣,而是因为音乐是一门不用考试、不用费脑筋、比较轻松的学科。虽然很多人都认为音乐是一门“小学科”,但这是关系到学生全面发展的大事情,因为音乐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唱歌,还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最好形式,所以我们不能小看初级学校的音乐教育。

学生有了学习音乐的兴趣,便会对学习音乐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入学习,不再感到学习音乐是一件负担或者是无聊的事,所以,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

那么究竟怎样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用美好的师爱感染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那一门学科,如果每个老师都具有这种魅力,那么学生就是幸福和快乐的。这种魅力从何而来呢?我认为,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另外,教师还要以丰富的知识和精到的授课艺术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使他们对学习材料充满浓厚的兴趣,去鉴赏、品味、思索,并获得各方面的启迪。

用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成功能给人自信,成功能促人奋斗,催人进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肯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积极的评价是一剂对症的良药,几乎所有人都喜欢被人夸奖,而且学习兴趣的激发都少不了外界的评价。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特别是在学生没有信心的时候,教师应该适时地鼓励学生并给予学生最大的帮助,只要学生有一丁点的进步就给予肯定,而这种鼓励不仅仅是在课堂上的,更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兴趣活动上。

用优秀的作品激发学生。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他所接触的音乐作品有极大的关系,好的音乐作品可以激起学生的创造或表现欲望,而没有接触过好的音乐作品的学生是不可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的。教师应该提供尽量多的优秀的音乐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音乐课本选取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但这还不够,还需教师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优秀作品,以便提高学生的兴趣。

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学生。现代化的辅助教学手段主要有:多媒体设备、录像片段、微型电脑等。音乐课程中的欣赏课是以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水平,陶冶学生情操的,是必不可少的课型,其中所选取的音乐作品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颇为重要。作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欣赏水平,那么学生自然很容易接受。教师通过网络收集各类作品,分类整理让学生欣赏,可以有效起到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兴趣、发展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

用分组合作的形式团结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是指把学生根据兴趣爱好或知识水平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的优点是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发挥全体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集合所有学生的智慧,还能使学生的优缺点互补,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课下可由教师或音乐课代表组建音乐兴趣小组,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自由活动,探究课程要求之外的音乐创作活动,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认知面,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教师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如果一个音乐老师能做到在音乐中创造音乐,在歌声中创造歌声,那么他本身就是音乐的化身,学生就没有理由不热爱音乐。

总而言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在这种艺术的感染下学生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所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激发学生心灵深处强烈的求学欲望,同时更要有效地去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的精神才会饱满,思维才会灵活,情致才会高雅。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

[2]音乐美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3]音乐素质教育手册.中国文联出版社.

上一篇:提高护理教学水平,满足人才培养需求 下一篇:关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