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时间:2022-10-13 05:07:26

如何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摘 要: 一节课上得成功,除了与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教师对当前教材的熟识度相关外,还与教师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密切相关。如何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呢?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课前准备工作 “五备” “四优先”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课堂教学仍然是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渠道,特别是初中阶段是学校教育的“中腰”部分,语文教学是各学科的基础,对于刚踏进工作岗位上的新教师来讲在掌握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做好“五备”、“四优先”的工作。

一、备教材

教材是教师上课,学生获得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教材中的课文仅仅是例子,使学生得到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提高理解和表达等基本能力,结合实际运用相关知识才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不要奢望一篇课文或一堂课把什么问题都解决,真正能解决一个问题就很不错了,也就是说不仅要使学生真正懂得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落到实处,即学生学到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最基本的是转化后进生,做到“辅导优先”、“提问优先”。“辅导优先”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教师的辅导,另一类是学生的辅导,也就是说在班内建立良好的“师徒”关系,一个道德品质较高的、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与素质较低的或成绩较差的一名学生建立“师徒”关系,“师”对“徒”进行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课后是否掌握、作业是否完成等的检查与辅导,目的是实现双方共同提高和发展。

二、备教法

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唾沫横飞、口干舌燥,而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这往往是一堂课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平时要多深入学生中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多关心、体贴学生,以讲故事等形式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使师生之间产生一种和谐的师生益友关系,在了解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和特征之后进行因材施教。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不同的课文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教法必须因课而异。教法一刀切,背景、作者、分段、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篇篇逐一列举,势必会使语文教学枯燥乏味。教师教的思路不等于学生学的思路,在必要时可使用多媒体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鼓励学生多角度思维。

三、备教具

教具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借助教具能使抽象概括的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既能达到直观、形象、简化、明了的目的,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又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备练习

教科书的每一课后面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练习,有些教师还为学生选订了“配套练习”、“随堂练习”等。但是如果说不以巩固教学成果、检测教学效果为前提,通过备课精心选择练习的话,良好的愿望和教学效果之间就会产生落差,就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效应。为了消除这些“练习不良症”,必须抓住练习的相关点。一要突出对应点,即与本单元本课密切对应的最能强化教学重点的练习,要占到一定的量。二要吃透联系点,就是说要解答本课的练习需要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在学生脑海的生疏程度如何,怎样诱导等,要在备练习时设计适量的辅助题目。三要关注易错点,在备课时,教师要针对学生出差错的原因有意识地设计一些相关的小练习在布置作业时加以强化练习,以此警示学生,避免出错。

五、备学生

学生是教育对象,是教学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因此,教法不能一厢情愿,必须考虑接受者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学生是主体,在备学生时要让学生的“座位优先”和“作业优先”。要想转化后进生,首先应该改变他们的座位,这样可以避免他们分散注意力,同时作业要单独收,提前收,提前发,让他们尽可能跟上其他学生。要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差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对这门课感兴趣,有好感,同时在课堂上多提问、多鼓励、多表扬,组织小组讨论并让规定时间内讨论结果较差的学生来进行总结。教师要热情地接受他们的言论,并给予他们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在实践中综合运用知识来提高实际语文能力,在课堂上“动”起来。

六、结语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基础,当上课铃响起,仅仅将今天学习的内容看一遍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课堂没有任何头绪。因此除了要备教材、了解学生、查找资料、设计教案和联系外,还要根据需要制作课件或熟悉现成的课件资料,这些都应该提前完成,临近上课前,还应熟悉一下教学流程,尤其是教学重点突破环节。

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科学文化知识,还必须做到“五备”、“四优先”,即“备教材、备教法、备教具、备练习、备学生”和“辅导优先、提问优先、座位优先、作业优先”,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共同发展。

上一篇:架起“班班通”桥梁,实现教育教学高效 下一篇:浅论中职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