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活在当下

时间:2022-07-23 05:23:54

这是一道奇特的风景,科学家的生命永远活在当下。

71岁的女科学家李爱珍的当下依然在科技第一线的实验室,在让她像钉子一样深深扎了50年的实验室里,她在探索未知世界中得到超脱尘世的喜乐。

李爱珍归隐科学,她对名利不贪婪,生活对她不薄,她知足。

她每天早上7点出现在办公室和实验室搞项目研究或带她的硕士生、研究生。尽管她名义上退休已6年,但她手上永远有科研项目在做,她的学生也离不开这位可遇不可求的导师。唯一证明她是真正退休了的是她只领二三千元的退休金,她主动拒领课题科研费。她是课题项目负责人,她悄悄的给自己立下了这个旁人并不知晓的规矩。

李爱珍很喜欢这种不被打扰的宁静生活。从周一工作到周七,节假日也不放松,可以说50年如一日。

一天的结束是所有昨天的死亡,这死亡中有重生,却没有对过去的感伤。生命活在当下,生命在无限的宁静中更新。

没想到这习惯成自然的宁静却有一天突然被打破了!

各大媒体登出了根据新华社2007年5月1日的消息:“美国国家科学院1日上午在华盛顿宣布,本年度新增选72名院士和18名外籍院士,来自中国的两位科学家张启发和李爱珍当选新一批外籍院士。”

张启发本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他的研究领域涉及转基因作物,国内媒体曾多次追踪报道过他。相比之下,身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的李爱珍,国人对她的了解就比较空白。也许年轻人都知道超女李宇春,却不会知道超女李爱珍。

敏感的媒体首先注意到李爱珍成为了第一位获得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荣誉的中国女科学家,但她居然还不是中国的院士。

网上有些人利用李爱珍的“国际含金量”开始炮轰中国的评选院士制度。

一向低调的李爱珍忐忑不安了,她努力回避着媒体,至今已经拒绝了20多家媒体的采访。

酷似居里夫人的那双大眼睛

我在17年前曾写过她的报告文学《尽人的本份》,我是她的“老粉丝”。当我提出再要采写她时,她谨慎地回绝,但答应作为老朋友见面谈谈心。科学家也需要倾诉。

又见到李爱珍那双深凹的酷似居里夫人的那双大眼睛了,那双单纯专注的眼睛射出柔情的光。不同的是居里夫人的眼瞳是蓝色的,而李爱珍是黑色的。

当我向她当面祝贺时,她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许许多多像我一样奋斗在科研第一线的人特别为我高兴,说我为他们争了光。但我清楚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做好我自己。无论当不当院士,无论顺境逆境,我都是追求做好自己。即使现在当了美国科学院院士,我还是我!”

李爱珍对学生常说的一句话体现出她做人的价值:“人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粒粉尘,都会消失,只有祖国是永远存在的。身为科学家。活着总要给国家留下点东西。”

是的,真正的科学家都是超功利、超时空、超生死的人。

科学精神是一种忘我精神。是一种理想主义精神,会体现为一种信仰,甚至比宗教更虔诚的信仰。这种信仰会释放出一种锲而不舍的热能。

17年前我采访李爱珍时,她是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当时我断言她是一个正在上升期的具有强大潜力的女科学家。

水,看上去最软弱,但如果渗入岩石缝中,结成了冰,就可以把岩石裂开;假如变成蒸气,又可以推动巨大的引擎,这就是潜力。

我从来不是李爱珍的同等对话者。和她研究的课题无关的话,她很节省,但句句烙在我心上。

“我做科研不害怕,媒体这么关注我、宣传我,我很害怕!”

“我总是记得人家给了我什么,却不记得人家没给我什么。”

“判断一个科技工作者,不能只以身份去看人,也不能只从头衔去认人,而更要看他的成就、贡献,看重他们当下正在做的事情。科学家的生命在当下。”

李爱珍用她柔婉清脆的福建普通话不紧不慢地喃喃自语。

我想起已故院士王选先生曾经说:“人们错误地把院士当成是当前领域的学术权威,我经常说时态搞错了,没分清楚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院士头衔是对一个科学家曾经做出的重大成绩的一种肯定,它是荣誉,却是过去时的。它不代表现在,更不意味着将来。”

那么李爱珍的过去和现在的科学技术方面的主要成就和贡献是什么呢?

李爱珍长期致力于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研究。曾任室主任,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第一期863新材料领域电子材料、光子材料专题负责人。很好地完成所负责的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等方面的16项任务。对III-V族半导体异质结构生长和物性研究以及器件应用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开拓性的研究,获科学技术成果奖14项(7项排名第一),其中第三世界科学院工程科学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5项,省部级一、二等奖8项。国内外期刊论文235篇,有97篇SCI论文被他人引用318次。申请发明专利28项,授权9项。1992年~2010年任分子束外延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和第十一届程序委员会主席、中红外光电材料和器件国际科学委员会委员和第十届会议主席。

通俗地说,李爱珍所从事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物理及其在高速微波器和光电器件中的应用,在卫星通讯、移动通讯、光通信、地球资源卫星、海洋卫星、侦察卫星、室内外显示以及家用电器、环境污染监控、医学等方面都很重要。当今战争是以局部的高科技战争和夜战为主要特点的电子对抗和光电子对抗,雷达和导弹制导中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是十分关键的材料和元器件。

李爱珍开拓性创造性成果,推动和加速我国半导体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使我国半导体光源科学和技术从近红外波段向中远红波段推进跨出了一大步。

李爱珍是个知恩感恩的人,她向我报出了一连串长期关注和支持她的名字,包括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胡启衡、中国科学院计划局副局长阎承德、自己的前任所长邹世昌和美国贝尔实验室副总裁卓以和等“贵人”。实实在在的帮助,他们给了她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勇气和力量。她动情地对我说:“如果没有科研平台和团队,没有科研经费,没有实验室实实在在的工作,我将一事无成!”她说的是真心话。随后她又补充道:“我几十年里所申请的科研项目几乎百分百地都批准了,领导上对我做科研一直是信任和放手的。我是幸运的!”

一切为了爱:爱祖国、爱科学、爱劳动

天性,命也!

李爱珍出生在福建石狮的一个渔村,当她还在嗷嗷待哺时,父亲便像石狮侨村的大多青年那样告别了刚满月的女儿和年轻美貌的妻子。飘洋过海去菲律宾闯天下了。

读过4年私塾的母亲在女儿3岁时就教她认字写字。刚刚小学,母亲就让女儿写信给远

在菲律宾的父亲,那信虽然错字连篇,但却满载着母女的绵绵情思。父亲在给女儿的每封回信上都认真地纠正她信中的错别字,而且要重新誊写寄回给父亲,尤如严师批改学生的作业。直到李爱珍读小学六年级,父亲才回来住过两个月,他严格地要求女儿每天练毛笔字,还教女儿学英语。她记得12岁离家在泉州读中学时,曾写信向父亲要手表,父亲回信说:“金表会褪色,知识是永不褪色的。”她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爱祖国、爱科学、爱劳动”,这成为她一生的准则。

1954年李爱珍考上了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整个晋江县只录取了3个人上大学,她是唯一的女学生。

思儿心切的父亲曾为女儿办好了去菲律宾的一切手续,但一心想报国的女儿坚决要留在国内。没想到43岁的父亲患病早逝,受不了这突如其来刺激的母亲精神失常。来上海想治疗疾病的母亲又赶上了国内“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已在上海冶金研究所工作的女儿因海外亲属关系问题遭受迫害。李爱珍和同样是科学家的丈夫一起被关进所谓的“抗大学习班”,勒令交代罪行。李爱珍被斗得吐血也不低头。她只是心痛担惊受怕的母亲,她宽慰妈妈:“你放心。一切都会过去,我这颗爱国的心是斗不倒的!”这位坚强的侨眷母亲终算活着看到李爱珍成为卓越的科学家才放心长眠。但李爱珍总是久久陷于亏欠父母、亏欠家庭。亏欠儿女的自责中。

这是中国少有的科技世家,李爱珍和丈夫,一双儿女,还有外孙女都是学习和从事科学工作的。女儿在美国研究医学;儿子从事计算机高科技;外孙女读的是经济学的应用数学,拿的是最高奖学金。李爱珍规定孩子们每年暑假回中国充电,看看祖国的变化。这是她的家教。

李爱珍私下里悄悄向我忏悔:“我承认自己不是称职的好母亲,我花在学生身上的精力远远超过对自己的儿女。我带学生是全方位的,科学人才的培养注重科学道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重要的是为科学的献身精神。每一位导师都必须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无论资历多高,都必须亲自参加实验,任何结论,都要严谨得经得起科学数据的验证。”

李爱珍告诉我,她选学生很严格,喜欢选真正爱科学,求真务实,不喜欢张扬的实干人才。“我看重的是他们身上的那股劲。”她从1986年开始至今只培养了14个研究生,其中8个博士、4个硕士。国外的大师们纷纷看好李爱珍的学生,认为“李的学生是货真价实的,我们相信”。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专家都主动来向李爱珍要学生。国内有些人也慕名要李爱珍写推荐信去美国等地留学。李爱珍对不了解的学生拒写推荐信,这无意中也得罪了不少人。

李爱珍对推荐出国的学生告诫道:“你们把真本事学到手就回来报效祖国。”她的学生在国内外大多都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我找了马上要去美国留学的博士生李华。他28岁正值花样年华。这位从常州过来的孩子跟李爱珍才4年,憨厚的他给我描绘了一幅李爱珍的肖像:永远有一股内在的精神动力,碰上危险的话,首先自己冲在前头干,摸出规律然后再让学生干。她退休6年,依然把实验室当自己的家。身为课题项目负责人从不拿课题津贴。改学生论文从头至尾一字一句修改。她永远像母亲般为学生呕心沥血。甘做铺路石子。李华深深地吐出一句发自肺腑的赞叹:“原来科学家就是这样做出科学成就的!我们年轻人身上缺少的就是李老师身上的一股做学问的劲!”

已经自己也成了博导的李爱珍的学生张永刚由衷地说:“跟李爱珍一起工作十几年了,我们的课研条件都是她闯出来的。搞我们这一行诱惑很多,不少人坚持不了清贫的生活,下海经商当总经理的,发了财的大有人在。跟着李老师虽然比跟别的老师辛苦多了。但共同的兴趣,和她一起挑战科学极限,让我们一起坚持到今天,甘心做一个纯粹、虔诚的科学信徒。”

李爱珍播撒的岂止是科学的种子。无论是做事、做学问,还是做人,每一粒种子不仅要有健康的细胞,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灵。

我联想到人才培养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不少人不过是把博士学位当做求职的敲门砖。现在科研的考核和评价体系都和个人的名誉、地位和实际利益挂上了钩,因此人们就越来越追求科学研究的个人利益最大化。加上科技人员取得突出成绩后就升官。会造成精英流失。从而弱化科学精神和学术研究中宝贵的东西的传承。不利于中国科技事业的积累和发展。

李爱珍的品牌是真诚。科学需要回归真诚。

半导园地勤耕耘

李爱珍和中国的科学事业一起成长,她活在科学的青春中和科学的挣扎中。

李爱珍永远难忘自己成长的每一步都有贵人相助。恩师邹元曦院士不避风险,举荐她这个来自华侨世家的人去美国做了两年多的访问学者,从而让她打下了在国际前沿领域做研究的基础和走创新之路的信心。

1980年8月,作为访问学者来到美国匹兹堡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李爱珍,正面临着痛苦的选择,她进修的课题是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生长与特性的研究,她的导师米尔纳斯教授是美国半导体权威,李爱珍进修的成功与失败全在于她这一关键性的选择上。

液相外延是一种李爱珍已研究了整整7年的驾轻就熟的方法,在权威名师的指导下,必然会搞出一批先进成果,而在国际上刚刚兴起的分子束外延的高级技术,能把制备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的尺寸从微米级推进到原子层级,是生产新一代半导体器件和研究新的物理效应的先进手段,但它对中国却是禁止出口的。

李爱珍一到美国,分子束外延设备刚刚运抵这所大学,还未开箱,安装调试至少要八九个月,而自己进修时间限定两年,在后面剩下的时间里是否能搞出成果,前景很不乐观,要干就得冒风险。

身为一个科学研究工作者,出国进修究竟为了什么?是镀金。还是为得到一纸文凭和学位?李爱珍深知中国要强大需要新一代的半导体器件,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激情让她决定,哪怕自己两年一事无成,也要为后来者做铺路石子。

导师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决定把这个大难题交给可以信任的学生李爱珍,并下达了一份备忘录:我决定由李爱珍一人负责分子束外延课题,组内其他成员不参加,不得接触设备。

没有退路,也不给自己留退路,一切全靠自己往前冲。这情景就好比一个人攀登悬崖峭壁,一路上跌跌撞撞,磕磕碰碰地,只感到路真难走,山好像也没有尽头,只要继续向上爬,不停地爬,忽然爬上了一个开阔的地方,原来已经到山上了,遥望路途,简直难以置信这么高的山是自己一个人爬上来的。

在李爱珍的独立操持下,复杂而精密的分子束外延设备安装调试完毕,那已是1981年6月,李爱珍在美国的实验室里没日没夜地干了10个月。米尔纳斯教授敬佩地看着这个每天默默无闻努力进取的中国女学者像发了疯一样痴迷地钻研,他反复说:“李的勤奋,刻苦,第一流。”“她是与我合作得最好的一个学生。”在以后的一年内,李爱珍在这套设备上成功地完成了一系列实验,撰写了4篇专业论文,发表在国外第一流的学术刊物上。

离开美国时,米尔纳斯教授真有点舍不得这个特别有潜力和特别努力的学生。他对李爱珍的评价是:“在我的实验室里,李的能力、知识和技术,都是一流的,完全够美国教授的水平。”

没想到李爱珍于1982年12月学成归国,她出国前所从事的液相外延工作,早已由别人代替,至于分子束外延,所里既无设备也没有实验室,根本没有搞这种研究的起码条件。

美国导师一直在关心着自己的得意门生,他一再来信邀请李爱珍再去美国,等国内有了起码的研究条件再回国,千万别把自己两年心血换来的高精尖技术付诸东流。

面临这种局面,李爱珍真的一走了之,没人会指责她。她在美国一个月的工资就相当在中国两年的收入。她即使留在国内过几年轻松日子,等研究所从国外引进设备后再说,也合情合理。

李爱珍是个不服输的女人。她决心艰苦创业,白手起家。她争分夺秒苦苦研究国内外分子束外延材料、物理和技术的发展趋势与问题,找出理论根据,向中国科学院提出了国内外研究动态的背景材料,并且提出各研究所联合起来发展中国分子束外延科研与技术。她的可行性报告获得了采纳和支持。

李爱珍每次参加都提交给大会两篇以上的报告,介绍中国科学的进展,她曾争取到了2000年分子束外延国际会议在中国北京召开。2005年,李爱珍作为亚洲唯一的委员,她申请“中外红光电材料和器材国际会议”在中国召开。在了解李爱珍的团队所做的成绩后,科学委员会决定――2010年召开的第十届国际会议移师中国上海。

“2007年国庆期间,我要为落实这个国际会议做许多准备工作。2008年4月我要去参加美国科学院院士大会。明天我又要出差赴外地做邀请演讲……”李爱珍鲜活地活在当下。

她永远匆匆地踩着时间的秒针在赶路。

(作者周玉明,上海《文汇报》首席记者、资深编辑。)

上一篇:米奇的警告 下一篇:寻找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