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历史

时间:2022-07-23 05:20:29

古代中国历史

【考情分析】

近两年的全国卷涉及本专题的试题共有21道选择题,4道材料解析题。其中政治史部分全部为选择题,经济史部分有1道材料解析题,思想史部分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各2道,科技文化史部分2015年没有考查,2016年却出现了3道选择题和1道材料解析题。可见,此部分内容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点,而不同年份对不同模块的考查会有所侧重。

从考查内容看,第一梯度(高频考点)主要集中在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的商业、汉代儒学、宋明理学;第二梯度(一般考点)主要集中在先秦政治制度、明清专制制度的加强、古代中国的农业和土地制度、经济重心南移、百家争鸣、“三教合一”、古代科技、汉字和书法;第三梯度(冷门考点)主要集中在秦中央集权制的确立、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古代中国的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古代文学、古代绘画和戏剧。

从考查方式看,一是注重从历史细节切入,如妈祖崇拜、收拾文书等,把历史细节放到时代大背景下思考。二是对三大模块的考查各有特点,经济史的考查多与热门学术研究相连,如2016年全国新课标文综Ⅰ卷第25题汉代画像石的劳动场景,与学界的“播种说”等观点相关联;政治史多从正面角度考查;思想史多注重选材的通俗化等。三是冷点热考趋势愈发明显,汉唐盛世理应成为高考热点,以满足国人的盛世情怀,但命题者似乎对此无动于衷,2010年全国卷仅有3道题涉及;魏晋南北朝的历史错综复杂,教材涉及又少,古代文艺一直是高考空白点,2016年却出现2道涉及魏晋时期和文艺的试题。四是注重概念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如儒学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既有差异也有联系,2016年全国新课标文综I卷第24题考查孔子与汉代儒学的关系,2015年全国新课标文综I卷第40题考查先秦儒学、汉代儒学、宋明理学的联系。五是侧重考查学科素养,如2016年全国新课标文综II卷第27题考查时空观念。

基于上述特点,我们建议:一是抓主干,构建知识网络体系。二是拓展延伸经典考点,首先要注重知识之间的纵向关系,如儒学,不仅要关注先秦儒学的特征,也要关注儒学整体发展的大脉络;其次要注重知识之间的横向关系,如儒学与佛、道的关系;最后,深挖考点,包括学术观点、同类概念整合等,这是对高层次学生的要求。三是关注学科素养,重视训练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在二轮复习时应多动嘴、动手、动脑。四是合理使用二轮复习资料,根据高考命题的梯度,有的放矢。五是做题要坚持“冷热交融”的原则――在坚持重点考重点做原则的前提下,适度做些角度新颖的“冷门”试题。

【阶段特征】

一、中华文明的孕育――先秦时期(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

[主要史实\&主要特征\&政治\&1.西周时期,实行王位世袭制;在地方实行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贵族内部实行宗法制

2.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确立、发展及逐步瓦解;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经济\&1.完成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春秋战国铁犁牛耕的转变,小农经济成为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

2.土地制度经历了从公有制到私有制的发展过程,土地私有制成为土地兼并现象出现的根源

3.商业发展经历了从西周“工商食官”到战国时期大商人出现的过程,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出现\&思想

文化\&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2.春秋战国时期,《石氏星表》成为天文历法成就的代表;《诗经》、楚辞代表了当时的文学成就\&]

二、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220年魏国代汉)

[主要史实\&主要特征\&政治\&1.秦统一,中央实行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2.汉承秦制,汉武帝时重用亲信近臣,削弱相权;汉初在地方推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等措施,解决了王国割据问题\&秦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沿袭;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秦汉文化作为先秦文化成就的总结和升华,为后世文化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经济\&1.秦统一货币,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2.汉代铁农具普及并发明犁壁,使用二牛一人犁耕法

3.汉代手工业有所发展。西汉开始用煤作燃料冶铁,东汉使用水排鼓风冶铁;丝绸远销欧洲,中国获“丝国”称号\&思想

文化\&1.从百家争鸣到思想专制。西汉董仲舒创立新儒学;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2.以医学、数学、天文学和造纸术为代表的我国古代科技得到发展\&]

三、中华文明的发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

[主要史实\&主要特征\&政治\&1.长期处于政权分立时期,北方战乱频繁,民族融合加强,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2.九品中正制维护了士族的政治特权\&中央集权制度遭到一定的破坏,但三省制的形成及选官制度的变化,又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发展;北方的农耕经济遭到一定的破坏,但江南经济得到了开发;士人群w的形成,推动了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的发展\&经济\&1.北方经济遭到破坏,南方经济发展并开始赶上北方

2.北魏推行均田制,促进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3.南北朝时发明灌钢法,并烧制出白瓷;战乱不断使商业发展受到影响\&思想文化\&1.佛教盛行,道教文化突出;儒学吸收佛、道思想,有了新发展

2.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形成:顾恺之“以形写神”;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以东晋王羲之为代表

3.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

四、中华文明的繁荣――隋唐时期(581―907年)

[主要史实\&主要特征\&政治\&1.国家统一局面再次出现,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2.开创和完善了科举制;唐代后期的藩镇割据影响了社会发展\&隋唐形成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农耕经济全面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商业发展仍受时空限制;科举制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经济\&1.农业方面,出现了曲辕犁和筒车

2.手工业方面,缂丝技术推动了丝织业的发展,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取代丝绸成为对外贸易的代表

3.唐代商业繁荣,交通便利,长安成为国际大都市,但商业贸易受官府严格控制,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思想文

化\&1.“三教合一”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2.科技发展,雕版印刷术出现、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3.以吴道子为代表的画家,描绘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楷书、草书流行,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等书法名家

4.唐代诗歌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唐文化泽被后世\&]

五、中华文明的成熟――宋元时期(960―1368年)

[主要史实\&主要特征\&政治\&1.宋代设二府三司分割相权;地方设通判和转运使,加强了中央集权,但造成“三冗”问题;北宋中期,王安石进行变法,但收效甚微

2.元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省,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中央集嘀贫冉一步完善;农耕经济全面繁荣,特别是商业打破时空限制,城市商品经济兴盛,海上和陆路的对外交往空前频繁;宋代知识分子地位的提高、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都推动了文化的发展\&经济\&1.租佃关系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的繁荣,王安石变法力图限制土地兼并,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收效甚微

2.南宋时,古代中国社会经济的重心完成南移,江南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棉花种植得到推广,元代黄道婆改进技术,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经济部门

3.商业发达,宋代坊市的界限被打破,出现了夜市、晓市,宋汴梁、元大都都是繁华的商业大都会;纸币交子的出现,推动了商业的发展;海外贸易兴盛,出现了许多大型港口\&思想文化\&1.程朱理学的出现促进了儒学的成熟,其成为官方哲学

2.科技走在世界前列,三大发明完成并外传;元代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

3.文学上宋词和元散曲成为主要的文学体裁;宋代书法倡导“有意无法”;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种,更加注重意境;民间风俗画兴起,代表作有《清明上河图》;元杂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六、中华文明的彷徨――明清时期(1368―1840年)

[主要史实\&主要特征\&政治\&1.明初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强化皇权;明成祖设内阁,实行特务统治、八股取士;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加强管辖

2.清初实行议政王大臣会议,康熙时设南书房,雍正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等,将决策权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理学仍占主流地位;科技文化处于专制社会末期的总结阶段,教育、科举、文化政策都体现了君主专制强化的色彩\&经济\&1.明清农耕经济高度繁荣,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

2.明代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3.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兴起了许多工商业市镇;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

4.明清政府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外贸易逐渐萎缩\&思想\&1.儒家思想从理学发展到心学,封建理学占据思想主流地位

2.明清时期,李贽、黄宗羲等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等早期民主思想,但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科技文化\&1.传统科技处于总结阶段,出现了《本草纲目》等巨著

2.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是小说,作品适应了市民生活的需要

3.书法、绘画艺术出现平民化、世俗化的倾向;“国粹”京剧出现并成为流行全国的剧种\&]

【拓展延伸】

拓展一 名家经典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材料 周人逐渐把商人的至上神上帝,转换为天,即把茫茫太空神化和抽象化,而周王自称为天子,各邦的君主都可以说是上帝的儿子,周王是各邦诸侯的领袖,是大宗,是天的元子,也就是嫡长子,所以是天子。天子可以直接向天祈祷,可以祭天,而不必再通过自己的祖先,这就摆脱了鬼对人的控制,抬高了人的地位。

――马克《世界文明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朝相比商朝政治的新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参考答案】新发展:进一步摆脱了“鬼对人的控制”,周王成为天下的大宗,提高了周天子的地位。

影响: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延伸】知识归纳

(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王权神秘。

(2)“家天下”的政治格局形成。

(3)政治权力的分配与血缘关系紧密结合,构建森严的等级秩序。

(4)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拓展二 社会热点汉唐官员住房的变化

材料 《汉书》卷93载:“上(汉哀帝)以(董)贤难归,诏令贤妻得通引籍殿中,止贤庐,若吏妻子居官寺舍。”可见,汉代中央官员不仅有自己的官舍,而且其家属也可以随居。

据《文献通考》卷47可知,唐代供职京师者已达两千多人。此外,还有数倍于此的家眷、小吏、杂役、佣人等,倘仍由政府免费提供官舍,将会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因此,唐代官舍制度发生明显变化,国家为官员提供免费官舍的色彩逐渐消退,转而以有偿形式供官员租赁,同时,官员住房形式日渐多样化,导致官舍与官署相分离,即官舍未必在官署之内。

――田志光、杨国珍《居大不易:汉唐官员住房境况》

根据材料,指出汉唐官员住房的差异。

【参考答案】汉代中央官员不仅有官舍,而且家属也可随居;唐代官员住房形式日渐多样化,官舍与官署相分离。

【延伸】命题视角

(1)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思想的比较。

(2)工业革命、欧洲民主改革与近代欧洲官员住房的关系。

(3)中外社会福利的比较。

(4)反腐倡廉建O的启示。

拓展三 概念深耕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

材料 通过“丝绸之路”,我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穿井法、造纸术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的良种马、植物等土特产……陆续传到中国。东汉明帝时印度佛教也传入中国。史称:明帝“遣使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形像焉。楚王英始信其术,中国因此颇有奉其道者”。“丝绸之路”从西汉一直到以后的唐代一千多年中,始终是中西交通的要道,成为我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以及欧洲国家和人民加强联系,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白寿彝《中国通史》

根据材料,概括汉唐时期中外交往的特征。

【参考答案】交往范围广;延续时间长;交流内容广泛,涉及技术、物种及文化交流;交流具有双向性;友好往来;丝绸之路成为中西交往的重要通道。

【延伸】东学西传与西学东渐

(1)东学西传。①秦汉文明开始走向世界。表现:造纸术的传播、丝绸之路等。②隋唐时期基本形成了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表现:造纸术传到朝鲜,中国儒家经典、佛教传入日本等。③宋元文明西传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表现:三大发明的外传。

(2)西学东渐。表现:明清时期新型农作物品种的传入;明清时期引进西方生产技术;利玛窦带来西方科技著作。

拓展四 史料运用先秦儒学、汉代儒学、宋明理学的联系

材料一 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皆积善累德之效也。……上下不和,则阴阳缪X(同“戾”),而妖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天下事有大根本,有小根本。正君心是大根本。

臣闻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又有天理、人欲之异。二者一分,而公私邪正之途判矣。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痰疚,循之则其心私而且邪。

――朱熹

根据材料,比较董仲舒与朱熹君权观的差异。

【参考答案】董仲舒通过神化皇权来加强君威,通过天人感应学说来劝诫君主行德政。朱熹从“理”来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通过正君心学说,要求君主“存天理,灭人欲”。

【延伸】比较异同

(1)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①孔孟儒学强调“克己复礼”,维护的是礼乐制度;董仲舒强调大一统,维护的是封建制度。②孔孟儒学不事鬼神,董仲舒将皇权神圣化。③董仲舒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

(2)宋学对儒学的发展:①吸收了佛、道思想,例如吸收禁欲主义思想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②将儒学进一步思辨化,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概念,如“天理”等。③更加强调以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拓展五 学术热点汉武帝晚年的政治取向

材料 田余庆认为汉武帝在去世前通过颁布《轮台诏》,成功完成政策调整,由横征暴敛、穷兵黩武向“守文”转变;而辛德勇指出《轮台诏》“只是一种调整对外作战策略的权宜之计,而不是从根本上转变汉廷的政治路线”。

――杨勇《再论汉武帝晚年政治取向》

围绕所学知识,论证汉武帝晚年政治的调整。(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轮台诏》仅是汉武帝晚年的权宜之计。理由:一是从《轮台诏》的内容来看,它仅是汉武帝对对外战争接连失利的反思,汉武帝时期的主要政策,如政治上频繁更换宰相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经济上实行盐铁官营、打压私营手工业,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一直贯穿于整个汉武帝时期。二是从《轮台诏》的本质来看,它仅是汉武帝晚年缓和尖锐社会矛盾的政治手段,其维护皇权、巩固汉王朝统治的本质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延伸】“盐铁会议”

(1)概念:对汉武帝时期推行的各项政策进行的总的评价,后被整理为《盐铁论》。

(2)背景:汉武帝去世后,桑弘羊推行的一系列官营政策,遭到商贾等的反对;霍光和桑弘羊的经济理念出现明显分歧。

(3)内容:贤良文学之士对盐铁官营等财政措施进行了全盘否定,并攻击汉武帝时期的内外政策;桑弘羊坚决捍卫汉武帝的内外政策,而且充分肯定了诸如抗击匈奴、加强中央集权和农商并举政策的作用。

(4)影响:官营政策有所收缩,对昭宣时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认为,西周分封的各诸侯,一开始就与西周维持着君臣关系。这种观点主要基于( )

A.西周等级森严

B.诸侯有较大的自

C.国家认同强化

D.诸侯要定期朝觐天子

2.下表是古代中国行政区划变化简表,这反映了( )

[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高层政区\&\&州\&\&路\&行省\&布政使司\&省\&统县政区\&郡\&郡\&州\&州\&路、府、州\&府、直隶州/州\&府、直隶州\&县级政区\&县\&县\&县\&县\&县\&县\&州、县\&]

A.郡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政区调整促进了地方的自主性

C.州地位呈现出由低到高的演进趋势

D.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3.宋孝宗在位期间共任命左相八人,右相十八人,其中连续任期超过二年的仅有四人,超过一年的也仅有七人,其他人任期都是不到一年。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

A.甄选合适政务助手

B.防止出现宰相专权

C._保人才合理使用

D.让宰相们相互制约

4.有人说,“天下富家,积资满五十万以上,方居首等”,而在列入“首等”的全国17家富商中,晋商占三家,徽商占两家。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晋商( )

A.商业资本雄厚 B.商业竞争激烈

C.经商区域广阔 D.经营品种繁多

5.明清时期,江西景德镇制瓷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以至于有学者把其称为“前近代时期”。以下各项中,能够证明这一说法的是( )

A.大量瓷器投放到市场

B.生产工艺水平大大提高

C.制瓷业内部分工精细

D.出现大规模的制瓷工场

6.据《汉书・地理志下》记载,从汉昭帝(汉武帝之子)至西汉末年,“鲁、东海多至卿相”。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儒学地位的提高

C.选官制度的变革

D.君主专制的强化

7.唐代某佛教著作中写道:“孔、老、释迦皆是至圣……惩恶劝善,同归于治,则三教皆可遵行。”这直接反映了( )

A.儒家独尊地位被打破

B.佛教实现本土化

C.“三教合流”开始出现

D.儒佛道同根同源

8.明代哲学家王艮曾提出“满街都是圣人”“尧舜与途人一,圣人与凡人一”和“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等观点。以下思想家中,对王艮的观点最为赞赏的应是( )

A.李贽 B.顾炎武

C.黄宗羲 D.王夫之

9.在甲骨文中“王”与“士”同源,在战斧(士)的基础上加一横,成为“王”,表示“王”是超级的“士”。而董仲舒认为“王”字的三道横画,分别代表天、地、人。对“王”字解读的演变说明了( )

A.古代中国是个尚武的国家

B.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承载体

C.天人关系催生了君权神授

D.王权形成与频繁战争有关

10.关于古代形容女子的诗句,唐诗中既有杜甫的“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直白描述,也有周宓摹叭崭吡谂笑相逢,慢束罗裙半露胸”的隐晦描述。这反映了唐代( )

A.女子地位日益高涨

B.社会风气较为开放

C.爱情婚姻自由自主

D.伦理道德尚未形成

11.《诺亚方舟》以超人的预见丰富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其作者布鲁诺于1592年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并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清初印行《西洋历法新书》,有人指责在历书上注明“依西洋新法”是不尊清朝正朔。据此可知( )

A.先进科学技术不为统治者认同

B.西学东渐使中西科技密切交流

C.西方科技超越了中国传统科技

D.科技对思想和信仰有双重作用

12.古希腊悲剧、古印度梵剧、中国京剧被称为“世界三大戏剧”。其中,古希腊悲剧全盛于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时期,而中国京剧成熟于19世纪末同光年间。两者走向鼎盛的共同主要原因是( )

A.艺术审美价值渐高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符合政治发展潮流

D.特定阶层的崛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其中第13小题25分,第14小题12分,共37分)

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值得注意的是,宋朝时期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同样,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使作物在过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达到一季两熟,从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此外,宋朝兴修的新的水利工程,大大扩大了水田的灌溉面积。据估计,11至12世纪,水稻产量增加了一倍。生产率提高使人口的相应增长成为可能,而人口增长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的发展。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宋代经济革命说”是国际中国史坛上最流行的学说之一……中国社会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如果真有“宋代经济革命”,首先应表现为“宋代江南农业革命”,但从经济成长方式看,宋代江南虽有若干重要进步,但并没有出现可以称为“革命”的重大变化。

――李伯重《对传统经济史研究方法的检讨(上)》

(1)分析材料一、二的观点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15分)

(2)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史学家们的争论说明了什么问题。这对我们学习历史有何启示?(10分)

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思潮的形成、存在和演变都直接受到政治的影响和制约。……社会思潮,本质说来,是一种政治思潮。而关于如何对待思潮的问题,从来是一个政治问题。

――梁树发《思潮研究三题》

运用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材料观点进行论证;也可以提出新观点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见第82页)

上一篇:A Review on Learners’ Factors in Language ... 下一篇:A Study on English Textual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