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需要用心经营

时间:2022-07-22 02:55:03

音乐课,需要用心经营

摘要:众所周知,音乐课堂教学管理因班级多,人数多,情况复杂,因此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我们只有在管理上下功夫,才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当然,管理也是一门艺术,管理与教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能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和谐、健康的发展。音乐教育是美育,是一种美感享受,能给人带来愉悦情绪,因此更需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舒适、愉快、自由、和谐的环境,同时它又是培养学生具有优良的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学科,当然,音乐教师除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外,同时应具备同情心、责任心、细致心,并富于热情,懂得尊重、诚信、友好待人的良好品质。

关键词:管理 情感 互动 共鸣 和谐

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接触的几乎是全校的学生,他们学业压力重,又处于青春期,其生理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发展,此时,自尊、独立、好奇、好动、逆反情绪等心理特点比较明显,老师要在每堂课面带笑容,和风细雨地上好音乐课,真的很不容易,经过这么多年的思考、实验、探索,我总结出了以下几条经验:

一、班级、课堂、教学管理

众所周知,音乐课堂教学管理因班级多,人数多,情况复杂,因此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我们只有在管理上下功夫,才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在良好的行为习惯下,老师才能做到面带微笑,师生都沉浸在愉悦的心境中,拥有一份好心情,在教与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音乐教师所任音乐课是每周每班一课时,由于接触的面广,时间少,每个班级的学生认识了解的知识一部分,而且是教了一段时间后。而音乐教室像一辆公交车,一班接一班轮流进出,学生有时候换座位,讲空话,做小动作,不带音乐书等现象时有发生,经常为这些不良的行为而烦心,针对这些情况,我在思考了很久后,出台了以下几条细则:

1、在初一的第一节上课时,就发下一张座位表,请班长填好姓名,老师一次报读名字,初步认识每一位学生,然后强调一下,每次音乐课必须按座位表就座,老师在上课期间对照座位表观察学生上课的表现打分,并与期末的考核相结合,学生很重视这一细则,另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如果上课时你能准确无误地喊出他们的名字,无论是提问、表扬、批评,他会觉得老师很重视很在乎他(她)。

2、针对各个班级到音乐教室的表现评分。针对上音乐课会出现迟到,课间嬉戏打闹,上下课起立应快静齐等情况进行评分,老师在做这么细致的工作,本来三五成群拖拖拉拉迟到的,换座位的,不带书与人拼书讲空话的现象就少有发生了。毕竟他们很有荣誉感。

3、期中期末在音乐教室公布各班的集体成绩,每学期结束,作为先进班级评比的依据之一,班与班之间有了横向的对比,最具有公平、公正的性质。

4、其它如参加第二课堂训练积极与否,参与校艺术节演出及各班级各类比赛活动,都与音乐课和音乐成绩相结合等,因此学生都很重视。

5、保持音乐教室环境整洁、干净,空气清新,在这一点上,我是采用了按座位表每四人为一小组,轮流做值日,每次下课把教室打扫干净,椅子排整齐,黑板擦干净,方能离开教室,如果教室是乱糟糟的想必上课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创设美好的环境是相当重要的。

总之,管理也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地探索。管理与教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只有老师在管理与教学上下功夫,在美好的环境及心境中,才能面带微笑,和风细雨般地面对学生,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和谐、健康的发展,使师生共同愉悦,达到音乐的美育享受。

二、重视情感投资,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十几年的教学中,我几乎接触了历届的全校调皮捣蛋的学生,其实一些所谓的差生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他们觉得音乐课并非主课,不用考试,认为有机可乘,好不容易一周轮到一次,机会难得,因此,就放纵了自己,如果任由差生捣乱,严重影响课堂纪律,长此以往,整个班级的风气会越来越差,使课堂教学无法顺利进行,但纯粹的批评并不能解决问题啊!仔细想想,你会发现他们并非与音乐老师故意作对,而是出于各种原因控制不了自己。针对这种情况,每次我都非常注意场合,总在课下叫了几个差生与他们进行对话、聊天、沟通。对话可是一门艺术,它既要严肃又不失沉闷,要把握一个度,特别要注意交流中的眼神、表情、语气、声调、音量及运用肢体语言,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同样的差生,情况也截然不相同:有学习成绩差的,有成绩还可以但品质差的,也有极个别好学生也会违纪的,也有品质恶劣的,有智障的等等,所以作为音乐老师还得学一些心理学,研究探索各种学生的心理,针对不同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这样才有利于工作进行。

总之,音乐教师除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外,同时应具备同情心、责任心、细致心,并富于热情,懂得尊重、诚信、友好待人的良好品质。

三、重视审美教育

音乐是一门艺术,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是通过聆听音乐、欣赏音乐而达到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活动。

教育心理学认为,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形成友好信赖的关系,那学生就可能更愿意和教师相处,接受老师的教诲。同时在这种平等、和谐、热烈的氛围中,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和创造的积极性。我在课堂上经常鼓励那些比较内向的同学大胆说、大胆想、大胆唱、大胆演。这种鼓励支持的态度、期望性、肯定性的语言,能树立学生进步的信心,让学生在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里感受美、体验美。

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为他们创造一个有利于创造思维发展的学习环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失时机的进行创造性教育,为培养创造性地实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整数素性测试的研究 下一篇:学校体育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其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