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企业家的“六心”品格

时间:2022-07-22 06:10:48

公益企业家的“六心”品格

企业家是指人生态度正确,心理素质优良,经营观念清晰,思维方式科学,能使企业的产值、利润、市场、形象、人才等在特定的时空中具有强大影响力、扩散力、辐射力的决策者、组织者、指挥者。社会企业家就是成功的企业家+强烈的道德心+公益服务事业。与商业企业家相比,他们追求的并非利润,而是将企业家精神和创造力投入到社会问题的解决上,译为“公益企业家”或者“公益主办人”也许更合适一些。一个企业团体要获得成功,关键不在人员的多少,而在管理者如何在自我发展与成就中找寻立足点,使企业组织里的每一成员,都能同心同德、尽心尽力坚守自己的岗位。

公益企业家只要有“六心”品质,并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始终如一,持续发展,从不间断,边学边做,边在实践中成长。笔者认为“六心”品质是不可或缺的,即厚德心、求真心、事业心、进取心、责任心与和谐心。

一、厚德心

经营道德是在商品经济和商业经营实践中产生的,在历史上许多脍炙人口的“生意经”中都有着充分的体现,诸如:“经营信为本,买卖礼为先”,“诚招天下客,信通八方人”,“忠厚不赔本,刻薄不赚钱”等等都包含着“信、礼、诚”等内容。在中国传统的经营中渗透着浓厚的文化色彩。诚信为本,顾客盈门,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企业文化之精髓。如果说是市场是舞台,企业是演员,那么人才就是导演。特别是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日益深人人心。以人为本的管理核心就是对人心和人性的管理,以“蒙牛”为例,成立三年多的时间,在无资金,无市场,无工厂的“三无”条件下,几乎一夜之间成为全国知名的乳品企业,其发展速度真是牛气冲天!蒙牛2002年以1947.31%的高速成长赢得了当代经理人”二00二年中成长企业100强”的冠军殊荣,已跃升为中国乳业第五名。这与“蒙牛”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以德经商”密不可分。“蒙牛”经营理念的核心是注重人格的塑造,这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线和灵魂。例如:在用人方面坚持:“有德有才,破格录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在产品质量方面坚持“产品=人品”,“质量=生命”的理念。人无信则不立,店无信则不兴。诚信对做人来讲是人格,对企业而言是信誉。没有灵魂精神,没有道德的才智,没有善行的聪明,虽说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那只能导致坏的结果。高尚品质的人一旦和坚定的信念融为一体,诚信的理念与企业的经营目标结合在一起,那么企业文化的力量就势不可挡。

二、求真心

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护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因此,作为公益企业家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扎根教育基地,诚实苦干,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工作中心,坚持求真务实,是一身的修养,因为它是一种品格,一种境界,一种追求。真、善、美既是人类社会永恒话题,又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字眼!而“真”位居其首, 真是道德的基石,科学的本质,真理的追求。被尊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一名公益企业家,“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识,真的本领,真的道德。”人格就是力量,认真则是无价之宝。没有求真的精神,没有道德的才智,没有善行的聪明,虽说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那只能导致不良后果。

道德人格是社会整体文化的基石,经营道德是企业文化之魂。以德治企,崇道德,尚伦理,讲人格,守信誉,不仅是一种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而且也是精神文明的主要表现。“要想客盈门,诚信来待人”。只有不断加强企业经营者的道德修养,为顾客提供优质产品和良好的服务,才能获财货之利。经营者要以德经商,以信为本,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青山似信誉,绿水如财源,只有山青才能水秀,只有源远才能流长。

三、事业心

所谓事业心,就是有想法,有理想,有抱负。事业心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巨大动力和精神支柱。正由于有着事业的不懈追求,人们方能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自觉地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遵章守纪,对工作兢兢业业、踏踏实实,明白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力求把工作做实做好。 事业心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动力。强烈的事业心可以影响、带动、感染其他人。事业可以凝聚人心,事业可以增强积极性,事业可以催人奋进。张瑞敏为什么能够从家电公司副经理的位子上到一家频临倒闭的小厂去当厂长?柳传志为什么能够从研究所所长领着几个人从头创业?吴仁宝为什么可以把华西村领导成为天下第一村?是什么动力?是什么原因?就是他们都有一颗金不换、银不换,最最珍贵的事业心。如果我们的村支书都象吴仁宝,如果我们的企业家都象张瑞敏,柳传志,我们国家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事业心更是敬业奉献精神,敬业受岗就是热爱生命,岗位职业是教师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有敬业的精神:《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做为一位成功的领导者,要有一种自强不息的事业心,要给自己一股内在的压力,兢兢业业,为国为己,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为社会、为人民创造福祉的事业中,才是一个标准的企业家风范。

现代的企业界,已经有自省的意识,无论是“执行力”或是“学习力”各方面,皆能不离专业与敬业的观念及态度,也大多明白惟有健全职业道德,才能完成事业理想。

作为公益企业家必须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在一行,爱一行,对下岗职工是多么渴望上岗再就业啊!不能在行嫌行,出行想行,这山望见那山高,企业未跨先跳槽,这种心态太浮躁。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职工要忠诚企业,企业要善待员工,奉献在先,索取在后。个人的价值是通过其社会行为而实现的,对企业与社会的贡献越大,个人的价值就越高。

四、进取心

进取心指突破自我实现,自我超越,不断进步精神。进取心,人人都有,只不过是程度不同罢了。公益企业家要率领一个企业或一个团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管理者不仅要有雄心、信心、真心,更需要有强烈的进取心。将自己的工作看成神圣的事业,以认真努力工作为过程,以追求完美为目标。

常言道:学无止境、艺无止境,自我超越的意义在于创造。高度自我超越的人是不断学习,提升自我,成就事业、拓展才能、完美人生的人。也是一个自我磨炼的过程,即能吃苦耐劳、勤奋努力,不断自我否定,自我完善,是永不满足现状的人,他志向高远、以勤为径,好学上进,工作主动;自我超越精神,它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终身修炼。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成功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不可以因为结果而放弃过程,过程是永恒的,努力是永恒的,结果是暂时的。人们常说,境界源于修养,修养源于知识,知识源于学习,学习源于追求,追求源于信念。

企业要发展,要做大、做强,各级管理者的作用最为关键。能否整合团队完成预定经营目标,能否在与同行的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这就对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然每个管理者能力和水平不同,优缺点不一,但工作态度却是至关重要的。前国家足球队教练米卢有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而是否有强烈的进取心是衡量一个管理者工作态度的最好标准。具有了强烈的进取心可以弥补先天能力和水平方面的不足之处,企业管理者没有持续的强烈的进取心,哪怕有再好的先天条件,也会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企业之间相互竞争不仅要有先进的技术,更需要有科学的管理理念。管理者除了需做好日常性的工作之外,更需要时常进行反省、总结,对不足之处着力思考如何改进,已有成效的工作需着力做到精益求精;思考如何将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台阶。

公益企业家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放眼世界,纵揽古今;以宽广的心态,熔铸新知;以大无畏的心态,敢为人先,勇于创新;以诚敬的心态,追求真理,永不停息。

人类发展永无止境,科学永无止境,人们常说,境界源于修养,修养源于知识,知识源于学习,学习源于追求,追求源于信念。公益企业家要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就要时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及时获取相关的信息,不断进取,锐意进取,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五、责任心

公益企业家用心灵塑造心灵,以人格造就人格。“爱心、事业心、责任心”必须同举并重。 责任,是一种使命,责任心,是一种使命感,是自觉地把份内的事做好的一种心态。使命领导责任,责任完成使命,公益企业家应承担的义务应尽职责的内心体验。它是个人对他人和集体,社会应负的职责和义务具有明显认识基础上,在职业道德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这种责任心是公益企业家在完全没有外部压力和监督情况下,自觉地去完成经营任务,实现社会和企业对公益企业家提出的要求。

责任心促使公益企业家高标准、严要求,在日常工作中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在其位、谋其教、尽其责、效其力、善其事。

六、和谐心

和谐心就是善于沟通,与人友善,富有团队合作精神。孔子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从道德修养的层面阐述“和”与“同”的关系,孟子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地之道美于和,沟通之道和为美,和谐沟通技巧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心与心的沟通,灵与魂的认同,你与我的双赢,才有利于经营目标的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大下,用心体悟“和”文化。中华“和”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我们提供了最高真理和最高智慧,它是真善美的内在统一。至诚至真,至善至美,达己达人,和为帅也。“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当代先进文化之精髓。上升为管理哲理,“和”文化超越时空,福泽民众,达善社会,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放之于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放之于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政通人和是发展的根本前提;放之于民族,“和平崛起”是必由之路;放之于社区,讲睦修和,安定详和是人心所向;放之于企业或单位,和气生财,事以人为本,人以和为贵;放之于学校,尊师爱生,教书育人,校园和谐,传承文明;生放之于家庭或个人,事理通达,心平气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妇大和好,家和万事兴……,国家、民族、社会、企业、家庭和个人是一体相统,互为影响的。国以和为盛,家以和为兴,人以和为贵,企以和为本。

企业家要具有一流的沟通力。因为沟通是塑造良好人际心境、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良好的沟通的要素=听+说;良好的沟通=理解+合作;沟通的基本法则=知彼解己+保持个性+尊重差异+其乐融融;沟通的剂=赞赏+幽默+委婉+寒暄。

团队协作精神,就是有和谐的协调的人际关系,人的成功实际上是人际关系的成功。完美的人际关系是个人成长的外在根源,环境宽松、和谐协调、关系融洽令人向往;生活安定,心情愉悦,氛围温馨,人的激情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自古以来就有 “文人相轻”的说法,试想在一个“窝里斗”的学校里工作,人际关系紧张,人心难测,无所适从,甚至让人提心吊胆,不是人琢磨工作,而是工作折磨人,这种环境是留不住人才的。以人为本,也只是“叶公好龙”而已。校园内部亲和力的存在才会使教职工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团队精神,组织富有活力和朝气它既能激发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又能增强学校凝聚力、生命力,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形成齐心协力,精诚团结,认知互动,上下同欲的团队精神。构建和谐校园要努力形成: 崇道德,尚伦理,讲师道,铸师魂,献良策,比奉献的文化氛围。让师生感到:人格有人敬,成绩有人颂,质量有人护,师魂有人铸,就能信心百倍,振奋精神,在认识上形成共同一致的教学愿景;在组织上形成富有合作精神的团队群体;在行动上行成雷厉风行的执行合力。

企业内部的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致的目标与高度的团结。因此,首先要用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发展目标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其次是要做到四个“尊重”,即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以增强教职员工的主人翁感。其三要通过思想教育和开展交心谈心活动,以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做到思想通,感情通,关系顺,人心顺。其四要提倡相互支持;学校虽有分工,但要努力做到相互配合;工作中也可能发生分歧,但要努力做到相互理解。

管理沟通,以和为贵,屹立世界舞台,展现民族风采,构建和谐社会,彰显自我价值,“和”文化始终是企业文化的主线与灵魂。组织生命系于沟通,核心理念以和为本,诚信沟通,和谐永恒。

参考文献:

[1]我们更需要社会企业家www.省略??2006年10月09日 18:56 《IT经理世界》

[2]把脉现代企业领导力 2004-12-11江南时报

上一篇:对我国零售业人才危机现状与对策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人力资源策略与知识管理绩效相关性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