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78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07-22 02:51:16

【摘要】浅表性胃炎是消化系统中最常见的疾病,因其症状轻微,常易被人们忽略。本文对我院 2009年2月~2011年5月收治的78例慢性胃炎进行临床分析。本组78例病例中男性49例,女性29例,均为发病年龄31岁 ~52岁,其中上腹痛54例,上腹胀、饱胀28例,恶心、呕吐15例,嗳气6例,经控制饮食、制酸、抗幽门螺杆菌等治疗.41%的患者症状明显缓解,46%的患者症状好转,13%的患者症状无缓解。

【关键词】慢性胃炎; 疗效观察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2月 ~2011年5月收治 78例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门诊患者,其中浅表性胃炎41例,萎缩性胃炎37 例。本组78例病例中男性49例,女性29例,均为,发病年龄 31岁 ~52岁,其中上腹痛54例,上腹胀、早饱28例,恶心、呕吐15例,嗳气6例,病史最长5年,最短1月,住院治疗15天 ~30天。

1.2慢性胃炎诊断标准[1]:上腹饱胀不适(特别是餐后),无规律性腹痛、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②胃镜检查组织病理学诊断排 除了糜烂、溃疡肿瘤等器质性病变;③化验检查、B超排除了肝、胆、胰等疾患;④随诊复查未发现新病变。

1.3临床症状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多数无症状; 有症状者表现为上腹痛或不适、上腹胀、早饱、嗳气恶 心、口苦口干,大便干结等消化不良症状,或舌苔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78例病例中,胃镜均见胃黏膜有不同程度糜烂。

1.4疗效标准[2]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食欲正常,胃酸分泌 正常,胃镜所见黏膜组织学改变基本恢复正常。好转:症状 基本消失或减轻,胃酸分泌接近正常。

2治疗情况

慢性胃炎症状轻重不一,表现多样,病因也较复杂,推荐对慢性胃炎的治疗应强调全面、综合、平衡相结合的治疗方式,以下就是几种比较普遍的治疗方式

2.1精神因素治疗:重视患者的精神生活,帮助其调整精神情绪,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等方法在慢性胃炎的治疗中都有其重要的意义.

2.2饮食治疗:要注意饮食卫生,饮食有节,细嚼慢咽,不饱不饿,忌不吃早餐、晚餐过多;忌辛辣、冰冻食品直接入口。

2.3药物治疗

2.3.1制酸或抑酸剂总的来说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酸可高可低,高胃酸分泌型胃炎应用制酸剂可提高胃内PH值,降低H+的反弥散程度,从而为胃粘膜的炎 症修复创造有利的局部环境。同时低酸又可以促进胃泌素的释放,胃泌素具有营养胃粘膜作用,促进胃粘膜 细胞的增生和修复。根据作用原理不同,可将制剂分为 H 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抗胆碱能药物及中 和胃酸类药物。但胃酸分泌缺乏的胃炎忌用制酸剂, 如慢性萎缩性胃炎。

2.3.2抗幽门螺杆菌药物。幽门螺杆菌是慢性浅表 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子,因而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成为 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重要项目之一。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根除幽门螺杆菌适用于 (1)有明显异常(指胃黏膜糜烂、萎缩、肠化生或不典型增生)的慢性胃炎;(2)有胃癌家族史者; (3)伴有糜烂性十二指肠炎者;(4)症状明显 ,常规治疗疗效差者。可用联合用 药来进行治疗:奥美拉唑20mg,清晨服1次,阿莫西林1g日服2次,克拉霉素0.25-0.5g日服,2次,三联疗法,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甲硝唑、呋喃唑酮代替。

2.3.3胃粘膜保护剂。胃粘膜保护剂的主要作用就是增强胃粘膜屏障功能,增强胃粘膜抵御损害因素的能力。常用的胃粘膜保护剂如构椽酸秘钾、硫糖铝、麦 滋林、施维舒、前列腺素类药物等。

3结果

经控制饮 食、制酸、抗幽门螺杆菌等治疗.41%的患者症状明显缓解,46%的患者症状好转,13%的患者症状无缓解。

4讨论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改变,胃粘膜层可见以淋巴细胞和 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目前,根据胃粘膜 的组织改变的情况,将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有继发性和原发性两大类。临床使用纤维 胃镜检查之后以慢性炎症细胞密集的程度和浸润深度分级[3]。分为以下四种程度:轻度:慢性炎症细胞较少并局限于粘膜浅层,不超过粘膜层的1/3。中度:慢性炎症细包密集,超过粘膜层1/3,达到2/3。重度:慢性炎 症细胞密。慢性胃炎无特异性的症状,但在临床上慢性胃炎以表现胃热的症状较明显。如:上腹隐痛或灼热,口苦口干,暖气,或伴有泛酸,大便干结,或粘腻不爽,舌苔黄等,这与胃粘膜充血肿胀明显,或形成糜烂灶是相关的。

大量研究表明[3]: 80% ~95%的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黏膜中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炎中,幽门螺杆菌感染 分布以胃窦为主,与胃内炎症分布一致;根除幽门螺杆 菌感染可使胃黏膜炎症消退;志愿者和动物模型中已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起胃炎。经以上治疗,本组78例病例中.41%的患者症状明显缓解,46%的患者症状好转,13%的患者症状无缓解。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少有自发清除,所以慢性胃炎常长期存在,不规范的治疗极易使其复发,并且有可能发展为消化性溃疡、出现癌变等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叶任高.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94-395.

[2]张湘霓.慢性胃炎胃镜下像与病理诊断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7,15(1):49-50.

[3]李一云,王维扬,季建林.从心身角度对慢性胃炎的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7, 31(l):58-60

上一篇:肺硬化性血管瘤诊断及治疗的方法 下一篇:PPH术治疗重度痔132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