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错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时间:2022-07-22 01:34:11

数学课堂中“错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摘 要] 数学学科抽象性强,在作业练习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这些错误利用得好就是宝藏。如何利用好这些宝藏呢?教师要首先正视学生出现错误的现实,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继而采取有效措施从错误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使得数学知识掌握得越来越扎实,减少错误情况的发生。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数学教学;错误资源;纠错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们在数学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错误。这是正常的现象,然而,错误的出现却可以通过有意的训练加以控制,使得学生们的数学学习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实际操作中,很多老师会让学生准备一个纠错本,将错题写在上面,并深入分析原因,吸取教训,这个方法收到一定的效果。不过,对待数学课堂中的 “错误资源”,我们还有很多可以开发和利用的条件。

一、从思想上正视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

错误是成长过程中正常的表现。从小到大我们都是在各种错误中学会生活,学会做事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在数学的学习中,错误在所难免。正是错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还有哪些不到位,也让教师明白自己的教学可能存在着哪些疏漏和瑕疵。所以,实际上,错误是非常宝贵的,我们不应该害怕出错,而是要感激每一次的e误,正是因为出了这些错误才让我们能够对教与学做出更多的反思,也才能促进我们提高和进步。然而,现实中却有很多的教师对学生出错的情况有着比较强的抵触心理,表现在对学生犯的错误反应太过于强烈,带着愤怒的情绪去斥责学生,给学生一种自己犯了多大罪一样的感觉。反映到今后的学习中,学生可能会避免引起教师强烈的情绪反应,从而在学习中过于保守,不敢创新和突破,总是为了不犯错误而变得谨小慎微,犹豫不决。因此,教师要修正自身对学生做错题的态度,要带着一种接纳的态度去面对学生错误,让学生从心理上放松下来,真正专注地放松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和研究中去。这样一种状态才是健康的状态,才真正有助于学生在数学上有更加优异的表现,教师也会收获更多的惊喜。如果教师实在难以通过观念改变自己遇到错题的情绪反应,也可能是自身的人格原因所导致的,必要的时候可以去接受一些心理辅导,让自己学会平和,避免把坏情绪带给学生,从而给学生带来情感上的伤害,对他们的人格成长造成负面的影响。

二、初中数学解题错误常见的原因分析

分析错误的原因是第一重要的。找准了原因,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避免错误的再次发生。所以,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错再错。从错误中吸取了经验和教训之后,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题目便可以正确应对了。一般来说,学生出现错题主要是以下原因:

1.知识掌握不扎实

学完一个数学的概念或定理,需要学生能够对其做出准确的理解,并能够灵活地运用于题目的解答之中。可是很多时候学生可能在听讲的时候不够细心,没有听到要点,导致在应用时候出错。也可能教师的确没有把这个问题讲透彻,所以会出现集体错误。

2.出现思维定式的效应

从学习中找到一些规律是很有必要的,这种归纳总结的能力是我们人类在长期的进化中慢慢习得的,可以避免我们遭受一些危险的伤害。不过,这种归纳和总结也容易反应到学习中,让我们出现思维定式的情况,这是一种僵化的表现,而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们用创新的思维去理解和应对,教师在教学中如果缺少必要的引导和启发的话,也容易让学生表现出这一特点。尤其初入初中时,学生学习小学数学形成的某些思维定式会妨碍他们学习初中知识,容易使其产生解题错误。

3.受到前后知识的干扰

随着学习的深入,初中数学知识本身也会前后干扰。其原因可能是学生对知识本身的理解有些偏差。不过,更多时候是前后知识在衔接方面的确会让学生感到困惑。比如,根据学习阶段的不同,有些数学知识会由浅入深地向学生进行渗透,当向更深层次渗透的时候,学生往往还是固定在原先的理解当中,一时难以转变,因此,这就容易造成解题出现错误的情况。

三、初中数学中正确应用“错误资源”的策略建议

在“错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我们主要是在分析错误的原因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学会从错误中发现资源,发现错误本身的价值,对错误树立一种正确的态度,用接纳宽容的态度面对错误。另外,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会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在数学的学习中,题型变化多样,考查的是学生的一种综合的应用能力。所以,只有学会了举一反三,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从漫无边际的题海中解脱出来,轻松而高效地学习数学。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地引导,多启发学生问一些为什么,鼓励他们总结某一类题型有什么共同的解题思路,以后就算形式变了,也能找到其中的规律,快速找到解题的方法。实践证明,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有意的培养训练加以提升的。

2.教会学生学会将难题分解为简单问题进行解答

很多时候,一个问题猛然一看,会觉得毫无头绪,这就需要我们将困难的问题进行分解,把大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逐步进行突破。所以,脑子当中应该有着比较清晰的解题思路,将基础的定理概念公式等熟练应用,可以在分析难解问题没有头绪时,试着从自己所熟知的定理公式等入手,看看是不是能够找到一些思路,继而再逐渐地将问题变得更加明朗,进而达到柳暗花明的程度。

3.促进学生对“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思想的理解

在初中阶段,当教学内容由以数为主要研究对象,转变到以形为主要研究对象,由于其角度、特点以及抽象程度都有显著的变化,学生不能很快适应,这种由代数到几何的过渡,就成了学习初中数学的第一大难关。这也是很多错误集中出现的关键环节。所以,教师要针对此问题进行专门的深化讲解,让学生能够顺利地渡过难关,真正理解数形转化的思想,化抽象为直观,顺利地将枯燥的数学问题进行合理的转归。

4.让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相互转化

将数学思想放到生活中去实践,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也要从生活中提炼数学,把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的语言描述出来,形成独特的数学问题。两者之间要自由相互转化,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也变得生动灵活起来。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重点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单纯地只是让学生学习书本知识,而是要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必然会提高他们数学的整体水平,从而也会降低错误的发生率。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出现解题错误,需要教师和学生都以宽容接纳的态度加以应对,将错误的价值深入挖掘并开发出来,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光明.如何有效利用数学课堂中的错误资源[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7):246-247.

[2]孙树德.例谈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策略[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14,(8):20-22.

[3]金角.有效利用数学课堂“错误资源”的实践与研究[J].新校园:学习版,2013,(3):156.

[4]周忠发.浅论有效利用课堂中“错误资源”的策略[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3,(5).

[5]姚汉兵,王怀明.善于运用错误资源,让数学课堂更精彩[J].中国数学教育,2014,(10):39-40.

[6]李津.浅谈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读写算:教师版,2016,(28):294.

[7]贡林俊.错误也是一种美――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28):10-11.

[8]郑爱余.例谈初中数学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7(1):110-111.

[9]王雪梅.将“错”就“错”,请君入瓮――数学课堂中错误资源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2,(7):171.

[10]杨崇燕.巧妙利用“错误资源”,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教师,2016,(9):49.

上一篇:初中数学阅读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下一篇:低年级“学困生”转化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