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建筑与自然共生关系浅析

时间:2022-07-21 11:31:18

风景建筑与自然共生关系浅析

摘要:本文阐述风景建筑自然景观中如何协调共融及建筑与自然环境应该相互依存,共生的关系,强调如何利用建筑手法将风景建筑融入自然环境中,并结合建筑案例进行解读。

关键词 风景建筑 共生 元素提取 形态 自然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风景建筑

风景建筑不同于一般的建筑类型,建筑的功能不仅要符合使用共嫩而过,而且建筑的形式,空间,材质也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也就是说,风景建筑不仅是处于优美景色中的单纯的景观建筑,同样风景建筑本身也承担着成为优美风景的责任。可以将位于风景区内的建筑,自身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列入风景建筑的范畴。本文所讨论的风景建筑主要以位于自然风景区内,与自然景观共生,相互依存,满足游人体验需求的自然风景建筑。

二、建筑与风景环境的关系

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关系实则是人对自然的一种态度,曹如姬(2007)提出自然风景区内的建筑要明确建筑的功能与服务对象,要认识到建筑在风景区中的目的,风景建筑要结合当地地域特色,保存风景区的基本面貌和精神实质。在处理人工与自然风景之间的关系时要尊重环境的整体感。建筑要从整体入手,建筑物的形态与周围的环境包容度要相适应,以一种点缀与补充的身份介入到自然环境中去,使整体意境得到升华。人们应该认识到建筑在风景区的角色是增加环境的舒适度,增添美好而非与自然竞争相互对立。

近年来,国内的建筑师也逐渐将理念回归,开始探索中国古代园林营造中的建筑与环境融合的精髓,探讨精神层面的天人合一的形式,将风景建筑融入自然环境中,以一种低姿态谦逊的配合自然环境的形式地貌来进行建筑创作活动。尊重环境,融入环境。这样的创作带来了良好的影响。其一,建筑物不仅成为景观的一种补充,而且借助风景的优美,一些风景建筑甚至成为吸引物,作为标致性的建筑出现在风景区。自然景观与建筑起到了相互与共生的和谐状态。其二,风景区的建筑也为旅游者提供了更加亲近大自然的机会,使得原始的自然风光在人为的开发下得到绽放,让体验着得到更好的视觉享受。综上,风景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关系应该和谐共生,相辅相成,人类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才能更好的了解自然。

三、风景建筑形态与自然的共生

建筑形态创造的方式很多,古代建筑的文化意象,和现代建筑的形式抽象,以及后现代建筑强调文脉和符号的运用等。而这些方式可用于任何建筑,无法反映出自然景观建筑的特性。在风景区,风景建筑是人类探索自然的载体,建筑师传达给旅游者最直观的印象是通过建筑形态,同时成果也体现了设计理念。风景建筑的设计要以共生思想作为指导,追求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建筑要满足旅游者对亲近自然的期望。在这种理论指导下风景建筑的形态生成方式,地域特色的启发,自然元素的提取,自然景观的补偿和自然环境的仿生。

2.1.地域生态特色

风景建筑的设计既要满足景区的整体环境特色,也要满足游人体验当地地域特色的心理诉求。如将传统建筑提取符号加以现代的演绎可以体现地域性或比面国际化形式的倾向。也可将建筑作为核心吸引力。Inskeep在研究旅游区建筑时,当地的具有特色的建筑风格或传统符号应该尽量结合到旅游建筑的设计中去,使得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让旅游者直观的感受到当地的人文气氛或自然环境的条件。但风景建筑不同于人文景观旅游区的建筑,不是将当地不同建筑类型的传统符号的提炼再进行反复的复原与展示,而是要深入研究当地生态气候,及当地居民对特殊气候的应对办法如何体现在建筑上,再结合现代的建筑技术和建造逻辑,力求设计出与环境友好的建筑。因此,风景建筑邢台的设计,不仅要结合当地的人文环境,地域的特色,还要使建筑融入自然中,适应当地生态环境。

红岩峡谷游客中心

在酷热的沙漠里建大型公共建筑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在这个环保至上的年代,尤其是身处自然景观不易破坏的地方。

沙漠的植物都是贴地生长的,以尽可能地降低水分流失,沙漠里的动物都是藏在地下的,需要的时候才出来活动,这是沙漠生存的指南,也成了红岩峡谷游客中心的设计原则,于是游客中心没有高大的体量,也没有连续的立面,它以一种低趴,散在的姿态出现在峡谷入口的广阔戈壁上。即使从高处俯瞰,也只能在岩石堆和仙人掌之间看到一些零碎的建筑物轮廓。

游客中心通过突出红岩峡谷的独有特性,打造仿真的自然环境来吸引游客。整个建筑群包括停车场,入口,观景大厅,室外展区,休息室和观景台。观景大厅有80英尺的长窗,提供震撼的全景视野;室外展区则使用艺术化的手法再现了红岩峡谷的地形地貌。考虑到内华沙漠的自然环境,设计师在室内和室外之间设置了多个有大悬挑屋顶遮蔽的过渡空间,减弱从黑暗到明亮,从凉爽到酷热过程中对游客的感官冲击。

2.2.环境元素的提取与演变

环境的元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包括自然气候条件和自然景观条件。自然气候条件主要是指气候引起的该地段的天气特征,主要影响因素有日照,风向,降雨量,气温和空气湿度等。自然景观的条件主要指地形,水体,植物,雨水等。在进行风景建筑创作时要考虑自然景观要素的条件,协调建筑与自然地关系,使建筑更好的融入自然。环境中的自然景观要素是一种有利的自然资源,景观的形态经过长期的积累与沉淀,具有良好的审美性。因此,将地段的自然环境要素提取出来可使建筑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可以积极的推动设计思维的进行。

尼洋河游客接待站

从建筑外轮廓包裹的不规则形体中“切割”出来的内部空间把流线问题转化成具有仪式感的空间体验。这个空间以一个不规则四边形庭院来连接建筑的四个开口,重新定义了景观体验的视角,并以此唤醒游客对风景的觉知。接待站采用并改良了藏区的乡土建造技术,毛石承重墙体和简支木梁构成了主要的结构体系。屋面的卷材防水以上覆盖了150mm厚的阿嘎土。阿嘎土是建筑中常见的屋面防水材料,疏松的粘土在加水反复拍打后板结,形成可靠的屋面防水层和保温层。

的单纯的色彩有直指人心的力量。建筑把一个颜色的“装置”引入这个建筑内部的公共空间。的矿物颜料被直接涂刷在毛石墙面上。颜色的转换强化了空间的几何转换。从日出到日落,不同方向和高度角的阳光射入各个洞口。从建筑中穿过时,人们可以在不同角度和时刻体验到不断变化的色彩效果。这些颜色没有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性,它们是单纯而抽象的,这种抽象性和几何的抽象性结合起来,形成“符号化”的对立面,试图提出阐释的另一种解答。

2.3.自然环境的形态补偿

自然环境的形态由于人为因素会产生断裂或间隔不连续,或将建筑融入环境中时以一种半隐藏的姿态介入,使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因此建筑设计中要将建筑与环境建立一种图底关系,巧妙地将建筑嵌入环境的“画”中。

斯洛文尼亚的索泰利尔酒店地处温泉附近。它将建筑很好的与自然融合,建筑的表皮是由不对称的竖向线条组成,像是树木的树干,建筑与背景的森林形成了图底关系,共同组成了建筑的基本形象,给人一种身在树林的感觉。

上一篇:霍邱文庙古建筑群白蚁防治探讨 下一篇:关于我国公路路线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