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风景谈》的风景美

时间:2022-10-06 02:18:33

茅盾先生的散文《风景谈》构思精巧,结构严谨,一向为人们所称颂。文章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表面写风景,意在歌颂人,描写的六个画面看似信手拈来、毫无关联,实则有机结合、缺一不可,实在独具匠心。

一、六幅画面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揭示主题。

根据画面表达的内涵,我们可以把六幅画面归纳为三个层次:

1.生命力风景。这是第一个层次,是最原始、最朴素的风景。

文章开头就用静景勾勒出猩猩峡外的沙漠,作者利用大量篇幅,从声(热空气作哄哄火响)、形(望不到边、平坦)、色(纯然一色),虚(不存在的沙丘、泥房、“坎儿井”)与实(广阔沙漠、驼马枯骨)等角度写出了无垠沙漠的寂静、沉闷和单调。然而驼阵的出现却使这一切完全改观,整个沙漠一下子活了起来:悦耳的驼铃,腥红的大旗,雄壮的驼队,一下子一切都变得是那样的新鲜,那样充满了活力,让人不得不赞叹:“多么庄严,多么妩媚!”在这样单调、平板、贫瘠、条件恶劣的不毛之地,却依然有人的活动,有顽强的生命力征服着自然,正是这种强大的生命力让原本没有色彩的沙漠充满生机。所以作者不由感叹:“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作者从远处落笔,娓娓谈来,借这一朴素的塞外风景,赞美人类征服自然的生命力之美,为引出下文对延安人民的生活与斗争的怀念和赞颂作了铺垫。

2.战斗生活风景。这是第二个层次,文章从人的精神方面阐释了风景的内涵。

作者写完沙漠风光后,笔锋一转,跳到“黄土高原”,描写了延安人民劳动生活的两幅生动画面――“高原归耕”和“延河夕照”。一是在蓝天、明月、秃山的背景下,伴随着歌声出现的晚归种田人的“剪影”;一是描写参加生产归来的鲁艺师生们愉快的劳动生活的“场面”。通过这两个画面,作者开始将赞美倾注到“弥满着生命力”和革命精神的延安儿女身上,他们以辛勤的劳动改造了客观世界,也以劳动的汗水改变了自己的精神面貌,于是作者高声赞美道:“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这两景更强调了人的活动、人的精神,较第一个层次“生命力风景”拔高了一步。

紧接着作者又为我们展示了延安人民劳动、工作之余的学习和休息两幅速写――“石洞雨景”、“桃林小憩”。前者表现了一对男女青年在艰苦的条件下一起学习、好学上进的进取精神,突出了他们“是两个生命力旺盛的人,是两个清楚明白生活意义的人”;后者描写了一个桃林茶社,条件十分简陋,然而却成了延安人民学习、讨论和休息的“风景区”。作者深深感叹“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人创造了第二自然”!作者通过这两个场景的描写,对上文所说的“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的含义,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发挥,上文只写了在崇高精神支配下人的活动,这里则写出了人类精神活动的能动作用,风景与人的关系也更加明晰。

3.民族精神风景。这是第三个层次,也是主题的升华。

在“北国晨号”这最后的画面中,作者又从形、声、色方面描写了两个战士,由听到“嘹亮的喇叭声,破空而来”,而想起一张吹号士兵的侧影,作者着力刻画了战士严肃勇敢的神情,由这严肃勇敢,又联系到现实中听到的号声,并着力突出了战士高尚的精神情操和鲜明的形象。作者浮想联翩,“我看得呆了,我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行文至此,作者再也控制不住情感的闸门直抒胸臆:“那便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作者用这点睛之笔明确阐释了什么才是“真的风景”,从上文对延安人民的劳动、学习与愉快的新生活的赞美,升华到对其革命精神、民族精神的赞美,全文的赞美之情达到了高潮,主题在层层深化中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六幅画面各有侧重,从多个角度组合成立体风景图。

1.描绘的时间不同。六幅画面在时间的选取上各有特点:“沙漠驼铃”抓住“中午阳光正射的时候”,突出了沙漠的苍茫、寂静;出现在“三五月明之夜”的“高原归耕”的剪影,充满诗情画;“延河夕照”的背景则是“夕阳在山”,温馨而愉快;“石洞雨景”发生在寂静的雨天,天气沉闷但人却不消沉;“桃林小憩”表现了工作之余人们的精神状态;而在空气清冽的清晨,“北国晨号”如一幅特写定格了风景的最高意境!作者的笔下有清晨,有正午,有傍晚,有月夜,有爽朗的晴天,还有沉闷的雨天,读者通过这一幅幅描绘不同时间的画面,真切感受到延安军民火热、充实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去掉任何一个画面,都会有缺憾。

2.选取的地点不同。文章六幅画面描写了不同地点的场景,时而是猩猩峡外的沙漠,时而是河水汤汤的延河,时而是黄土高原,时而是荒山石洞,时而是桃林中的茶社,时而又是北国的山峰,场景空间跨度可谓之大,然而正是这看似不搭边界的处处场景,为我们展示了人类(尤其是延安军民)广阔的战斗、生活空间,不管在怎样荒凉,怎样简陋的地方,只要有了“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有了人类高贵精神的辐射,就会顿时生色,充满生机,因为“人创造了第二自然”!

3.描写的对象不同。文中为我们勾绘了两幅晚归图――“高原归耕”和“延河夕照”,分别描写了不同的人:荷锄晚归的农民和生产归来的知识分子。前者是群众,唱着粗朴的短歌,跳着愉快的旋律;后者是革命团体,是汇集到延安的一群革命青年,用七八种不同的方言谈话,用同一的音调唱歌。在不同的活动场景下,他们却有着相同的声音笑貌:得到了自由的愉悦和舒畅。我们通过两幅素描般的晚归图看到了延安劳动人民得到了解放,知识分子得到了锻炼,他们在改造着世界也改造着自己。

作者还通过两幅风俗图从另外的角度描绘了延安地区的人们的精神面貌,即“石洞雨景”和“桃林小憩”。“石洞雨景”描写的是个体,“桃林小憩”写的是群体。前者如特写,让读者看到在“沉闷的雨天,寂寞的荒山,原始的石洞”,一对男女“促膝而坐”,一边读书一边闲谈;后者有如鸟瞰图,让读者接触到一大群充满欢乐气氛的、生气勃勃的“茶客”,有的看书,有的吃点什么,有的则争论一个哲学上的问题。

作者借赞美风景来歌颂有着崇高精神的人,描写的对象有群众,有革命者,有个体,有群体,这些人中不管是粗线条勾勒出来的,还是细致入微精心刻画的,都用自己的活动传达出一个共同的信息:他们都有着高尚的生活情趣和充实的精神世界。

茅盾先生怀着一腔深情,用清新的笔触把一幅幅平凡的风景写得多姿多彩,完全靠人类的活动、人的精神境界的逐渐升华来组织材料,多角度赞美解放区军民,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完美统一。

(作者单位:洛阳市教师进修学校)

上一篇:“空”字在古诗中的运用摭谈 下一篇:含蓄的对比 远大的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