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大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7 12:37:43

风景园林大学论文

风景园林大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Landscape Journal;风景园林;期刊介绍;学科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6)03-0020-05

风景园林学科自19世纪末诞生以来,经100余年发展,已成为建立在自然科学与人文、艺术基础上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尤其近些年随着生态、规划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学科融入风景园林学,其理论与方法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1]。相比国际风景园林学,国内风景园林学科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国际同行业相比,不论是在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上还是在设计方法上仍存在一定差距。

作为风景园林领域最具国际影响的期刊之一,Landscape Journal所刊登的文章反映了国际风景园林界对学科发展前沿的探索。通过对其近十年所刊文章进行研究分析,可以帮助了解当前国际上风景园林研究热点,为国内风景园林学科发展提供参考。

1期刊简介

Landscape Journal创刊于1982年,由威斯康星大学出版社出版,每半年一期,每期刊登5-10篇论文(article)以及若干评论(review),所载内容涵盖了风景园林理论、景观历史研究、风景园林教育、案例展示、书籍评论等多个方面。在3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Landscape Journal一直重点关注“宣传风景园林学者与实践者的研究及学术成果”[2]及其对国际风景园林学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等内容,并于创刊25周年之际获得了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颁发的“2008年度荣誉交流奖”。

2期刊文章分析

为掌握当前国际风景园林发展动态、热点与方向,对Landscape Journal近10年(2004年~2013年)所发表的152篇论文(表1)的文章来源地、文章第一作者所属部门、文章内容以及文章研究热点进行统计和分析。

2.1文章来源地分析

文章来源地为“美国”的文章数量在所有143篇文章(另有9篇文章未明确来源地)中排名第一,共计115篇,占总数80.4%;其次分别为:加拿大(10篇,6.9%);英国(7篇,4.9%);新西兰、荷兰、以色列(均为3篇,2.1%);挪威、德国(2篇,1.4%);土耳其、日本(1篇,0.7%)。由此可见,该杂志大量采用欧美国家作者的文章,主要表达欧美的风景园林基本思想(表2)。

2.2第一作者所属部门分析

文章第一作者所属部门以高等院校为主(图1)(其中有6篇文章未明确第一作者所属部门),这表明高校是风景园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作者数排名前九的高校分别为: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6人),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6人),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6人),华盛顿大学、尤他州立大学、马里兰大学、宾州州立大学、多伦多大学、佐治亚大学、科罗拉多大学丹佛校区(各4人)(图2)。

2.3文章内容分析

根据美国风景园林教育委员会(CELA)对风景园林学科研究内容[3]进行的归纳,将Landscape Journal上刊登文章所涉及的内容分为11大类(表3),对其再细分类得出统计结果(表4)。

综合上述统计分析可以看出,Landscape Journal近10年所刊登的文章中,关于设计理论、园林美学、生态设计、历史文化、可持续设计等方面的文章占据绝大多数。这与Landscape Journal杂志学术性的办刊理念相符,即深入探索当代景观设计、规划的思维和挑战,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国际景观界的研究方向:一方面,设计理论、园林美学等传统领域的研究在不断深入;另一方面,生态设计与可持续设计逐渐成为未来发展的热点领域。

2.4文章研究热点分析

对Landscape Journal 2004~2013年10年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的重点与热点进行归纳分析。

2.4.1生态景观

1)都市生态景观

2008年第27卷第1期探讨的主题是“都市生态景观”。都市景观不仅包括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市,也包括支持城市重要的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的周边乡村。文章针对大都市脆弱的生态环境,从景观生态学、生态保护学、区域规划、风景园林等多学科的角度提出了解决途径,以实现大都市的可持续发展[4]。2010年第30卷第2期的“用生态理论原则来指导城市绿化设计: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适应性的策略”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威胁着都市的生态环境,应发展一个适应性的策略,用于在气候变化中的城市绿地设计。文章还特别强调保护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利用生物的自我恢复能力,实现城市绿色空间的永续发展[5]。

2)可持续性生态景观

2004年第23卷第2期中的“为可持续生态公园下定义:城市公园的第五个模式”中揭示了美国建设城市公园的目的曾经是解决社会问题而非生态问题。然而,如今生态问题已成为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必须建设一种侧重于解决生态问题的新城市公园类型,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6]。2008年第27卷第1期的“一个景观生态学的案例”中表明必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城市环境规划设计应当注重自然、经济和文化三方面的持续发展,建设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健康发展、文化生活丰富多样的人居环境[7]。2010年29卷第2期的“把生态系统管理纳入基础环境设计”认为实现生态系统管理是环境设计的实践标准和目标[8]。2011年第30卷第2期的“生态学和热力学概念引入可持续能源景观的设计中”关注如何将生态和热力学概念用于可持续能源景观的设计、规划和管理,并引用来自荷兰的几个例子,描述现代科技知识可以怎样指导可持续能源的景观设计[9]。

2.4.2学科的教育与发展

1) 风景园林教育

2005年下半年出版的第24卷第2期通过3篇文章着重从跨文化(Cross-culture)的角度探讨了风景园林教育问题。

加州州立理工大学的Margarita M. Hill教授在“具有文化意识的教育:风景园林教育中的跨文化学习”一文中阐明了文化交流过程在场地设计之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全球化背景下风景园林教育的方式方法[10];华盛顿大学的Jeffrey. Hou与日本千叶大学的Isami Kinoshita等人则通过美国与日本两个团队的学生共同完成西雅图和松和市的街区改造项目,来探讨跨文化学习在教学中的经验教训[11];马里兰大学的Shenglin Chang通过马里兰大学的学生对台湾地震纪念园的设计竞赛过程,探讨了本土文化语言与新文化碰撞产生的新的设计方法[12]。

2) 风景园林学的跨学科发展

学科发展问题一直是Landscape Journal关注的重点,第30卷第1期以专刊的形式探讨了风景园林学的跨学科发展。文章提出了若干个案例研究,形成跨学科的行为模式以此解决场地的复杂性与多尺度对风景园林造成的挑战[13]。

2.4.3历史与文化景观

2004年第23卷第1期“城楼下面的花园:花园和在二战中日裔美国人监狱营的意义”一文表明应该保留、修复二战中的历史景观,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14]。2004年第23卷第2期“印度亚穆纳河滨公园:比较研究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文化景观传统”特别关注传统景观对宗教的描述[15]。2005年第24卷第1期“花园能有什么意义”通过研究小说中的虚拟花园,探讨设计真实花园的意义及其中会碰到的问题[16]。2006年第25卷第1期“传统与现代间:重森三玲先生的Karesansui花园”,对日本造园巨匠重森三玲先生设计的花园进行了详细的分析[17]。2006年第25卷第2期“眺望山体的七种方式:Tetzcotzingo and the Aztec的传统花园”,通过重点分析十五世纪在Tezcotzingo的皇家园林,探讨在缺乏高度进化的花园中发现传统学术的关注点,将问题延续到中美洲的空间利用是否合理,最后,思考美洲传统花园中不合理的空间利用[18]。

2.4.4景观社会学

1) 风景园林的社会责任

2007年第26卷第1期探讨的主题是风景园林所承担的社会责任问题。Dianne Harris在文中探讨了美国社会中建筑形态与社会结构、少数族裔之间的关系,认为社会的种族结构对公共空间构成产生了影响[19]。George Lipsitz则认为,公共空间需要为种族融合、创造公平与社会稳定产生积极作用[20]。

2) 风景园林的现代性

Dorothée Imbert在第26卷第2期,以专刊的形式从3方面定义了风景园林的现代性:1)一种实现民主的途径;2)建立与建筑师之间的对话;3)塑造城市公共环境[21]。

2.4.5农业景观

2006年第25卷第1期“在乡村制造的混乱:有机农业及其对原有地貌的威胁”分析了有机农业的实践会威胁地区的原有地貌和农田的保护,并展开讨论[22]。同期的“改善土壤和心灵:十九世纪农业文学的内容和语境”一文强调了地区农业景观是文化景观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主张在美国推进植物科学的建设,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23]。2008年第27卷第1期“谁‘设计’的农业景观”,以美国中西部地区的玉米种植带为研究对象,从农业管理、农产品的环境、农产品经济与政府政策影响等方面讨论了生态性的农业发展的策略和前景[24]。2009年第28卷第2期“景观和农业:常见种子和分枝植物在以色列的实践”,探讨了景观与农业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并针对当前的全球环境危机,提出必须将农业与景观一起建设[25]。同期的“深耕或者割草?在纳尔逊县,肯塔基州的农村蔓延方式”中,探讨了城市向远郊蔓延发展与农业景观之间的关系[26]。

2.4.6 风景园林大师系列

2012年第31卷邀请包括Peter Walk在内的多位知名风景园林师及高校教授,对20世纪著名风景园林大师劳伦斯哈普林的作品、设计思想进行了全面回顾和解读。

3国际三大主要风景园林期刊横向比较

《Landscape Journal》《Landscape Research》《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为国际上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3本风景园林期刊,各有特色。

Landscape Research是具有跨学科和国际视野的著名风景园林刊物,刊登内容领域包括:环境设计管理、农村生态与环境保育、土地测量、人类和自然地理学、行为和文化研究、考古学和历史等,除了学术性的探讨,还有大量实际设计案例介绍,是风景园林设计师十分喜爱的国际期刊之一。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是由知名学术出版社Elsevier出版的城市与风景园林领域顶级国际期刊,2010年影响因子为2.004,在景观和规划领域的期刊中均排名靠前。期刊所刊登范围广泛,涉及从规划分析到场地设计再到后期管理的各个层面的内容,侧重于规划、分析及管理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与我国期刊《城市问题》和《城市发展研究》的关注点相似。Landscape Journal的任务关注在风景园林学科的理论研究,如风景园林设计理论、景观生态、社会人文、历史问题的研究等,深入探索各个时期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热点问题,和近年来关注的生态问题、城市问题等,其读者包括了风景园林、历史、地理、艺术等各个领域。

4 结语

通过对Landscape Journal期刊近10年发表文章的分析,可总结出以下几点:

1)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发达国家对风景园林学的研究依然处于领先地位。相比其他国家,中国虽然近年来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仅从在Landscape Journal上的发文情况看,与美国等国家相比尚存在不小差距。

2)高等院校依然是研究风景园林学的重点单位,同时,政府部门、公司企业也参与到了学科研究当中。

3)对诸如设计理论、园林史等传统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的同时,生态设计、可持续设计逐渐成为未来研究的方向,国际风景园林学界力图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使人、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国内风景园林方面的研究也应关注生态可持续人性化的景观设计,注意环境生态问题、城市问题与风景园林学科的相互发展,这也是对风景园林学科更高层次的要求。

4)学界对风景园林的认识并不局限在本学科,而是积极借鉴相关学科的知识,促使风景园林跨学科综合发展。

综上所述,国际风景园林界近年来的研究动态可以为国内同学科发展提供一定借鉴意义。一方面,国内风景园林界在做好实际项目的同时,也要改善学科教育体系,提高科研质量;另一方面,要抓住未来学科发展的新思路、新方向,推动风景园林学科发展。

参考文献:

[1] 奚雪松,俞孔坚,胡佳文,等.从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年来的论文看国际风景园林研究动态[J].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8,44(4):651-660.

[2] Gobster Paul H, Nassauer Joan Iverson, Nadenicek Daniel J. Landscape Journal and Scholarship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J]. Landscape Journal,2010,29(1):52-70.

[3] Powers Matthew N, Walker Jason B. Twenty-Five Years of Landscape Journal: An Analysis of Authorship and Article Content[J]. Landscape Journal,2009,28(1):96-110.

[4] Musacchio Laura R. Metropolitan Landscape Ecology[J]. Landscape Journal,2008,27(1):2-8.

[5] Hunter, MaryCarol. Using Ecological Theory to Guide Urban Planting Design: An adaptation strategy for climate change[J]. Landscape Journal,2011,30(2):174-193.

[6] Cranz,Galen Boland, Michael. Defining the Sustainable Park: A Fifth Model for Urban Parks[J].Landscape Journal,2004,23(2):102-120.

[7] Wu, Jianguo (Jingle). Making the Case for Landscape Ecology[J]. Landscape Journal,2008,27(1):41-50.

[8] Windhager Steven, Steiner, Frederick, Simmons Mark T. Toward Ecosystem Services as a Basis for Design[J]. Landscape Journal,2010,29(2):107-123.

[9] Stremke Sven, Jusuck Koh. Integration of Ecological and Thermodynamic Concepts in the Design of Sustainable Energy Landscapes[J]. Landscape Journal,2011,30(2):194-213

[10] Hill Margarita M. Teaching with Culture in Mind: Cross-Cultural Learning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Education[J]. Landscape Journal,2005,24(2):117-124.

[11] Hou Jeffrey, Kinoshita Isami, Ono Sawako. Design Collaboration in the Space of Cross-Cultural Flows[J]. Landscape Journal,2005,24(2):125-139.

[12] Shenglin Chang. Seeing Landscape Through Cross-Cultural Eyes: Embracing a Transcultural Lens Toward Multilingual Design Approaches in the Landscape Studio[J]. Landscape Journal. 2005,24(2):140-156.

[13] Thering Susan,Chanse Victoria. The Scholarship of Transdisciplinary Action Research[J]. Landscape Journal,2011,30(1):6-18.

[14] Anna Hosticka. Gardens Below the Watchtower: Gardens and Meaning in World War II Japanese American Incarceration Camps[J]. Landscape Journal,2004,23(1):1-21.

[15] Sinha Amita, D. Fairchild Ruggles. The Yamuna Riverfront, India: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slamic And Hindu Traditions In Cultural Landscapes[J]. Landscape Journal,2004,23(2):141-152.

[16] Gillette, Jane. Can Gardens Mean?[J]. Landscape Journal,2005,24(1):85-97.

[17] Tschumi, Christian A.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The Karesansui Gardens of Mirei Shigemori[J]. Landscape Journal,2006,25(1):108-125.

[18] Avilés, Paul. Seven Ways of Looking at a Mountain: Tetzcotzingo and the Aztec Garden Tradition[J]. Landscape Journal,2006,25(2):143-157.

[19] Harris Dianne. Race, Space, and the Destabilization of Practice[J]. Landscape Journal,2007,26(1):1-9.

[20] Lipsitz George. The Racialization of Space and the Spatialization of Race[J]. Landscape Journal,2007,26(1):10-23.

[21] Imbert Dorothée. The AIAJM: A Manifesto for Landscape Modernity[J]. Landscape Journal,2007,26(2):219-235.

[22] Egoz, Shelley, Bowring, Jacky, Perkins, Harvey C. Making a 'Mess' in the Countryside: Organic Farming and the Threats to Sense of Place[J]. Landscape Journal,2006,25(2):54-66.

[23] Douglas, Lake. “To Improve the Soil and the Mind”: Content and Context of Nineteenth-Century Agricultural Literature[J]. Landscape Journal,2006,25(1):67-79.

[24] Jackson, Laura L. Who "Designs" the Agricultural Landscape? [J]. Landscape Journal,2008, 27(1):2-8.

[25] Alon-Mozes Tal.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Agriculture: Common Seeds and Diverging Sprigs in Israeli Practice. [J]. Landscape Journal,2009,28(2):166-180.

风景园林大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林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大学校园景观的规划设计与建设作为建设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师生的观念和行为都起着无形的影响,是校园的灵魂魅力所在。结合农林学科特点,通过校园景观突出校园特色,通过生态原理的合理运用,彰显生态景观的独特作用,使其功能得到灵活地发挥,是当代农林大学的必然要求。

目前针对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践活动越来越多,相关理论文献较少,关于农林类高校景观营造的文献更为匾乏,所以以农林高校校园景观规划研究论文,以期为我国当代农林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提供指导。

1农林大学校园景观现状及特点

1.1农林大学校园景观现状

通过对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青岛农业大学等农林高校实地调研,对福建农林大学等农林高校校园景观资料的查阅,对农林高校校园景观现状总结如下:(1)农林高校景观较早年有很大改善,校园环境大多优美、有序,植物景观资源丰富;(2)老校区人文景观优越、地域文化特色显著,但自然景观一般不成体系,缺少规划,存在空间分布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生态效益差、道路系统不连贯、景观资源分配不均匀等问题;(3)新校区景观功能性、安全性、生态性等较完善,但文化性略显不足,景观识别性较差;(4)普遍存在院系之间没有景观识别性的现象。

1.2农林大学校园景观特点

农林大学校园景观在具备教学科研、服务师生、提升环境品质等高校景观共性的同时,有其个性化特点:(1)农林高校师生的景观认知度高于它类高校,师生和景观的互动性强;(2)由于农林高校的学科特性,需要有一定范围科研基地,种类及数量繁多的植物,在选址时尽可能选择植被丰富、有山有水的地段;(3)农林高校内部往往设置植物园等实训基地,将实习基地景观化,寓教于景;(4)农林高校的标志物、环境小品等校园标识系统多以展示农林业为主题,教育学生爱农、亲农,如,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前面神农塑像,体现了个性鲜明的农学特色;(5)除在农林高校设置专门实训场所,农林高校校园本身就是一个实训基地,植物挂有标牌,随时随地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寓教于休闲[1]。

2农林高校校园景观构成与功能划分

2.1景观构成

这里所提到的景观指高校的绿地景观环境,不包括高校建筑,可分为人文景观要素与自然景观要素两大方面。

2.1.1人文景观要素

农林高校校园人文景观要素主要包括:古典园林、历史古迹、宗教文化、文学艺术、校园风情、学科特色等方面。

2.1.2自然景观要素

农林高校校园自然景观要素主要包括:校门、广场与道路、地形、水景、植物、景观小品等。

校门是高校入口空间的重要标示,应体现农林高校的主旨,其风格的选择和周围其余景观元素的搭配,都或多或少体现了这所高校的性格。

高校广场分为外向和内向两种形式,校园广场在外部空间中发挥着“起居厅”的作用,特别是校园中心广场,无论形式还是雕塑等景观小品的搭配,都应具有农林高校的标识性,对它的景观营造可以从广场的位置、尺度、绿化设施及边缘辅助空间等方面进行考虑[2]。高校道路系统一般分为人行、车行、人车混行等形式,校园里的人流聚散有一定的时间性,但仍可以依据双向步行交通的通行密度来确定其宽度,地面铺装材质和样式应体现农林高校特色。

植物有空间构成、丰富空间层次、强化边缘、充当背景等作用。高校校园,尤其农林高校校园绿化应充分考虑适地适树,保证植物健壮生长。树种选择应乡土化,避免种植分泌有害物质和飞花飞絮的植物。一味追求高档植物材料,忽视环境因子作用,只能导致景观延续性差、绿化失败[1]。农林高校与其他类型高校相比,植物景观功能与教学科研功能兼备,其植物种类更丰富,配置水平较高。

水是农林业的命脉,水景观的设置在农林高校校园景观营造过程中尤为重要,如,青岛农业大学混合式的水景布置,串联了校园核心区域,使整个校园充满了灵气。水的趣味性与可塑性可以打破空间单调感,农林高校水景观与产学研的结合,方便教学科研。

景观小品包括雕塑、路灯、座椅、指示标志以及垃圾桶等,是大学校园标识体系的一部分,对大学精神的营造发挥重要作用,对空间的功能表达、完善至关重要[3]。农林类高校景观小品可以融入当地农耕文化,运用当地废旧农业用具等造景,充分运用足下文化。

2.2功能划分

农林高校校园景观一般分为:校前区、教学区、生活区、体育活动区、休闲景区、植物园和苗圃区等区域。校前空间是以大学校园主入口为界的内外周边区域,由校前区和入口区两部分构成,分别属于大学和城市[4]。教学区的环境景观形态应该具备有利于安静学习、科研的特点,体现灵活性、实用性和可发展性并充分体现各二级院系的景观识别性。生活区包括学生生活区和教师生活区两部分。体育活动场所是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景观形态应以绿化为主,起到阻隔噪音和沙尘的作用,使其余区域免受干扰。农林高校校园设有供学生实习和教学科研用的苗圃、植物园,以及花房温室等。这些场所是学生、老师、游人获得知识,欣赏自然景色的地方。休闲景区旨在提高校园环境质量,为师生创造更加优良的教学和休闲空间。

3农林高校校园景观规划形式及原则

农林高校校园景观规划包括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三种形式;要遵循功能性、安全性、生态性、艺术性、文化性、可持续性、可识别性等原则。

结语

针对农林类高校特点,建设一个蓬勃向上、充满生机活力的校园环境,不仅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活泼、舒适、静逸、幽雅的工作、学习、生活场所,同时,对充分体现农林作为人类“绿色工程”建设的支柱作用,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突出行业特色,都有重要意义[5]。

参考文献:

[1]刘雪.基于乡土化的高校景观特色营造研究[D].山东:山东农业大学,2011.

[2]韩春妮,王万忠,段渊古.高校景观设计中文化内涵的表达――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中心广场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24(6):169-172.

[3]余菲菲.当代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9.

[4]白菡,大学校园景观探求[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4.

[5]杨祖山.西北林学院校园绿地规划探讨[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7,22(2):89.

作者简介:

风景园林大学论文范文第3篇

“十二五”以来,北京林业大学围绕“国际知名、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不断探索特色发展的模式和路径,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一、坚持人才培养是第一要务,着力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始终把坚持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大学的第一要务。

始终坚持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目前,学校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3 128人,52个专业,其中部级特色专业12个,进入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试点专业11个,初步形成了以林业学科为特色、多门类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布局。落实“双创”教育,设立创新学分,开设创业课程和创业班,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本科生就业率保持在94%以上。学校于2014年12月底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审核评估。

始终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学校逐步形成了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的研究生结构。2010年以来,共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国专业硕士优秀学位论文30余篇。研究生发表SCI论文占全校总数的72%,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

始终注重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主动承担“亚太地区林业院校长会议机制协调办公室”职责,引领亚太地区林业教育交流合作;与世界名校开展合作办学项目,推进国际林业网络课程建设;提高教育国际化能力,吸引了来自数十个国家的百余名外国留学生。

二、坚持依托一流学科建设,切实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学科体系。学校以“强化传统优势学科地位,扶持特色学科成长”为指导,以“树特色,重积累,扶创新”为要求,围绕国家生态和现代林业建设需求,规划学科方向和结构,有效配置建设资源,基本建立了在国内处于一流水平的学科群。在2012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我校林学、风景园林学两个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全国仅有19所高校拥有两个及以上全国第一学科)。2015年,学校进入基础科学指标(ESI)植物与动物科学和农业科学学科排名全球前1%。2016年,学校进入QS世界大学农学林学排名全球百强,位居我国农林高校第二。

坚持以人才驱动带动创新驱动。学校拥有一支由院士领衔的高层次人才梯队,共有“”、国家特聘专家、“长江学者”、“”青年拔尖人才、“杰青”、“优青”等各类人才30名。同时,以这些领军人才为核心,重点构建了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团队15个,扩大创新驱动要求的范围,提高创新驱动的效率。

发挥科技平台的创新支撑作用。学校重点推进科技平台实体化运行,现有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及野外台站35个,在河北平泉、福建三明、河南鄢陵等地建设了有自主使用权的综合实践基地。今年5月,学校“林木分子设计育种高精尖创新中心”成为北京市建设的20个高精尖创新中心之一。

注重提升科研成果的质量效益。“十二五”期间,我校共承担包括“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在内的2500余个科研项目,到校科研经费累计达9.05亿,同比“十一五”时期增加59.61%。ESI高被引论文11篇,科研成果获部级奖励5项,授权发明专利和植物新品种权均在全国林业高校排名第一。

近年来,学校科研成果在生态环境建设、林木良种选育、林产品综合加工高效利用、林业机械装备和信息技术、国家宏观政策及战略的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科技突破。如彻底解决杨树飞絮问题的育种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增强森林阻滞吸收PM2.5的调控技术,填补了国内在该方向的研究空白;适用于我国“三北”地区的水土保持技术,对改善西部干旱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巨大等等。

三、坚持发挥特色优势,服务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需求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智库作用。参与制定国家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等国家重大科技战略;参与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海岸防护林体系等国家林业生态及产业工程方案的制定和咨询;为大兴安岭特大火灾区、雨雪冰冻灾区、汶川地震区、三峡库区等生态恢复与重建等一系列国家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提供科技支撑等;参与生态文明、京津冀一体化水资源和城镇化问题咨询。完成了《中华大典・林业典》编撰,了我国首份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连续参与承办贵阳生态文明国际论坛、中国环境与健康宣传周高峰论坛等。

围绕社会各界绿色发展需求,发挥人才和科技支撑作用。学校抓住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机遇,拓展学校外部合作的范围和对象。“十二五”期间,先后与16个地方人民政府、9个林业行政主管部门、12个行业企事业单位、1个派中央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牵头共建了以协同创新中心为主,包括产学研联盟、实践基地、工程(技术、实验室)中心等在内的5个各类创新联合体。如在河南鄢陵与地方政府共建了北林―鄢陵协同创新中心,实施“11122”花木产业战略转型工程、“926”春苗计划等,实现了校地合作的共赢,被行业领导肯定为校地协同创新的“鄢陵模式”。在河北保定,学校与保定市人民政府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共建“一线、双核、三驱、多方位”的生态修复和治理布局等。

四、坚持履行大学使命,积极推动绿色文化传承与创新

学校逐步形成了具有北林特色的校园文化。校训“知山知水、树木树人”,是以遵循教育规律和自然法则为核心的“知山知水”理念,指导以“树木树人”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学术创新等办学实践。

学校坚守具有北林特色的优良传统。20世纪80年代,因林大师生长期坚持在宁夏西吉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科技攻关,1986年8月中央领导批示称赞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我校朱之悌院士历经20多年艰辛探索,培育出采伐周期短、速生、优质的三倍体毛白杨新品种。关君蔚院士长期深入荒漠、泥石流现场搞科研,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土保持学科体系。王斌瑞教授多年致力于绿化黄土高原,把生命的最后时刻留在了黄土高坡上,被誉为“吕梁英雄”。

学校广泛开展青少年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以“红绿相映,全面发展”为育人理念,充分发挥学校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示范作用,坚持33年开展绿色咨询活动,构建了以首都大学生“绿桥”活动、全国青少年绿色长征活动、生态文明博士生讲师团为代表的绿色品牌项目,获得了“地球奖”“中华宝钢环境奖”“母亲河奖”“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奖”等众多部级环保大奖。

综合案例之二:北林大“政产学研用”一体化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刻变革。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再次凸显了高等教育在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关键因素中的作用。

多次提出,要进一步引导科研院所、大学更多地为地方和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持和服务,加快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上中下游有机衔接的良好创新格局。特别是在今年5月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他明确提出了“改革现有的科技体制机制,健全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和政府引导机制,加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要求。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更是强调要发挥高校创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国家高度重视同时也是时展的新要求,为高等院校特别是行业特色大学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着力推动科教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实现校地合作协同创新发展,创造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一、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校地合作协同创新发展的认识

首先,行业转型升级、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行业特色大学提供创新动力和智力支撑。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攻坚阶段,处于行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期。能否顺利通过这个时期,一是要看是否有强劲和持续的驱动力;二是要看是否形成高水平的生产力。前者只能来自劳动者内生的创新追求,后者则只能来自创新产出的科学技术成就。而大学的本质和由此决定的功能,恰恰成为创造这两个因素最可靠的保障。尤其在发展方式的转换中,行业特色大学的保障作用不可替代。行业特色大学有着与行业企业、地方产业与生俱来的天然联系和学科优势,是国家科技成果和创新人才产出的重要源头,在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北京交通大学之于轨道交通领域,北京邮电大学之于通信工程领域,北京科技大学之于材料科学领域,北京林业大学之于生态保护与人居环境领域,等等,这些行业特色高校与国家战略、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同呼吸共命运,必将担任也始终担任着行业进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引领者和驱动器的角色。

其次,加强服务社会、深化校地合作,成为行业特色大学内涵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有效路径。

时展的新要求,使得高等学校与社会相互依赖的程度越来越强。社会发展需要大学提供创新动力和手段,大学进步也需要社会提供资源和舞台。行业特色大学与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之间天然的内在联系和相关关系,决定了校地合作是大学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文化创新功能非常有效的路径之一。在互为供需的角色网络中,将学校置于区域经济建设、行业产业发展和创新技术转化的网络链结点上,以多元创新主体的协同发展,形成创新资源聚集,为行业特色高校创新能力提升、内涵发展提供资源、空间和市场拉力的支持,在学校与社会之间形成创新双赢双推动的循环效应。

第三,“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校地协同创新发展,是行业特色大学发挥功能的有效路径。

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是在传统“产学研”模式基础上办学模式的创新,也是将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行业与地方政府的目标以及人才、科技的用户,与大学的“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紧密结合的新型协同创新模式。行业特色高校与行业、地方以及企业需求的结合,是在国家发展的大战略指导下的结合,同时,大学提供给行业、地方和企业的人才与科技产品与服务,必须是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与服务。因此,探索“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等新办学模式,推进开放办学,建立高校与社会、与政府的协同创新机制,实现校地多元主体互动,真正释放协同创新效应,是未来行业特色大学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效路径。

二、北京林业大学对“政产学研用”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从“产学研”到“政产学研用”,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却是对传统产学研相结合模式在认识上、实践上的重大发展与深化。反映从传统的教学、科研、生产实践环节互相衔接的要求,拓展到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与国家战略导向、社会需求之间供需协同的要求,构成要素更加丰富,内涵更加全面。

2013―2015年的3年间,我校在探索“政产学研用”办学模式的理念下,以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总目标,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中心任务,校地合作协同创新工作取得很大进展,逐步形成学校与社会“双循环双转化”的系统集成式合作模式。“双循环”是指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应用模式,循环一是指在校内形成科研与教学之间在人才培育支撑科研与科研反哺教学的循环;循环二是指在学校与社会之间形成人才培养、科技成果与行业、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资源之间的共赢循环。“双转化”,转化一是将学校优势的教学资源、科研成果转化为服务社会需求的生产力;转化二是将在社会服务中发现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第一个转化的部分产出,转化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新目标、新动力和新资源。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校探索“政产学研用”办学模式的实践,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首先,围绕国家战略和行业与地方在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方面的重大需求,在不断扩大合作范围和合作对象中寻找协同创新的突破点。抓住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机遇,拓展学校外部合作的范围和对象。近三年来,先后与36个单位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包括9个地方人民政府、13个国有大中型企业或上市公司、8个林业行政主管部门、5所高校及研究机构和1个派中央。发起成立了中国花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木材储备战略联盟、北京高科大学联盟、中国生态修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5家创新联合体,大力推动教育链、人才链、知识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

其次,突出重点和全面推进相结合,找准协同合作的切入点,集中力量抓落实。在河南鄢陵,我们探索实践了北京林业大学―鄢陵协同创新中心、“11122”花木产业战略转型工程、“926”春苗计划等合作新模式,行业领导视察时高度肯定其为校地协同创新的“鄢陵模式”,被光明日报、绿色时报等媒体专题报道。

在河北保定,学校与保定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一线,双核、三驱、多方位”的战略协作格局,围绕保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实现绿色崛起这一主线,建设“北京林业大学白洋淀生态研究院”和“北京林业大学木结构建筑研究与检测中心”两个核心平台,着重以参与规划和建设的模式开展协同合作与深度融合。

第三,校地、校企和校社协同三层面结合,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合作内涵不断丰富。在校地协同方面,学校推进了与陕西林业厅合作开发油用牡丹资源、与内蒙古林业厅共建“祖国北疆靓丽风景线”、与贵州林业厅共同打造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生态保护主题论坛智库、与辽宁林业厅共建面积为2.1万亩的林地经济示范实验林场等合作、在福建三明市建立南方林区综合实践基地和产业院士工作站等;在校企协同方面,学校与吉林森工集团共建“森林经营与管理研究所”,与亿利资源集团联合设立“北林亿利生态修复研究院”,合资成立亿利北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首发天人生态公司围绕路域生态修复,在绿地废弃物无公害化再利用、土壤修复研究、火炬树等入侵物种控制、森林防火苗木阻燃剂的研发及应用等科研课题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在校社协同方面,学校抓住国家推动社会治理体系改革的机遇,主动与派和国内生态环保社会组织等进行联合,推动了一系列合作,如:与中国农工、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建“生态与健康”研究院;与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促进会共建“生态文明研究院”等,打造了一批特色智库平台。

通过“政产学研用”办学模式的实践,切实推动了学校与政府、行业及企业紧密连接,并在学科优势与发展资源共享和办学与服务社会需求的深度融合方面,收获巨大。实践证明,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在破解学校发展瓶颈、建设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在为行业、地方和企业的发展方式转型提供人才和科技保障中,已经产生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总之,主动回应经济社会发展转型需求,推进校地合作协同创新,是行业特色大学的责任,也是学校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北京林业大学将进一步依托北京高科联盟搭建的平台,寻求与各界的共赢合作。

个案:鄢陵经验

北京林业大学在林学、风景园林学、生物学、林业工程学等学科拥有雄厚的科研和人才优势。学校与鄢陵的合作历史悠久。早在20世纪50年代,著名园林花卉专家陈俊愉率师生在鄢陵考察6个月,编著《鄢陵园林植物栽培》一书。2013年11月5日,北林大与鄢陵县签订合作协议,结合共建“中国花木之都”的目标,构建政产学研用创新体系,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项目为载体,在科学研究、教育教学、人员培训、产业提升等方面开展校地合作、协同创新,“鄢陵实践”初见成效。

“鄢陵实践”的主要做法

校地双方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水平推进,努力打造校地合作“升级版”,形成从顶层设计、战略谋划到合作载体、协同模式等一整套政产学研用创新机制。

突出规划引领,搞好顶层设计。在合作定位上,北林大把鄢陵作为学校服务社会、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阵地,作为实践办学模式创新的实验田,作为提升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水平的重点基地;鄢陵县把校地合作作为建设“智慧许昌”、“创新许昌”的重要举措,作为地方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齐心协力推进校地深度合作。在发展方向上,把校地合作的“点对点”联系上升到“面对面”辐射,把自发合作提升为组织合作,把零散合作拓展到整体合作,打造形成校地合作的“升级版”。在推进思路上,更加注重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学校的创新源头作用、企业和农户的主体作用,把“政府关注、高校引领、产业瓶颈、企业兴趣、花农需要”作为合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找准合作切入点,把握市场兴奋点,真正做到上承国家战略部署、下接产业发展需要。

突出项目带动,构建工作体系。坚持以项目为载体,立足长远、系统谋划,着力谋划实施“11122”花木产业战略转型工程、“126X”行动计划、“926”春苗计划,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校地协同创新工作体系。一是实施“11122”花木产业战略转型工程,组建“北京林业大学鄢陵协同创新(科研中心)”,承担“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相关科研任务;将鄢陵县名优花木园区建成“北京林业大学教学科研基地”;组建“北京林业大学继续教育鄢陵分院”,组织有关专家对花木从业者开展专业技术培训;筛选20家龙头企业接受技术指导和技术协作,积极推广成熟的先进技术和林木花卉新品种;依托“北京林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鄢陵分院”,计划培训2万名具备林学或林业工程学方面从业资格和资质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二是实施“126X”行动计划。“1”就是建设一个中原花木产业绿色经济示范区,“2”就是构筑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才支撑平台“两个平台”,“6”就是实施种质资源库建设工程、花木品种引进创新工程、花木标准化生产与技术升级示范工程、生态旅游示范工程、园林人居环境建设工程、信息化建设和交易平台建设工程等“六大工程”,“X”就是推进若干项重点项目。三是实施“926”春苗计划。即组织鄢陵有关花木企业技术人员以访问学者身份“上挂”北林大,进入部级平台实地专题研修提升。

突出支持保障,完善制度机制。一是建立校地合作领导组织。双方分别设立“校地合作领导小组”,由双方有关领导及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议定事项落实及联络沟通。二是完善校地交流互动机制。围绕深度开展校地合作,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协力解决各类问题,确保合作顺利推进。尤其是双方主要领导多次就校地合作进行互访、考察、交流、洽谈,为校地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强化校地合作工作保障。北林大组建了跨部门联动的专门工作机制,多个部门定期会商,聚集多学科创新资源,务实推动合作事宜。鄢陵县政府为校地合作提供每年100万元研发经费,全方位做好土地流转等工作;龙源花木公司全面承担科研中心日常运行、实验地养护的管理和成本,为双方合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鄢陵实践”取得的主要成效

在校地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强力推进和有效实施,政产学研用已初见成效,“鄢陵实践”呈现出五个明显特点:

校地合作务实高效。2013年9月,许昌市委王树山书记与北林大宋维明校长在第十三届中原花博会上达成校地合作意向,11月,双方签定《校县全面合作协议》,12月,北林大鄢陵继续教育分院在鄢挂牌;2014年5月,鄢陵科研中心暨协同创新中心大楼破土动工,9月,北林大作为支持单位参与第14届中原花博会和花木产业高层论坛;2015年1月,北林大鄢陵科研中心暨协同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启用。

创新平台初具规模。目前,北林大鄢陵教学科研基地建设已顺利挂牌启动;由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两个部级平台共同组建的北京林业大学鄢陵协同创新中心已建成投用,共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100万元、实验设备购置投资200多万元,15个高水平科研团队已入驻中心。

人才培育有序开展。围绕“十百万”人才支撑计划,依托鄢陵县职教中心设立了北林大继续教育分院,目前“企业总裁专训班”、“技术骨干培训班”等人才培训工作正在顺利开展。此外,北林大在鄢陵县一高建立了优质生源基地,对鄢陵籍高考学生提供倾斜支持,为花木产业培养储备人才。

创新工程扎实推进。以种质资源库建设和花木品种引进创新为重点,科研人员先后赴新疆、青海、内蒙古等20多个省区收集优质种质资源,并从北美等地进行引种试验,累计收集北美红栎、野生黑枸杞等观赏花木、经济林木16种,超过200个种源、1000个家系。在此基础上,开展田间种植,进行温室育种,并利用收集的资源开展了家系比较试验、辐射诱变试验、组培扩繁实验和新品种适应性试验。

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目前,“蜡梅种质资源圃”项目进行了蜡梅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和蜡梅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计划总投资13亿元、总占地面积5000亩的“建业绿色基地”项目,已完成投资2.7亿元,6.5万平方米的温室已投入使用,4000亩花木标准化种植区已累计栽植稀缺品种树木35万余株。

“鄢陵实践”的未来努力方向

“鄢陵实践”在较短时间内取得阶段成果,面向未来,双方将坚持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花木产业示范基地为核心目标,以构建一流的花木种质资源基地(基因库)、一流的花木新品种研发基地、一流的花木产业技术标准化示范区、一流的花木生态旅游胜地、一流的花木国际交流平台为主要内容,持续推进校地合作协同创新,着力打造花木产业的创新高地和技术辐射源、生长点,巩固提升“中国花木第一县”、“中国花木之都”特色品牌优势,努力形成校地合作协同创新新范例。今后将主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科技兴“花”,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依托“北京林业大学鄢陵协同创新(科研中心)”,围绕鄢陵乃至我国中部花卉和园林树木(包括蜡梅)的新品种、新技术,开展系列化研究开发,计划每年至少研发推广新成果2~3项。

二是注重优势互补,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依托现有企业特别是重点扶持的20家龙头企业,深化校企合作,推广林木新品种和花木新技术,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破解影响花木产业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

三是强化人才支撑,广泛开展技术培训。以北林大继续教育鄢陵分院为平台,突出广泛性、针对性、灵活性,积极开展函授学历教育、专业资格培训等立体式培训,力争3~5年培训2万名具备林学或林业工程学方面从业资格和资质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

综合案例之三:北林大特色学科丛林

林学一级学科

北京林业大学的林学学科始于1902年京师大学堂林科,195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自1981年起,骨干学科相继成为我国该领域最先获得博士授予权的学科;2000年被批准为博士授予权一级学科,且为全国林学学科唯一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是我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211工程”的重点建设学科;60年多来,为我国培养了12名两院院士,入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4篇、提名论文3篇、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2篇。建有完备与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综合特色与优势突出,已成为国家林业科技创新和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并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在2003年、2007年、2012年的全国高校林学一级学科评估中均居第一,其中2007年整体水平得分100分。

学科的主要学术成就:

(1)林木花卉遗传基础和良种选育优势突出:发明植物异源双链DNA检测新技术,揭示了杨树同源重组分子机制;突破染色体加倍系列技术难题,实现杨树等林木多倍体高效创制;选育的三倍体毛白杨、四倍体刺槐新品种已取得巨大的产业化效益,得到前两任国务院总理批示;完成世界首张梅花全基因组精细图谱。为国家花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全国油松良种基地技术协作组牵头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新品种权90余项、国家审定良种8个。

(2)森林培育及经营理论与技术研究成果丰硕:在速生丰产林培育国家发展战略、立地分类及适地适树理论、森林资源清查及精准森林计测、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编制、林木需水规律及其调控机制、混交林及树种间相互作用机制、太行山石质山地造林、多功能生态公益林抚育、能源林培育、城市森林培育等方面取得国内外瞩目的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梁希科学技术一等奖等科技奖励多项。

(3)有害生物防治特色与优势鲜明:一直以重大林业有害生物为研究对象,以监测预警和生态调控为主要研究方向,特别在林木钻蛀性害虫防治、林业入侵生物防控、木腐菌系统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20多项。

学科的主要社会贡献体现在:

(1)本学科在制定国家相关政策、规范、标准和规划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完成了《中国风景园林发展研究》,制定和参与制定的行业标准有《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城市郊野公园规划设计导则》《动物园设计规范》《珠三角区域绿道规划设计技术指引》等。推进中国特有著名园林植物成为国际登陆权威事业。制定了数十种园林植物栽培与生产的国家或行业标准,申请了数十种园林植物栽培生产关键技术方面的专利。编写了风景园林专业的绝大部分教材。

(2)依托于学科所属的风景园林研究院、北林地景和北林苑两个甲级设计院,进行了广泛的风景园林实践,设计项目覆盖了中国各地,并延伸到国外,参与了几乎所有重大事件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如世博会、奥运会、亚运会、世园会、世界休闲博览会等。获得过国内外最重要的风景园林奖,包括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奖、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奖、英国国家景观奖、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等,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作为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发源地,通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本学科在资源管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旅游区、城市绿地与公共空间,水系与湿地、棕地等规划设计方面的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都有丰厚的积累,为中国人居环境改善及自然文化遗产保育作出了突出贡献。

本学科在国际学术组织中任职的专家有10人,在国内一级学会中担任常务理事以上职务的专家20人,并一直担任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唯一的中国代表理事。

林业工程学科

北京林业大学的林业工程学科是我国该领域最早设立的学科之一,是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11”工程、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重点建设学科。1981年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获国务院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成为国家重点学科;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森林工程学科先后成为国家林业局、北京市重点学科。2003年林业工程一级学科获博士学位授予权,设置博士后流动站,2008年成为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拥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7个。

林业工程是以森林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主线,研究森林资源的抚育、开发利用和林产品加工理论与技术的学科。随着材料科学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渗透,本学科研究范畴不断扩展,并向更高层次的理论与技术方向发展。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木材学、木材干燥、木质复合材料与胶粘剂、家具设计与工程、生物质化学与材料、生物质能源、林业天然产物加工利用、林业装备及其自动化、林业人机环境工程、森林及其环境信息监测、林业信息工程等。学科在林木生物质主成分清洁分离与高效转化、环保型木质复合材料与胶粘剂、木材节能干燥、木材功能性改良、工程木制材料、林木生物能源与化学品联产、木基碳纤维、高分子多糖、森林作业装备、林业人机工程学、林业物联网、森林火灾监测与扑救等研究方面具有突出的特色与优势。

近年来,学科在农林生物质高效分离与高值化利用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理论与技术突破,构建了“组分清洁分离建立转化平台定向转化为新材料和能源”新理论与技术体系,实现了生物质组分高效分离与定向转化,引领国内外10余个团队跟踪研究;近5年发表半纤维素方面SCI收录论文40篇,占该领域国际论文总数331篇的13%,排名第一;在本领域顶级期刊J Agric Food Chem发表木质素方面论文7篇,占该刊木质素论文总数(46篇)的15%。高分子多糖提取及功能产品开发方面取得重大进步,实现了工业化规模应用,有力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生物质热处理及液化产物调控与利用理论与技术实现突破,木材液化物胶粘剂生产技术、植源生物质热处理产物应用技术得到推广;豆粕活化制备无醛蛋白基生物质胶粘剂理论与技术获得重要进展,开发出耐沸水无醛胶多层实木复合地板基材,向多家企业技术转让;创立木材节能干燥系列新技术,有力推动了木材加工企业节能降耗。在森林资源抚育与采集运自动化装备、基于物联网的森林资源监测与智慧经营管理技术、林火监测技术以及森林环境微能量收集与电能转化利用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获得多项实用成果,并推广应用。

学科的主要社会贡献:

本学科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规划纲要、林业科学和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国家发改委“贵州黔东南现代林业规划”等10余项规划的编制,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12项,为指引和促进行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科一批研究成果得到推广与应用,极大地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高分子多糖生物质加工新技术与产品应用”科技成果促进了多糖胶行业技术升级,新增利税6.1亿元;“农林废弃物生物质高值化利用技术”“林木生物质油制备绿色木材胶粘剂技术”“无醛生物质胶粘剂生产技术”在多家企业推广,产品甲醛释放量降低25%以上;“低质速生材改性技术”使企业产品附加值提高35%以上;“木竹材干燥设备及工艺”使广东联邦家私集团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生产效率提高15%~20%;“工程木制材料制造技术”在江苏省泰州市建成我国第一条年产6万立方米单板层积材生产线。在北京天坛家具集团、河北春蕾集团等行业骨干企业建立产学研基地41个,并在河北平泉建立了永久性科研成果转化基地。五年来为企业培训技术骨干近千人次。

举办“木材无损检测国际会议”“全国林业工程与生物质材料和能源博士生学术论坛”“短轮伐期林业生物质能源与碳交易潜力国际研讨会”,提升了学科影响力;举办“非物质木文化学术研讨会”,弘扬了我国木文化,促进了木材科学知识普及;1名青年教师入选首批省部级科技特派员,使驻点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了15%;“按水需求精准节水灌溉监控系统”在北京奥运公园示范应用;“环保型阻燃剂制造技术”生产的阻燃胶合板等产品成功应用于上海世博会主会议厅和主宴会厅装修;在本学科提供的重要技术支持下,浙江裕华木业公司成为加入WTO以来美国对我“双反”调查中唯一获得“双零”税率的企业。基于物联网的森林(经济林)资源经营管理技术平台在山东济宁示范应用,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学科一批教师在国内外担任重要学术职务,为政府及行业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其中,兼任林产工业协会副会长1人、常务理事2人,木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1人、专家委员1人,林学会二级分会副理事长4人、常务理事/理事34人,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5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国际林联木材无损检测学会副秘书长1人,国际本领域重要SCI期刊副主编3人、编委4人,联合国环境开发署独立咨询专家5人,英国化学会Fellow 1人,美国木质材料科学学会委员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1人,政府部门专家顾问21人次。

农林经济管理学科

北京林业大学的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点的教学研究活动始于1952年。经过60年的建设和发展,在国内享有较高学术地位和一定的国际影响。1984年获得林业经济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获林业经济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建林业经济博士后流动站;2006年获得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林业经济管理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6年成为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011年本一级学科点成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被评为首批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被评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先后为原林业部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和教育部农林经济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国务院农林经济学科评议组成员单位,中国技术经济委员会林业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中国林业经济学会林业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中国林业经济学会林产品贸易专业委员会、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林业经济专业委员会、国家木材储备战略联盟研究基地挂靠单位;中国林业经济学会、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和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本学科点目前拥有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学位授予权、农业经济与管理、林业经济与管理以及林业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学位授予权、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后流动站,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农业经济与管理,林业经济与管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三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承担“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留学项目、拥有国内唯一全英文林业经济硕士点。本学科点目前有专任教师64人,其中拥有高级职称的55人,中级职称9人,具有博士学位64人,博士生导师27人(其中外聘博导7人);聘请国外梁希学者3人。本学科目前在站博士后9人,博士生106人,硕士生(含专业学位)87人,留学生17人,本科生292人;年招生规模博士研究生约23人,硕士研究生(含专业学位)约23人,本科生约70人。

该学科业已形成了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区域经济与农村发展、文化传播与农村发展,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主要包括林业产权制度、林业市场化等方面的理论与政策问题),林业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林业产业经济与林产品贸易,森林资源经济理论与林业政策,林业管理工程(包括林业企业管理理论、森林资源管理、自然保护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林业统计与核算(主要包括森林资源核算与资产化管理、森林资源价值核算、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和资产管理、绿色GDP等),林业财务与会计和绿色经济与发展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本学科优势主要体现在后续发展中具有研究基础扎实、成果积累丰厚、研究团队实力突出、研究资源渠道丰富、研究条件保障充分等明显的优势。

近3年来,本学科点累计完成国家各类基金、行业公益项目、部委委托和有关横向项目200余项,科研到账经费3280余万元。近5年累计发表CSSCI、CSCD收录论文470余篇;SCI/SSCI收录30余篇,EI收录25篇。本学科点多名教师分别担任WB、WWF、FAO、UNDP、GIZ、国家林业局、北京市林业局等国际组织和国内省部级政府机构的咨询专家或者项目合作伙伴,与相关研究资助机构保持通畅的联系渠道;学院确立了明确长远的学科发展规划战略,在研究条件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和保障。

该学科的多项研究成果为新时期中国的林业发展和环境建设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保障,促进了我国林业政策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学科的社会贡献表现在:

(1)学科点直接承担了国家林业相关立法、发展规划、行业标准和重要林业经济管理政策的制定、起草与决策咨询工作,如《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自然保护区法》《国有林场管理办法》《湿地保护管理规定》《林业工作站管理办法》《中央财政林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立法调研、起草和咨询;先后承担了国家林业“九五”至“十三五”规划,国家林业科技发展规划、国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全国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规划、林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林业产业振兴规划、国家木材战略储备规划,北京市林业发展规划编制的专题调研和起草工作;先后承担并完成了《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中国林业重点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野生动物产业产品分类导则》《国有贫困林场界定指标与方法》的起草工作。本学科点关于森林资源损失计量的研究成为北京市地方标准制定依据。学科点还参与了6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自然保护区管理、国有林场改革、森林资源资产管理、湿地保护、全国大熊猫调查社会经济专项技术规程、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等方面政策的制定和决策咨询工作。

(2)本学科点积极与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中国林产工业协会、中林天合森林认证中心、吉林森工集团、福建金森林业、江西南方林权交易所等行业组织、龙头企业密切合作,加强学科点有关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为相关林业产业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持。学科点长期承担国家林业局林业重大问题调研及其报告编制、中国林业发展报告撰写,林业产业发展监测、重点生态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跟踪监测及其报告撰写工作。

(3)本学科点发起成立了“中国林业经济论坛”“林业经济国际论坛”“全国高校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高端论坛”“在京青年林业经济学者沙龙”及全国林产品贸易教学与科研协作组,创办的“林业经济评论”已经成为国内外林业经济与管理学科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对推动本学科领域的发展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连续承担商务部委托的三期“发展中国家林业管理官员研修班”,两期上海合作组织林业管理官员研修班,2010年招收“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外国留学生。8人次赴新疆农业大学、新疆职业大学、新疆昌吉学院、农牧学院等进行支教;为海南省林业局、陕西省林业厅、江西省林业厅、新疆阿勒泰林业局、海淀区园林绿化局、福建三明林业局、杭州水务局、山西潞安集团等开展了人员培训与政策咨询等社会服务工作。

(4)学科点多名教师分别担任了教育部高等学校农业经济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林业产业联合会副会长、副秘书长,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林业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中国林业经济学会林业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林业经济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秘书长、副秘书长和理事职务。此外,本学科教师还在其他非林机构如生态经济学会、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商业统计学会、中国自然博物馆协会等担任理事。

(5)本学科点是我国高级林业经济人才的孵化器,培养了以上海市市长杨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李周、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刘东升、北京大学教授徐晋涛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高级人才。

风景园林大学论文范文第4篇

1 研究方法

1.1 案例调查与分析

乌镇地处浙江省桐乡市北端,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仍完整保存原有晚清民国时期水乡古镇风貌和格局,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古镇。城内分布十字形内河水系,划分为4个区块——“东栅、南栅、西栅、北栅”[1]。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体现了中国古典民居“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呈现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历史千年,水乡纯美,人文深厚,是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代的和谐统一,极具研究意义。因此本论文以乌镇滨水景观为例,主要分析滨水景观构成要素与喜好度之间的关系。

1.2 照片的拍摄与分析

流轴景是站在桥上沿水方向所看到的景观,是最容易体现滨水景观特性的构图之一。因此,本研究以乌镇滨水景观的流轴景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文献调查和现场调查选取9座具有代表性滨水景观的桥梁(图1、2),并在此进行照片拍摄(图3)。拍摄时间定为晴好天气的中午,尽量避免阴影的影响。

滨水景观主要以“自然要素(树、滨水、天空)”、“建筑要素”、“道路及河岸”来构成。利用Photoshop CS6来算出滨水景观构成要素的占有率(图4、表1)。

1.3 问卷的设计与分析

为了调查滨水景观的喜好度,该问卷主要采取“喜欢的——厌恶的”两个视觉特性的形容词,程度等级用数字1-7表示(1表示最喜欢,7表示最厌恶)。

问卷采用EXCLE2003和SPSS16.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统计分析。首先对滨水景观喜好度进行平均分析,之后为了掌握滨水景观构成要素对喜好度的影响,对构成要素的占有率与喜好度进行回归和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问卷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针对园林与旅管专业学生,利用ppt展示9张照片进行问卷评分,共发出问卷160份,收回有效问卷148份。

2.2 乌镇滨水景观构成要素对喜好度的影响分析

2.2.1 乌镇滨水景观喜好度平均分析。对所选取的9座桥梁的流轴景进行喜好度调查分析结果(表1),喜好度平均值最低的是照片3(2.703),其次为照片5(2.872),照片6(2.912)。喜好度平均值最高的是照片8(3.676),其次是照片4(3.426),照片1(3.399)。

2.2.2 乌镇滨水景观构成要素分析。利用Photoshop CS6来计算,9张流轴景照片的滨水景观构成要素的占有率(表1)。其中,喜好度平均值最低的照片3,其自然要素占有率为最高(0.834),相反建筑要素的占有率为最低(0.141),道路及河岸的占有率排第四(0.025 )。喜好度平均值排位倒数第二的照片5,其自然要素的占有率也排第二(0.825),建筑要素的占有率倒数第二(0.159),道路及河岸的占有率排第五(0.016)。喜好度平均值最高的照片8,其自然要素的占有率是最低(0.393),道路及河岸的占有率排第三(0.028 )。喜好度平均值第二高的照片4,其自然要素的占有率也是倒数第二(0.694),建筑要素占有率为第五(0.235),而道路及河岸占有率为最高(0.070)(表2)。

综上所述,滨水景观的构成要素——自然要素对喜好度具有正相关关系,建筑要素对喜好度具有负相关关系,而道路及河岸对喜好度不存在相关性。即自然要素占有率高的时候人们的喜好程度也上升,建筑要素的占有率高的时候喜好度就下降。

2.2.3 乌镇滨水景观构成要素对喜好度影响的分析。为了分析乌镇滨水景观构成要素对喜好度的影响,以“自然要素”、“建筑要素”、“道路及河岸”为自变量,喜好度平均值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表2),R Square为0.767,说明自然要素、建筑要素、道路及河岸能够解释喜好度76.7%的变异。表3中可以看出F=5.482,sing=0.049,说明建立的回归方程显著。喜好度与滨水景观构成要素的相关分析结果sig大于0.05,滨水景观构成要素对喜好度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可以说明滨水景观构成要素对喜好度的影响程度,其影响程度的顺序为“自然要素”(B=-4.172),道路(B=-3.214),建筑要素(B=-2.428),具有负(-)方向的影响。另外可以判断为标准化回归系数的绝对值最高的自然要素(∣-1.879∣)对滨水景观喜好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建筑要素(∣-1.000∣),再其次是道路及河岸(∣-0.234∣)(表4)。

3 结论

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人们对乌镇滨水景观构成要素的比例不同喜好度产生规律变化,可以说明各要素的确影响利用者的喜好程度。首先,分析乌镇滨水景观视觉量的结果显示,自然要素占有率高的景观对视觉具有正面影响。其次,对滨水景观构成要素的占有率与喜好度平均值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同样显示,自然要素对喜好度的影响比较大,两者具有正方向的影响,即自然要素的比例增多喜好度平均数值就降低。这能够说明在乌镇滨水景观中千年的人居环境的中心——建筑群能够吸引很多游客,但是自然要素在这起着非常重要的衬托作用。

因此,今后的江南传统水乡的保护管理工作过程中我们应该调节好滨水景观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延续江南传统水乡文化。(收稿:2013-07-05)

参考文献

[1]金轶.江南水乡古镇(浙北)滨水建筑外部空间研究 [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2008.

[2]卢培歌.苏州河城市河岸带结构与社会服务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2.

[3]Kim.DC,Song MJ. An Analysis of the Visu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eferenceFactors of Tranditonal Landscape of Rivers in Kangnam Region of China[J].Journal of the Korean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Landscape Architecture,2010,28(3):122-130.

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基金(201205008)

作者简介:郑静( 1993-)女,浙江温州人,本科,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

风景园林大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学 课程 模块 构成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6-0077-03

一、非建筑学专业的建筑类课程的概况

(一)非建筑学专业的领域分布

非建筑学专业指与建筑学专业密切相关或相近的本科专业。随着我国学科体系的逐步完善,学科类别分化更为明细,这有利于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由此也带动了本科专业的进一步分化,使一些本科专业知识体系更为明显地表现为模块式结构,除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外,每一模块的知识培养规格都要求较高,基本上都对应一个与本专业相关或相近的另一个本科专业。建筑学作为一个具有知识结构多元性特点的本科专业,与其对应的相关或相近的非建筑学本科专业也较多。

根据《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所列专业,与建筑学专业相关或相近的非建筑学本科专业(见表1)的学科门类和专业领域分布呈现多元化、跨度大的特点。

表1 与建筑学相关或相近的非建筑学本科专业

注:表中所列本科专业以福建农林大学开设的本科专业为例。

(二)建筑类课程的知识结构

建筑学专业知识具有知识类型多元性、知识逻辑非线性的特点,且建筑学知识需要接收者在工程设计训练等实践过程中去掌握,要求建筑学知识接收者对建筑空间、建筑构成有一定的悟性,同时,还必须要有工程上的精确思维。

建筑类课程的知识横跨了自然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知识结构呈现块状分布的肌理特点。因此,其知识逻辑并不体现为单纯前后紧密关联的线性关系,而是多向度关联,多层面融糅,网格状交织的空间关系。

建筑类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包括:建筑的内在构成要素,建筑的外部制约要素及建筑的核心问题――空间建构(见图1)。

图1 建筑类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

(三)非建筑学专业的建筑类课程的设置现状

目前,虽然非建筑学专业对建筑学知识有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需求,但在建筑类课程的设置及教学组织上,存在照搬建筑学现有课程、专业针对性不强、层次结构的专业逻辑不明确、深度不均衡等问题。

因而,不能简单地套用同一种模式来组织不同专业的建筑类课程教学,在非建筑学专业建筑类课程模块构成方面的教学研究需要开拓和深入,应探索针对不同专业特点的建筑类课程教学组织及教学模式,以适应社会对非建筑学专业高级人才的建筑学知识结构的需求。

二、知识模块构成分析在非建筑学专业的建筑类课程中的引入

(一)知识模块的构成

建筑类课程可以概括为3个模块:建筑理论、建筑设计方法、建筑技术。每个模块又各由若干个子模块构成,子模块下为具体的课程,共同构成有机、完整、三维向度关联的建筑类课程知识系统(见图2)。

图2 建筑类课程的知识模块构成

设计原理子模块下设课程:“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居住建筑设计原理”,针对民用建筑的2种类型讲述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为学生掌握设计方法奠定基础。

建构文化子模块下设课程:“中外建筑史”、“建筑美学”及相关的公共选修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建筑素养,扩大学生的建筑视野为教学目的,进而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大木结构及古建筑构造。

空间组织子模块融于“建筑设计”课程的渐进式教学过程中,从空间启蒙、空间认知至空间体验,最终满足结构建筑功能、建筑意境之需要去塑造建筑空间。

形态构成子模块以“平面构成”、“空间构成”、“色彩构成”三大构成为基础,融入建筑要素,结合建筑模型制作及建筑设计实践,进行建筑形态构成方面的训练。

营造技术子模块包含了“建筑结构”、“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等课程。对于园林、风景园林专业,还有更专门化的相关课程,如:“古建筑结构”、“园林建筑结构”、“园林建筑构造”、“园林建筑材料”等。

建筑物理子模块包含建筑声、光、热等方面的课程,“生态与可持续建筑”及有关绿色、低碳、节能、节地方面的课程亦属此模块。

(二)对非建筑学专业进行建筑学课程知识模块构成分析的目的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普通高校非建筑学专业在教学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案例,以市场经济环境下非建筑学的建筑类课程设置为出发点和着眼点,将知识模块的构成分析应用到教学改革中,解决不同专业对相同建筑课程在认识深度、角度和层次上单一的现状,使建筑类课程的层次结构清晰化,不同专业的建筑课程选修个性化,最终实现建筑学相关或相近专业毕业生择业的多样化,从而使其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社会市场经济环境。

三、非建筑学专业建筑类课程的知识模块选型

(一)知识模块的角度

城乡规划专业,建筑学可以是其专业培养方向之一,目前,随着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的确立,城乡规划专业规范的出台[2],城乡规划专业与建筑学专业在本科阶段的培养计划虽渐趋分化,但城乡规划的思维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建筑学的思维方法。对于多数高校的城乡规划专业而言,要建立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不同层次需求,在城乡规划专业中设建筑学培养方向,依然是有必要的。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技术模块中营造技术子模块的相关课程,如材料、结构、施工技术方面的课程已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因此,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方向的学生而言,建筑理论及建筑设计方法模块是其认知建筑学问题的角度。

工程管理专业,为满足其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需要,对建筑学知识的认知角度又必须是多元、全面的,但这并不等于必须掌握建筑学专业的全部,因为还有个认知层次及深度的差别。

环境设计专业,其认知建筑学问题的角度主要有两个:一是建筑空间组织;二是与室内设计相关的建筑技术问题,这里含有“建筑构造”等课程。

园林、风景园林专业,研究对象是筑山、理水、植物、建筑这4个园林构成要素。因此,对建筑学知识的认知角度趋向园林建筑专门化。

(二)知识模块的层次

建筑类课程的知识模块层次可分为3种:单阶层次、二阶层次、三阶层次。三阶层次的组成依次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二阶层次是将三阶层次的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合并为扩大专业基础课,再加上专业课;单阶层次则将三阶层次的3个层次融合为1个层次来组织课程教学。

不同专业,不同的建筑类课程模块,层次定位各有不同(见表2)。

表2 非建筑学专业建筑类课程的模块层次选型

注:―单阶层次;―二阶层次;―三阶层次

(三)知识模块的深度

非建筑学专业的建筑类课程知识模块深度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依次可分为4个级别:知、会、融、践。知,是对所学知识达到认识和了解的深度,在需要之时,知道有这么个知识,可以进一步查阅有关资料。会,是对所学知识达到领会的程度,在需要之时,知道用这种知识做简单的专业应用,而更深入的应用则由建筑学专业人士解决。融,是能将所学知识融入本专业所从事的工作,在需要之时,能灵活运用知识,辅助完成本专业的工作。践,是能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到从事与这方面知识有关的建筑设计上,指导工程施工等专业实践技能的程度,且在这方面达到建筑学专业的水平。

不同专业,不同的建筑类课程模块,其深度定位亦各有不同(表3)。

表3 非建筑学专业建筑类课程的模块深度选型

注:―知;―会;―融;■―践

(四)以工程管理专业为例的建筑类课程模块选型

福建农林大学土木交通学院下设有工程管理专业,专业要求掌握土木工程技术、管理、经济及工程法规的基础知识及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工程管理各工作环节的基本训练,培养具有工程管理能力,能从事土木工程建设的计划和规划、工程造价管理、施工组织与管理以及工程监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管理人才。

在建筑类课程的模块选型上,对于空间组织、形态构成和建筑技术等课程的要求为专业基础课。建筑构造作为建筑技术下的营造技术,是该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认知水平需达到将所学知识融入本专业所从事的工作的高度。因此,教师要侧重理论和方法的讲授,并能适当地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解决专业工作中的问题。

四、结论

建筑学专业与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环境设计、园林、工程管理、土木工程等非建筑学专业有较大的相关度或相近度,因此这6个非建筑学专业对建筑学专业知识均有不同程度的需求,建筑类课程在这6个专业中都有开设。非建筑学专业所开设建筑类课程不能生搬硬套建筑学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及教学模式,应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定制适合本专业的建筑类课程体系、教学大纲,确定相关建筑类课程的教学组织方式。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S].http:// /.

[2] 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风景园林大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2009年7月,第六届世界盆景友好联盟大会(WBFF)在波多黎各召开,在胡运骅先生没有出席的情况下,来自世界各地的联盟理事们依然把自己神圣的一票投给了他,胡运骅先生因之当选为世界盆景友好联盟主席,2013年第七届联盟大会主办权也随之花落中国金坛。在全世界盆景爱好者的瞩目下,胡运骅先生不仅承担了椎动全世界盆景交流的重担,更承载了国人期待中国盆景复兴的美好愿景。天降大任,年近七旬的胡运骅先生没有退却,他期待能成为推动世界盆景交流的使者,更渴望能振臂一呼,让中国盆景振兴起来,走向世界!

年初,记者在一次会议的间隙,对胡运骅先生做了一次简短的采访,让我们一起去分享盆景带给胡运骅先生的众多乐趣与收获,一起去分享近半个世纪未曾泯灭的盆景情缘,一起去期待胡运骅先生在世界盆景友好联盟主席的岗位上带给中国乃至全世界盆景界更多的惊喜。

上世纪60年代,胡运骅从北京林学院毕业后做过园林学校教师,也曾下放到苗圃、公园等一线单位参加繁重的劳动,这些体验造就了胡运骅强健的体魄、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熟练的园艺技能。1975年,科班出身的胡运骅进入正在建设中的上海植物园工作,与殷志敏、胡荣庆、邵海忠等盆景大师一起参与盆景园的建设,栽树、叠石、盆景布局、创作……样样工作都能拿得起。

当时的中国盆景处在长期战争和动乱后的恢复时期,上海龙华苗圃(上海植物园前身)收集有解放前日本及上海私营盆景园遗留的大量盆景。这些盆景以松柏类为主,制作精良,为胡运骅日后研究盆景技艺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几年后,胡运骅和盆景大师们完成了《海派盆景研究》一文,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海派盆景的起源、技法与特色,这篇文章为确立海派盆景的重要地位发挥了巨大作用,海派盆景因此与扬派、苏派、川派、岭南派盆景一道成为中国盆景的五大流派之一。

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有法国客人来到上海龙华盆景园,看到这里的盆景收藏,不禁赞叹:“这里的盆景太美了,简直像回到了盆景的故乡,回到了日本东京!”法国友人的赞叹是真诚的,然而这种真诚的表达深深刺痛了在场中国盆景人的心,其中就包含当时负责接待的胡运骅。中国盆景源远流长,可在外国友人的心中,盆景却是发源于日本、并且由日本人发扬光大、推向世界的。“盆景究竟是发源于中国,还是日本?中国盆景起源于何时?”一系列的问题在胡运骅的脑海中萦绕反复,难以散去。此时的胡运骅已是上海植物园盆景花卉研究室主任,科班出身的他渴望用严谨的学术研究来把困扰他的一系列疑团一一化解。为了搞清楚盆景的起源,他成天泡图书馆、查资料,翻阅古典书籍、字画,渴望从浩如烟海的文籍中找寻到有关盆景的片语只言。功夫不负有心人,胡运骅与同伴终于找到了十分难得的珍贵资料,在1972发掘的年陕西乾陵章怀太子墓甬道的壁画中发现有一个仕女手捧盆景的场景。墓葬是建于公元706年的,这说明至少在1300年前中国已经有了盆景。而日本是在中国的南宋时期也就是比中国晚600余年才有盆景的,中国是名副其实的盆景发源地。一系列翔实而完整的证据让日本的盆景专家心悦诚服,千叶大学教授岩佐亮二先生查看到中国盆景的起源资料后,也心悦诚服地承认盆景起源于中国。

1980年,胡运骅编辑出版《龙华盆景》一书,该书翔实地阐述了盆景的起源,可谓解放后系统研究中国盆景之首本专著,后被北京外文出版局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并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多年来一直为宣传中国盆景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经过积极的争取,胡运骅与韦金笙等人承担了建设部下达的《中国盆景研究》的课题,从盆景的定义、流派、历史等方面做一个完整的研究,为中国盆景艺术的发展过程奠定了理论基础。

费尽周折证明了盆景起源于中国,但当时中国盆景落后的现状与其发源地的地位是如此的格格不入!中国盆景依然让外国的同行不屑,这更坚定了胡运骅、赵庆泉、韦金笙等人致力于提升中国盆景技艺的信念。

1979年,第一届中国盆景展在北京北海公园举办,规模宏大,盛况空前。胡运骅不但组织上海植物园及盆景爱好者参加展览,还积极参加展览的组织活动,这届展览第一次将来自全国各地的盆景爱好者、盆景协会、公立盆景园组织起来,为今后日渐丰富的盆景活动奠定了稳定的根基。1985年,胡运骅先生在上海虹口公园主持承办第一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1997年,胡运骅先生在上海植物园主持第四届亚太盆景雅石会议暨展览会的筹备工作,以后,胡运骅先生逐步走上了上海园林局和人大的领导岗位。不管在什么岗位,他对中国盆景的关注始终不渝。

胡运骅先生对中国盆景走向世界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1987年,美国在明尼苏达举办世界盆景大会,主办方有意邀请中国盆景界人士参加,但当时中国盆景界与外界的联系甚少,主办方在英文版的《龙华盆景》一书上找到了胡运骅的联系方式,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发出了邀请函。收到来自大洋彼岸的邀请,胡运骅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独自一人来到美国。他现场创作水旱盆景的表演获得圆满成功。第二天,胡运骅应邀点评全美盆景展的作品,他凭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创作实践从盆景的主次关系、变化统一、比例均衡等方面对现场盆景逐一点评,让在场的众多盆景爱好者领略到中国盆景文化的博大精深。

偶然的机缘让胡运骅获得出国宣传中国盆景的机会,初出国门就获得极大成功,这让胡运骅日后获得较多出国表演、推广文化的机会。1988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世界盆景大会,胡运骅与胡荣庆应邀做盆景示范,再获成功。而后,胡运骅近二十余次走出国门做盆景创作表演,举办展览展销等,足迹遍及十多个国家,他不仅观摩了世界各地的盆景,借鉴了发达国家先进的盆景技术、理念,也将中国盆景文化的种子撒向世界各地,为中国盆景与世界的融合和中国盆景的复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园林大盆景,盆景小园林。频频出国的机会给了胡运骅更多的收获,作为上海市园林系统的一名技术骨干,他利用应邀在出国进行盆景交流的机会观摩世界各地的园林绿化,并将众多先进理念运用到上海市的绿化建设中。他也因此从中得到事业的成功,升任绿化局领导岗位。1994年到2003年,是他担任上海市园林局局长的十年,也是上海绿化跨越发展的十年。他为改变上海城市绿化落后面貌、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做出了显著成绩。因此,受到了 国家建设部和绿化委员会的嘉奖。同时,他也多次荣获国家及上海市的科技进步奖项,曾两次被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推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期间,他还担任过中国建设部专家组成员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

人生正如椭圆形跑道,终点又是起点。2009年,刚刚退休的胡运骅先生即当选世界盆景友好联盟主席。世界盆景友好联盟既没有政府下拨的经费,又没有全职人员编制,要挑起世界盆景发展的重担,需要极大的信心、勇气和能力。经历过几十年岁月磨练的胡运骅先生,早已是荣辱不惊,淡定从容。为了盆景,胡运骅如老夫聊发少年狂,激情万丈。他感慨道:“我已经看到中国盆景复兴的曙光,2013年我们不仅要顺利召开世界盆景友好联盟大会,更要使中国盆景技艺有一个全面的提升,让全世界看到世界盆景的中心在中国。”新的岗位,新的激情,胡运骅正如不知疲倦的老马忙碌奔波在各地,动员、依靠、团结全社会的力量,欲将全国的盆景界紧紧地凝聚起来,为办好2013年的大会共同努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半个世纪的盆景缘如弹指一挥间,胡运骅先生从一个稚嫩的学生,到上海植物园盆景研究室主任、上海植物园领导,再到上海市园林局局长、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委副主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不管身居何职,始终不渝的是对盆景的满腔热爱。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在世界盆景友好联盟主席的岗位上,没有稍许的懈怠,胡运骅先生积极奔波,为盆景摇旗呐喊,为交流推波助澜。在胡运骅当选世界盆景友好联盟主席的近一年时间里,取得了令人惊叹的工作业绩。仅用一个月的时间,他就建立了世界友好联盟的官方网站,并组织了一套运作班子,依靠众多的志愿者和盆景爱好者,开展各项工作。他同世界盆景友好联盟中国区主席辛长宝先生一道,已经在国内创建十余个世界盆景友好联盟交流中心。最近又在加拿大魁北克建立了交流中心,频频进行国际交流,收发电子邮件1500余封,又自费或利用国外邀请做绿化指导的机会赴美国一次、加拿大二次开展盆景交流活动。另外,培养盆景创作人才与讲师等方案、以及2011年赴欧洲交流的计划都在胡运骅先生的酝酿之中。

风景园林大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材料;地方材料;地域性景观;景观表达;营造

[ Abstract ]: as the basic unit to express the design concept and the material basis of major in landscape design, and landscape design must have a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materials, biological materials, interpre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ste material, the import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it and the regional landscape, to arouse the attention to unique landscape designer site and regional materials.

[ keyword ]: material; local materials; regional landscape; landscape expression; create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前言

每个地方都有其盛产的地方材料,因此对地方材料的利用也往往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人居环境。纵观园林艺术的历史,大部分园林景观都是遵循其特定时代的文化脉络而创造出特定的艺术形式。地方材料所承载的地方风土人情使其在今天的园林发展中具有了特定的内涵,地方材料的使用已从过去的客观必要而上升为今天的人文需求。因此,保护和发扬地方性园林传统景观是非常必要的。地域景观的营造需要对地方特有的材料及地方风土人情全面的剖析和了解。作为我国古代园林中“就地取材”的选材原则,体现了对地方材料的重视和充分利用,依然需要切实遵循。

一.传统材料与地域景观

1.植物营造地域景观

不同地区的场所中,给人们最直观的印象就是植物。植物是最有生命力的园林材料,它们根植于当地的气候,每个场所里的一草一木都表达着地方的特色[1]。

乡土植物与地域景观

所谓乡土植物或称本地植物是某一地区内自然分布生长,而不是其它地区迁移或引入的物种。即指一定的自然分布区范围内自然传播与其自然地理条件,尤其是气候、壤等相适应而能稳定生长的植物[2]。每个地区都会有当地独特的气候,如旱地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性气候等等,这些气候区都有属于它们的绿色标志――乡土植物。所以应该注重乡土植物材料的应用,强化地方景观的氛围。如湛江市和广州市等岭南地区的行道树大多以椰树和榕树为主,表达了热带南国风情的园林景观;长春等北方城市公园植物大多以针叶树为主,表达寒带公园植物群落的美感;麻城等山区的水土保持树种多以湿地松为主,体现荒山恢复的植物景观。

场地内部原有植物与地域景观

场地内及周边的植物就相当于场地特有的品质,我们对其应该尽可能的保留,场地里的树木花草反应了它对场地的小气候、土壤、水分等自然条件长期适应的结果,尊重场地内的植物材料就是对场地景观深层次理解的体现,它在从另一个角度预示着设计之后的植物应该是以什么形态展现在人们面前。

如果川市来美安SUR公寓综合体风景园林规划,项目位于韩国的果川市,韩国的行政文化中心,项目旨在使最私人空间得到最大限度的公众利用。项目对树木的再利用提出了两点原则:一是种植SUR基地里的栎树、松树和樱花树,二是保留施工场地,如修建大坝、高速公路或挖山的场地树木[3]。

植物材料与当地的历史人文

从古至今,中国的文人志士将自己的情感借植物予以宣泄,久而久之,植物有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个性。具有文化内涵的植物材料配置在其应有的文化故乡里,使人更能体会到当地的文化风情,而这类植物成为地方形象的代表。如枇杷,枇杷是四季常绿,“寒暑无变,负雪杨华”,“质贞松竹,四序一采”的果树(宋・周《枇杷赋并序》)。枇杷确实是冬花夏实,可以繁荣寂寞的冬景,丰富初夏的时鲜。枣具有极好的“比德”内涵,《汉书・王吉传》载:“始吉少时学问居长安,东邻有大枣树,垂吉庭中。吉妇取枣以啖吉,吉后知之,乃去妇。东家闻而欲伐其树,邻里共止之。因固请吉令还妇。”传记了王吉之睦邻和重情,正赞扬了枣树之德。这类故事对城市人口日益密集、邻里纠纷频频的今天,是应该广为宣传的[4]。

一个城市的文化历史在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上也能够体现出来,如北京香山红叶(黄栌),杭州柳浪闻莺(垂柳),金陵十景栖霞丹枫(枫香),海口的椰风(椰子),苏州的香雪海(梅花),这些植物景观都能体现一个城市的历史文脉,也能体现一个地区的地方特色[5]。

2.石材营造地域景观

石头是自然的材料,尤其是选用当地的石材,具有自然的亲和力的同时更能表达当地的地域风情。如块石、毛石片石等,浙江贵州、福建等地都是利用石材十分充分的地区。

每个地方都会有属于当地人们的建筑,他们的生活在此频繁的发生,这类建筑成为他们的心灵归属,是人们乐意向往的场所。它界定了当地的历史或文化,给人们一种前所未有的地方归宿感和领域感,而这列建筑的材质很最大程度上都是利用了地方材料。

石材用于大尺度景观

在中国许多山区,由于人们水源的需求,在山间修建了大量的引水渠,而桥梁工程师们对这些高架引水渠的设计显得尤为慎重。在湖北麻城等山区,你可以看到数不清的高架引水渠以一种朴素却又气势磅礴的姿态横跨山与山之间。朴素是因为设计师都选取的当地的石材进行砌筑,石块在经过数年的物理和化学作用之后,留下了古老而又朴素自然的肌理。高架引水渠有的高处地面有一百米以上,横跨两山之间,巨大的构筑物存在与自然的山体之中却没有破坏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当地的石材的质感,为山地景观添加了一种新的诠释。如西班牙塞哥维亚的古罗马水道(如图1),古罗马建的引水渠主要每天向城市供水。古罗马的引水渠也成了城市景观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石材用于小尺度景观

石材用于就地取材以对天然材料的利用和简单加工为主的取材方式通常称为就地取材。这是我国古代园林中选材的主要方式。在古代,由于各地木材和石材均能方便地获取,所以建筑大都是由木、石为主要材料来构筑,通过掇山叠石来创造景观。计成说过“是石堪堆,便山可采”。南方园林大多用太湖石和黄石,而在北方园林中,同样是用石,却以用北方盛产的北太湖石和青石居多[6]。造园家利用不同形式、色彩、纹理、质感的天然石,在园林中塑造成具有峰、岩、壑、洞和风格各异的假山,唤起人们对崇山峻岭的联想,使人们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群山之中。所以,叠石为假山就成为古代园林中最具特色和最富表现力的园景形象,堆叠假山也成了“石”在古代园林中营造园景最主要的用途。如扬州个园(如图3),个园以叠石精巧闻名。园内假山,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之意境,由楼、台、厅、轩相连,和谐地统一在一起,独具特色。在园中西北角,选用玲珑剔透的湖石叠成。

石材用于园林小品

园林小品在园林空间中发挥这不可小觑的作用,一方面自己可以形成一定空间,另一方面可以对空间进行划分,是空间层次更加丰富。常见的材料有石材、木材、不锈钢混凝土等等。文化景观小品常常会起到点名文化主题的作用。例如广州市越秀公园的五羊雕像,利用石材进行雕刻,自然朴素的材质更给人一种亲切感。同时五羊雕像很好的体现了广州关于五羊文化传说的地域景观(如图2)。

3.土壤对地域景观的表达

土壤大多用于地形 对地形的考虑是景观设计师解读一个场地的首要因素,也是游人对一个公园整体感的认知的重要要素。利用地形可创造围合的幽僻的半围合空间、制造出园林中的制高点,形成水景,创造不同的隐匿景点,并能隔离噪音和为植物创造合适的小气候。用土堆出的地形往往比较平整,若覆盖草皮可以使地形产生细腻光滑的表面,在地形的高处种植高达的乔木,在地处种植低矮的灌木,这样可以利用植被丰富地形的立面轮廓。用土塑造地形时还应考虑土壤的自然安息角,坡度过大土体不容易稳定

对地形的材料选择在之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近几年,景观设计师们开始挖掘地形材料的潜力。好的景观设计需要对地形的材料进行别具风格的设计。利用当地的土壤去塑造地形,提高设计的亮点,也是对地方材料的尊重,对地域景观的很好表达。如保罗.汤普森设计的澳大利亚花园,该场地位于一个旧采沙场内,土壤贫瘠。设计者利用干旱缺水的景观主题和澳大利亚独特的旱地景观类型来为游客打造一种独特的体验,公园极大程度地利用本地的砂石、岩石和花岗岩砾石贯穿整个项目,她向人们展示了那些不讨人喜欢的美丽[3]。红砂园利用当地的土壤,体现了对澳大利亚旱地地域景观的考量和尊重(如图4、5)。

图(4)一期从游客中心看红砂园 图(5)雕塑感强的类似强风侵蚀的月牙形

土壤用于铺地南方许多海滨城市利用特有的沙土进行铺地的设计。如湛江市观海长廊,设计者利用沙子铺满公园硬质步行空间的大部分,让市民在海滩有更为足够宽的领域在沙滩上游玩。沙的铺地淋漓精致地体现了滨水景观特有的景观风情(如图6)。

4. 木材对地域景观的表达

木材用于的最多最显眼的要属于园林建筑了,本着就地取材的原则,基本上中国古典建筑都是用的木材。尤其是林区,木材取自当地,对当地材料的加工后营造的景观氛围充满了古朴与自然,自然镌刻着当地的景观意蕴。如黔西北的山地民居里至今还保留了很多木结构,体现了古朴的村容村貌。

园林建筑是公园空间景观中重要的组成元素,它的性质、体量、形式、轮廓线以及它的外表材料与色彩直接影响地域性公园空间景观的形象和气氛,满足和控制整个场地内人们的活动[7]。园林建筑应具有地域文化的内涵,从材料的选择上反映一定的地域性。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建筑不但位置、形体与疏密不相雷同,而且种类颇多,布置方式亦因地制宜,灵活变化,园林材料大多以木材为主。如留园建筑多用大片粉墙为基调,配以黑灰色的瓦顶,栗壳色的梁柱,栏杆、挂落,内部装修则多用淡褐色或木纹本色,衬以白墙与水磨砖所制灰色门框窗框,组成比较素净明快的色彩,建筑的材料选用体现了浓郁的中国古典园林江南水乡的风格(如图7)。

5.砖、瓦对地域景观的表达

古语里既有秦砖汉瓦之说,可见瓦片这一材料应用于造园的历史之悠久。但新时期景观设计师们予以瓦的新的理解。瓦还可以用来表达景墙和地面铺装。如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中心区的下沉花园,以2号院主要体现的是北京传统民居的文化特征以瓦片作为内部材料的景墙,设计中突破常规,将瓦片作为一种类似砖块的填充物,并以其特有的外形为景墙添加了丰富的光影效果,保留传统景墙的形制[8]。

园林中砖的使用历史悠久,砖是对特俗土壤的再加工,将土壤将材料看成是“有生命的”,并尊重它的“权利”,这才是寻找展现材料独一无二特性的最佳途径。砖是粘土为原料经成型、干燥、焙烧所得的产品。是跨越了地质时间跨度的页岩和勃土的构成物。砖块看上去是那么的优雅。砖块构成的表面是斑驳而温暖的,随着岁月的变迁而变得越发优美起来,经受了大自然的腐蚀,呈现出因时间久远而产生的光泽[9]。如云岩寺塔,中国古砖结构,位于苏州虎丘山上(如图8)。

砖块是人类使用的材料,与我们构造出来的环境配合得天衣无缝。每个地方砖的品质都不一样,自然都烙上了地方的特质。

6.水体

作为传统原料之一的水体,在现代社会赋予了新形象,在城市中到处可见丰富多样的喷泉景观。可是却少有了传统水景的意境,小桥流水,山水相映。中国古典园林的水景取材于大自然中的水景,静水通常有池、湖、潭等,如避暑山庄文津阁的“日月同辉”,利用水能倒影湖边假山的原理,在假山上巧设一透光孔,使倒影中出现月亮状光影,似水中月与天上日争辉[9]。水景要做到地方特色浓郁的氛围,要考虑与城市的整体形态相协调,尊重场地的自然水体,尊重当地的人文等等。并不是每个地方的水体都会具有特色,在缺水的地区,就尽量少用水体造景,所以不能强求出新,合理地利用水体。

新材料与地域景观

近些年,涌现一批个性鲜明的园林材料,设计师利用动物的贝壳或植物的外皮果实等生物材料进行创造性利用,点缀了园林景观。如湛江市的观海长廊的海豚雕像,其基座用生蚝白色的外壳附在表面,在阳光下白色的生蚝壳反射各种光芒和远处波光粼粼的海面交相呼应。湛江市盛产生蚝,大量的生蚝壳被丢弃,而对材料敏感的设计师对其别出心裁地利用,创造出海滨城市的园林景观

废旧材料与地域景观

在我们对场地解读或施工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设计场地内的各种废旧材料,这些废旧材料可以通过设计师的精心设计和再利用,会获得出人意料的景观效果。此外,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对废旧材料的合理再利用还能延续场地的文脉,表达场地独有的景观特质,如场地原有的混凝土砖块、玻璃碎片等等。

由彼德・拉兹设计的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园,设计是以对工业传统的继承为基础的,旧铁轨路基被保留作为一种大地艺术作品,并将其发展成为一片草坪。钢铁厂的炼钢炉等一些构筑物也被保留下来,可供人们攀爬远眺,大型的混凝土构筑物则可以作为攀岩爱好者的运动场地。原地的材料被作为植物生长的介质和建筑材料循环使用。例如,砖块磨碎后用作红色混凝土集料,在原先焦煤及矿砂库上建立的示范花园,采用了焦煤、矿渣及矿物作为栽培基质。许多场地中现有的材料再一次被用来服务于新的工程,水泥骨料用废砖制成,由生铁制成的巨大的金属板,用压缩气体吹洗干净,镶嵌在沙土中,变成巨大的铺路石[10]。

二.设计原则

1.对场地原有材料的解读场地中的许多材料都镌刻着场地的时代印记,对场地内原有材料的解读,从中发现更多的信息,为下一步设计提供灵感,增添设计的创意。

2.对地方材料的特性的感知和灵活使用对地域材料的认知,会激发设计师对一个地方的设计灵感,也更能创造出属于这个地方的景观。

3.对地方风土人情的感悟享誉世界的建筑大师路易康曾告诫设计者要了解材料的本质,并且在设计中对材料的意志给予尊重[11]。每个地方都会有自己的风土人情,或是文人故里,历史文化圣地,地方风俗习惯,这些很多体现在园林之中,如文人建筑、雕像,小品等等,这些都彰显了这个地方景观的文化气质。

三.结语

城市化的进程中出现的“千城一面”的现象对我们景观设计有着重要的警戒作用。人们也许更多的喜欢属于自己世代生存的环境,那里有他们生活的烙印。作为景观设计师的我们有必要建设营造出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景观,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景观归属。对地方材料特性的了解是营造地域景观的品质的重要一步,更多的使用地方材料能够更好的表达了一个地方的特有景观,使我们的景观更加具有地域性,更加生态、自然、节约、低碳。

参考文献

【1】. 闫煜涛,白丹.论节约型园林建设中园林材料的设计手法[J].华中建筑,2009.

【2】.王立科.地方材料与现代园林[J].广东园林,20097.

【3】. 安东晚,刘晓明.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区第6届风景园林奖2009获奖作品集[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 徐德嘉.植物材料的文化意趣――形实兼丽型[J].园林,2011.

【5】. 郭建斌.地域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分析应用[J].中外建筑,2010.

【6】. 张蓉.浅谈我国现代园林中材料的运用与发展[J]. 陕西林业科技,2005.

【7】. 徐欢,朴永吉,庞.影响城市综合性公园地域特色塑造的构成要素探析[J].现代园林,2010

【8】.张莉.由造园材料看中国式意境的营造[J].广东园林,2011.

【9】.李运远.试论园林材料的运用[D]:[博士学位论文],东北林业大学,2006.

【10】. 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风景园林大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园林;植物;文化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3)05-0000-00

园林一出现,就与植物结下了不解之缘,植物是园林设计的四大要素之一,也是唯一一个有生命的要素。园林植物除了能营造优美的景观外,往往还具有承载文化信息和托物言志的作用,因此,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深远与丰富的植物文化是分不开的[1~2]。近年来,有关园林植物文化内涵的研究成果次第出现,这些论文解读了植物在中国文化多个领域(中国文学、美学艺术、、医药文化、农耕文化和历史民俗等)中的文化内涵。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能检索到的有关园林植物文化内涵的论文仅有200余篇(截止2013年1月20日),这一数据表明此类研究数量较少,且缺乏广度和深度,总体仍较薄弱。这与中国厚重的园林植物文化不符,也难以满足传承和保护植物文化内涵的需求。除论文外,研究园林植物的部分专著在前言或正文中用较少的篇幅提到植物景观文化的内涵,如邢福武[3]在其主编的《中国景观植物》上册中对我国古今有关园林植物的历史与文化作了简要的论述。然而,目前真正围绕园林植物文化内涵展开论述的专著仅有刘世彪[4]的《红楼梦植物文化赏析》一部。刘世彪[4]从文化的角度独辟蹊径地分析了大观园园林植物造景及其特点,指出虽然大观园只是临摹的园林,但文中的一草一木都遵循着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规范,体现着中国文化的深厚意蕴,是中国园林的集大成之作。本文是国内首次对现有园林植物文化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的文章。在综合研究分析这些文献的基础上,概述了我国园林植物文化内涵的研究进展,力图为园林植物文化的开发、继承和保护提供可靠依据。

1园林植物文化内涵研究

1.1 园林植物与中国文学

园林植物的文化内涵始现于文学之中,因此文献中有近14%的篇幅是解读植物与中国文学和文人的关系。张雷[5]认为我国有关植物的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中成就非常高的一个部分。布莉华等[6]、李建伟等[7]和王成[8]总结出植物的荣枯与晨暮变化是中国古诗词中的常景,对古典园林植物的布局和四季种类选择有着深远的影响,如诗中名句“虎丘山后玉兰树,岁岁春风花盛开”“悟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使玉兰Magnolia denudata 成为了南北园林和私家园林堂前的必栽之树;又如历代文人对“芭蕉夜雨”的青睐,有了拙政园中听雨轩的植物布局。张秋丽[9]的硕士论文《屈赋植物文化研究》指出“屈赋”是以植物为载体来言怀叙志的表现形式的先导,屈原以荆楚风韵为创作背景,以形态各异的植物为情感载体,尽情吟哦花草、点染幽芳多达54种。刘可雕[10]、余江玲等[11]、徐德嘉[12]、傅凡等[13]和唐湘晖等[14]则认为古典园林中的植物是文人表达内心情境的物象,担负着寄寓情感及托物言志的作用,如象征顽强的性格和斗争精神的松、竹、梅,象征超凡脱俗的莲藕、荷花,比喻依恋之情的萱草、杨树、柳树等,都在园林中百用不厌。高明乾等[15]则以独特的视角研究了植物古汉名的命名渊源,他指出古代给植物命名主要有四个由来:一源于植物习性;二源于植物的某些特征;三源于植物的功能效用;四源于外域植物。王琪[16]则从观叶植物的色、形、声角度分析了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观叶植物的文学象征意义,如李清照描写雨打梧桐叶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分别借用观叶植物的色、形、声,表达了词人被迫南逃的思乡之苦和忧郁惆怅的心境。雷晨[17]通过讨论《诗经》中植物的选取特点,提出《诗经》中植物所形成的意境仍然能够和现代人产生共鸣,因而可以充实和丰富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的内涵。譬如《秦风・蒹葭》中写道: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今名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随风而荡,却止于其根,譬如相思,因此古今园林中经常可见到芦苇优雅的身影。

1.2园林植物与历史文化

有不到7%的文献是解读园林植物与历史文化的关联的。如周维权[18]和潘剑彬等[19]分别分析总结了历朝历代古典园林中的骨干植物和中国各朝代的经典园林植物景观,提出园林植物就是时代的缩影,是中国历史非文字形式的展现和传承这一观点。例如只要提到中国历史上用两类植物打造行道树的城市(一类为高大的乔木如槐Sophora japonica L、柳Salix babylonica、榆Ulmus pumila L等,一类为较矮的果树),就必然会让人联想到唐朝的长安城。郝培尧等[20]则探究了秦汉肇始期和魏晋六朝园林发展跨越期的江南文化意识形态、心理的变化与园林建设事件、园林认知方式、审美倾向和设计观念之间的关系,如先秦时期在植物景观设计上倚重“搜奇致巧”,有植物崇拜现象,并习惯以“三槐九棘” 等植物景观来体现社会礼教制度和内在纲常。丁超等[21]有针对性地研究了陕西关中地区陵寝遗址的植物配植方式和种类,认为陵寝植物除了与风水和象征意义密切相关外,还体现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如“天子坟高三刃、树以松,诸侯半之”。此外,个案研究能更有针对性地反映出某时期植物和历史的关系,如陈晓娟等[22]、施奠东[23]、周肖红[24]分别对乾陵、西湖和香山公园的植物景观展开研究,分析其历史文化特征并探讨如何保护。邵静[25]特别研究了扬州“瘦西湖”植物景观古典文化意象,进而分析得出当时扬州社会的士人阶层、盐商阶层和青楼阶层在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不同需求均在其对园林植物文化的不同理解中有所体现。

1.3园林植物与信仰文化

目前,信仰研究主要集中在园林植物与儒、释、道三家的关系上,此类研究在文献总数中约占20%。郦文俊等[26]和杨新红[27]指出中国古典文人园林中,文人常将儒家“君子比德”思想赋予每一株植物,将其“拟人化”和“人格化”,如孔子在《家语》中就曾说过: “芝兰之入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使得兰花Cymbidium spp在园林中的地位千年屹立不倒。张兆林[28]则从儒家提倡的“隐逸”情怀的角度阐述了园林植物竹的气节与品行,他认为,竹子历来被当做中国文人雅士在各种纷扰中坚持自己操守的一个标尺,种植竹子与其说是一种装饰,不如说是士人因不能到深山中隐逸而只能在闹世的“壶中天地”求得自我隐逸的一个寄托。鲁冰[29]的文章则专门以宋代“隐逸”审美精神为例,讨论了儒家隐逸文化与园林植物景观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譬如宋代隐逸士人造园以山林野趣为特征,通过成片地种植花草树木来表现天然植被的气象万千,并且表现出不同的主题景观特色,如梅林、竹林、松柏林、菊圃等。徐欣欣[30]指出中国园林植物设计思想源于道家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擅长通过人工模拟自然种植花草树木,不露斧凿之累。孙宗美[31]则更深入地探讨,提出自魏晋时期起,道家思想(主要是庄子哲学)就以玄学的面目实现了山水审美意识的自觉,主要包括“唯道集虚”的宇宙时空观与园林“意境”的追求、创造,以及道家“虚静”论、观照法对包括士人园林在内的中国山水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与道家思想相比,关于佛学思想与园林植物的关系的研究更多一些。如管欣[32]和贺赞[33]的硕士论文都通过研究佛寺园林,分析寺观植物是如何实现佛教的“教”与“禅”,达到佛学意境在园林中的塑造。另外,贺赞等[34]还另辟蹊径地总结了佛教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的生态文化特征,他认为佛教的慈悲、平等、依正不二、无情有性等生态文化特征所产生的“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的认识,一方面使得寺院中单株巨型树木甚至成为树神被祭祀,成为独特的植物景观;另一方面,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古树名木的作用,从而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此外,陈柏萍[35]以独特的视角解析了藏族的和园林植物之间极为密切的关系,如藏族的植物崇拜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因宗教而崇拜(如对莲花、菩提树的崇拜), 一是对生活必需品的崇拜(如对茶叶、青稞等的崇拜)。姜鹏等[36]分析了云南独特的宗教文化,生活在云南的各个民族在其原始宗教中有众多的植物图腾,如彝族就将马樱花作为族花;竹则是摩梭族、布依族的图腾;尼族自古就有祭祀“神山”“神树”的传统。刘宏茂等[37]还特别研究了傣族的传统信仰对园林植物的保护作用,例如傣族的先民信奉原始多神教,现在西双版纳还保留着原始多神教的遗迹――约400个“龙山”林;现在全民信奉小乘佛教,每个村寨的缅寺周围都有一个寺庙园林,它们在西双版纳的植物多样性与地区性环境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邢福武[38]则通过对岭南园林中运用的植物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出岭南的寺观园中常用莲Nelumbo nucifera、菩提树Ficus religiosa和鸡蛋花Plumeria rubra Acutifolia等种。

1.4园林植物与区域民族文化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因此各民族在园林植物的应用上往往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表现形式。目前这一方面的研究约占文献总数的11%。其中研究数量最多的是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对园林植物景观形成的影响。如林萍等[39]有针对性地对云南几个主要少数民族在园林中应用的植物及其文化内涵进行调查与研究,认为主要少数民族植物文化形成的思想渊源是“万物有灵”,主要园林植物类型有神性植物、宗教植物和民俗礼仪植物。许再富等[40, 41]、刘冬梅等[42]、何瑞华[43]、崔明昆[44]和李德飞等[45]都对云南傣族的园林植物文化展开研究,他们认为傣族的传统文化包含着认识、利用与保护动植物以及生态系统的丰富知识与实践,这成为了傣族与当地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相互协调和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和技术保障。刘爱忠等[46]和杨桂芳等[47]则将研究目光分别投向了云南彝族和纳西族,研究其特有的民族文化在园林植物景观中的表现。与云南相比,其他地区和民族的研究则比较零散。如廖明君[48]用独特的视角指出植物崇拜是壮族原始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本质的文化内蕴在于人类对于生殖的崇拜。在此基础上,肖万娟等[49]系统研究了广西壮族植物文化中较为独特的以花为主的植物崇拜,如茉莉花Jasminum sambac、山茶花Camellia japomica、桃花Prunus persica、绣球花Hydrangea macrophylla等。陈山[50]和满良等[51]专门研究了蒙古族植物崇拜文化,包括崇拜使用祭祀活动的植物,崇拜形状奇异、苍劲挺拔的乔木和崇拜寺庙附近的树木等3个内容。涂晓川等[52]饶有趣味地指出德宏多民族聚居区的饮食文化绝不能脱离当地芳香园林植物这片沃土。此外,还有个别地区如潮汕、五台山、湘西、徽州和湖南地区也开展了区域文化与植物景观的研究。

1.5园林植物与风水文化

风水文化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形式。风水学的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进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人和,而这又与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不谋而合。而植物作为唯一具有生命的造园要素,其营造的景观与风水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虽然如此,但由于曾被误解为“迷信”,因此研究的并不多,目前能查阅到的相关文献仅有26篇。姜丽丽等[53]“从阴阳论”和“五行说”两方面分析了苏州园林的植物景观,认为其处处彰显着和谐之美。桐嘎拉嘎等[54]、王韧[55]、张剑[56]和李涛等[57]均指出,风水学说中重视植物景观的配置手法和品种的思想对中国传统园林的营造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谢祝宇等[58]别出心裁地提出根据风水园林打造的植物气场具有健身疗养的作用。王芳等[59]专门探讨了寺观园林中宗教文化和风水文化的关系,风水文化指导着寺观园林的选址、布局和植物的选择与应用,譬如在植物运用中寺观园林往往按照植物的阴阳属性进行挑选,还讲究用吉祥的植物挡风聚气。此外,有部分学者则将笔墨转向风水林研究,如韩孟孟[60]和易绮斐等[61]通过实地调研现存村落的风水林,发现现存风水林内乔木、灌木、藤本和草本植物层次分明,结构趋于稳定,其中的乡土植物树种及其稳定的层次结构可为当地公益林的营造提供有益借鉴。

1.6园林植物与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其实就是广义的生态文明,属于新文化中的一类。近些年,有关园林植物与生态文化的研究发展迅速,文献数量约占总数的10%。其中绝大部分是针对现有城市园林植物的生态结构、生态功能和生态效益展开的研究。如傅徽楠等[62]率先研究了上海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生态结构,认为城市园林植物群落虽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但在结构组成与林相上仍表现出地带性植被的特征;群落下层植物的分布受上层植物所营造的小生境的影响,种类较丰富,且表现出一定的关联性。随后,韩俊永[63]、王蕾等[64]、张卫军等[65]和衣官平等[66]依次研究了城市园林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蒸腾吸热、吸污滞尘、减菌减噪、涵养水源、土壤活化和养分循环、维持生物多样性、景观功能、防灾减灾等方面的生态效益。另外,还有覃勇荣等[67]用佛教生态伦理思想对园林植物进行分析,提出佛寺中无论种植何种植物,其目的都是为了体现佛主的至高无上及其生命力的存在。

此外,园林植物涉及到的中国文化还包括了传统文化和中药文化等,但都只是开展了零星研究,未成气候。李学真等[68]和陈琦等[69]研究的是园林植物与中国传统吉祥文化的关系,如松在园林中广泛应用,并被视为吉祥树种,这是由于松能耐寒耐旱,阴处枯石缝中可生,冬夏常青,凌霜不凋,可傲霜雪。杭悦宇[70]分析了园林植物中蕴含的传统民俗节日内涵,例如春节作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古时风俗当进椒柏酒、桃汤和五辛盘,“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反映了椒柏酒赐予人们健康、吉祥的美好寓意。郑希龙等[71]和李勇等[72]以独特的视角讨论了药用植物在中国园林中的应用,他们提出可以用与人体属性相对应的药用植物来打造植物景观,例如灌木和地被层可选用具有清肝明目功能的药用植物,如Flos chrysanthemi、龙胆草Gentiana triflorapall、大狗尾草Setaira faberii Herrm、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车前子Plantago asiatica L等进行搭配,。

2 结论与展望

由以上归纳分析可知,近年来我国园林工作者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园林植物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并且开始积极投入到此类研究中,有关植物文化内涵的研究正向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展开。然而,目前的研究重点仍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历史和信仰文化方面,文化的其他方面的研究,如农耕、饮食和药用等还亟待深入开展。

而今全球化的浪潮正席卷着中国的各行各业,近几年,我国虽然也营造出了一些兼取中西造园手法之长的优秀园林植物景观,但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首当其冲的是众多园林人为了迎合国际审美的需求,单纯考虑视觉效果,抛弃传统中国植物,一味选用花大色艳的外来植物品种打造植物景观。这一做法无疑会切断中国文化和传统园林植物之间的联系,如此以往中国园林植物将会逐渐丢失文化性格。其次,由于缺乏对地方园林植物文化的挖掘和发扬,以致全国各地新建植物景观呈现“千园一面”的景象,毫无特色可言。因此,若要打造有中国特色、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必须重视民族植物文化和地方植物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此外,还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宣传园林植物的文化内涵,让普通公众都能参与到植物文化性格的传承中来。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文化也在不断涌现,这也需要我们这些园林工作者能及时提炼出新文化的深刻内涵,并将其和园林植物联系起来,打造出与时俱进、去芜存菁的新园林植物景观。

参考文献:

[1] 吕文博.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意境空间初探[D].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2007.

[2] 苏雪痕. 植物造景[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

[3] 邢福武. 中国景观植物[M].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

[4] 刘世彪. 红楼梦植物文化赏析[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5] 张雷. 中国植物文化初探[A]. 中国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7: 166-167.

[6] 布莉华,刘传. 《诗经》中的植物文化[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5, 25(1): 28-30, 50.

[7] 李建伟,刘雅莉. 诗词文化与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选择和布局[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9(6): 149-154.

[8] 王成. 略论中朝古典诗歌中植物意象的文化内涵[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0, 26(6): 18-19.

[9] 张秋丽. 屈赋植物文化研究[D]. 延边大学, 2008.

[10] 刘可雕.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的文化内涵[J]. 科学咨询, 2006(11): 62.

[11] 余江玲,陈月华. 中国植物文化形成背景[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10(01): 33-36.

[12] 徐德嘉. 园林植物景观配置:植物材料的文化意趣―吟诵雅趣型[J]. 园林, 2011(4): 70-74.

[13] 傅凡,李红. 中国园林植物的文化性格与多样性保护[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0(2): 26-29.

[14] 唐湘晖. 论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中的“意境美”[J]. 现代装饰(理论), 2012( 1): 36-37.

[15] 高明乾,杨萍,陈宓. 植物古汉名渊源及蕴含的古文化[J]. 生物学杂志, 2001, 18(1): 15-17.

[16] 王琪,于晓南. 我国古代观叶植物文化探究[A]. 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C], 2011.

[17] 雷晨.《诗经》植物意境对园林植物造景的启示[J]. 山西建筑, 2012, 38(16): 225-226.

[18] 周维权. 中国古典园林史[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 1999.

[19] 潘剑彬,李利,郭晶. 造化风景承古意 自在园林有大观―浅谈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营造的历史沿革[J]. 广东园林, 2009, 31(1): 8-13.

[20] 郝培尧,董丽. 植物景观地域性特色[A].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 2011.

[21] 丁超,王璐艳,邹志荣. 论陕西关中陵寝遗址植物的文化内涵[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6): 2340-2341.

[22] 陈晓娟,权东计,雍明波,等. 乾陵风景区园林绿化研究──司马道文化环境型植物景观设计[J]. 陕西林业科技, 1996(1): 33-35.

[23] 施奠东. 西湖钩沉――西湖植物景观的历史特征及历史延续性[A].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 2009.

[24] 周肖红. 历史名园植物景观的传承―以香山公园历史文化植物景观的保护和恢复为例[A]. 2010北京园林绿化新起点[C], 2010.

[25] 邵静. 扬州“瘦西湖”植物景观古典文化意象与扬州社会各个阶层关系研究[J]. 绿色科技, 2012(4): 82-84.

[26] 郦文俊. 中国文人思想与文人园林植物造景[J]. 广东园林, 2009, 31(1): 14-16.

[27] 杨新红. 中国植物的象征意义及文化[J]. 传承, 2011(25): 68-69.

[28] 张兆林,王玮. 士人园林中的植物与士人的隐逸情怀:以竹为例[J]. 学理论, 2009(19): 90-91.

[29] 鲁冰. 宋代隐逸审美文化[D].山东师范大学, 2009.

[30] 徐欣欣. 道家思想对景观设计的影响[D]. 东北师范大学, 2010.

[31] 孙宗美. 道家思想与中国园林艺术精神[D]. 暨南大学, 2010.

[32] 管欣.中国佛教寺庙空间的意境塑造[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15(2): 116-119.

[33] 贺赞. 南岳衡山佛教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研究[D].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8.

[34] 贺赞,彭重华,吴毅. 中国佛教寺庙园林生态文化特征及现实意义[J]. 广东园林, 2007, 29(6): 8-15.

[35] 陈柏萍. 论植物与藏族[J]. 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26(5): 27-31.

[36] 姜鹏,徐坚. 云南宗教环境中的植物[J]. 华中建筑, 2008, 26(3): 129-130, 147.

[37] 刘宏茂,许再富,段其武,等. 运用傣族的传统信仰保护西双版纳植物多样性的探讨[J]. 广西植物, 2001, 21 ( 2 ) : 173 176.

[38] 邢福武,周劲松,陈红锋,等. 岭南园林植物的特点[J]. 广东园林,2009, 31(增刊): 26-28.

[39] 林萍,马建武,陈坚,等. 云南主要少数民族园林植物特色及文化内涵[J].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2, 22(2): 35-38.

[40] 许再富,刘宏茂. 西双版纳傣族贝叶文化与植物多样性保护[J]. 生物多样性, 1995, 3(3): 174-179.

[41] 许再富,刘宏茂,陈贵清,等. 西双版纳榕树的民族植物文化[J]. 植物资源与环境, 1996, 5(4): 48-52.

[42] 刘冬梅,刘宏茂,赵惠勋. 西双版纳傣族森林文化与植物多样性保护[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2, 30(5):83-85.

[43] 何瑞华. 论傣族园林植物文化[J]. 中国园林, 2004(4): 8-11.

[44] 崔明昆. 植物民间分类、利用与文化象征――云南新平傣族植物传统知识研究[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25(4): 53-57.

[45] 李德飞,马俊娜. 云南傣族园林植物特色及文化内涵[J]. 林业调查规划, 2006, 31 (2) : 159-163.

[46] 刘爱忠,裴盛基,陈三阳. 云南楚雄彝族的植物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A].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第三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 2004.

[47] 杨桂芳,和春. 论丽江纳西族园林植物文化[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1): 27-29.

[48] 廖明君. 植物崇拜与生殖崇拜──壮族生殖崇拜文化研究(中) [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2): 25-31.

[49] 肖万娟,黎良财. 广西壮族植物文化在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J]. 湖北农业科学, 2011, 50(20): 4867-4870, 4875.

[50] 陈山. 植物命名与蒙古文化[J]. 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1992(3): 52-63.

[51] 满良,张新时,日古嘎. 鄂尔多斯蒙古族敖包文化和植物崇拜文化对保育生物多样性的贡献[J]. 云南植物研究, 2008, 30 (3): 360-370.

[52] 涂晓川. 德宏民间常食的辛香植物及其饮食文化[J]. 今日民族, 2010(2): 26-28.

[53] 姜丽丽,蔡平,刘振,等.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风水分析[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 2011(5): 24-26.

[54] 桐嘎拉嘎,白巴特尔. 浅谈风水与园林植物造景[J]. 山东林业科技, 2008(2): 89-90.

[55] 王韧. 用风水学理论来探讨园林植物在造景中的应用[J]. 现代农业科学, 2009, 16(4): 132-133.

[56] 张剑. 传统风水理论在现代植物造景中的应用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 2011.

[57] 李涛,杨柳青,孙健. 园林植物造景中的风水理论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 2012(11): 181-182.

[58] 谢祝宇,胡希军. 基于风水理念的园林景观植物气场营造[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4(6): 76-78.

[59] 王芳, 吉鑫淼, 李卫忠,等. 风水文化在寺观园林景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以吉县锦屏山公园佛阁寺和黄天后土庙为例[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2,27(1): 215-219.

[60] 韩孟孟. 东山岛沙质海岸带村落风水林研究[D]. 福建农林大学, 2011.

[61] 易绮斐,王发国,刘东明,等. 广州市萝岗区风水林植物组成及群落结构分析[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2, 21(1): 104-110.

[62] 傅徽楠,严玲璋,张连全,等. 上海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生态结构的研究[J]. 中国园林, 2000, 16(2): 22-25.

[63] 韩俊永. 深圳市主要园林植物生理生态特性与生态效益研究[D]. 南京林业大学, 2005.

[64] 王蕾,王志,刘连友,等. 城市园林植物生态功能及其评价与优化研究进展[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6, 28(1): 51-54.

[65] 张卫军,秦俊,胡永红,等. 上海园林植物生态功能评价――以上海绿色建筑环境绿化植物为例[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7, 35(1):73-75.

[66] 衣官平,卓丽环,汪成忠,等. 园林植物群落结构及生态功能分析[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9, 27(3): 248-252.

[67] 覃勇荣,刘旭辉,卢立仁. 佛教寺庙植物的生态文化探讨[J]. 河池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26(1): 11-17.

[68] 李学真. 植物和吉祥文化[J]. 植物杂志, 2003(5): 15-17.

[69] 陈琦. 植物的文化内涵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D]. 浙江农林大学, 2010.

[70] 杭悦宇. 植物文化――中国民俗节日的灵魂[J]. 生命世界, 2008(09): 10-13.

[71] 郑希龙,邢福武,刘东明,等. 东莞市风水林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2): 635-637.

风景园林大学论文范文第9篇

(一)我国园林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

随着园林行业社会竞争力的加大和企业对人才要求的提升,近十多年来许多高校相继开设园林专业、建立硕士点。据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76所高校(其中包括理工类、农林类、综合类院校)设立了园林本科专业,135所院校及科研院所设立了园林及相关的硕士点,18所高校具有相关的博士点。国内现存的30余所农业院校,几乎全部设置了风景园林本科专业,旨在培养园林行业急需的高级人才。由于园林专业本身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较强,包含了生命科学、心理学、生态学、园艺学、地理学、建筑学和艺术等,需要多领域知识的融合与创新,又需要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国外成熟的培养体系相比,各院校对于园林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仍处于不断探索、改进阶段。目前国内院校已在积极向一些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方法与经验,针对园林专业本身的特点,调整现阶段教学中不合理的部分,力争在短时期内突破传统模式,在探索中不断改革、完善研究生的培养方案。

(二)现阶段我国园林专业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大部分院校园林专业起步较晚,办学历程短,专业成立的初期基本培养模式大多以北京林业大学教学体制为蓝本,但办学、师资力量薄弱,不同类别院校教学体制有所偏重,课程设置鱼龙混杂:农林类院校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偏向植物造景、环境绿化、生态修复等方面;理工及综合类院校的园林相关专业大多受到城市规划学和建筑学的影响,教学重点和课程设置多以空间规划、园林建筑设计为主;艺术类院校的教学体制方面则偏向环境美化与景观设计。各院校对于研究生的培养更是沿袭旧的模式,以至于学生专业口径过窄,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毕业学生优势不明显,综合实践能力也比较差,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较弱。

(三)国内外实践基地培养模式的探索

研究生基地培养模式,在国内外的许多高校园林专业中已经开展并有所成效。一些发达国家在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已进行了大量研究与实践,如美国、英国己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美国还将硕士研究生能否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评价研究生质量的重要标志,通过严格筛选,毕业淘汰率高达50%,而日本、德国则更注重课程教学目的及研究生独立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英国、美国、德国、日本、荷兰等国家,具有园林专业硕士点的学校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已经积极与艺术博物馆、展览馆、植物园、园林植物研究中心、种质资源研究所、生物分子技术试验站等这些学校所匮乏的综合性学习实践场所合作,为学生提供不同方向、不同层次的教育。这种合作式拓展式教育路线现已经非常完善,既强调职业教育,也很注重基础研究以及其他学科的相关研究。国外完善的实践教育体系是国内园林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能够走可续发展路线的方向与目标。据调查,在国内已设有园林专业硕士点的百所高校中,有十多所高校如北京林业大学、中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均与科研院所或园林相关企业建立了长久性的良好合作关系。通过基地合作模式培养出来的高素质人才拥有更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的能力,更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创新精神。经过培养的这类研究生人才在知识储备与行动能力都处于优势状态,因此获得了社会较高的认可。

二、园林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设

(一)园林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目标

研究生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专业性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而作为园林高层次人才主体的硕士研究生应当具有更加广扩的知识、更加全面的能力,应当了解我国及国际园林理论与实践的前沿思想与发展动态,掌握园林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综合运用国内外先进文化和艺术原理、设计理论和植物材料进行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的能力,熟悉园林工程的技术、管理、监理等,植物与设计两大方面内容必须整合为一个整体融会贯通,培养过程应多元化,具有开放性。实践基地合作模式下,研究生人才培养要从以往单一的知识创新,扩展到技术创新、开发应用、知识转化等领域,针对企业实际、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综合培养。

(二)校内基础建设的改进

1.调整课程结构,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大多院校对于园林专业的硕士生培养为“1+2”的模式,研一期间学量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程,在保证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根据教学计划适当缩短理论课课时,将其压缩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同时增加与理论课配套的实验、实习、实训课程,实验实习场所在一定的组织下供学生开放使用。授课方式也要灵活多变,组织培养、植物造景等课程要走出课堂,让学生多在实验、实习、实训场地亲自动手实践,要利用好学校现有的资源,如东北农业大学拥有的向阳乡实验实习基地,让实践技能教育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同时可以鼓励学生成立科研小组,合作完成部分科研项目或参与到专业课教师的科研活动中去。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试行“双导师”制度双导师制度指由本校导师和来自园林生产单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作为合作导师共同组成的导师组负责制,同时为了确保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学校可制定校内外导师定期交流的机制,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研究生学习、科研和论文进展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其优点是能够弥补单一导师所带来的知识结构欠缺,与企业的双导师制培养模式能够让学生们提前参与企业的研发与实践尽快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通过这一制度,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充实了学业,很好的落实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国家教育培养方针。学校也在这些项目中,提高了学术水平,促进了学科建设。联合培养的研究生,以其广泛的知识面,活跃的思维,丰富的实践经验受到了高校、研究所和企事业单位的青睐。与此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加强与国内外同行院校、科研单位的学术交流。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素质,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3.加大各院校各学科之间的学习交流当今各院校间教学的独立,资源和教学成果垄断,但是也会造成学生由于不能及时掌握旁系学科相关信息而产生设计单一化的情况。要根据时展和社会需求及时加大学科间、院校间的交流互动,充分利用各科交叉资源促进和加强在校生的教育和培养,可将同校不同学院师生或者其它学校师生组织起来合作比赛,既可以是本专业师生合作,也可以是其它专业师生交叉混合合作,做到知识互补,亲自动手合作,充分利用现有教学优势培养复合型和实用型人才,加强各院校、各专业的竞争力,推动各院校、各学院的建设和发展。

三、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索

(一)校企合作定向培养

院校可以与一些达到资质要求的园林相关企业,如苗木公司、园林公司、科研院所,试行“1+2”的园林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即与企业签订协议(任务书、合同书、委托书),研究生在第一年的基础课程修完并合格后,按照成绩择优选拔,在接下来的两年当中科研与实践均在企业内进行,科研内容可在签订协议前拟定,可根据企业的要求进行调整,毕业论文环节可在企业和学校的双重指导下完成,学生采取边工作边学习的方式,企业按月给学生发少量补贴或设立专项奖学金以兹鼓励。优秀学生毕业后可遵循双向选择方式到企业工作。如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与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园林设计院、天津方正园林建设监理中心、广东棕榈景观规划设计院、深圳北林苑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等34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校外实习和就业实践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专业实习实践、理论联系实践、提前了解行业现状的重要平台。从园林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角度看,只有提供功能全、数量足的实践教学基地,才能满足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

(二)校校合作、校研合作

学院与其他已设立园林专业硕士点高校、研究所进行合作教学,充分利用每一所科研机构、学校的资源条件与师资优势。定期进行实践教学和学术研究交流,互派学生进行学习。从而达到知识贯通,技术交叉后产生相乘的倍性效果。学校可以与其他科研机构和院校联合申请课题,分层次有序的不断深入研究,进行多学科、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的综合性的理论及应用研究,为研究生的科研活动提供辅助支持,科研院所良好的实践平台为学生最大限度的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更多的物质帮助与资源,而所合作的院校、科研院所也能加快研究进展,加快成果的获益速度,从合作中受益。

(三)与学校其他学院合作

研究生是导师的科研助手,导师对科研的方向有前瞻性、引导性和决策权,研究生则肩负着实践辅助的任务。园林专业作为省级重点专业,也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园林专业的研究生除了需要储备本专业的知识外,还需要了解生命学院的生物技术、资源与环境学院的景观生态学、农学院的作物栽培、病理,艺术学院的景观规划、空间布局等知识层面,因此,各院校可以充分利用本校的资源,以各学院为单位,进行院院联合培养,这不仅可以使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也是对大学整体科研进展的一个更大的促进,为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研究生的培养与交流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与合作机会。

(四)校内承包制和股份制的建立

院校不仅可以和企业,科研院所进行合作研究、生产,也可在校内与师生建立合作机制。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承包制或股份制的形式为老师、学生个人或小组提供一定面积的温室大棚、苗圃、林场等校内实践场所,组织师生亲自动手生产、培育,为学生提供扦插、组培、鲜切花盆景选育、树苗生产、诱变新品种等多种可供应市场需求的实践机会,在生产过程中配以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管理,最后利用固定的合作渠道将产品应用于市场的销售与收益。在项目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要吸引多方投资,各层共同参与,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让学校、师生有所收益,学校的收益同时又可用于实践基地的建设,可谓“双赢”。

四、实施效果

1.东北农业大学园林专业已与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吉林省农科院、哈尔滨市农科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输送了大批优秀研究生人才进行培训、实践,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部分学生研究生期间已能独立完成复杂科研项目,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科研能力显著提高,能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

2.通过基地合作教育模式的研究,对“双导师”制度的试行,完善了课程体系,学生科研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又更好的了解了行业的最新技术和研究进展,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能力,毕业生获得了企业较高的认可度。

3.高校科学研究在具有较大的前瞻性、探索性的同时由于在产业链中并不直接与消费端对接,科研的成果距离市场需求也有一定的距离,而科研基地的参与,充分利用了其能够更好地把握市场脉搏,针对于市场要求有一套完整的产品工艺程序,能够较完整的使科研成果形成经济效益等有利因素,与科研基地或企业联合对研究生培养,提高了教师业务水平,学生和教师同时进步,与之合作的科研院所也收获了优秀人才。

五、结语

实践证明,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线,以实践基地合作培养模式为基础,以市场开发为动力,创建研究生基地合作培养模式是增强园林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措施。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校外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是学院发展趋势和新课题。基地要与行业内企业及其它相关行业企业组成合作伙伴,共享设备、设施、人才等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资源,将企业作为实践基地的延伸,不断吸收企业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合作开发新技术和产品,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校的教学质量。

风景园林大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校园 节约型园林绿化 乡土植物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building the saving-type campus has become the national universities new campus development tendency,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in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campus activiti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alysis campus economical garden afforestation aspect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 the future, the hope can in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campus economical garden afforestation for reference.

Keywords: campussaving landscaping native plants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近几年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都相应的提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校园面积的扩大,大学城处处拔地而起,据国家教育部门户网站统计数据:2007年3月至2009年12月全国各高等院校仅绿化用地就新增面积1.1亿平方米,总面积达4.2亿平方米。高校新校园绿地面积的增加,无疑提升了大学新校园的景观环境质量,生态化、园林化已经成为众多高校校园环境建设的目标。同时面对日趋严峻的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问题,对于掌握众多资源的高校来说,节约型校园建设得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管理者的关注。

近几年在节约型校园建设上全国一些高校如像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在节水、节电、节能、节材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校园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还研究较少,甚至还存在着一些误区。表现在对于节约型园林绿化理解为减少校园园林绿化方面的投入,或者是简单的绿化种植,没有考虑植物所能产生的景观和生态价值。还有一些高校在新校园植物景观营造过程中追求快速成景,一味的引进大树,造成了生态的破坏和经济损失。这些都与节约型校园建设宗旨背道而驰。

所谓节约型园林绿化,就是以最少的资源和资金投入,实现园林绿化最大的综合效益,促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闫煜涛,2010)。北京林业大学朱建宁教授认为建设节约性园林的目标可分为3个层次:首先是在现行的园林绿地建设中注重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并在改善局部生态环境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以亲近自然的方式生活的空间;其次是完善城市的园林绿地体系,建立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屏障,创造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环境;最终要在大地上实现自然与人的和谐并存(朱建宁, 2009)。那些片面追求生态环境效益而忽视资源与能源消耗的园林,或者片面强调局部环境改善而忽视整体环境恶化的园林,以及片面追求视觉景观效果而忽视自然演变能力的园林等,都不能称其为节约型园林。

在高校新校园园林化建设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建设时期,在这一阶段大多数高校新校园都是平地而起,主要为园林山水骨架营造以及绿化种植等。由于这一阶段投入的资金较多,且校园规划以及园林基础方面的建设对于今后的校园园林发展至关重要,为此是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关键。第二个阶段为校园绿化养护期,园林植物进入养护期后,需要通过合理的人力、物力的安排,在水、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做好节约型管理;同时植物是活的生命力,需要根据其自然的生长适时对绿地进行改造,才能在景观、生态和经济上找到新的平衡点。在高校新校园园林化建设过程中,对于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具体应重视以下几方面:

1、尊重原始地貌,加强生态保护

大学校园自古就有“择胜地”、“依山林”作为办学的理想场所。为此尊重和理解新校区原始的自然地貌是不但是校园环境规划、园林建设的依据,更是建设校园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前提。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为例,该新校区处于杭州西溪湿地边缘自然原始地貌为低洼湿地。如采用平地回填,土方工程量就将达约450万m3。为此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了中国古典园林中挖湖堆山的方法,尽量做到校区内土方平衡。这一做法在节约建设成本的同时,大大丰富了校园内的垂直立面效果,为营造出水景、滨水、山地等不同风格的植物景观创造了条件。

同时在大学新校园建设过程中,一些保留的地形地貌、植被以及大树等都是校园今后的宝贵财富,如浙大新校区,在校区西南角迪臣路东侧保留了一块近六万平方米极具杭州西溪湿地地域特色的湿地,该处已经成为了校区内一道独特的风景,不仅让广大师生加强了对校区原始植被的理解,更在生态平衡和生物学教育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2、重视高校新校园植物景观规划

在许多高校新校园环境景观规划中往往有校园植物景观的规划,但这些对于校园植物景观规划却往往是泛泛而谈,而非因地制宜,这直接的后果就是校园植物规划不切实际,无法做为校园植物景观长远发展的依据。实际建设中往往是校园园林绿化建设跟从领导意识,重复建设经常发生,不仅在经济造成浪费,更因为没有前瞻性的景观规划很难形成像武汉大学樱花道等具亮点或是特色的校园植物景观。为此建设“节约型校园”,有必要认真的对待校园园林植物景观规划。

如浙江农林大学(原浙江林学院)在其新校区规划设计时提出了“植物园为整个校园服务,整个校园是植物园”的思想,使校园和植物园在空间上重叠,把新校区建设成为校园式植物园,使植物园以植物、园林教学为主,兼顾农林科技示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科学普及的功能,从而实现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休读场所、营造校园文化、凝聚师生人心的功能,打破了传统的仅以教学为主的专一功能,实现校园与植物园的和谐统一,达到两园合一(鲍滨福等,2006)。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植物景观规划在创“园”思路的引导下,围绕着建立玉兰园、月季园、松柏园、竹园、生态园、农业观光园等多个以植物为特色的 “专类园”“精品园”,逐步的引进了近四百多种植物品种,校园绿地、道路等植物景观已经初步形成规模。

3、重视地形、土壤等园林山水骨架的建设

地形是构成园林景观的基本骨架,没有好的骨架,就营造不出优美的园林植物景观。所有在地形上的因素都在某种程度上依赖地形,并相互联系,几乎任何园林植物景观营造的第一步就是利用和改造地形,所以科学、合理地认识、改造地形可以大大节省时间、金钱、人力、物力。

很多高校在校园园林建设过程中为了节约建设成本,在建设初期尽可能的减少土方挖填、更换种植土等园林骨架的建设费用,这导致了一些学校校园竖向设计的贫乏。土壤肥力、酸碱度影响了植物的生长,没有地形的变化更不利于校园节水、生物多样化等建设目标,得不偿失,而且在今后校园改造中,二次塑造地形或是换种植土的成本远远会高于建设初期一次性的投入,在经济上会造成二次的浪费。

一般对于地形来说,坡度小于1%的地形易积水,坡度介于1%-5%的地形排水较理想,坡度介于5%-10%之间的地形排水条件很好,而且是具有起伏感(王晓俊,2000)。植物配置结合地形可以分隔围合出各种空间,以达到规划设计所期望的艺术效果。同时设计地形低洼,在建设中有湖面、池塘的高校校园在今后校园绿化养护上也可以直接从湖面、池塘中取水灌溉,避免了使用消防水或是自来水。

4、重视植物材料的选择

植物材料的选择对于校园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校园绿化中,一定要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遵循生态学原理,合理配置,根据不同物种的生态位,综合利用空间和环境资源,乔、灌、草、藤结合,快生与慢长结合,常绿与落叶结合,针阔结合,阴阳结合,水陆结合,通过物种的立体合理配置,实现群落结构的优化,发挥其最大的生态功能和生态效益(覃勇荣,2006)。

4.1因地制宜、选用乡土植物。国内一些学者从节水角度出发,提出节约型园林要考虑多种植耐旱性植物,笔者认为对此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因地制宜。乡土植物是当指当地固有的植物种类。对当地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迁移成活率高,能有效地与其他物种和谐共生,选用乡土植物可比常规绿化一次性费用减少30%左右,后期管理时,水用量相对减少60%-80%(马鹤林,2010)。更能体现当地的植物景观特色,因此乡土树种应该是节约型校园植物最佳的选择。

4.2种植选择成活率高、规格适宜的绿化材料。不同树种都有其各自的生长发育规律,具有生命周期的变化,即从幼苗期、壮树期,最后进入衰老期(陈绍云等,2008)。幼苗期、壮树期的植物在经过迁移种植后,根系及树势恢复较快,病虫害发生的机率较小,而且规格适中的植物市场采购价格也相对较低,栽植及后期养护的成本更低,为此植物营造过程中不应一味的强调使用大苗,应尽量避免选用处于衰老期的植物材料。同时自然界中一些植物,特别是一些名贵树种对于生长环境要求苛刻,迁移栽植成活率较低,为此在新校园植物配置中,应减少此类树种的引种或者在种植环境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引种,这样才能降低移栽失败的风险。

4.3从经济角度出发,种植成活率高、规格小的园林树木,虽然能迅速的起到校园绿化的作用,但是植物配置没有高低层次、大小的对比,短时间内很难达到较好的景观效果,而且作为大学校园,没有大树的陪衬,让人感觉校园内似乎少了历史文化的沉淀,更与校区内现代化的高楼建筑格格不入。大树移栽能在最短时间内改善环境景观,较快地发挥园林树木的功能效益,又能满足重点工程、大型市政建设绿化美化等要求。它是城市绿化中为了提高树木造景效果而经常采用的重要手段和技术(郭学望等,2002)。在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26种近二百多棵大树种植时以及生长近六七年的照片对比分析发现,大树树形骨架越完整树形恢复越快。其中香樟、朴树、喜树、栾树、榉树、无患子、桂花在树形骨架不完整的情况下,仍能从主杆上萌发出较多的主侧枝,恢复成自然生长的饱满的树冠,为此易作为大树迁移的品种。同时对同类大树照片的对比分析发现在种植在广场、道路树穴中的大树生长恢复势不如在大面积绿地内;香樟等迁移大树的截断树干必须要进行防水、防腐等处理,不然会对恢复的树体造成新的影响。

5、校园绿化养护中节约型思路

植物景观的营造不像建筑,在一定的建设周期内就可以完成,植物是活着的生命体,迁移成活后在校园环境中的恢复生长离不开后期的绿化养护。日常的绿化养护工作主要为水、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管理,为植物的恢复和生长创造条件;

5.1绿化养护中的节水管理

绿化养护中的节水管理主要体现在对于雨水、中水的利用以及绿化灌溉方式上。目前国内城市绿地节水技术也往往局限在对河道、湖泊的天然降水的利用上。以同济大学嘉定校区为例,该校区中间有一个河流穿过,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在雨水管道铺设中,将雨水管道与河道贯通。这样,在下雨时雨水经过管道流到河道中,减少了水的排放。在天晴时,就地打开井盖,就可以对周边的绿化景观灌溉,节约了大量自来水。仅此一项,一年节约用水30.8万吨(陈翊等, 2008)。这是校园绿化节水就地取材最好的实例。对于绿化节水灌溉,以杭州为例,据统计杭州市仅有1/4的园林绿地使用喷灌,且局限在较大面积的草坪中,多数景区采用的仍然是效果差的灌溉,特别浪费水的非常落后的漫灌(齐方圆,2010)。原因在于杭州水资源丰富,而节水器具对水质要求较高,一般只能使用自来水,设备投入及养护成本较高,没有得到推广。为此在节水灌溉方面本地区有待于先进的技术开发,满足市场的需求。

5.2绿化养护中的肥料管理,

高校新校园土壤一般为施工过程中从外面运来非表层的客土,土壤肥力较差,又经过人工、机械的翻运,易板结,透水透气性差,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必须要对土壤改良。一些复合肥虽然有施肥方便,起效明显等优点,但长期使用易造成土壤板结,土壤养分不均等问题。而有机肥具有多种养分,供肥时间平缓持久,能满足植物不同生长期的需要的特点,施肥成本也较复合肥便宜。为此建议在校园寒假期间通过施用有机肥料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来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和通气性能,减轻土壤的污染状况。另外增施不同种类的肥料对于绿化节水有一定的效果,如高比率的氮肥促进草坪草茎叶生长,导致草坪草需水量增加;而钾磷肥增加草坪草的抗旱性,促进根系生长(宋桂龙,2002)。

5.3绿化养护中的病虫害防治管理

近几年由于人为的生态破坏,造成了病虫害高发,每年不得不用大量的农药及生物制剂对病虫害防治,在经济上浪费,同时对环境又会成为一种污染。为此可以采用一些物理手法来诱杀害虫。如山东技术大学近在校园广场、绿地中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单灯一天可诱获昆虫4万多只,减少了农药使用量,既环保又安全(山东科技大学网站)。在校园绿化养护过程中冬季可对主杆类树种进行石硫合剂刷白,这虽然是普通的绿化养护手段但对于预防来年的病虫害效果明显。

5.4绿化养护中的植物修剪

通过对植物的修剪整形也能达到节水、病虫害防治、促进生长等目的,频繁修剪可以减少顶端生长量,增加冠层阻力,如修剪频率越高草坪耗水量越少,一周修剪六次比两周修剪一次耗水量低41%(宋桂龙,2002)。同时一些按照设计意图进行的植物修剪、造型也会提升校园植物的景观价值——经过精心修剪的几株树或是一排绿篱都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6、校园绿化改造中节约型思路

同时不同植物又有着自身的生长周期。植物景观营造应充分利用植物生长和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注重植物景观随时间、季节、树龄渐变化的效果,强调人工植物群落能够自然生长和自我演替,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前瞻性的景观预想,后期的养管措施,来逐年提升校园的植物景观价值。目前以植物群落造景已经成为校园绿化的共识,植物群落造景更能发挥出校园内绿地的景观价值和生态效益,但是人工环境下植物群落的构成是不稳定的,群落中乔、灌木、地被植物处于一种资源竞争的状态,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工环境下的植物群落中上层乔木为争夺阳光,长成“豆芽菜”状态,而下层灌木、地被,因为缺水、缺阳光逐渐退化、死亡。同时一些省、市绿化保护法规条例,又严格禁止对绿化苗木进行迁移,无形之中造了大量的绿化苗木因生长不良死亡,而存活在绿地内苗木也因为过度竞争生长不良。为此从节约型角度出发,建议修改相关的法律法规,在绿地建成五、六年后对绿地植物群落内植物生长情况进行分析,达到一定的郁闭度就应该进行疏苗,以保证绿地内植物健康生长。

高校新校园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重在因地制宜,本文对校园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重视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浅显的论述,希望能为今后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鲍滨福,马军山.两“园”合一学用并举——浙江林学院植物园规划设计探索[J].中国园林,2006,(5):25-29.

[2] 陈绍云,马元建.观赏植物整形修剪技术[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 陈翊,陈小龙,高欣.浅议如何创建节约型校园[J].今日科苑,2008,(2):292.

[4] 郭学望,包满珠.园林树木栽植养护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5] 马鹤林.城市引进乡土植物的若干问题的思路[J].内蒙古草业,2010,(1):23-25.

[6] 齐方圆.杭州园林节水技术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7] 宋桂龙.科学管理实现草坪节水[J].中国花卉园艺,2002,(10):14-15.

[8]覃勇荣.大学校园园林绿化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4):105-108.

[9] 王晓俊.风景园林设计[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10] 闫煜涛.初探节约型园林中的“节材”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上一篇:园林景观设计论文范文 下一篇:园林技术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