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商业秘密的知识产权综合保护

时间:2022-07-21 04:48:52

论企业商业秘密的知识产权综合保护

摘要:在企业的商业秘密保护中采取知识产权的综合保护战略,是企业实现商业秘密自我保护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企业的商业秘密保护中应当采取知识产权的综合保护战略,即在商业秘密的保护过程中,与其他知识产权相互结合,既要与专利结合,也要与版权结合,以实现对商业秘密的综合性覆盖和保护。

关键词:企业;商业秘密;知识产权综合保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DF3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1-0173-02

一、商业秘密与专利竞合①

商业秘密和专利的竞合是指在技术信息的保护方面,专利和商业秘密存在交叉,两者要选择其一予以适用的情形。在这种情形下,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企业在选择时,需要分别考虑和对比两种保护方式的优劣。

(一)企业选择商业秘密保护技术信息的优劣分析

企业选择商业秘密保护技术信息的优势主要表现在:(1)商业秘密是技术信息的天然保护衣。因为很多技术信息的新颖性低于专利权所要求的法定标准,无法获得专利权的保护。而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门槛要求很低,只是要求不为公众所知,具有秘密性,所以这些技术信息自然落入商业秘密的保护范围之内。而对于已经达到专利授予条件的技术信息在申请专利前,自然也受商业秘密的保护。(2)商业秘密是企业永久的私有财产,企业可以在任何国家主张。商业秘密只要不被公知就会永存下去。而专利是以公开来换取法律保护的,只能在法定期限内存续。由于商业秘密以保密措施的采取为获取各国保护的前提,因此商业秘密遭到侵犯可以在任何国家主张,从而突破了专利权保护的地域性限制。(3)商业秘密取得和维权的法定成本低。由于商业秘密像版权一样是自动产生的,且存续主要依靠自我保护措施的采取,所以商业秘密取得和维权的法定成本低。而专利权的取得和维持则需走过一切法定的程序,要付出时间和金钱成本。商业秘密遭到侵犯时,可以直接提讼。而专利侵权诉讼的提起,必须以技术公开为前提。在诉讼阶段,还往往会被拖入专利无效的诉讼中去。

企业选择商业秘密保护技术信息的劣势主要表现为:(1)商业秘密的价值不稳定,影响了商业秘密的流转。商业秘密全靠企业采取保密措施保持其秘密性,如果稍有疏漏的话,很可能就丧失其权利。(2)在诉讼中,面临更大的败诉风险。因为其他企业也可以通过合法途径去获得和使用相同的商业秘密,所以给维权带来了更大的败诉风险。企业要证明竞争对手存在侵害商业秘密的不正当行为。

(二)企业选择专利权保护技术信息的优劣分析

企业选择专利权保护技术信息的优势主要表现在:(1)专利的价值稳定可靠,利于流转。因为专利是以公开为条件换得了国家对他合法完整的垄断地位的认可,所以,它能对抗后来者,即使他人独立研究开发出了相同的技术信息,如果要实施,仍然需要取得许可。同时,它也能对抗拥有在先权利者。即在先权利者,如果超出原有的范围制造、使用的,则构成侵权。因此专利的价值稳定可靠,专利流转的市场也很大。(2)在诉讼中,法律对专利的保护更强大有力。在专利受到侵害时,权利要求书是企业主张权利并要求承担责任的根据。权利要求书是申请人向国家申请保护的发明创造及申请保护的范围的文件,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

企业选择专利权保护技术信息的劣势主要体现为:(1)取得和维护的成本较高,而且是以公开去换有限的法定期限的保护。(2)申请专利有两头落空的风险。在专利申请阶段,专利申请书和权利要求书都将对全社会公开,如果企业就其技术秘密申请专利而未获得批准,则该技术秘密,在得不到专利保护的同时也失去了受到商业秘密保护的可能性。因此申请专利有两头落空的风险。

(三)技术秘密采取专利亦或商业秘密保护的方式的策略选择

其一,申请专利与否要谨慎行事。企业取得发明创造后,往往倾向于申请专利。特别是对某些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已经饱和,要走国际化战略,却遭到国外竞争企业的专利、商标以及技术标准等知识产权壁垒阻碍从而对专利更是有迫切的需求的企业。但是否申请专利需要企业内部负责专利申请工作的专业人员结合专利法的规定,与负责此项发明的研发人员合作,充分考察,分析论证这项技术秘密能否获得专利保护。

其二,客观估量企业本身所具有的保密能力并考虑该技术信息自身的秘密价值。企业应当考虑商业秘密保护方式对本企业来讲是否具有可行性。如当该技术秘密商业前景广阔且生命周期长时或当该技术秘密是企业的关键或核心技术且所属专业领域现有技术发展水平不高更新不快时或当该技术秘密不易被破译或被对手经过重复开发而取得时,只有在企业既有提供保密措施的经济实力且商业秘密本身也适合保密的,才能采取商业秘密的保护方式予以保护

二 、商业秘密与专利聚合①

在技术信息的保护方面,商业秘密和专利也存在聚合的情形。即是指商业秘密和专利可以同时使用对技术信息予以保护的情形。因此在这些情形下,企业在考虑如何保护自己的创新性技术成果时,两者是可以综合使用的。

(一)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技术秘密的保护问题

选择何种策略予以保护不是一成不变的。一项技术秘密成果在研发的过程中所取得的阶段性且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成果以及在这项技术秘密成果完成后,申请的专利授予以前,是要依靠商业秘密来保护的。而且发明创造在获得专利前,也只能作为企业的商业秘密进行保护。此外,商业秘密的保护与专利保护之间的变换也可能是企业采取的市场竞争战略。对于那些技术含量高,研发难度大,对手企业难以在短期内研发出来或者即使通过反向工程也不易获取的技术信息成果,企业可以选择先采取商业秘密的方式予以保护,而一旦发现对手已经具备了完成此技术的实力时,就应该尽快申请专利。这样就通过商业秘密保护的形式变相延长了专利的保护期限。

(二)用全面布局的眼光去看待技术秘密的保护问题

当对一系列的技术成果决定如何保护时,要通盘考虑。企业决定申请专利后,应当考虑发明创造中的哪些部分可以作为专利申请对于有的技术成果以专利方式保护有利,而对于影响技术效果的工艺,如最佳浓度,最佳条件可以选择以商业秘密的方式予以保护,因此应该做出好的专利申请布局。典型的如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的保护方法。[1]该公司综合运用了多种知识产权来保护自己的产品,如公司对于VMD技术进行了如下保护:考虑到芯片的硬件特征,公司对于芯片部分采取了专利保护方式;通过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版权对芯片版图进行保护;而在软件和算法部分,利用专利进行保护的同时,更多地通过商业秘密方式保护一些不适合采用专利保护的重要技术;用版权保护文件格式和多媒体内容部分,同时部分可专利化的技术取得了专利保护;同时,利用商标标示的作用弥补上述保护网的漏洞,即使部分专利被无效掉或被规避开,由于商标的认同仍然可以保持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这种综合利用知识产权体系保护的做法,降低了产品被侵权的风险,特别是商业秘密的恰当运用,增加了侵权者获得公司技术信息的难度,使公司在技术领域占据了遥遥领先的地位。

(三)商业秘密保护的应变措施补救性专利申请

企业商业秘密中有的技术秘密本身具有可专利性,但企业出于期限性以及公开或申请不能获得专利等的因素的考虑,没有申请专利。但在这些秘密泄露时及时申请专利,可以保障企业在一定时间获得排他性的利益。企业商业秘密遭到侵权以后,即使获得胜诉取得了赔偿,但是由于商业秘密已经失去了客观秘密性,即使再有主观保密的愿望并采取保密措施也不济事了。这时,企业通过对该技术信息申请专利的方式能获得一定期限内独占使用的权利,能够弥补商业秘密遭到泄露的损失。但企业要对这部分技术信息早做好申请专利的准备,如果企业从遭到侵权时才开始准备,就可能失去专利申请的有利时机,从而因为自己行动迟缓虑事不周,而使自己商业秘密保护的应变措施落空。

三、借助版权来保护商业秘密

在实践中,商业秘密和版权有着至为密切的关系,有人认为企业商业秘密简单说就是文档[2]。也就是说企业商业秘密从其承载形式上来看,多体现为文档。因此有时商业秘密的保护对象在符合法定的版权构成要件时,也构成了版权的保护对象。如产品设计图以及建设构成设计图,这些图纸是耗费体力个脑力的智力,具有经济性、实用性,是享有版权的商业秘密。[3]在英美法中,有很多版权和商业秘密共同对商业秘密予以保护的判例。典型的案件就是印度德里高等法院所审理的布莱迪诉印度化工设备公司一案,判决认为,依据设计图及其说明制造出产品的行为是一种立体复制行为,即将平面作品以立体方式再现,这种复制正是版权法上作者所享有的复制权的体现,因此法院判定被告同时侵犯了商业秘密权与版权。[4]

即使不承认立体复制权的国家,版权和商业秘密权的保护对象也有很大的重合之处。如某人含有商业秘密的工作笔记被人擅自公布在报刊上,则该人的版权在受到侵犯的同时,其商业秘密也受到了侵犯。因此,法院可以从商业秘密和版权两个方面同时给予保护。利用版权法保护商业秘密的好处在于只要商业秘密构成版权法中所指的作品,该商业秘密就受到版权的自动保护。在商业秘密没有采取合理的为法律承认的保密措施时,该商业秘密不能得到商业秘密的保护,但如果构成版权的保护对象的话,则能使商业秘密权人的智力成果多一层法律的保护屏障。无疑,这对权利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是有利的。

商业秘密作为一种信息,是以载体的形式予以显现的,同时也是可以以立体复制的方式予以再现的。立体复制的思想尽管已经在英美国家承认实施,但却一直未在大陆法系国家予以认可。同样的,在我国也是不予承认的。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商业秘密形式都能够得到版权法的保护。所以,利用版权法来保护商业秘密要受到很多的限制。

参考文献:

[1] 向飞,陈永春.企业法律风险评估[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196.

[2] 邱斌.量身打造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制度[J].电子知识产权,2010,(2).

[3] 王中.两权竞合――论商业秘密的版权保护[J].国际贸易,1998,(4).

[4] 李扬.知识产权的合理性、危机及其未来模式[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344.

上一篇: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各参与方的法律关系 下一篇:谈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调整优化投资结构的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