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水泥搅拌桩与双向搅拌桩的施工对比

时间:2022-07-20 06:19:46

常规水泥搅拌桩与双向搅拌桩的施工对比

摘 要:结合工程实例,通过软基处理中常规水泥搅拌桩与双向搅拌桩施工工艺、试验对比,找出质量更稳定、更经济、发展前景更广阔的工艺。

关键词:常规搅拌桩;双向搅拌桩;施工工艺;对比

水泥搅拌桩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将水泥浆固化剂喷入软土地基中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和一定强度的桩体,并与桩间同作用组成复合地基。

目前搅拌桩在软基加固处理得到广泛的使用,但使用不同的工艺有不同效果,常规搅拌桩与双向搅拌桩在施工质量上、经济上有明显的差别。

一、工程概况

湛江港#300、#301泊位装卸储运系统技术改造工程土建工程把原泊位的3.5万吨级磷矿石装船泊位扩建为15万吨级煤炭卸船泊位,并建设相应的道路、堆场、皮带机栈桥、转换房、变电所等生产辅助建筑及其他配套设施,堆场面积约6.71万平米。其中地基处理中包括C区水泥搅拌桩。C区整平到+6.21m后进行水泥搅拌桩施工,处理面积为23818平方米。

水泥搅拌桩区域按置换率分为五个区域C1、C2、C3、C4和C5,桩径600毫米,等边三角形布置。C1区置换率12%,桩间距1.65米;C2、C3和C4区置换率18%,桩间距1.35米;C5区置换率28%,桩间距1.1米。桩长分别为7~14.3米,桩总长为135631米;根数为14317根,水泥掺入比按15%。

(一)地质情况

本堆场是原有磷矿堆场,已使用多年,上部约有2.5m人工填土,下卧约4.5m的吹填砂,地质情况良好。根据现有地质资料,地质描述如下:

1.人工填土:厚度变化较大。一般在上部为厚度约20~30厘米的混凝土地板,下部以红色粉质粘土及粉土为主,含少量中砂颗粒,湿,可塑,粘散。

2.吹填砂:浅褐色中砂,饱和,松散,砂质较纯,级配一般。

3.淤泥质粘土:厚度较小,平均厚度为0.67米,灰黑色,饱和,软塑,上部含少量中砂颗粒,下部粘性较好。

4.粉质粘土:厚度变化较大,浅黄色,湿,可塑,混杂少量细砂,粘性较好,局部为粘土。

5.粘土:灰色,湿~很湿,可塑,局部为软塑,粘性较好,间夹薄层粉细砂,具水平状层理。

6.中砂:灰白色、浅黄色,饱和,稍密~中密,局部松散,含少量局部多量粘粒,具粘性,局部相变为粉土。

7.粉质粘土:灰白色,湿~稍湿,可塑~硬塑,混杂较多粉砂,粘性较差。

8.粉质粘土:以灰白色为主,少许紫红色、灰黄色,湿~稍湿,硬塑~坚硬,粘性一般,夹杂少量~多量粉细砂,局部相变为粉土或粘土。

9.粉砂:灰白色、浅黄色,饱和,稍密~中密,含少量~多量粘粒,具粘性,局部相变为粉土或粉质粘土。

(二)主要设计参数

1.水泥掺入比暂按15%;

2.设计桩顶标高按照设计施工图纸,设计要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200kpa;

3.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1.2Mpa(90天);

4.钻孔取芯率不低于80%。

二、常规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

(一)选用PH-5B型搅拌桩机施工,主要技术参数

1.地基加固深度:18m;

2.成桩直径:500~600mm;

3.钻机转速(正):15~108r/min;

4.钻机转速(反):17~136r/min;

5.最大扭矩:14.05kN.m;

6.提升速度:0.228~1.273m/min;

7.进给提升力:小于78.4kN;

8.钻杆规格:125×125;

9.纵向单步行程1.2m,横向单位步行程0.5m;

10.接地比压:0.04Mpa;

11.灰罐容量:1.3m3;

12.电机功率:主电机37KW,空压机13KW,油泵电机4KW,发送器电机1.5KW;

13.整机重量:12000kg;

(二)常规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

采用四搅两喷的工艺

1.定位:经测量定位放线,搅拌桩机就位、调平,钻头对准桩位。

2.预搅下沉:启动搅拌机电机,放松起重机链条,使搅拌机沿导向架搅拌切土下沉,下沉的速度可由电机的电流监测控制。

3.制备水泥浆:待搅拌机下沉到一定深度时,即开始按设计确定的配合比拌制水泥浆,待压浆前将水泥浆倒入集料中。

4.提升喷浆搅拌:搅拌机下沉到达设计深度后,开启灰浆泵将水泥浆压入地基中,边喷浆边旋转,同时严格按照设计确定的提升速度提升搅拌机。

5.重复上、下搅拌:搅拌机提升至设计加固深度的顶面标高时,集料斗中的水泥浆应正好排空。为使软土和水泥浆搅拌均匀,可再次将搅拌机边旋转边沉入土中,至设计加固深度后再将搅拌提升出地面。

6.清洗:向集料斗中注入适量清水,开启灰浆泵,清洗全部管路中的残存的水泥浆,直至基本干净,并将粘附在搅拌头上的软土清洗干净。

7.移位:重复上述1~6步骤,再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

由于搅拌桩顶部与上部结构的接触部分受力较大,因此通常还要对桩顶1.0~1.5米范围内再增加一次输浆,以提高其强度。

(二)施工工艺

采用两搅二喷的工艺

1.定位:经测量定位放线,搅拌桩机就位、调平,钻头对准桩位;

2.制备水泥浆:开始按设计确定的配合比拌制水泥浆,待压浆前将水泥浆倒入集料中;

3.下沉喷浆搅拌:启动搅拌机电机,放松起重机钢丝绳,使搅拌机沿导向架搅拌切土下沉,下沉的速度由电机的电流监测控制。工作电流不应大于70A。如果下沉速度太慢,可从输浆系统补给清水以利钻进;

4.提升喷浆搅拌:搅拌机下沉到达设计深度后,开启灰浆泵将水泥浆压入地基中,边喷浆边旋转,同时严格按照设计确定的提升速度提升搅拌机。

四、工艺试验对比

采用以上介绍常规搅拌机施工及双向搅拌桩施工的工艺流程,分别在C1、C2、C3、C4、C5区作了试验搅拌桩,每区选1根(各工艺选1根),总共10根试验桩。通过配合比、钻孔取心率、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等方面对两种搅拌桩进行对比,得出试验结论。

(一)选用配合比

根据室内配比试验强度的结果、输浆的难易程度及地基土的含水量综合确定配合比如下:

(三)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

芯样室内养护至90天做无侧限抗压强度检测,为试验需求,桩体每3m抽1组芯样做无侧限抗压强度。

(四)试验结论

1.双向搅拌桩的取芯率高于常规搅拌桩;

2.双向搅拌村施工的无侧压强度明显比常规搅拌桩的变化幅度要小,抗压强度稳定。

五、结束语

从施工艺对比:双向搅拌桩施工时,由于内、外钻杆旋转方向相反,叶片搅拌产生的剪切力基本抵消,能减少搅拌桩施工对周土体的扰动,同时基本消除地面冒浆现象。从试验段测试结果表明:双向水泥土搅拌桩较常规搅拌桩的桩身质量比较均匀,桩身强度沿深度变化较小。在同样的设计参数上,双向搅拌更能保证设计要求,或更富余,在富余大的情况下可作固化剂(水泥)的掺量作调整,从而节省了成本又保证了施工质量。因此,得出结论:在工程地质条件和设计参数相同的基础下,双向搅拌桩质量稳定、节省施工时间,节约成本,有很好的适用性和经济性。

参考文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汪正荣.建筑地基与基础施工手册[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张伯平,党进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1.

[5]孙家齐.土木工程地质[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6]骐先桩.基工程检测技术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上一篇:浅谈商品混凝土公司的质量管理 下一篇:SA8000对中国出口贸易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