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学生心灵的艺术

时间:2022-07-20 05:39:34

走进学生心灵的艺术

经常会有老师发出这样的感慨: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了”。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与学生整天朝夕相处的在一起,为什么就是难以走进学生的心灵呢?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其实孩子的心灵就像是一个七彩的世界,一本内容丰富的书,这需要我们用心去品读去欣赏。

怎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呢?现结合班主任工作中的几个个案,提出来与同行共同探讨。

一、 低下“高贵头颅”,走进孩子的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的心灵决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然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

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放下教师的架子,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走进学生,与学生交朋友,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低下头,发现身边的美。

班上一位同学在他的作文中这样写道:“在小学时课程少,学习轻松,老师也常常跟我们一起谈心、游戏,而今,课程多了,个个老师都板着脸,十分严肃,没有一点笑容,真难学。”学生是天真的,纯粹的,脆弱的心灵需要老师呵护的。只要我们能够放下架子,蹲下身子,真诚地走进孩子们的世界,积极地融入孩子们的生活,与他们一同欢笑,一同忧伤,一起爬磨滚打,一齐感同身受,他们就会把我们当作“大孩子”和好朋友,一旦得到他们的认同,他们就会对我们“毫不设防”,敞开心扉无所不谈。总之,我们应该想孩子之所想,急孩子之所急,总有一天你将成为学生心目中的“知心姐姐”。

二、 以生为友,走进孩子的心灵。

班主任我们应具有一颗博大的“爱心”,去爱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值得我们去爱。

有人说:"老师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这就要求教师调整心态,站在学生父母的角度上去主动关爱学生。每当开学的时候,有的家长送孩子来校后,总虔诚地拜托老师,"唠叨"地叮嘱孩子;有的家长,家境困难,为了孩子省吃俭用,心中还是藏着一丝美好的希望;有的家长还要通过电话,常常就其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向班主任或科任教师事无巨细地问长问短,或喜或忧。他们将孩子在送进学校,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梦想变成现实。

我班上有一个叫小玮(化名)的小男孩,当时算是班上最难管的学生了,说脏话、打架、不遵守课堂纪律、不完成作业等等。慢慢的我发现,他本是个很聪明的学生,尤其体育成绩特别好,可是因为家庭原因(父母离异,家庭贫困,跟爷爷奶奶过),他越来越自卑,心理不平衡,慢慢的变的很叛逆。总觉得老师、同学都不喜欢他,喜欢到处惹事生非。

于是,我常常找她聊天、拉家常,给他写些鼓励的小纸条,告诉他自己的优点,一些名人成长的故事。有一天,她突然好奇地问我:“老师,我老犯错,给班里拖后腿,你就不讨厌我吗?为什么我每次犯了错你都不骂我呢?”我笑着说:“嘛要无缘无故地骂你呢?”他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知道我有很多缺点,许多同学都到你那儿告我!”我严肃地说:“你要是犯了错误,是我没有把你教好;你还小,很多东西都不懂,这不能全怪你。老师相信你,有一天你懂事了,一定会改正的,你觉得呢?”他什么也没说就走了。此后,我惊奇地发现,他变了:大扫除里有了他的身影,课堂上不再捣乱,午休也能按时睡觉了~~

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只要是人都会犯错,更何况是学生。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 大的进步;宽容学生的任性和调皮……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我会适当的提醒与鼓励,或轻声耳语或抚摸一下他的头,这样既缓解了学生紧张的情绪,又增强了他 们的学习信心;当学生犯错时,我从不当着大家的面大声批评,而是私下和他交流,让他看清自己的过失,并树立改正的信心,体会到老师的用心良苦。这样不但增 强了他们的信心,又进一步的缩短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三、以表率之心,走进孩子的心灵

教育对教师人格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教育学生即不是在演戏,也决不能搞“双面人”。只有真正发自内心的、表里如一的、言行统一的,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当与学生一起集合时,学生排队做到了快、静、齐,老师做到了吗?当学生在走道上轻声慢步,老师做到了吗?当学生亲切地向你问好时,老师回礼了吗?当学生按时进教室上课,老师按时到了吗?当学生能够自觉地弯腰捡起地上的垃圾,老师能自觉地做到吗?

一次,我肚子疼,上课迟到了,我跑到教室门口时学生都以异样的眼神看着我,我突然意识到,这是很好的教育契机。我大声向着全班同学说了声:“对不起”。学生们都很吃惊,老师也会向学生说对不起啊。但以后,学生迟到的现象几乎没有了。

有人说,教育是一堆细节,是一项精细的工作,面对个性不同的学生,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用心地塑造每一个稚嫩的生命,那么,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

其实,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一点也不难,只要对学生心胸开阔一点,师爱博深一点,欣赏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尊重多一点,与学生心灵的距离就会近一点,再近一点。

上一篇:重走萧红路程的思考与感悟 下一篇:新生班级辅导员助理:高职院校德育实践的重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