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端午班会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5 14:40:50

走进端午班会总结

走进端午班会总结范文第1篇

一、尝试让生命灿烂如花

(一)校内活动从创新主题班会入手,在体验中感受生命的意义

主题讨论是一种受学生欢迎,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且实践效果好的一种活动。将主题班会的内容由空泛化变为生活化,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发现问题,通过学生个体和班级集体活动进行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主题班会的方法由表演型变为体验感悟型。改变过去由学生围绕主题演几个节目,如演唱、小品、朗诵等形式,但对这些节目的内涵缺少深度挖掘,不能给学生带来内心体验,班会活动的教育功能不能让每一位学生达到内化的效果,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设计学生喜爱的体验型的班会形式,寓教于乐、寓教于动、寓教于生活,通过学生亲身体验,从而达到自悟、自我教育、同伴相互激发感悟的教育目的,促进学生的成长。为此,不妨打造一些主题班会课的“品牌栏目”。活动设计举例:

三名工程———“名曲欣赏”陶冶情操,抚慰心灵;“名言放送”启迪思考,引导行动;“名人导引”走近楷模,激发理想。

心灵氧吧———哲理故事导人生感悟。精彩的故事,比直白的说教更让人感到亲切。听说教,学生的反应很可能是在你开口之时,就筑起了一道精神防线;听故事,学生的反应往往是在情节之后,陷入深深的思考。

我知我师,我爱我师,我爱我家———了解自

己的老师,写出对老师的希望;欣赏自己的老师,为老师写出赞美的评语;热爱自己的学校,为母校提一条好的建议。

我的地盘我做主———班级是我家,发展靠大家,凡事让学生自己拿主意,老师起好引导作用,开展值周班主任活动,让同学自主管理班级。

真诚道歉———用自我批评提升师生的自律意识,用真诚道歉拉近师生情感距离。

阳光地带———把心理学教师设计的心理测试活动运用到班会中,让学生进行体验,谈出感受,写出心得,提升认知,升化情感。

(二)校外活动从体验到感悟,从感悟到提升,在实践中感受生命的价值

充分发挥我校“好雨义工社”的作用,在做好校内义工实践的同时,鼓励大学生走向社会,更多地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志愿者活动,在过程中体会生命的价值。也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在酸、甜、苦、辣的社会实践中体验生命之花开放过程的艰辛及花儿开放的喜悦。

活动设计举例:

走进中小学———大学生志愿者义务做家教活动

走进福利院———大学生志愿者周日义工活动

走进养老院———大学生志愿者义务为孤寡老人服务活动

走进社区———大学生志愿者义务文化宣传活动

二、努力让生存充满希望

(一)勤奋学习,励志成才

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是生存必不可少的事,不学习,就没有生命质量;不学习,就不能很好地生存;不学习,就无法进行创新;不学习,就难以成为真正的人。从身边找到看得见的实例,引导他们一点点去领悟。把身边同学的勤学例子树立为学习的榜样,营造勤奋学习的氛围,以刻苦学习为荣,以浪费时间为耻。

活动设计举例:

梅花香自苦寒来———部级奖学金获得者故事汇编

职业技能大赛———教师教学技能比赛(说课、新课导入、讲题、班会设计、板书、课件制作等比赛)

(二)自强自立,磨炼意志

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精神除了从教材和书本中去学习体会,更重要的是从身边同学的身上看到贫困并没有压倒他们,出身贫寒不是自己的错,不敢面对现实,并勇于去改变现实才是自己的错。可通过以下活动让学生去尝试和体会。

活动设计举例:

风雨彩虹———抗挫故事集,收集全校师生抗挫小故事。任何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考验,只有总结经验教训,振奋精神,才能继续前进。

家教故事———大部分同学都有找家教的愿望,一部分同学正在做家教。在找家教、做家教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让人难忘的故事,有痛苦的体验,也有快乐的感受,不论欢乐还是痛苦,都是人生宝贵的财富,也是生命成长必经之路,用文字见证我们的成长。

三、爱心让生活充满阳光

(一)借节抒情,用爱育人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要求。《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指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

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情趣。这些节日承载着人们美好的希望和祝福,被历代文人墨客反复歌咏。这些节日蕴涵着人们特殊的情感内涵和文化价值需求。传统节日体现民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中国人最美好的向往就是人间的亲近与和谐。其中,有对父母与长者的敬爱之情,有手足牵挂之情,邻里互助之情,朋友相援之情,以及对先人和故土家乡依恋的情感。端午、清明、中秋、除夕等传统节日就充分体现了这些情感。不同的月份有不同的节日,但所有的节日都体现一个字“情”,爱国之情,爱家之情,爱人之情,充分挖掘节日的育人功能,让传统节日唤发新意,让生活中的节日充满爱的光芒,让生活在爱的节日中变得美好。

活动设计举例:

端午节———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将中华民族的气节教育和节气文化结合,组织包粽子等民俗活动,引导学生崇尚自然、强身健体,培养“团结合作、锐意进取、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精神。

中秋节———突出团结、团圆、喜庆丰收的主题,了解“和”文化的内涵,努力营造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节日氛围,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健康人格。重阳节———突出感恩父母、敬老孝亲的主题,引导学生走进福利院、社区,为父母长辈服务、为社区老人服务,大力倡导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优良美德,营造和谐文明、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

教师节———突出感恩老师的同时,也要突出感恩学生。感恩老师的教诲,感谢学生的参与,让师生在相互感恩的过程中体会生命的美好。

(二)爱心传递,故事育人

用身边的人的故事感动我们,激励我们。这个世界因为有了爱变得温暖,因为有了爱让我们感动。通过本校师生的爱心故事让学生感受爱就在我们身过,我们生活在爱的世界里,生活是多么美好。活动设计举例:

1、编辑本校的爱心故事,让真实的人和事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感动,激发每一个人爱心愿望,让心有爱,让爱有心。

2、评选本校的爱心使者,让我们感受天使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天使,都可以给人间带来幸福和快乐。

3、开展爱心传递活动,让爱心使者的接力棒一届传给一届,爱心永存。建立爱心档案,让爱有记录,让爱之花开遍校园的每一角落。附:活动方案

(一)尝试让生命灿烂如花———《我的未来不是梦》系列

1、《走进大学》主要内容:大学的苦与乐,大学的生活特点,大学需要注意做到什么

2、《班级文化建设需要我参加》:主要内容:文化的意义,你对班级文化的理解,你对班级文化建设的贡献。

3、《大学三年的各阶段怎么走》:三个重要阶段:迈好大学第一步;打牢专业基础;自信走入社会

(二)努力让生存充满希望———《成功的花需要汗水浇灌》系列

1、《理想•汗水•成功》理想教育

2、《天生我才必有用》自信教育

3、《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教育

(三)爱心让生活充满阳光———《做一个大写的人》系列

1、《感恩的心》感恩教育

走进端午班会总结范文第2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我们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工作会议精神,以面向未来为发展前提;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为发展目标,切实把学校建成师生成长的乐园,建成人民满意、社会认可的规范化的学校。

二、 德育目标:

一切以育人为本,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教会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为学生提供体验平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身心健康发展、积极上进、热情活泼的现代人、文明人。

三、 工作目标:

1.学生违法犯罪率为0;重大安全事故发案率为0;学生思想品德合格率98%。

2.加强德育工作常规管理,使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有序化.

3.大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提高班主任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4.强化值周工作,充分发挥值周管理的作用。

5.对学生进行“明礼”教育,促进良好的学风、班风和校风的形成。

四、主要工作:

1.利用法制报告会、校园安全讲座视频、班会等形式对相关人员和学生进行法制安全教育,加强和镇派出所的联系,坚决保证学生安全,杜绝违法、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大检查力度和频率,对有不良倾向的苗头要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找相关人员妥善处理解决。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生活习惯。

2.继续实行班主任聘任制和副班主任轮流制度,择优选拔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通过学习、交流、不断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坚持每周的班主任例会制度,以会代训,指导班主任工作、提高班主任工作责任感和工作艺术;开好晨会、主题班会、做好学困生帮教工作。

3.通过业务讲座、浏览知名教育网站等形式,加大对班主任、德育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的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增强其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忧患意识和发展意识。每月写一篇德育案例,对所做工作进行反思、总结、交流。

4.加强值周管理,与班主任评优挂钩,不断完善值周工作。继续开展“五个一”教育。

5.(1)进一步强化学生升国旗、卫生、纪律、两会、两操等常规方面的自觉责任意识;抓好文明礼仪教育,使全体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校风;加强行政值勤,值周学生常规检查反馈、督促作用,使常规管理达到精细化。

(2)认真组织好国旗下讲话,让每一次讲话都对学生的心灵产生不同程度的撞击,以“走进奥运,弘扬奥运精神”为契机,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6.开展好月主题教育活动。

1)开展“弘扬雷锋精神,树传统美德”主题活动。

要求学雷锋活动经常化,宣传雷锋事迹,每个人做到学雷锋见行动,并把该活动落实到学习和日常行规中去。

2)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以植树节、清明节、五一、五四、端午节等重大节日和纪念日为契机,以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板报、主题班会等为教育阵地,着重抓好传统美德教育。

3)开展“走进奥运、弘扬奥运精神”五个一系列主题活动。

(1)观看一部奥运题材音像资料

(2)进行一次奥运知识竞赛

(3)进行一次主题为“青春与奥运同行”征文

(4)制作一次奥运小报

(5)召开一次奥运主题班会

4)开展感动、感恩教育。评选校园感动之星。

7. 加强青保工作,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1)认真开展预防艾滋病、预防和环境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懂得预防艾滋病的知识,远离,保护环境。

(2)校园广播和专题讲座等形式多渠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意识。

(3)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充分发挥心理老师的职能,分析各年级学生不同的心理状况,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尝试开辟心理专栏,培养学生健康向上心理素质。

8. 充分发挥社会、家庭的德育功能。

进一步加强学校、家庭的联系。认真组织好每次的家长会,搭建家校沟通的桥梁。邀请专家或家长代表有针对性的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做好家访工作,尤其是对一些家庭困难、单亲家庭和需努力的特殊学生,多和家长沟通联系,通过电话、实地到学生家中等形式沟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使学校和家庭联系畅通、步调一致、齐抓共管。

五、月活动安排

走进端午班会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习动机激发兴趣情景创设

学习动机指的是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又称“学习的动力”。学习动机按类型来分,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它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来使行动指向目标。外部动机是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学生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的满足不在活动之内,而在活动之外。那么,怎样利用开展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呢?我是这样做的:

1.开展“走进老师身边”活动,让学生感知老师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利用主题班会活动,开展“走进老师身边”活动,老师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给学生一个深情拥抱,并对学习充满热情和激情,在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决心和自豪感,以身作则,点燃学生天性中寻求学习的好奇和热情,从而激发学习动机。

2.开展“关爱学生月”活动,让学生感知爱的阳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开展“面对面,心连心――倾听学生呼声,走进学生心灵”的“关爱学生月”活动。对学生要多加关心、多点宽容。当你关心学生时,他们都知道。他们也会回报那些关心他的人。对那些因为过去的失意而将自己封闭在“我不在乎”的硬壳之下的学生,我们可能要化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看到他们不同程度的努力。然而,当学生感受到你在关心他们并时刻准备帮助他们时,他们会愿意冒险尝试破茧而出。不管是学习优秀的学子,还是潜力丰富的学生,都受到老师们格外的关注和爱护,学生们就像春日花园里的牡丹、迎春和含羞草,争先恐后的绽放着属于自己的美丽与活力。

3.开展“学习提高月”活动,让学生感知与同学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开展“学习提高月”活动,让学生总结自己在学习上的优点和不足,寻找自己与优秀学生的差距,以及将来努力的方向,要求学生人人写一点心得,鼓励学生多动脑,勤练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养成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和创新的好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4.开展结对帮扶活动,让学生感知温暖,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小组之间做游戏、聊天交流等,交朋友、做伙伴,倾听大家的诉说、心声和愿望,开通“帮扶电话”,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增进彼此间的友情。开展“手拉手关爱差生行动”和“送温暖,献爱心”主题活动,并评比雷锋式学生。

5.开展亲子活动,让父母参与孩子的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与家长结成伙伴关系,寻求他们的帮助,共同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利用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亲子活动,让父母参与孩子的教育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父母一如既往地帮助和支持,学生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意愿。学生看到父母和他生活中其他对他有重大影响的成人高度重视教育,学生们也会新生学习。

6.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感知恩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广泛开展“感恩”教育,让学生在感受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关爱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感知爱心,增强感恩意识。定期组织开展为好心人写信、为家长洗脚、参加公益劳动、过集体生日等活动,引导学生奉献爱心、善待生活、塑造良好品格。利用妇女节、母亲节、教师节,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并结合七一建党日和国庆节,开展校园读书节活动,组织开展《祖国在我心中》等演讲比赛。让学生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充分理解父母为改善家庭生活所付出的一片苦心,从而搞好自己的学习,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强健好自己的体魄,将来真正成为建设家乡、发展百色的栋梁之材。

7.开展参观红色福地活动,发挥红色资源优势,让学生感知红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百色是邓小平起义的革命老区,拥有百色起义纪念馆、百色起义纪念碑、红七军粤东会馆等丰富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我校以当地的红色景点为依托,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教育活动,如组织参观红色景点、看一场革命电影、讲一个革命故事、学唱一首斗争时期的歌谣,“红色小导游”、“红领巾导游员”、“小红军记者”等活动,发挥红色资源优势,让学生感知红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8.开展节日文化活动,弘扬“节日文化”精神,让学生感知民俗风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走进端午班会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内容策划;主题确立;形式设计;具体实施;成果巩固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8-0104-02

卓有成效的主题班会既能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班级和谐,又能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增长见识、丰富知识、拓展学识,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对他们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提升主题班会教育效果,职业学校要从学校整体层面出发对主题班会建设进行探讨。笔者认为主题班会的开展应做好班会内容策划、班会主题确立、班会形式设计、班会具体实施、班会成果的深化与巩固等方面的工作。

一、职业学习主题班会的特点

主题班会的内容要积极、健康、向上、富有新意,有感召力和影响力,紧扣时代脉搏,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发展需求出发,做到每次主题班会集中讨论一个问题,宣传一个观点,明确一个道理,歌颂一种精神,培养一种品德。策划是指以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为目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年级特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对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教育内容进行总体规划。以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学校学生为例,其具体策划方案如下。

1.初期(第一学年)――扬起青春风帆、迎接职校生活。走进崭新校园、感悟职教氛围,适应新环境、感受新生活,设定成才目标。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职业生涯策划、适应教育、纪律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2.中期(第二、三学年)――加强时间管理、学会有效学习。中期前段可开展学习方法教育、专业素质教育、感恩教育,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注重异往的引导、加强时事政治的学习等,中期后段可开展励志教育、“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自我探索和价值观澄清等相关内容。

3.后期(第四、五学年)――把握人生方向、锤炼职业能力。对即将踏入工作岗位的毕业生,需要进行遵纪守法教育、社交礼仪教育、素质拓展训练、专业能力培养和就业创业教育。

通过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把学习与做人结合起来,陶冶自己的情操,使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等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进一步升华,为班级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主题应凸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尽量从小处着眼,从一个侧面或一个点切入,切忌“假、大、空”,既要反映活动的实质,又能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要从学生的内部需求出发,从学生实际中选取主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二、确立班会的主题

主题班会要围绕一个教育主题来设计多层次、多侧面的相互关联的活动形式,给学生多样的、系统的、持续的、全面的影响。

一是季节性主题,即指按照一年的时令、节日和纪念日选定的主题。例如:、七一建党、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一二・九”学生运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雷锋纪念日等。二是问题性主题,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共同性问题或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偶发事件而设计的教育性较强的主题。学生在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自由散漫,任性自私,早恋,心理脆弱,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确定主题,展开教育活动。三是模拟性主题,根据社会和班集体在一定时期的教育要求,以模仿某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为主题,旨在组织学生扮演生活中的角色,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绚丽多姿,接受感染教育。四是知识性主题。寓教育于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之中,用知识来充实活动,使学生既能受到深刻的教育,又可以获得一定的知识,如:以“学习秘方”、“交际礼仪”、“专业发展前景”、“百科知识”等为主题的活动,既丰富学生的知识,又能从中受到感染教育。五是时事性主题,针对国际国内出现的最新热点话题或大事件设计的主题,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主题班会的形式与内容设计

主题班会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找到学生思想中的闪光点。班会形式以把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原则,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富于新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报告会、演讲会、讨论会、辩论会、时事政治学习会、学习经验交流会、知识抢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乐于总结;学生也可以结合自己特长及专业特点自编自演寓教于乐的小品、情景剧、相声、三句半、快板、手语歌曲、双簧、动漫欣赏等,在表演中受到感染和启迪。此外,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加公益活动、社会实践、素质拓展训练等,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感恩意识和团队精神,也可以模仿某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为主题,组织现场招聘会、记者招待会、新闻会、模拟法庭等,引导学生深入观察、体验、分析社会生活。

主题班会程序和内容设计是形式设计的细化,即在特定的形式下明确主题班会各环节的搭接与具体内容,要做到环节清楚、层次清晰、联系紧凑、衔接自然、逐步深入。此外,主题班会是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的,空间环境的布置要凸显主题,与班会内容和谐统一。成功的班会应该让每一个空间、每一块板面都成为主题班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主题班会的具体实施

首先,充分准备是基础。班主任要深入调查研究,把握住学生的思想状况,使班会课有的放矢,达到预期效果,切不可娱乐性过重或冲淡主题。班会准备过程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素材的收集、物品的筹备、场景的布置、氛围的营造之中,使班会的准备过程本身就成为学生受教育、受锻炼和发展能力的过程,延展和扩大班会的教育作用。

其次,广泛参与是重点。班主任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同学的积极性,组织广大学生对班会课主题所需要的理论、事例、数据积极查阅资料,对班会的程序、形式要精心设计,并指导班委认真写好班会设计方案。班会主持人引言得法,善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同学参与面广,课堂气氛热烈活跃。

第三,班主任指导是保证。在主题班会当中学生思想活跃,各种思想并存,即学生的认识有时并不是一致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时还有分歧,有些发言往往有片面性和局限性。为了保证主题班会不偏离主题,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班主任需要加强现场指导。班主任的发言,观点要鲜明正确,分析要有理有据,深入浅出,说服力强,引导学生将提高的认识转化为行动。

五、主题班会的深化与成果巩固

班主任除认真考虑主题班会的选题、组织形式外,还要认真考虑主题如何深化,成果如何巩固,怎样让学生进入并保持最佳状态。这就需要搞好主题班会的总结,并在总结中善于“借题发挥”、点到实质、“举一反三”,同时还要搞好“追踪教育”,以深化主题和巩固成果。

1.班主任要善于总结、集中和提炼。由于学生的年龄、知识和认识水平方面的原因,他们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而看不到本质;有些仅凭个人好恶来判别事物的善恶、美丑,尚缺乏客观的标准;有些发言有明显的个人感彩,而缺乏理性的分析、判断。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就要利用总结来启发、诱导和点拨,使同学们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认识到召开班会的目的,认识到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在总结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认识给予集中、分辨、提炼和升华,使学生的认识有提高、行动有准则、前进有方向。

2.班主任要善于“借题发挥”。“借题发挥”是班主任必须掌握和经常运用的手段,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当适时的抓住各种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提高他们的认识。“借题发挥”还指在班会总结中,班主任要善于由引及彼、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使主题班会发挥出多种教育作用。

3.班主任要做好“追踪教育”。要使主题班会真正起到教育教学作用,决不能忽略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深化主题和巩固成果。也就是在班会后要进行“追踪教育”。一是在主题班会活动之后,要及时掌握来自学生的信息反馈,抓住学生思想情感方面的变化,继续加以引导,促其升华。力争在每次活动之后,让学生们的心灵深处留下一点有价值的东西,并使他们在行动上有所表现。二是班会做出的决定,班委会要认真监督执行,并付诸行动,从现在做起。只有这样主题班会的成果才能发挥出其效用。

主题班会的归纳总结是一个艰巨的长期任务,需要以大量的实践为基础。在这一总结归纳过程中,班主任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整个学生工作系统也需要具有提高总结和归纳的意识,力争形成科学的主题班会教育大纲和丰富的主题班会教育范例。主题班会的系统深入建设,不仅能充分发挥其学生德育教育主阵地的作用,也能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效果。

参考文献:

[1]姜莉莉.浅谈如何开展大学生主题班会[J].吉林教育,2010,(26).

[2]史敏.试论职业院校主题班会的建设[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1).

[3]张明.大学生主题班会的现状调查与优化策略[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2).

走进端午班会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语文素养;生活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涵盖着课堂教学、课外语文活动课及学生在广阔的生活世界中学习、应用语文的全部过程。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多地受到学校和语文教师的重视。本人近年来也充分体验到了其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作用。

一、树立“大语文”意识,充分贯彻生活教育思想

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他强调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我们都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我们要根据学校、社会、学情(学生专业以及学生的语文水平)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兴趣,提高实践能力。我们除了课堂教学外,可以从学生的自我生活、社会生活以及职业活动等三个方面挖掘活动内容,拓宽学习语文的空间,鼓舞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如本人上学期就组织学生开展了“走进家乡”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考察等方式,对自己家乡的景观、人文历史、风俗、特产等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近期还准备组织一次有关中学生消费现状、学习现状的调查活动,把语文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真正体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理念。

二、吸引力强,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我们知道,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程度往往决定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职业相关的专业实践活动,体验和感受生活,与同伴分享学语文、用语文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本人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组织过程中提倡学生自主开展活动,做学习的主人。比如“流行歌曲歌词欣赏”活动,我在初步指导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分组去准备,结果每个组都完成了音频和视频的下载工作,有的组还不止一首,还有学生进行歌词改编并在班上表演;在“感动心灵交流会”中,有一个小组还特意向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学习了flash制作技术,制作了一段感人的动画在全班展示;学生对“分享我的创业策划”活动也非常感兴趣,各组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编制了淘宝店、DIY玩具店、甜品屋等项目创业策划书,制作演示文稿,创意十足,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

三、突出实践性,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现代社会要求劳动者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语文实践活动强调让学生走出固有的教学环境,走入社会,“从劳动就业的实际需要出发,培养学生语言文字应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职业生涯‘必需、够用’的语文能力”。

(一)收集、整理信息资料的能力明显提升

陶行知先生曾说:“活书是活的知识之宝库,……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世界,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宝库。”可见,我们应让学生到“活的知识宝库”中自由探索,激发学生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的兴趣。

学生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各种媒体,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从中获取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关的信息资源,由被动的“信息接受器”转变为主动的“信息处理者”。

如在开展“走进端午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我让学生自己通过搜索网络、采访身边人等方式调查端午节的来历、人们的庆祝方式、由端午节想到的等问题;“走进家乡”、“‘低碳生活’――社区宣传筹备”、“走近鲁迅”等活动都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各种方式搜集资料,得到了图片、数据、评论等众多信息,在此基础上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主题加以分析整理,最后完成各自作品,效果明显。

平时我也指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随时关注身边的信息,并制成自己的“收藏夹”,扩充个人的“知识仓库”。凭借这些收集、整理的活动可以不断将获取的大量信息转化为知识与能力,加快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明显增强

中职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进入社会,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是左右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让他们能够多说、会说,我采取了多种形式来锻炼学生说话的能力,比如:模拟职场情景,让学生前来进行应聘与推销;开展演讲、辩论竞赛;结合课本,组织“与青春作伴”诗歌朗诵会、编演情景剧等侧重口头表达的活动。另外,在众多的活动中我都设计了上台展示的环节,这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自信心及口头表达能力,才能很好地完成事先设计的东西。

几乎所有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都需要学生组织好文字,完成底稿后才能展示,这也就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此外,结合节日、学校活动让学生练习写书信、通知、简报、活动总结、广播稿等,也是不错的方法。

(三)在活动中学会分享与协作

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许多行业对从业者沟通协作能力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恰恰顺应了社会需要,通过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的协作互助,达到知识互补、信息沟通、疑难共解、共同提高的目的。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过程需要分组进行。本人根据学生的性格、能力水平进行搭配分组,力争做到组内优势互补、各组水平接近,利于任务的完成,也便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如“分享我的创业策划”活动,各小组同学有的承担查找资料的任务,有的负责执笔,有的负责演讲,有的负责PPT的制作与演示,而草拟提纲、指导演讲则由小组成员共同参与,互相启发;又如“手抄报的编写”,可以充分发挥组内同学在写作、书法、绘画等方面的不同优势。通过这样的分组合作,每个学生都发挥了特长,在出色地完成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目标的同时,也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分享与协作。

四、多元机制,积极、合理评价学生

陶行知先生把人才的培养建立在“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潜能都得到有效的开发”的思想基础上,坚信学生个个富有创新潜能,主张以积极健康的理念评价学生。根据陶行知先生的理念,我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尝试实行多元评价机制:

(一)注重过程评价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的是过程,评价要注重全过程的考查,看学生是否有积极参与的态度,具体获得了什么样的体验,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鉴于以上认识,本人对过程采取了形成性评价的做法,要求学生把活动计划、笔记、搜集的资料、成果等分类整理,在活动的过程中,只要学生有一点上佳表现,一点成效,都充分给予肯定。

(二)重视学生评价

鼓励学生自我批评和互相评价。活动结束后,学生根据小组成果展示的情况做出点评,找出自身和他人的优点与不足,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整理自己的思考方法和学习方法。学生的互评过程也是相互学习和借鉴的过程。

(三)评价内容全面

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力求关注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作科学全面的评价。如: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搜集和整理资料的水平;能否有自己的观点;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性运用的表现;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等等。

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感觉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越来越表现出其优越性。但是,回顾近年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本人觉得有两点还是值得注意的:

首先,综合实践活动应突出“语文性”。

在现实中有老师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成了主题班会课,甚至是一次演出。尽管语文综合性学习涉及其他学科和领域的内容,但它必须姓“语”,其着眼点仍然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要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文综合能力,真正做到“学生活中的语文,过语文的生活”,突出学科特点。

其次,教师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不容质疑。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强调“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不在做上下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整个过程的确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不是放手不管,教师应该主动进入教学情境中,用参与活动的方式给学生作指导与示范。从学生分配到生成问题,从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到方法指导,从组织学生展示再到组织评价,教师必须增强指导学生活动的能力,创设实践活动的条件,需要适时鼓励并点评,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从中获得学习经验,将所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走进端午班会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传统节日;德育价值;内涵溯源;途径探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4B-0014-02

我国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是祖先们经验的积累与智慧的总结,是在历史进程中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的凝聚,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好资源。以这些传统节日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失为一条捷径,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作为德育工作者,洞悉传统节日的内涵,寻找发挥传统节日德育因子作用的合适途径,让其润泽学生的灵魂,能够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内涵溯源:“情”满节日

传统节日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汉代的史籍中就记载了除夕、清明、重阳等传统节日,其中的价值观念、民族文化、道德伦理等也逐渐形成并完善。在这些博大精深的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着的精神气节和教育资源,是扶正人们价值观念的好教材。溯源这些节日中的正能量,探析其中涵盖的“情”,是德育工作者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

(一)回溯爱国情

爱国是一个国家人民最光荣的权利和义务。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写下了爱国的华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国。作为德育工作者,在青少年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愫,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利用传统节日文化,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还能增强他们热爱民族的意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风俗习惯等,不同程度地传递出我们祖先的爱国情结。

(二)上溯敬长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炎黄子孙最起码的道德品质。上溯文化的源头,我们不难在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中找到答案。重阳节历史由来已久,起源于春秋战国、流行于汉代、唐朝正式定为节日……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政府将九月初九定为重阳节,倡导尊老、敬老、爱老、助老。重阳节时,人们佩戴茱萸、登高望远,以抒秋怀。每到这一天,家里有老人的,一定要搀扶老人,攀爬山峰,以祈求老人的健康与长寿。另外,到春节时,千里万里以外的人们,都会回家过年,履行孝亲敬长的义务。

(三)漫溯尚美情

在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里,有着浓厚的人情伦理意味,其中的诚信、友爱、和谐等美好的向往和追求,是贵和尚美的重要内容。所谓“尚”,就是崇尚、崇拜,所谓“美”,即美好,其中含有很多让人心仪的、温馨的祝福和祝愿,简而言之,“尚美”,就是崇尚美好的生活、品德等。传统佳节春节的历史由来已久,屈指算来,悠悠四千载。每到春节,人们收拾庭院、预备新衣美食,张贴春联窗花,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诉求。第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中就涵盖了人们对未来深深的祈福之情。新春时节,拜年是最重要的习俗,在祝福的表达中,促进了友谊人情,消除了隔阂,所谓“一笑泯恩仇”,春节是最好的时机。

(四)追溯怀远情

近年来,国学之风的盛行,向我们道明了向远古的经典寻求道德精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怀远,来得尤为重要。传统节日文化中,有祭祀祖先、缅怀先烈的活动。对古人的崇敬和祭拜,体现了人们礼敬祖先、敬畏生命、尊重往昔的可贵感情。早在《尚书・舜典》中就有鲜明的记载:“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每到元日,舜帝就到祖庙祭祀祖先。由此可见,缅怀先人,是由来已久的事情。杜牧有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佐证了唐代就有念祖扫墓的行为。追溯古人的祭奠、追思等一系列怀远行为,折射了后人的感恩和责任的意识。在传统节日的习俗中怀远,能够修身、正心,将美好的民风民德代代相传。

二、途径探究:“行”之有效

歌德曾经说过:“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应该运用;光有愿望是不够的,还应该行动。”作为德育工作者,明白了传统节日中的教育资源和文化内涵,还应该以其为载体,采取合适的德育途径,弘扬和培育核心精神,让青少年接受这些传统文化光辉的沐浴。面对这些宝贵的资源,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充分发扬光大呢?笔者认为,应该聚焦现有资源,根据学生接受能力,采取系列行动,提高德育实效性。

(一)把脉教科书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获得积极的体验。教师的任务有两大方面,一是教书,二是育人。教育工作者如果能在教书过程中,将育人有机地渗透其中,也就是说,在学科教学中唤醒学生,让其获得积极的人生感悟,便可事半功倍。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有不少课文是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如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就渗透了重阳佳节的习俗,课文《春联》则介绍了春节的习俗之一――春联的情况,课文《但愿人长久》则记叙了苏轼在中秋佳节思念亲人的事情。在教学中,把握这类课文的情感因素,便能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生动的道德影响。

(二)设计趣味赛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指出:(下转47页) (上接14页)“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在德育工作中也是如此,教育者一味地灌输思想、赋予正能量,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效果肯定甚微。相反,在传统佳节来临的日子里,德育工作者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丰富多彩的趣味比赛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润物细无声地让学生获得积极的人生体验,明白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内涵,从而取得德育实效。春节前夕,组织书法水平较高的学生走上街头,义务为市民写对联,比一比,看谁的字最规范;在元宵节时,每个学生设计字谜,然后在全班举行字谜竞猜比赛……在比赛中渗透德育,避免了呆板的说教,还能让学生刻骨铭心。

(三)巧用班队会

小学的课程表上,班会、队会课是赫然排列其中的,教育者充分利用这样的课型,预设主题内容,让学生在参与、体验、强化等环节中,深化主题思想,从而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清明节前夕,德育老师给学生布置好班队会的主题,让学生围绕“清明时节忆英烈”这一主要内容,设计好活动的环节,在讲故事、写誓言中,开好这节课。五月初五端午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走进端午”为主题的队会活动,让学生动手查阅资料,探究端午的来历及蕴含的爱国思想。教育者以班会课、队会课为依托,在传统节日中汲取精神精髓,能够指引学生思想的航向。

(四)亲历情境中

大教育家孔子,在春天来临之际,带领弟子来到泗水河畔,以分析水的性情影射学生,学生们触景生情,深受启发,各言其志,真诚地说出了自己的志向。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和他的学生在葡萄园里学习,在草地上学习,并命名为“蓝天下的学校”,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将学生带入教育教学的情境,让学生亲历亲为,在感同身受中受到良好的影响,能规正行为。重阳节又称“敬老节”,在这样的日子里,组织学生去敬老院,给老人们梳头洗衣,为老人表演节目,继承敬老爱老的光荣传统,能让学生充分理解、感悟、体验、铭记敬老爱老的重要性。清明时节,教育者带着学生,去烈士陵园里扫墓,在庄严的活动中,让学生追思怀远,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发愤图强,为建设祖国而读书。

作为德育工作者,要善于运用现有的德育资源,要重视传统节日文化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挖掘其中的文化精华,选择适合学生的、行之有效的途径,让文化精髓助推学生成长,让学校德育走向新的高度,让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于铭松.论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凝聚功能[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5).

[2]李欣.传统文化在当下语境传承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州大学学报,2007,(10).

走进端午班会总结范文第7篇

裨益。

一、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国学教育的重要性

语文课本是国学的载体之一,语文课堂是开展国学教育的重要阵地。古诗词、文言文等国学优美篇章不仅蕴含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中华文化的文化气息。小学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启蒙时期,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国学教育进行启蒙,传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寓教于乐、寓教于吟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热爱。

从《长歌行》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中,让学生明白珍惜时间的道理;从《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让学生懂得爱国情操……在声情并茂的经典学习中,让学生懂得谦卑,懂得为人处世。语文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养成诵经读典的习惯。在学习国学方面,很多前辈学者都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比如钱钟书,5岁时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先生就开始教育钱钟书学习国学经典,9岁时,钱钟书已在放学后跟父亲学古文。在父亲的严厉要求下,钱钟书的国学功底很好,考清华是就是因为国学功底好被破格录取,最终成为一代国学大师。

散文大师朱自清先生曾说过:“我可还主张中学生应该诵读相当分量的文言文。”即使是在今天,国学经典蕴含的“仁、义、礼、智、信”,仍然是可以传授给下一代的经典,可以培养学生品行,开阔他们的视野,初步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

二、积极营造良好的国学教育氛围

语文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大责任,在国学教育方面不可等闲视之。语文教师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国学教育氛围。

教师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墙壁摘抄故事、在黑板报上写经典名句、课前活动背古诗等等,在教室中悬挂国学经典格言,张贴学生的国学书法作品、国画作品等,使教室更具文化韵味,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另外,还可以采取书法比赛、成语游戏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渗透经典国学的元素,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情境中走近国学、了解国学、学习国学。

同时,语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学习国学,积极为学生讲解国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古诗文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结晶,是美文中的美文,经典中的经典。如,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放一些古典音乐,并辅以古山水画背景,让学生在逼真的环境中学习知识,陶冶性情。学生会很容易记住这些古诗文,这种学习方式对小学生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有着重要的

作用。

鉴于这一认识,语文教师还可以在古诗教学中采取课内拓展阅读与课外拓展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进“古诗园”,让教学更加充满情趣。

另外,家校携手也可营造国学教育的浓厚氛围。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书法”主题家长会、国学经典体验教育活动等,让家长参与其中,宣传国学的学习重要性,让家长参与到营造国学教育浓厚氛围中来。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国学教育活动

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讲”的层次,更重要的在于要让学生学以致用。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中华传统美德的弘扬和发展,让学生深刻体会并逐渐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进而实现语文教学在思想上的教育目标。语文教师可开展丰富多彩的国学教育活动,可以借助传统节日这一平台来弘扬国学。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本身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和精神的良好机会,节日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民族节日”开展中华传统节日教育系列活动。我国有许多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关于这些节日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教育学生从善的经典范例。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等等,这些古诗词不仅韵律优美,也饱含着中秋回家探望家人、重阳慰问老人等传统“孝”的要义。在学生唱、说、学的过程中领会感悟,达成教育。

另外,还可以举行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学学习活动,一是可以经常举办“读、讲、写、画”国学经典主题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国学的魅力,接受国学教育;二是举行国学学习主题班会系列活动。如,围绕“爱国、守法、理想、感恩”等主题对学生进行国学渗透教育,让学生养成“学国学、爱国学”的良好习惯;三是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开展弘扬民族传统的宣传活动。学生会还通过组织文化沙龙、学习报告会、背诵接龙、背诵古诗文比赛、古代文人故事会、国学演讲比赛等活动找寻、体验国学的精髓。

这些活动的开展会极大地促进学生学习国学的积极性,身体力行,让他们从国学学习的浅阶段进入深阶段,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给学生的国学经典学习注入活力和动力。

语文教师要注意在教学实践中和学生互动、交流信息,在交流的过程发现国学学习的有效方法,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性情、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并最终促进国学教育水平的提高。

走进端午班会总结范文第8篇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踏着春天的步伐,高一全体师生迎来了新的学期。

本学期,我们将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思路为指导,以学校德育处、教导处的具体计划为指针,以“提高学生文明礼仪素质”和“提高课堂质量”为工作重点,鼓励高一学生打好基础,规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求学力争在学校规范的管理教育中,努力营造良好的级风、学风、班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 加强六个沟通

(一)、让每一位充分认识班主任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紧密围绕学校工作重心和年级组工作重点,处理好行为规范和育人的关系,在完成好各项常规工作的前提下,鼓 励班主任创造性地开展富有特色的教育教学工作。加强年轻班主任的培养,提高班主任的执行力;每周日晚修召开高一班主任例会,进行经验分享,总结和反思下周工作。

(二)、 加强备课组之间的教学交流,特别注意对特长生的发掘和培养,注意“学困生”的补差工作,强调分科指导。本学期时间长任务重,是高一各学科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鼓励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目标,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学观念,以市、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树立教学质量观,不仅要积极走出去听外校教师的好课,校内教师的优课也要积极学习,写出反思,总结出改进教学的方法,提高课堂质量。

(三)、 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培养班团干部,积极分子,营造良好的班级风气。

富有凝聚力的班集体是落实和开展各项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通过组织各种富有特色的班级活动,培养、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加强教室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建 设。特别注意培养一支具有管理能力、热心集体工作的学生干部队伍;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并借助家长和社会的力量,做好班级工作。

(四)、加强班主任与任课老师的沟通,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之间应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核心作用,充分调动任课老师的积极性,一个班级师生一体化,增强集体意识。

(五)、加强中学生安全意识、心理健康意识的培养,本学期拟组织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遵纪守法的法制安全教育,杜绝在校生与校外人员的交往,年级组教师都有帮教个别生的责任,增强其法制观念和组织纪律性,保证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

(六)及时和家长沟通,召开家长会,建立家校联系制度,使用好网上家长学校,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的在校情况和年级所做的各项工作,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具体操作

第 一 周:开展诚信主题黑板报评比

第 二 周:

1组织高一年级语数外补考

2各班期末考试表彰大会

3仪容仪表大家查;

4高一年级班主任例会

第 三 周:高一年级随迁子女会议

第 四 周:高一年级女生会议

第 五 周:

1.高一班主任交流会

2.高一仪容仪表自查

3.高一宿舍教室卫生自查

第 六 周:

1.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2.安全教育主题黑板报

第 七 周:

1、组织高一阶段性考试

2、诚信考试教育

3、高一男生会议

第 八 周:1、高一成绩分析会

2、各班成绩分析

3、语数外备课组座谈会

第 九 周:

1.高一班主任交流会

2.高一仪容仪表自查;

3.高一宿舍教室卫生自查;

第 十 周:

1.各班教师走进班级师生座谈会

2.科组互相听课

3.高一心理教育团体辅导

第十一周: 

1.高一班团干部会议

2.各班逐个找学生分析成绩,鼓励学生

3.高一年级学困生会议

第十二周: 

1.学校班主任培训

2.备课组长集会

3.高一学生法制报告会

第十三周: 

1.假期安全教育

2.高一足球队成立

3.组建高一体育班

第十四周: 

1.组织阶段性考试

2.交通安全知识讲座

3.高一年级前50名会议

第十五周: 

1.组织家长会

2.选拔高一志愿者

3.成绩分析会

第十六周:

1.高一年级班会公开课

2.高一班主任交流会

3.高一年级读书分享会

第十七周: 

1.端午安全教育、文俗教育

2.年级卫生、仪容仪表自查

3.高一美术生音乐生动员会

第十八周: 

1.保护环境主题班会

2.组织备课组走进课堂

3.组织送高三活动

第十九周: 

1.法制知识讲座

2.高一年级分科预报名

3.高一班主任交流会

第二十周: 

1.学生疏散演习训练

2.高一临界生会议

3.各班考前动员、分科报名

第二十一周:

1.高一期末复习动员

2.诚信教育

3.上交各项资料

第二十二周:

1.组织期末考试。

2.假期安全教育

本学期我们高二年级组,以学校的办学目标及德育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创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的整体育人的良好环境。加强对班级、学生宿舍的规范化管理,以良好的德育环境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职工之间的和谐发展;打造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以加强对学生多方面管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把学校各项工作目标努力踏实地落到实处,争取高二年级工作在现有的基础上又有新的飞跃。

二、 工作目标:

1、通过年级组会议、班会课、黑板报等途径,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为学生学有目标,行有方向奠定基础。

2、关心爱护学生,着力创建全员育人,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健康人。

3、加强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要求班主任平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教育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能适应外界情况的变化,使自己的资质、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4、继续抓好班纪和班风教育。本学期还要以高标准、严要求狠抓 “勤奋、踏实、力求争先”的学风教育,在年级内形成竞争向上、你追我赶的风气,成为促进年级学习工作上台阶的强大推动力。

5、加强学习目标的教育。班内因人而异制定务实的学习目标,有目标才有追求,才能激励学生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6、重视学习方法的改进和学习效率的提高。要求班主任及各科任课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向学生介绍先进的学习方法,并请年级内的优秀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学习资源共享,教育广大同学深刻地理解:学习效益是学习成功的生命线,而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则是取得良好效益的保证。

7、高二本学期要多与家长联系和沟通,力求取得家长的关心和支持,群策群力来推动年级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

8、不定期召开班主任会,及时了解学生状况,交流探讨有规律性的问题,相互交流经验,提高班级管理质量,促进年轻班主任的迅速成长,使年级10个班共同进步。

9、适时召开全体学生会,班级开各层次学生会,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对于好学生要帮助他们查找自己的弱科和提高的方法,对于后进生,要找到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的途径,使他们在本学期能有所进步。

10、面对2018年高考,面向高二优生群体,将培优治跛工作切实落到实处。为2018年的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具体措施:

(一)坚持抓好一日常规工作

1、加强对学生的仪容仪表检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加强两操检查,集会纪律检查,自习纪律检查。

3、加强学生教室、宿舍的内务,卫生管理。

4、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包括交通、防火、用电、游泳、食品、财物保管等。

(二)加强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的督促和检查。

1、严格督促班主任出勤,对常规事务和临时工作执行情况(如看操、查宿舍等)作好记载和考评。

2、检查班主任工作计划。要求计划要有指导思想,班级建设有目标,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制定好班纪班规,具体工作有详尽安排和措施。

3、督促和引导班主任开展学生教育工作,与学生见面交流谈话,培优辅差工作,对本班后进生的改造要有计划和措施。

4、不定期召开班主任会,及时了解学生状况,相互交流管理经验,促进班主任的迅速成长,提高班级管理质量和水平。

(三)家长学校工作。

1、做好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交流的督促检查。充分利用好校讯通或电话和家长进行一次沟通(记载在《班主任工作记录本》上)。

2、期中召开一次家长会。

3、要求班主任有针对性的进行家访。

四、工作安排:

二月份:

1、班主任会;根据学校要求布置相关任务。

2、对学生仪容仪表、纪律、卫生重点检查。

3、班级对上学期的学习、生活和寒假活动做小结,表彰先进,树立榜样,提出新学期的奋斗目标。各班主任协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各班进行班干部改选或培训。

4、上交工作计划;

5、高二成绩分析会

6、以“诚信”为主题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并出一期黑板报。

三月份:

1、“植树节”活动;以植树节到来为契机,各班开展以绿色为主题的环保教育

2、学雷锋做好事,社区慰问孤寡老人,扶贫帮困树爱心活动。以雷锋精神、文明礼貌等为主题开展主题班会。

3、组织班主任学习主题班会观摩。

4、以“环保” 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

5、消防疏散演练;安全教育:针对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做好安全常规教育,重点强调:教室门窗打扫、寝室地板打滑、用电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防火安全、游泳安全、食品安全、财物保管等。

6、组织学生听取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7、班主任例会学习。

四月份:

1、 清明节祭“英灵”活动;

2、组织学生参加法律知识讲座

3、组织班主任学习听取班会公开课。

4、以“爱国主义” 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

5、组织班主任参加班主任技能大赛。

6、班主任例会学习。

7、常规检查、学风考风教育。

8、组织学生进行中段考试。

9、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

10、中段成绩分析会、家长会、班级学生学习经验交流会。

五月份:

1、“五·一”劳动节活动;

2、科技文化节。

3、组织班主任学习听取班会公开课。

4、以“中学生应学法,懂法” 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

5、学习听取交通安全知识讲座

6、班主任例会。

六月份:

1、安全教育:针对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做好安全常规教育,重点强调:教室门窗打扫、寝室地板打滑、用电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防火安全、游泳安全、食品安全、财物保管等。

2、危害知识讲座,以“中学生应远离” 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

3、班主任例会。

4、班风学风宣传教育,动员学生认真复习、迎接期末考试。

七月份:做好学期结束前的各项工作

1、班主任整理学生档案;班主任写学生评语。

2、上交论文总结。

3、强调考风考纪及各项考试要求及考试注意事项。

4、期末考试。

备战高考是高三年级第二学期工作的重中之重,年级组将针对上学期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认真分析,制定解决方案。尤其要对上学期暴露出来的问题,认真总结,积极反思,力争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力争超额完成本届的高考目标。

一、总体思路

进一步加强高三年级组的教师团队建设,形成一个精诚团结,通力合作,群策群力的教师战斗团队。抓好班风学风,抓好教师的教风和研风两块阵地。牢抓尖子生、狠抓临界生、特长生,不放弃学困生。严把课堂教学关、严把质量分析关、严把信息整合关。

二、主要工作

1、努力增强高三教师的责任心,使命感和岗位意识,积极引导高三教师关爱学生,服务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2、严肃工作纪律,端正工作态度。各备课组必须严格执行制订的课程计划,保证教学进度的严肃性。苦练业务内功,通过备课组集体备课、组内互相听课、互相评课等形式,努力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复习课质量。

3、强化学生思想行为管理,注重心理辅导

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形成团队,齐抓共管,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纪律,维持良好的学习秩序。注学生心理动态,解决心理问题,使学生有一个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特别是边缘生的思想工作,要多考虑一些,要多向坏的方面考虑一些。多做一点工作,就少一点被动。

配合学校心理咨询室,加大心育工作力度,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考试的得与失,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共处,关心爱护学生,激励进取精神,培养吃苦精神,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4、统一思想,做实做细,确保培优计划的落实

分析期末统考、广一模、广二模成绩,针对年级情况,进行提优补差。利用晚自习和课堂时间,在扎实打好基础的前提下,适当增加难度,加快进度,扩充容量,为每一位学生制定分数目标,帮助树立强科,加大个别辅导,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补出成效,提高高靠达线率。

5、加强对艺术考生的科学管理,最大限度的提高文化课成绩。

艺术类考试统招已经结束,艺术班课堂教学要“短平快”高效率,争取复习的高效率,对重点学生要特殊对待,文化课教师要定好计划目标,从一轮复习要求抓起,降低复习难度,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根据艺术生实际合理调配课时,以提高文化课总成绩为根本出发点。

6、常规管理一着不让。继续抓好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配合政教处,狠抓学生出勤、卫生、仪表、纪律等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学、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净化学习生活环境,增强学习气氛,努力树立良好的班风,形成良好的学风,激发学生成才欲望,在年级中形成一种相互竞争、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7、根据本年度的工作任务,针对本年级的实际情况,我们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争取使高三年级的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发展。落实计划,突出条理。备课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各时段的教学计划及精准的进度,力克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

8、坚持以考促学,以考促教 。认真组织考试。每次考试都要进行成绩统计和试卷分析,年级组将对每次考试的成绩统一处理,班主任对本班学生成绩进行逐个分析,教师和学生都要做好反思,总结得失,年级组召开分析会。

要求全体老师做到:

在教学方向上:吃得准——高考导向,教材大纲,学校精神,学生实情;

在课堂纪律上:管得严——小处着手,严格要求,褒奖学生,方法得当;

在教学手段上:练得勤——重视基础,纠错整理,补偿练习,瞄准高考。

9、做好高考的组织工作,是学生能轻松迎考,争取发挥学生的正常水平。

走进端午班会总结范文第9篇

德育工作总结报告

在本学期学校德育工作中,德育处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人为本,不断开拓德育新思路,发挥德育途径整体效益,提高学校德育整体效果。结合我校实际,努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深化德育管理,拓展德育活动空间,使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得以再提高,体现学校德育工作的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实现了本学期德育目标的要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本学期个人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做好德育工作计划,努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德育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1、精心布置宣传阵地。加强对红领巾广播站、墙报等文化阵地的指导管理,在把好舆论导向的同时,力求主题突出,图文并茂,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功能。

2、规范教室布置。各班教室的布置体现了各班的特点,营造了生动活泼、洁净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奋进的良好育人氛围。

3、积极做好了迎接区域现代化迎检工作,使校园文化具备与教育要求相适应的吸引力和情感号召力,逐步形成了以红色精神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凝聚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精神。

4、大力推进书香校园进程,以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我校有健全的教育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少先队活动室等。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升旗仪式活动,每天中午广播站定时播音,每天下午的操前讲话已形成我校的特色。这些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三、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养成教育。

1.丰富德育活动促进养成教育。认真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茅山中心小学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坚持每天十分钟的养成序列教育。同时深入开展了文明礼仪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等。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我们要求班主任积极思考,加强班级制度建设、班风和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班级形象,争创班级特色,争创文明班级。各班的学习园地布置精美,中队角规范实用,富有教育性,各班的中队活动、好人好事都有记录。

3、加强后进生的教育与转化。德育处要求各班对后进生转化工作做到了有计划,有措施,并比较及时地了解掌握有关情况,协助班主任做好个别学生的帮教工作。

4、开展了普及小康知识学习宣传活动,开展一次主题中队活动,出一期我与小康同成长黑板报,学校还利用小灵通广播站进行了宣传,真正做到了小康知识进课堂。同时,少先队组织队员开展了我与父辈手拉手,小康知识我来教活动,要求队员把自己在校学习的小康知识带回家,让他们的家长对小康知识也有所了解,让小康知识进家庭。通过开展普及小康知识学习宣传活动,让全校教师切实增强了教育工作的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学生也了解了小康,更体验感悟到祖国、家乡、家庭的变化,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在学生心中树立了为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的理想。

四、做好德育教学工作计划,拓宽德育渠(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道,发挥三结合教育优势。

1、办好家长学校,增进家校联系。我们坚持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听讲座、随堂听课等形式,丰富家长学校活动,家长参与率达70%以上。同时,坚持通过电话联系、家访、经常性地与家长沟通,充分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推进家校联系,提高了家教水平。

2、我校一直注重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开展了以激情奥运、阳光校园、奥运精神伴我成长等为主题的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定期观看教育片;布置宣传橱窗,让学生及时了解了国际、国内及校园大事;开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努力营造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教育的氛围。

3、我校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工作,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定期开展活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步调一致。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介绍学生基本情况、学校发展规划及对学生的要求和对家长的希望。希望家长和学校密切配合,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好孩子。提高家庭教育效果,转变家长中存在的不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存在的问题

1、全员育人方面,教师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2、家长对学生教育理念有待更新,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工作仍需加强。

3、需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今后工作设想

1、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突出全员育人观念,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育人作用,真正做到服务育人,教书育人的全方位育人观。

2、加强德育科研,探讨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实效性。加强德育课题研究工作,进一步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把研究成果及时应用到学校教育工作中去。

3、继续抓好班主任老青帮带工作,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树立全体教师皆为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思想,使全体教师能共同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以严要求、高标准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

4、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将在原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从学校实际出发,不断更新观念,努力使德育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今后,我们要进一步结合我校德育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德育工作总结报告

本学期,根据吴江区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点,结合我校德育工作实际情况,在校长室、学校党支部的领导和支持下,坚持立德树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做一个有感恩心、有责任心、有进取心;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的人为具体目标和主要内容,广泛深入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提升队伍素质和育人能力,着力推进德育科学研究、方式方法创新和长效机制健全,着力优化育人环境,不断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制定了我校5个德育专题案例,围绕案例广泛深入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构建和谐校园,使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提升德行修养,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常规教育方面

1.根据各年级、班级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确定不同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改进教育工作的方式与方法,充分体现德育工作的整体性,阶段性和实效性。

2.为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风、校风,新学期开学后,尤其是在初一年级在阶梯室开展了集体班会,组织学生学习贯彻《新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礼仪规范》以及我校各种规章制度,使学生规范行为,知晓学校纪律要求。并在平时加强检查,进一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加强学生中途离校和请假方面的管理。

请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向学生宣讲:中途因病、因事或其他原因需要离校,必须履行请假手续。学生先要向班主任请假,从班主任老师处领取并填写《出门证明》。班主任与家长联系后,在《出门证明》上签字,交给门卫并登记后,学生才可离开学校。

4.加强校园卫生检查和保洁工作,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德育处每天在早、午卫生结束后对各班教室、包管区卫生进行常规检查,确保校园全天干净、整洁。同时还请班主任经常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和保护环境的教育,使他们养成不随地乱丢垃圾的好习惯,懂得尊重自己和他人劳动成果。

5.加强校服、E卡通的检查。学生在校期间统一穿着校服,佩戴E卡通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规则意识、规范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朝气和树立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利于班级和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有利于提升校园文化,减少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杜绝学生的奇装异服,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6.精心组织班会课观摩活动,班主任老师认真设计班会内容,班会内容紧紧围绕每个月的教育主题。

7.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展板等,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文明习惯、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8.每月对各班级教室布置,班级文化氛围的营造进行检查评比,着力提升各班通过环境育人、文化育人。

9.有计划地培养各班班干部,定期召开会议,提高他们在班级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发挥学生教育学生的功效。

二、班主任队伍建设方面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班主任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班级工作的成效,所以班主任必须具备胜任本职工作所必须的品德、能力、个性心理等方面的条件和素质

1、定期检查《班主任手册》,对班主任工作进行检查、督促、指导。

《班主任工作手册》是班级工作的总设计和总记录,也是教育工作考察的宝贵资料。我校要求各班主任应认真、及时、如实填写,以便于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每月末对《班主任手册》进行一次检查,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班主任,月末计入班集体建设考核,作为班主任的主要业务档案。

2、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和举办班主任培训。

坚持每两周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例会,并以书面形式下发一周德育工作要点,便于班主任贯彻落实。根据班级中出现的问题,让班级管理优秀的班主任谈班级管理经验,给全校各班主任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提高了各班主任的管理水平。

每月开展一次班主任工作培训。勉励全体班主任要以爱心、责任、智慧来管理班级、管理学生,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改进育人方法,把班级管理工作做实、做细、做优。

3、举行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开辟班主任工作论坛。

本学期,我们继续采用班主任工作论坛的方式,让班主任在会议上就班主任工作中碰到的某些焦点问题进行讨论,畅所欲言。回顾全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成绩和不足,并针对不足提出了改进意见。就德育导师制开展、初二年级社会实践活动、各年级家访等事宜进行了布置。全体班主任围绕班级文化建设、班级后进生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使班级学生管理工作更加有效高效。

4、取得成绩。

本学期,我校有2位班主任获得吴江市优秀班主任证书,1位老师获得优秀德育导师证书。在吴江区中小学三有三讲优秀主题班会评比中我校教师吕婷婷、吴振华获得二等奖,刘小星获得三等奖。我校卢杰平老师在吴江区初中班主任基本功竞赛评比中获得二等奖。

三、德育导师制方面

学校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教书育人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改变仅仅依靠班主任、德育教师为主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片面认识和现状,让所有教师都承担起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以德育导师制为载体,建立一支全员参与的德育队伍,使德育与智育有机结合,真正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为保证德育导师制实施工作的正常运行,我校成立学校、班级二级德育导师制指导小组,明确职责,经常、及时、细致地开展教育工作。在实施德育导师制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导师聘任制度、受导学生档案制度、定期谈心与交流制度、定期家校联络制度、定期例会制度、导师培训制度、导师考核和奖励制度,设计制作了《德育导师家校联系卡》等,使导师的工作和管理有章可循,逐步规范。根据自主、公开的原则,以班级为单位,采取个人自愿和集体推荐相结合的办法,由学校德育导师制指导小组最终确定名单。定期对《德育导师手册》和《学生成长手册》进行检查,作为对德育导师考核的依据。

四、班集体建设考核评估方面。

首先,细化班级管理制度。班集体的管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从班级管理着手,建立了班级精致化管理要求;制定考核细则,量化班级管理,按月公布考核情况;每月底根据量化考核得分每个年级各评选出2个校级优秀学风班,并在升旗仪式时为获奖班级颁发锦旗。

其次,健全及时反馈制度。每天对教室卫生、包管区卫生、纪律、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进行专项检查,及时将检查结果反馈到班主任手中,做到天天检查、天天反馈,这样使班主任能及时了解学生动态,采取应对措施,提高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同时,把涉及班级常规的扣分与班集体建设考核相结合,落实责任。

第三,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考评,每月末对《班主任手册》进行检查,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班主任,检查结果纳入班集体建设考核。

五、主题教育活动方面。

1、围绕三讲三有开展主题教育:开展《怀揣责任,拥抱梦想》主题班会,开展责任之星评比活动,开展责任心手抄报评比,举行我眼中的学生责任家长会,开展诚信征文比赛,举行诗歌朗诵比赛活动,举行初一学生家长宣讲三有三讲在我家,优秀事迹促班风专题活动,举行重温校歌,唱响校歌爱校爱班活动,开展《读书明志励行进取》主题班会,体验父母情,感恩伴我行主题班会活动,举行感恩与成长并行十四岁青春仪式,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黑板报评比活动,开展围绕文明礼仪的班级布置活动等。

2、爱国主义教育:本学期继续抓好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培养爱国主义感情;我校团委开展了主题为迎中秋、庆国庆的诗歌朗诵比赛活动;开展了网上祭先烈活动,开展端午日爱国主义主题班会活动,结合国家公祭日组织开展虚拟城墙捐砖活动等。

3、安全教育:本学期利用黑板报、广播、讲座、班会课等渠道,加强安全知识方面的宣传教育;抓好学生安全工作,落实好各项安全措施,举行了安全第一课国旗下讲话,组织学生观看安全第一课视频,开展安全环保教育月活动,举行了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活动,组织班主任利用苏州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向学生授课,并督促学生认真完成相关网络作业。

4、学校运动会、项目学习节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生活。本学期我们举行了跳绳比赛、拔河比赛、航模比赛、现场书画比赛、科学幻想画比赛、广播操比赛和歌咏文娱表演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梅兰芳图片展、请区青少年集邮协会沈桐葆老师来校作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专题集邮讲座、组织红十字青少年参加自救互救知识竞赛、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召开十四岁青春仪式活动、开展珍爱生命 远离伤害图片宣传活动、开展让我好好陪伴你 新年新语祈愿祝福活动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丰富学生生活,陶冶情操,培养同学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5、认真组织开展唐仲英爱心奖学金评选活动。在全校广泛宣传发动,并在各班经过2轮投票选举出唐仲英爱心奖学金获得者,经过一周公示后上报,并举行了颁奖仪式,召开了唐仲英爱心奖学金获得者家长座谈会,发放了奖学金。唐仲英爱心小分队,在爱心辅导员的带领下,有序地开展活动。

6、开展法制教育讲座。3月16日邀请法制副校长来校开展禁毒讲座,向学生讲授禁毒、法制、安全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增强在校师生的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为营造和谐、健康、安定的校园环境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9月15日邀请平望派出所民警作《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专题讲座,教育同学们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争做守法好公民。

7、开展心理健康培训和讲座。在初一年级开展《认识自己》心理健康讲座,邀请吴江区松陵第一中学校李勤娟副校长来校,为初一新生家长作了《助力孩子尽快适应初中生活》专题心理讲座。在初二年级开展《叛逆期心理特点及调适》心理讲座,特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吴江区心理卫生协会副秘书长薛晟老师在学校阶梯教室为初二年级家长作《家长如何换位思考跟孩子更好的沟通》的专题讲座。邀请了平望视导片张玉昆片长为初三年级学生作了一场如何实现我的初三毕业梦的中考考前心理辅导讲座。12月份还对老师开展了《我们怎样来帮助自己》的教师心理讲座。

8、组织初二学生开展人防教育及综合实践活动。11月9日---11月11日,我校组织初二年级学生前往吴江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学校开展人防教育及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在班主任和基地教官的指导下,进行了人防教育、生活体验、生存训练和手工制作为内容的集中训练,通过丰富多样的系列活动,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培养了团队协作意识、生活及动手能力,掌握自我防护基本技能,提高自救意识和防护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整合德育资源方面

1、以加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建设为重点,努力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家庭教育为基点、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网络。主动加强同当地辖区派出所、街道、社区的联系,不断健全和落实班主任、任课老师家访制度。充分利用苏州网上家长学校的资源,要求班主任每月至少要通过家校路路通向家长发送8条短信。我校召开了新一届家长委员会,选举出家长委员会常委会成员,收看了学校专题宣传视频,听取了学校党支部书记沈书记学校工作介绍,听取了家委会成员的建议和意见。本学期,还分三个年级分别开展了家长学校培训活动。

2、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及开展集中家访月活动。

为进一步落实育人为本的根本要求,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取得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理解、关心和支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合力,12月份我校各年级开展集中家访月的活动,拟定详细的方案,组织全校教师开展集中上门家访活动。10月22日,梅堰中学举行金秋开课日暨家长开放日活动。本次活动,共开设10节课,涉及六门学科,全校10位骨干老师为听课教师和部分家长呈现了精彩的课堂。活动中,家长还走进办公室,与班主任与任课老师沟通交流,探讨孩子各方面的教育问题。

走进端午班会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西方节日德育德育日历

一、 问题的提出

1. 传统节日的“名存实亡化”“商业化”

11月11日,被称为“光棍节”; 1011=loli,于是网友们把10月11日当做萝莉节……社会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提升也在情理之中,这些“新兴节日”的爆发和涌入,就迎合大众的这种心理,也就产生的巨大市场。有网友放言:“把除了清明节以外的所有节都可以变成情人节,所有的节日(包括自造节日),都可以变成购物节”。儿童节时,买玩具送小孩;重阳节时,买保健品送父母;中秋节,买月饼送亲友;情人节是情侣们的狂欢。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有着其独特的文化遗产、文明积淀的传统节日,却越来越商业化,充满了铜臭味,其节日文化似乎早已沦陷。

传统节日在受到“新兴节日”严重冲击时,我们的学生也未能幸免。他们对很多节日的了解与感受仍相当有限,对节日民俗活动的理解存在表面化和追捧倾向,相关可接受与参与的节日民俗活动内容也多为单调与零散的,大多孩子只是从大人的口中粗略与简单地了解一些相关内容。传统节日留给他们的印象也不过是放假、吃饭、购物,所能做的就是无聊地在家看电视玩游戏。

2. 西方节日的“物质化”“娱乐化”

相比一些传统的中国节日的名存实亡,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却在中国越来越流行。有人说,传统节日被我们过成了放假吃饭购物,西方节日被我们过成了约会逛街狂欢。这一点在我们的学生们身上也有体现,圣诞节、情人节时,学生之间纷纷互赠卡片,有的甚至送花送巧克力。而圣诞节、情人节这些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呢,恐怕很少有人知道。的确,不是这些节日没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是我们都没把它的内涵过出来。而这些现象日益扩散和影响生活的今天,我们发现成人的“物质化”、“娱乐化”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学生,改变着我们的学生。

3. 德育资源的“无序化”“空洞化”

德育似乎在我们的教学中非常受重视,小学讲,中学教,大学讲。但是看我们一线班主任的德育现实:这周上级文件要求检查“学雷锋”活动,于是雷锋“三月里来四月走”;这周学校德育要求“保护环境”,于是班主任手忙脚乱查资料下课件,班会课上走一遍;这周上级没有规定德育主题,于是班主任愁眉苦脸互相询问“今天班会课上什么”,最终可能就是东拉西扯班级琐事半节课,分秒必争讲练习半节课……很多时候,班主任的德育就是这样忙着应付上面的要求,没有自己的时间思考。这样的德育显得“无序化”。

于是,没有时间思考的匆忙准备的课件、资料,囫囵吞枣一遍,就匆匆走进课堂。于是课堂上一遍遍的爱国主义教育、一遍遍的理想教育,对学生而言,就像是在头顶上飘过浮云,空空的没有刻进心理,自然也不可能苛求其外化到言行上了。这样的德育显得“空洞化”。

4. 德育形式的“单一化”“被动化”

在以学生学习成绩衡量教师、学校教育质量,以分数评价学生发展好坏的升学考试导向下,很多时候教师根本没有精力去规划德育课程,丰富德育内容,寻找合适的德育形式,发挥其应有的教化功能。如初一的“学雷锋”活动和初二的“学雷锋”主题班会,可能并没有什么层次上的递进,活动上的深入,其结果往往是喊喊“学雷锋”的口号,走走过场,学生表面上知道“学雷锋”,思想上心灵上并没有触动,这样的德育就成为一种摆设。长期的“高空作业”,导致我们偏重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学生作为一个人本身的人文和人格修养的营建却显得声弱力薄。最起码的生活道德规范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匮乏,使我们的部分学生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我们的教育更像是圣人教育,而不是“成人”教育,对于大多数受教育者而言,他面前悬挂的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目标,缺乏必要的具体行为指导,这样,就使受教育者对德育目标产生距离感,甚至造成双重人格。

二、 班级德育日历的理念

《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第二十三条规定,中小学校每年应当结合国家的重要节日、纪念日及各民族传统节日,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并逐步形成制度。

翻开日历,一年之中每个月都有一些中国的传统节日或西方传统节日或国际上的一些节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涵着我们民族独特深层的精神价值观,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而西方传统节日及国际性节日(纪念日)也都有它自己的由来和文化内涵,如何挖掘这些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抓住其精神价值,融入我们日常的德育活动,使之成为我们的德育资源,笔者作了粗浅的研究和实践,故提出“德育日历”。

(一)德育日历的概念界定

所谓“德育日历”,指利用中西方广为流行的传统节日,了解其由来的美好故事,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作为德育资源加以整合、创新、分层,结合学生的心灵发展特点按照时间顺序以主题德育活动的形式进行重新设计,从而开展班级德育系列活动。德育日历可以避免德育内容的无序化和空洞化,避免德育形式的被动化和单一化,有益于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真正有可能努力去实现《中学德育大纲》上初中阶段的德育目标: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学习;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二)中西方主要节日的德育整合

依据《中学德育大纲》,我们针对这些节日的内涵特点归类,确定初中阶段德育内容: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为主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三、班级德育日历的实施

(一)七年级:认识了解、合作感悟,德育日历故事化 找到归属 悦纳自我

七年级的学生,跨入初中,新学习环境、新认识的教师和同学,新的学科,这些使他们产生从未有过的新鲜感受,但不久后,新的生活又是使他们产生了紧张感。新的作息时间、校纪校规,学科增多,作业增多,考试增多,中学的老师不再象小学老师一样对自己细致周到、无微不至地关心,这一切使他们产生强烈的紧张和烦闷。此时,初一学生身体形态开始发生显著变化,身体机能逐步健全,心理也相应地产生变化,自我意识开始发展,他们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也开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他们渴望独立,但在生活上、学习上仍具有极大的依赖心理,并且由于知识经验还存在局限性,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处于萌芽阶段,神经系统调节能力也较差,容易受外界影响。如果不顺,易产生挫败感;相反,如果顺利,又易自满。

1.在节日溯源中,无痕适应新环境新人际

(1)对话教师节,共赏师生美德,融洽师生关系

七年级学生,刚入校一周多点,就迎来了传统的教师节。因此充分利用这个节日,开展教师节活动《老师,您好!》。具体过程,第一步,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教师节的来源资料,收集尊师故事,如张良拜师、程门立雪等,收集教师的感人故事,也可准备自己曾经遇到过的或现在的最喜欢的老师故事。第二步,班会课上分享了解该节日的来源,分享老师最打动自己的地方以及尊师故事,感受教师身上的美德。第三步,着重关注那些尊师者,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给学生以潜移默化地影响。最后,诗朗诵及教师寄语结束。在这样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消除了师生间的隔阂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2)合作中秋节,了解中秋文化,加强同伴关系

迎来中秋节时,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了大半个月的相处,虽然彼此认识,但是同伴关系并不紧密。因而,以中秋节为契机,开展关于“情满中秋”的综合性活动,让学生分组了解收集中秋节的由来故事、历史、习俗、诗词、歌曲等主题资料,整理做成课件,课堂上展示。在指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研究的时候,其实也无形地引导了学生同伴间的人际交往。学生在互相的合作中,增进彼此的了解,互相帮助,主动关心他人,形成一个团结上进、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同伴间的友好情感能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让他们对自己的班级产生归属感。

(3)庆祝国庆节,感受爱国主义,融入班集体

国庆、国庆,不可绕开的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小学六年,可能很多同学已经麻木了,除了对放假有期待,因此,精心设计国庆主题教育尤显得必要。针对初一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开展名为“庆国庆,擂台赛”的主题教育活动。国庆的由来等学生可能已了解,因而结合世界其他各国国庆日,用半节课开展国庆知识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了解:不管哪个民族,都有民族主义,都有自己的爱国主义,而爱国,从爱自己爱家爱班级开始。而后半节课举行小型团体游戏擂台赛,如“食指抬人”游戏,在游戏中彼此合作,互相鼓劲,增强每一个学生的团结意识,找到集体归属感,无缝地融入班集体。

此外,通过元旦或圣诞节或儿童节的庆祝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交流,增进和谐的人际关系,打造温暖温馨的班集体。

2.在节日溯源中,无痕撷取美德悦纳自我

(1)游走春节元宵,感受团圆,感受希望

春节、元宵节,往往在寒假,但是这两个节日也是我们传统节日中几乎最重要的节日,所以还是很有必要让学生深入了解。因此在第一个学期期末的时候就设计好关于春节元宵节的主题教育方案,布置学生寒假里去完成,第二学期开学后在班级里交流展示。

春节、元宵节的由来,关于春节“年”、元宵“灯”的传说等,各地过春节的不同习俗,如压岁钱的寓意等,都有值得挖掘的文化内涵,如团圆、希望等。让学生在收集整理、归纳展示、活动反思中,潜移默化地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我们先人的智慧和美德;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元宵节才是中国的情人节”,纠正对七夕节的误读;让学生在感受中汲取自己成长需要的精神力量。

(2)认识清明端午,缅怀先人,感受责任

清明节有很多习俗,如扫墓,清明团子,还会想到风筝、踏青等。但说清明节,要从还有一个已失传的寒食节说起。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在其为执政前流亡在外,靠介子推割肉救他于饥饿中,后来晋文公执政后,介子推携母隐居绵山。后晋文公想请他出山不成,放火烧山烧死了介子推母子。介子推临死遗书给文公嘱其要政治清明。后来以此鞭策自己勤政清明,晋国大治。故寒食节为纪念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而设。

端午节也有很多习俗,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说起其由来,有说纪念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也有说为了迎接已被当时人们视为河神的伍子胥,还有说是纪念孝女曹娥,但是不管是谁,这些人物都或以其正直爱国、心忧百姓,或以其刚烈忠孝而永远留在这个节日里。

所以,针对这两个节日,分别设计“缅怀先人”的主题教育活动,透彻了解这两个节日的基础上,重点放在人物上,感受他们身上的心忧天下的责任意识。

(3)感恩父亲母亲,感受亲情,悦纳自我

五月的母亲节,六月的父亲节,十一月的感恩节,三个节日提炼为一个词就是“感恩”。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学生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因此,在初中阶段,特别是七年级,进行感恩教育尤为重要。

十一月份的感恩节,七年级的学生刚进来半个学期,幼稚尚未退去,理性思维正在成长。因而精心策划这次感恩节活动,分为两部分:知识了解《和感恩节相遇》和活动《感恩身边的点滴》摄影展、征文展。在《和感恩节相遇》环节,让学生了解这个节日的由来历史,在世界范围的影响等,并且分享感恩故事,让学生的头脑经过“感恩”风暴的洗礼。在《感恩身边的点滴》摄影展、征文展中,引导学生了解就在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里,就体现在平常的一句轻轻的感谢里。因而当学生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

五月的母亲节,六月的父亲节,就整合成以一次“感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围绕父母和自己,制作一本自己的成长相册或自己的成长手册。从出生开始,直到现在为止,童年遗忘部分询问父母,最好父母和孩子合作完成。二周时间准备,完成后班级交流。最后写一篇活动后记来总结。

(4)重阳和世残日,体验残疾,心存关爱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世界残疾人日这两个节日,引导学生尊老爱弱,关爱他人。可以通过心理辅导小游戏如“盲人拐杖”,引导学生感受残疾人的不便,展示残奥会的片段视屏或照片,感受他们的自强精神。

(二)八年级:深入体验、对话启发,德育日历活动化 心存感恩 勇担责任

八年级学生,教育界称之为“心理性断乳期”,还有人认为八年级是整个中学阶段“最危险”的阶段,八年级学生最难管理,被称之为“八年级现象”。这些青春期的孩子们认为自己身体上已经发育成熟,心理上也已经成熟,他们自认为什么都懂,渴望独立的空间,不习惯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的行为约束和管教,对家长特别逆反。他们的情感情绪易两极波动,爱凭感情行事;自尊心、自信心、争强好胜心急剧增强;具有独立意向、成人感,自主、自立意识急剧增强;认识能力显著落后于独立意向和行动能力、相互爱慕心理增强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落后。

八年级孩子表面什么都不在乎,实际上从众心理很重,既想标新立异又担心脱离集体。于是有的学生出现了紧张焦虑自卑等不健康心理,由于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就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对抗情绪逃避说谎破坏暴力等不良行为。此外,因为八年级的知识内容变深变难,使八年级学生学习方面两极分化。有些厌学的孩子就特别向往和迷恋外面的世界,常常和一些社会不良青年混在一块,或是沉溺于网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

1.在节日中对话,铺心路,架心桥,搭建沟通平台

八年级的孩子最难管理,对老师、对父母都是充满逆反情绪,甚至有些孩子不知不觉关上了自己的心门,不让老师家长进去。于是,很多时候,要么孩子一直沉墨如金,任凭你磨破嘴皮子;要么,在你面前大吼大叫,情绪激动。

利用教师节、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以及感恩节,开一堂邀请爸爸妈妈参加“沟通从心开始”的亲子主题班会,写一封给妈妈(爸爸)的信或者在节日时父母先给孩子写一封信,在母亲节时为妈妈烧一个菜,照一张合影等。这些具体的细小的事情,能使大多数学生去做这件事时发现平时发现不了的事,感受到平时习以为常而忽视的温暖。在这样的活动中,加强了亲子间的交流沟通,营造了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2.在节日中遨游,巧引导,明正误,把摸成长心律

八年级的孩子对父母闭锁,对同伴却有说不玩的话,希望别人理解自己,想寻找友谊,有时却因方式方法而失去朋友,或走进“早恋的”胡同。在他们身上常常引发不良的情绪。故利用节日提高学生的修养,教会正确地待人处事之法,让他们的青春之路走得更顺畅。

如4月1日愚人节,孩子们很喜欢的一个节日,甚至老师去上课,也想要“愚”倒老师。但是,有部分孩子在开玩笑时掌握不了分寸,伤害着别人而不自知,最后自己不受人欢迎,也非常苦闷。因此,设计《做一个幽默的有情趣的人》的主题班会课,引导学生区别,把握待人分寸,做一个受欢迎的人。

如“五四青年节”,了解其来历,明确其含义,引导孩子迈青春第一步。并以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结束,余味悠长。

……

3.在节日中体验,小课题,大引领,汲取丰富营养

对于我们主要的传统节日,初一已了解了其来历等方方面面。因而,八年级则要找一个小切口,深入节日内部,开展小课题研究。

传统节日文化的综合性,具有浓郁的包容和涵盖特性。从民俗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看,容纳了文学艺术、服饰、礼仪、饮食、宗教、哲学以及娱乐方式、体育项目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广泛内容,而绝非单一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活动是应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而产生的,如果不需要,则会被无情地淘汰。如我国传统节日中的春节,其祭祖、团年、百年等活动,清明节的祭祖、扫墓、拜祭轩辕陵、悼念革命先烈等活动,重阳节的敬老活动,以及腊八节的祭祖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家人团聚,友人睦处,不忘先祖和革命先烈,尊老孝亲,慎终追远,珍惜幸福生活的人文主义精神。多数节日里,都有祭祖的传统仪式,直接目的在于缅怀祖先,根本目的在于对后人责任意识的呼唤,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如针对春节、元宵节,设计“红包大调查”、“家庭过年烟花爆竹开支调查”等小课题研究,学生也可以自由选题,总之小而深,去触及一些实际的问题,如“红包――理财”“烟花――环境保护”等,这样才能给学生真正深刻的印象。

又如结合“九一八”纪念日(国耻日),可以让学生“九一八”事变之后,到现在为止,每年是如何纪念“九一八”的,指导学生设计关于“国耻日”的相关情况调查,从中去发现我们现代人的价值观等。

(三)九年级:拨动心弦,自省成长,德育日历升华化 放飞梦想 实现自我

进入初三的青春期的学生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容易出现对自己学习上没有信心、对前途担心、对父母说教反感、心情烦躁压抑等各种现象。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非常焦急,什么都想做,然后是哪一个也没做好,这样反过来就更使人焦虑,形成恶性循环;有些学生经过努力达不到预期成绩久而久之,对这门学科只能束手无策了,甚至对它丧失了信心;有些学生作息不当,导致睡眠不足,精神不振,白天经常想打瞌睡,学习效率低下,影响了学习的效果。长此下去,许多同学就觉得很疲惫。于是,有些学生转而把目光投向同伴,特别是异性同伴,走进青春期朦胧情感问题的漩涡。

进入九年级,因为报名、拍照、体育中考、信息录入等各种原因,课堂时间变得特别紧张,有时班会课时间都不能保证。但是无论多么紧张,我都必须保证每月有一次德育日历系列的主题活动。因此针对上述初三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让这个阵地保持下去,并且尽可能有效。

1.辞旧迎新,放飞梦想 互相支持

辞旧迎新,是春节所蕴含文化精神更为集中的体现。先民们在岁末年初之际,历来保持着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的节日传统,以期来年的耕作有更大发展和更好收成。同样,在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之际,历代文人墨客、政治家也会保持这种良好愿望。例如,王安石的《元日》一诗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诗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时人庆祝新春佳节的热烈气氛、作者除旧布新决心变法的政治豪情,被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

因此,针对九年级的孩子,引导他们设定自己的升学目标,并激发出豪情壮志,予以班级园地张贴,然后团体活动“背后留言”,互相鼓励,感受同伴的力量。

2. 重阳登高,甩掉焦虑 增加自信

初三了,真的没什么时间出去玩,但是我还是坚持班级同学在重阳节前后,选一个周末时间,组织班级登山活动。远的可以爬十里郎当,近的就爬玉皇山、宝石山。因为中考其实就是一次爬山,在汗水的挥洒下才能到达顶峰,欣赏无限美景。通过爬山,让学生明白:高山,我能征服你;中考,我也能赢。

3.“七夕”正名,排除干扰,锁定成功

学习的紧张并没有压抑青春的萌动,反而在这样的压力中,一些同学转向这片青苹果乐园寻求安慰,结果当然也是引来父母老师的发对,学生各自的成绩也一路下滑。鉴于此,重提七月初七七夕节,让学生进行节日溯源,通过查找资料,还原节日本意,我们发现七夕节根本与情人节无关,现在把它当作情人节过,是对七夕节文化的亵渎。七夕,实为乞巧节,主要不是用来祈祷得到爱情,而是祈求姑娘们能拥有一身好手艺。我告诉孩子们,试想这些姑娘拥有了一身好手艺,那些“君子”会视而不见,不来求亲吗?所以,引申开来,七夕其实也是表达完善自身修养的一个节日,一个关于成长、梦想与努力的节日。

那么,对于我们初三的同学来说,实现自己的梦想――考上理想学校,摘取一个未成熟的青苹果,哪一件事情更重要,更紧急呢?青青的苹果需要我们等待,而中考没有时间等待了。读取“七夕”的本意吧,祈祷自己拥有一身好本领,为此努力,为此梦想,为此而成长吧。

四、 德育日历的实践意义

1.引导学生感受了中西方节日文化魅力,于无声中受到德育熏陶

设计丰富且鲜明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将德育渗透于集体活动、环境创设、区域创设等领域内容之中,使之生动化、具体化、多样化、情感化、游戏化、层次化,引领学生对中西方节日认识的回归,让孩子真正喜欢上这些节日,并能快乐地游走于节日的活动之中,体验节日文化所隐含的亲情、友情、和美、团圆等文化情结,进一步丰富他们敬老、友爱、勤劳、善良、感恩、回报等健康情感,促进认知、情感、行为的互动发展。

2.开发了教师的智慧,丰富了班级德育的内容

德育,它没有现成的教材,但它的设计与实施也必须要以一定的课程资源为支撑。传统节日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学生的生命成长有积极丰富的养料。实践中,教师的智慧得到了大大的开发,将之与德育活动紧密联系,设计出了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经验,具有时代气息、行之有效的主题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3.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学生通过调查访问、上网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大大提高了对节日文化的了解。同时,在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能经常带着问题思考,不仅引发了他们学习的愿望,促进了自主探求知识的欲望,还提高了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了观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掌握知识的本领,成为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

五、 实施德育日历的反思

1.德育日历的实施,让班主任在进行班级德育时,心中有蓝图,并使每一次的德育不是突兀的开始,而学生也清楚到什么日子,我们可能要探讨哪一个节日,自然无痕对接。

2.一系列德育日历实施下来,好处不言而喻,个人觉得如能作为校德育校本教材,集合其他老师的力量,对这些德育日历系列活动加以修改完善,那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期待有这样的时候。

3.德育日历的实施策略上,初一初二重点展开,初三结合学生实际心理需求开设。初一故事化,突出适应和自我感悟;初二活动化,突出感恩和责任意识;初三心灵化,突出梦想和坚持品质。每个学年的德育日历,所选的节日基本都有所微调。

总之,这次德育日历的实践思考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同时也留下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留待以后努力吧!

参考文献

[1]《教育心理学(万千教育)》 (美)伍尔福克 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班级德育理论与操作》 乔建中 著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世界节日》 周啸天 著 四川出版集团,天地出版社

[4]《以中国传统节日为载体,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上一篇:工匠精神班会总结范文 下一篇:食品安全班会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