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美国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8 10:09:50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最值得骄傲的,是我们古老悠久而又生机不断的中华文化。岁月的大浪淘沙,湮灭淘汰了世界上无数曾经辉煌一时的文化,唯有我们的中华文明,从古到今,一脉相承,绵延五千年而生生不息,历史已经证明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博大和顽强的生机。2002年,我参加中国文艺代表团访问欧洲,在德国,和一位很有影响的德国学者交流,这位德国学者这样对我说:“现在,美国文化就像洪水一样漫卷全球,其势不可阻挡。世界上只有你们中国可以阻挡这洪水泛滥,因为中国有最优秀博大的传统文化,可以与之抗衡。”听着这样的赞语,我当时的感觉亦喜亦忧。喜的是,一个德国人,对中国文化有如此崇高的评价;忧的是,在中国,有多少人对我们的民族文化心存着由衷的自豪感?

要让伟大的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和前提:中国人必须珍惜、热爱、熟悉并欣赏自己的民族文化,为之骄傲,为之沉醉,为之鼓与呼。这就是我们说的文化自信,有了这种自信,才可能奋力为之推广,才可能有所谓的文化自觉。中国的文化,基因无法改变,只能是中国精神。如果中国人不了解自己的文化,甚至瞧不起自己的文化,那么,要想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的影响力,必定是一句空话,是痴人说梦。近年来,中国人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共识,我们的媒体和出版业,已经开始在国内大规模地宣传推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谈史论文,读经咏诗,已经逐渐成为新的时尚,中国人开始真正地为我们拥有如此灿烂的文化而骄傲。

现代中国有一句时髦的话,叫作有作为才能有地位。我觉得中国的文化也是如此,中国的文化工作者,应该自强不息,创造出属于中国的精湛独特的作品,让世界欣赏甚至惊叹。我们应该自信,中国人有这样的智慧和能力。在这一方面,无须韬光养晦,不能自轻自贱,更不能自损自贬,必须做一些有创意、有实效、有影响的工作。让世界有效地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让更多的外人也来做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办孔子学院,讲中国故事,已经在全世界引起正面反响。

在这里提两个建议:

1.不要在中国内地再建第二个迪斯尼乐园,应该花力气建一个有世界水平的展示中国文化魅力的主题乐园。建议由国家权威部门牵头,举全国之力,邀集文化艺术、科技教育、管理经营界的高人,论证、策划、筹建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大型主题乐园,可以和迪斯尼乐园媲美,甚至超过迪斯尼乐园。让全中国的孩子都有机会走进我们自己的美妙乐园,在他们的童年记忆中,留下和中国历史文化有关的美好而深刻的回忆。在很多人眼里,建儿童乐园只是一个商机,其实,这也是文化的传播,是意识形态,对下一代的成长有巨大的影响。这一点,美国人做得很成功,把迪斯尼乐园开到国土之外,既赚了别国的钱,又输出了美国文化。香港和上海已经有迪斯尼乐园,没有必要再建第三个。与其花这么多钱引进一个美国的游乐场,不如用这些钱来创造建设一个表现中国文化的主题公园。迪斯尼乐园可以推向别国,我们的中国乐园如果同样美妙,甚至水平更高,为什么不能走向世界呢!前几年,我曾在政协为此提案,这个提议被媒体报道之后,竟然在网上引起一片嘲笑声,嘲笑者的论据是:“孙悟空PK米老鼠,没有胜算”。这样的嘲笑,究其根源,还是因为对我们的民族文化缺乏自信。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访学期待;访学准备;访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250-02

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与内蒙古赤峰学院洽谈合作的TESOL英语教师培训项目始于2014年7月,在双方不断努力与诚挚合作下现已圆满完成两年度访学计划,收获颇多。两校访学项目不仅给我校英语教师们提供了专业强化平台,学术及思想方面的交流得到增强,为中美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作者就个人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访学经历进行回顾介绍,与读者朋友们分享个人留学所思所想。

一、访学期待

对于一名英语学习者和教学者,此次美国访学之行无疑是作者人生中宝贵的机会和难得的社会体验。根据院系教师技能大赛优异表现及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结果以及领导同事们的认可,作者被选为2015年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访学人员。作为一名刚入职不久的年轻教师,作者心中充满着各种期待与憧憬,同时也立志不负学校及领导的期望及同事们的支持,充分利用此次访学机会提高自己,尤其在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等方面。

1.走进美国大学课堂。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蓬勃发展的综合性公立大学,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良好的学习设施及环境,现有2万多在校本科及研究生攻读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3个月的访学使作者可以真正走进美国大学课堂,体验美国大学老师与学生构建的课堂模式,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了解学生学习动态、思维模式,感受美国教育带来的学生成长与进步。从而总结归纳出美国高等教育成功积极有效的一面,并结合自己的教学教育情况,探索出适合自己学生学习成长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以应用于今后教学中,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与跨文化知识掌握方面有更大的进步与成长。

2.融入英语语言环境。语言环境对于语言学习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无论是学生学习还是教师教学,缺乏语言环境,都会陷入无可奈何的困惑与艰难。对于学生,最关键的影响是没有语言应用与交流的真实环境,学习语言的兴趣将会逐渐淡化甚至会产生排斥、反感情绪,这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来说将是致命的。教学的成功来自学生与教师的配合及共同努力。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没有了前进的渴望,课堂教学将无法进行,教育的意义也不复存在。没有语言环境,语言学习将会变得枯燥、艰难,也失去了语言习得过程中流畅、地道、优美的语言特性。对于教师来说,虽然积累了许多语言经验与知识,但毕竟没有语言环境中所学到,也会出现以上烦恼。教师的语言能力是在语言环境匮乏的情况下形成的,比起在在英语国家成长学习的人来说还有一定差距,并且人文知识的切身体验也会影响教师教学的成效,毕竟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此次美国一行将会是作者融入纯正英语语言环境,提高语言能力,尤其在口语与听力方面,这对于语言教学者来说无疑是最可贵的机会,是所有出国留学期望中最期待的。

3.体验异国风土人情。除了走进美国大学课堂及融入英语语言环境,体验异国风土人情也是作者留学一大期待。这会对作者英语教学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除了开阔眼界,还能增加阅历,有助于作者整体人文素养的提高,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国高等教育在学生培养与发展方面要重新思考与定位,课程也要进行调整。大学英语作为大学课程必选课及语言能力培养课程,在学生今后发展方面作用不容忽视,尤其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现在,具有英语语言综合能力和素质的人才已经是形成竞争优势的重要元素。所以大学英语承担的不仅仅是语言教学,而是包括语言人文知识在内的综合语言应用课程。除了语言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更应关注学生跨文化知识灌输,使语言与文化学习更好地融合,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及综合素质。因此留学期间能够体验异国风土人情,了解当地英语国家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将有助于充实现有语言文化知识,使学生受益良多。

二、访学准备

为了确保此次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访学计划平安、顺利、圆满进行,作者认真做了诸多行前准备工作,包括参加教育部2015“平安留学”出国留学行前培训会、赤峰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部教师出国留学手续办理详解会,个人结合其他留学人的经验,做涉及海外学习生活的必要准备,尤其英语方面进行了两个月的强化练习,确保留学期间语言沟通方面没有太多障碍,使得留美学习顺利进行。

1.教育部“平安留学”行前培训会。2015年6月3日,教育部“平安留学”出国留学行前培训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农业大学科技报告厅隆重举行。教育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司留学工作处副处长鄢智勇、留学服务中心出国处项目主管浦润楠、自治区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朱广元等出席培训会开幕式,全区24所高校的506名公派和自费出国留学人员参加了该培训会。此次培训为期两天,培训内容包括中西方文化差异、安保技能演练、心理讲座、健康与养生、中西医日常保健知识、中国公民领事保护、涉外礼仪、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有关公派留学派出手续办理流程及有关规定等。此外,培训会还开展了欧洲及独联体国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相关留学知识讲座。讲座人员均结合自身海外留学经历与大家分享了留学经验和体会,比如遇到的问题及给留学人员带来的学业和心理上的压力,并分析了问题原因;在国外要有安全意识,学会处理安全事故的方式方法,避免意外发生,做到“平安留学”。教育部的“平安留学”出国留学行前培训,是确保留学计划如期顺利进行必要环节。

2.学院留学手续办理指南。此次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访学项目是赤峰学院与美国该校合作开启的第二年。2014年双方签署了访学项目并派出了第一批访学人员,非常成功。今年,学校一如既往地重视此次访学项目,由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负责全程选派工作,包括学院教师出国留学手续办理及相关要求。学校在访学人员办理出国手续做了许多工作,并与对方院校多次沟通联系,确保访学人员基本材料准确无误送达对方,美方的入学批准材料如期到达访学人员手中,以便准时办理签证。这些,为访学的成功提供了保障。

2.强化语言知识练习。对于海外留学人员来说,出国后所面临的最大烦恼莫过于语言沟通障碍。由于国内英语语言环境资源匮乏的制约,访学人员在语言方面所做的准备往往不足,导致留学期间无法用英语准确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影响了他们主动学习、积极交流的积极性。此外,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困惑及纯正英语环境的冲击也会导致语言沟通难以进行,这也是导致英语专业人员遭受语言沟通障碍的最大原因。因此语言对于出国人员来说再怎么准备也不为过。此次美国访学任务之一便是强化语言能力,没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很难在3个月期间有明显的进步。因此行前有扎实的语言方面的准备才能迅速适应真正语言环境,才会最大限度地消除语言不通的困惑,积极自主学习与他人交流。

三、访学过程

1.TESOL项目课程。7月5日至7月31日在美国中田纳西大学进行了对外英语教学方面的理论学习。学习课程可分为教育教学和文化教育两大内容,其中教育教学课为主干课。课程涉及广泛,包括英语先进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能力培养以及英语听、说、读、写模块教学等。其中教学能力培养课程从翻转课堂到批判性思维,从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到小班个性化培养等方面讲解都十分详细,课堂上设置了许多讨论环节,对不同性质的英语课程的学习方法进行了可行性的讨论,还涉及个人职业上发展方面。在文化教育课方面,主要讲解了美国文化教育、中西文化比较多元文化发展等。教育教学及文化教育课程的交替式的安排让老师们在紧张学习中体验到了轻松愉悦,同时又不失学习的凝重性及广泛性。

2.文化考察活动。8月1日至8月23日正值美国高校暑假时间,访学学校没有特别学习安排,让学者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及爱好选择自主选择,如文献研究、撰写论文或社会文化考察等。此期间,笔者对美国社会、文化、风土、人文方面进行了实地考察,包括当地教堂礼拜活动、印第安原始部落考察、乡村音乐博物馆参观、西部牛仔文化赏析及美国内战遗址参观等。这些文化考察给作者的访学增加了更为鲜活更为立体的内容,让作者走出书本知识,走出校园,踏入社会,走进实践,真实地体验并感悟作为外来者在美国本土的衣食住行、所见所闻,让此次美国之行有了更有了更深切的感悟。

3.英语课堂观摩。8月24日至10月2日是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访学最后一个阶段,主要以听观摩课的形式走入美国大学课堂,收获很多。作者根据个人学业兴趣和职业发展规划,选听了以下几种课程:文学影视欣赏、英国文学、文献检索、语言学、二外法语课、高级写作、阅读及语法课。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教授风格,从中学到了诸多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及教学管理方面的知识,尤其是教师与学生的融洽配合、积极交流。听选的课程类型及性质都有所不同,从类型方面来说部分是笔者目前教授的,部分是未来规划中所要开设的,还有一部分是笔者专业方向的延伸部分;部分是本科阶段课程,部分是研究生课程。通过不同层次的课程有不同的教学模式和规律,本科生课程如语言学、文学等主要以学生听为主,教师鼓励学生勇于提问,进行批判性思考,教师按时检查作业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研究生类课程主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课后研读任务。鼓励创新,课堂上要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与他人进行交流,同时也要学会倾听与批评。课堂观摩活动让笔者真实体验到了不同国家不同学校的不同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学其精华,应用于我,乃是此次访学真正意义所在。

此次访学是作者职业生涯中最为宝贵的历程之一,使笔者进一步开拓了眼界,教学理念得到了深化,对我院的英语教学改革也更有了信心。

参考文献:

〔1〕高靓.与美国国家年度教师面对面[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2〕李冰雯.美国社会与文化[M].西北工大出版社,2012.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自然文学 人与自然关系 生态意识

一、美国自然文学的概念

自然文学就其字面理解,无非是以自然为主题进行写作。但这一概念本身的内涵却十分丰富。它是在美国特殊的自然和人文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文学。自然文学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的新颖和独特。从形式上看,它属于非小说的散文文学,主要以散文、日记等形式出现。从内容上来看,它主要思索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简而言之,美国的自然文学最典型的表达方式是以第一人称为主,以写实的方式来描述作者由文明世界走进自然环境那种身体和精神的体验。

美国自然文学的意义在于它的创新。在西方文明的传统中,人们总是倾向于把精神与物质、自我与环境、人与自然分隔开来,区别对待。而美国自然文学的发展动力则是要将精神与物质、自我与环境、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它由最初纯粹的自然史,到将文学揉进自然史;由早期的以探索自然与个人的思想行为为主的自然散记,到当代主张人类与自然共生存的自然文学。我们可以说,从美国自然文学的发展趋势中,我们看到了人类文明的进化过程。

二、美国自然文学的发展

自然文学作为一个概念产生于现代,可它却是在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并有其历史渊源。

17世纪的约翰・史密斯的《新英格兰记》和威廉・布雷德福德的《普利茅斯开发史》都是以描述性的散文体写就,其语言清新简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为日后的自然文学独特的文体奠定了基础。

18世纪的乔纳森・爱德华兹在他的《自传》和另一部《圣物的影像》中大胆地将内心的精神体验与外界的自然景物融为一体,以比喻的手法,表明上帝把整个物质世界造成了“精神世界的影子”。18世纪另一位有影响的人物威廉・巴特姆,被成为美国“第一位在欧美大陆的文学界获得声誉的人”。他的代表作《旅行笔记》不仅反映出作者作为一个自然之人的哲学思想,而且对欧洲的浪漫主义产生了影响。人们通常认为,自然散文只是到了18世纪末才成为一种独特文体,它以巴特姆的《旅行笔记》的问世,作为自己趋于成型的标志。

到了19世纪,随着诸如托马斯・科尔的《论美国风景的散文》、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的《论自然》等作品的问世,美国作家才开始把新大陆的风景作为文学和艺术的源泉。在此之前,美国的作家与艺术家往往是把目光投向欧洲大陆,去寻求文学艺术创作的文化根基。科尔在《散文》中得出的结论是:美国的联系不是着眼于过去、现在和未来。如果说欧洲代表着文化,那么美国则代表着自然。生长在自然之国的美国人,应当从自然中寻求文化艺术的源泉。正是基于这种思想,科尔创建了美国哈德逊河画派,提出了“以大自然为画布”的宣言,吸引了一批被爱默生称为有着“新的眼光”的大自然的画家。后来,这个画派的作品与美国自然文学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长期以来,爱默生的精神及其人文思想一直是美国文化及文学的研究重点。但是目前在国内,将“爱默生与自然”作为主题进行挖掘与探讨的人并不多。其实,无论从爱默生所信奉的超验主义及其著作,还是从其生活和日记中,都不难看出他对自然的特殊情感与密切联系。就爱默生的著作而言,他的第一部作品便是《论自然》。他改良了爱德华兹的观点,明确指出“自然是精神之象征”。

亨利・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曾于1985年在《美国遗产》杂志上所列的“十本构成美国人性格的书”中位居榜首。他被视为美国文化的偶像,美国最有影响力的自然作家。他的精神被视为美国文化的遗产。而《瓦尔登湖》也成为众多梭罗追随者向往圣地和效仿的原型。人们通常把梭罗视为爱默生的“圣徒”。从二者在自然文学中的作用而言,他们有着相似的灵魂。从现代的眼光看,梭罗在美国自然文学中所起的作用似乎比爱默生更胜一筹。梭罗不仅把爱默生的理论付诸实践,而且比爱默生超前一步。他预见到工业文明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只有在荒野中才能保护这个世界”的观点。

美国自然文学在20世纪有了新的发展。20世纪之前的自然文学有着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其作者对自然持乐观进取的态度,希望从中寻求个性的解放,文化的根源和精神的升华,但是他们的思索与写作的着眼点仍限于自然与自我或自然与个人的思想行为范畴。只是到了20世纪,随着诸如约翰・巴勒斯、约翰・缪尔以及玛丽・奥斯汀等跨世纪自然文学作家的出现,自然文学才展开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前景。这时的自然文学开始展示的是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人类与生态的和谐。

从广度上,20世纪的自然文学已经不再局限于美国的东海岸,而是覆盖了几乎整个美国本土。随着奥斯汀、迪拉德和威廉斯等女作家的出现,原来以男人为主导的自然文学领域开始有了女性的声音。这种以不同的地域为背景,用不同的声音来描述自然的状况,使得美国自然文学形成了一种多维的组合,因此而显得多姿多彩,生动活泼。从深度而言,由于20世纪的自然文学作家大多掌握了自然科学和人类生态学的知识,他们无疑获得了比他们前辈更深刻的洞察力。奥尔多・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州一个被人遗弃的农场里,提出了“土地伦理”的概念,呼吁人们培养一种“生态良心”。爱德华・艾比在没有人烟的西部沙漠中,提出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模式:对立――妥协――平衡。特里・T・威廉斯则在盐湖边,呼吁人们视荒野为一种情感,像热爱一个人那样去热爱荒野。在当代自然文学作家的心目中,人与自然已不再是“我和它”的关系,而是“我和你”的关系。他们认为已经没有一个单纯的自我,而只有与所生存的生态环境融为一体的自我,他们所信奉的已不再是“优胜劣汰”,而是“共生主义”。

三、总结

总之,自然文学是以文学的形式,唤起人们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意识,激励人们去寻求一种高尚壮美的精神境界。在美学上,它展现了中自然清新、别具一格的审美取向。探索这一领域,将会像当初欧洲移民发现新大陆一样,令人在一个又一个新奇发现中激动不已。

参考文献:

[1]亨利・纳什・史密斯.处女地[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

[2]安妮・迪拉德著.余幼珊译.溪畔天问[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Scott Slovic.Contemporary American Nature Writing.Tokyo:Fumikura Press,1993.

[4]Don Scheese, Nature Writing.the Pastoral Impulse in America.New York:Twayne Publishers,1996.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说到写作和治学,对于一个大学老师来说,本该是业余所好、休闲逸兴之事,习而久之,慢慢就成了一种工作惯性和生活方式,有时还会是一种职业约束。如今的大学里,一个老师不仅要会教书,还要能科研,会写作;科研写作有时要比教书重要,如果你只能教书不做科研,不写论文,或者会写而不去写,那还是可以生存下去,可以当老师,但活得没有地位,没有尊严,当然更少了许多快乐。不仅副教授、教授职称与你无缘,各种检查评估系统还会让你成为体制之外的边缘人,其尴尬处境不只是职称、待遇上不去,心理上也会有“矮人一截”的感受。其实,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书是老师本分,教好书是当老师的天职,能认真教书、教好学生就是一个好老师。但一个大学老师,尤其是以科研能力为评价标准的重点大学的老师,就远远不是这样,仅靠教书,离“老师”还差得远呢!

好在我自己比较早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力求避免这样的尴尬处境。1977年恢复高考,高中毕业在农村当了5年民办老师的我,有机会第一届考入大学中文系。那时的文学,远比现在火爆,中文系是热门专业,文学是全社会关注的大事,文学评论是“显学”。我那时是年级文学评论小组组长,读小说,写评论,办板报,举办热门小说争鸣沙龙,十足一个文学青年。大二时写了一篇关于文学评价标准的文章,发表在一所大学的学报上,稿费没到就请同学喝酒以示庆祝,那个高兴!从那时开始,就与文学批评结下缘份,常有铅字见诸报端期刊。大学毕业后,在大学谋一教职,随之念了硕士、博士,学的也都是文艺理论。于是,教书、写作、评论、理论研究也就成了职业。回顾30余年大学生涯,教书之余,治学常怀勤勉,对文学不离不弃,并悟出了一点教书治学的切身感受。

一是需要有选点定位的学术眼光。记得当年念博士的时候,面见导师的第一天,导师说过几句让我终身受益的话:读书治学,选点定位最重要,这就像打井要选好井位一样,“点”选好了,只要往深里打,总会有收获,就能开辟自己的学术空间。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从事文学批评和理论研究几十年,我有过这方面的教训。记得20世纪80年代“文学热”时,学界相继出现“现代派热”、“文化寻根热”、“方法论热”等等,活跃的文坛让人目迷五色,我那时热情满腔,兴趣广泛,见到什么写什么,打的是没准头的学术“游击战”。出版过《当代西方文艺批评主潮》,在当时的热门刊物《当代文艺思潮》上发表过《农耕文化——中国文学之根》《新时期文学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等文章,评过中国寻根小说,也评西方意识流作品,还与硕士同学一道翻译过《萨特论艺术》。1990年代出版《文学创造本体论》《艺术美学》《艺术的绝响》《国民素质论》等,也研究过湖湘文化对湖南作家的影响,主编过《文学原理》《口才学》等高校统编教材。可以说,写的东西不少,但让人们熟知的并不多,除了职业需要外,在文学研究领域始终没有找准自己的学术定位。1990年代中后期,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出现,改变了文学发展的格局,也让我找到了新的学术兴奋点。凭着多年的学术历练,我较早体悟到了这份学术敏感。1998年前后,“榕树下”等文学网站迅速崛起,在网上读到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等一批网络原创小说,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目光。我意识到文学与网络“联姻”将会是不可逆转的大势所趋,互联网将会是文学发展的新一轮机遇。随之,我开始着手网络文学调查,仔细走访了100多家文学网站,发表了长篇研究报告《互联网上的文学风景——我国网络文学现状调查与走势分析》。文章很快被许多报刊转载,产生了较好反响,也让我确立了一个可以“勤耕深作”的研究领域——网络文学。十几年下来,在这同一领域发表系列论文超过百篇,相继出版《网络文学论纲》《网络文学本体论》《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网络文学发展史》《网络文学概论》《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比特世界的诗学》《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等著作,还主编了我国第一部《网络文学词典》。其中,《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一书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的长篇论文《数字媒介与中国文学的转型》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一等奖,另有其他成果3次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4次获湖南省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以上奖励。所主讲的网络文学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和部级精品视频课。互联网越来越普及,网络文学越来越火爆,网络文学研究也迅速升温,几至成为当今的“显学”。江湖夜雨十年灯,回首自觉足迹浅,当人们开始意识到网络文学研究的重要性时,我已经在这个领域耕耘有年并收获不菲,被同行评价为“我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开拓者”(《文艺报》2005年1月13日周文的文章标题)。全国成立网络文学研究会、湖南省组建网络文学研究会,均被推举为会长,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我知道,这并不是自己取得了多少了不起的成就,而是自己这些年文学研究的选点定位切合了网络新媒体快速普及、网络文学迅猛增长的新时代。

二是要有持之以恒的学术韧性。我们知道,恰如美国学者希利斯·米勒所说,电信时代文学无存,当今并非是文学的好时代。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降,文学的“边缘化”已逾20年。文学、特别是“纯文学”不被关注,让许多文学青年才俊改变了自己的职业选择,以至于大学中文系常常招不满第一志愿的考生。文学批评和理论研究更是备受冷落,处境尴尬,仍能坚守“冷板凳”的人越来越少。文学研究庶几变成了“职称学术”“功利科研”,再也难觅“春蚕吐丝”般本能爱好、执着追求的学人。这样的学术生态,对搞文学研究的人来说,很容易放弃却很不易坚持。要有所作为,得有韧性,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也就是说,如果选准了“井位”,就得永不言弃,不停地“挖”下去,打一口“深井”,才能找到“富矿”。就我而言,市场经济大潮兴起之时,没有受身边朋友辞职下海或改行从政的影响,一直钟爱自己的职业和专业,从未放弃文学。不仅没有放弃,还受邀来到中南大学(原中南工业大学)这所以工科、医科、理科为优长学科的大学,牵头创办中文系和文学院。选择研究网络文学来说,也不是一帆风顺,也需要勤勉不辍,持之以恒。上个世纪末,网络文学刚刚兴起,不被主流文学认可,人们觉得它不过是山野草根和技术丛林生长的娱乐文化,难登大雅之堂,不值得研究者关注。记得有位很有名的教授看我那么专注地研究文学网站,评价网络作品,发表网络文学理论文章,委婉地对我说:网络上“口水”多,不值得去浪费精力,不如多研究一点文学名著和经典论题可能更有价值。我领会先生好心,笑称我研究网络文学的“不成熟”如果能助推它走向成熟,可能也会有些意义的。2001年我发表了《网络文学:挑战传统与更新观念》《高科技对文学基本理论研究的挑战》等论文,此后在这一领域持续笔耕,《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学术月刊》《社会科学战线》《北京大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的一系列网络文学论文引起同行关注,出版的网络文学著作也得到较好的社会评价。从2000年获得网络文学研究的湖南省社科规划课题、2001年获这一领域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开始,2002年申请到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网络对文学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研究”;项目结题后随即申请到200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研究”,该项目结题被评为优秀等级后信心更足;2011年旋即申请到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网络文学文献数据库建设”,成为在这一领域获得纵向重要项目最多的学人。古人云:“凿不休则沟深,斧不止则薪多”(王充),“蹞步而不休,跛鳖千里”(荀况)。读书治学,不说皓首穷经,只要能在一个领域持之以恒坚守十年,不成为专家大抵也能成为内行的,就看你有没有这份勤勉敬业的执着了。有意思的是,那个十年前善意规劝我改弦易辙的先生,现在却对我说:“欧阳啊,还是你有眼光,当别人开始研究网络文学的时候,你已经走得很远了。”我想,他是在鼓励我,却忘记了十年前他曾对我所说过的那些话。

另外还需要有善于协作的团队精神。我们知道,文学创作是个人化的,从事文学批评要倡导个性化批评,文学理论研究同样要有个人的创新追求。不过,从事文学理论批评,在追求个性的同时,也不排斥团队协作攻关。有共同志趣、共同领域和一致研究目标的协作团队,能相互激励,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特别是面对如网络文学、新媒体文化这样的新兴论题时就更是这样。这些年来,我身边聚集了两个研究团队:一个是网络文学研究团队,2004年被湖南省评为省级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另一个是中国文化品牌研究团队,2006年组建成立了中国文化品牌研究中心。这两个团队成员之间有交叉,有分工,更有协作。大家合作共事,齐心协力,让一个新兴学院在重学术、重人才、出成果、出业绩的氛围中迅速成长,影响日隆。第一个研究团队从2003年开始,已连续出版4套研究丛书:《网络文学教授论丛》《文艺学前沿丛书》《网络文学新视野丛书》《新媒体文学丛书》。第5套丛书《网络文学100丛书》正在进行中,很快也将面世。我策划、主编并组织出版这些“集束式”成果,形成了较大的学术冲击力和影响力,它们与团队成员在学术报刊发表的论文(多为专栏、专题形式)一道,把中南大学文学院打造成了我国网络文学研究的重镇。另一个团队充分发挥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每年面向全国遴选、编撰并中国文化品牌报告,以“学、研、产”结合的学术思路,对接国家文化战略,已连续8年在深圳文博会《中国文化品牌报告》蓝皮书,共推介中国文化品牌282个。这项研究既为硕士生、博士生培养创造了走进企业、了解社会的机会,也为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尽了一份力量,受到业界、学界和政界的广泛好评。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伴随着史景迁翻译作品的出现,在普通知识分子或专业学者之中,就产生了一批评论者。下面就自己所看到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评论陈述如下:对于奠定史景迁中国学研究道路根基的第一部学术专著《曹寅与康熙:一个皇室宠臣的生涯揭秘》的评论:张慧的《史景迁的曹寅研究》从“红学”乃至“曹学”的视角出发,探究此书的写作缘由、构思与结构及正文指涉等。[1]其赏心悦目之处就在于将史景迁的历史书写与小说名著《红楼梦》联系,这无论是对历史研究还是对红学研究来说,都可以说是一个新的角度。对于初版于1974年,获得1975年克里斯托弗图书奖的《中国皇帝:康熙自画像》的评论:马策的《读〈中国皇帝:康熙自画像〉》认为事件细节描写和人物心理描写的推演在史景迁的想象中贯穿始终,突出地强调了“想象”在史景迁治史中的重要性;[2]王淼的《教科书之外的康熙》认为史景迁在试图使西方读者走进康熙的帝国世界的同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重要的是此书确立了史景迁的个人文体风格,把“把学术提升到美的范畴”,且展示出了当时的历史细节和社会境况。[3]马、王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且赞扬了史景迁对康熙的自传体的写作手法。对于从小处着眼,透视社会大环境的,具有底层社会史性质的《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的评论:郭琳波的《变与不变:史景迁〈王氏之死〉中的中国形象》通过《王氏之死》透析出了史景迁史学研究的“求变”与“不变”的原则,即由聚焦于大事件、大人物的主流倾向开始向关注中国封建社会最底层小人物的悲剧命运的“求变”及作为西方人固有的文化心理和意识形态的“不变”原则,而从“不变”的原则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郭对史氏及其对此书持有比较尖锐的批判;[4]李宝祥的《史景迁和蒲松龄的“缘识”———以〈王氏之死〉为中心》从蒲松龄生活的年代、蒲松龄的身份及其对故事的痴迷几个点来讲述蒲松龄是如何进入史的研究视野,并介绍了《聊斋志异》在该书中的运用和体现,且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对史景迁和蒲松龄的“缘识”进行了解读,可以说此文比较详细地论证了史氏对《聊斋志异》这一材料的引用;[5]李冠杰的《史景迁著:王氏之死》认为此书的两大创新在于:合理想象、移情入境及“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但此文的异样之处在于指出了史氏此著中数字的计算、小说材料、律法等引用的不合逻辑性或不合现实性;[6]邢天添的《太过真实的历史》认为本书以平淡且透着哀伤的语言,现实与浪漫穿插使用的笔法,真实地再现了王氏的命运乃至中国古代妇女的命运,强调了它的历史记实性;[7]乐颜的《〈王氏之死〉:以蒙太奇的方法讲述历史》认为本书最宝贵的地方是:史景迁从小人物的故事和普通县城的视角去勾勒历史,且用独到的手法即蒙太奇的手法赋予了郯城以及王氏生命,肯定了史氏的异样眼光和独到写法;[8]周祖文的《〈王氏之死〉的小人物叙事与史实差错》认为本书是小人物叙事的经典之作,叙事对象的拓宽、史料上的突破、研究方法上的多学科视角为其三大特色,不足在于对一些史实及相关制度的把握不准,可以说是赞扬中点出了缺陷;[9]郑实的《传达历史生命的热量》认为史景迁以郯城县志、官绅笔记、蒲松龄小说为支柱,复原了王氏生活的那个社会,是从史料运用的角度肯定了史氏在历史生命热量传达中的贡献;[10]王家范的《小人物命运背后的大历史———读〈王氏之死〉》认为此书较少“理论”的说教、具有深刻耐味的“戏剧性”,且史景迁具有透析穿心的史眼,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史氏的史学功底。

对于已成为美国近代中国史的标准教科书的《追寻现代中国》的评论:蔡松林的《史景迁与张玉法之异同———从中国近代史研究谈起》谈到了史景迁这本书的框架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分法,并将其与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和张玉法的《中国近代现代史》进行了对比研究,[12]可以说此文为我们将史氏的近代中国史与其他汉学家或国内学者的近代中国史进行比较研究开了一个很好的先例;云也退的《外国学者〈追寻现代中国〉》认为史景迁的“追寻”体现出了一种比较文化的视角,即不时引用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关注中国人对西方人的反应。[13]对于以在中国清代被广泛传播的《大义觉迷录》为蓝本的《皇帝与秀才:皇权游戏中的人文悲剧》的评论:陈意新的《史景迁著〈文字叛逆〉》认为这部引人入胜的侦探小说在详实的资料基础之上叙述了一出怎样荒谬的悲剧并揭示了清代皇权国家的运作过程,陈的荒谬论分析可谓出奇制胜;[14]戴轶尘的《文化认同问题———史景迁视野中的清朝文字狱》则是从文字狱角度对本著进行了点评。[15]对于获得1983年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哈罗德纪念奖的《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的评论:黄学军的《游魂无处归———读史景迁〈天安门〉》认为史景迁抓住中国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坚定信念与执着追求的品质,试图将天安门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相结合,来折射中国革命的进程,承认了史景迁叙说故事的能力、写作此书的目的,但其对史氏的批评(如潜意识的中国偏见、未能深入中国文化与历史的深层)似乎更能引起笔者的关注;[16]侯杰、姜海龙的《上演政治活剧的大舞台》通过对史氏此著中知识分子的琐碎生活的描写、以主线人物的人生为时段划分的标志及众多文学作品的采用等方面的分析,体现出了史氏的写作特色和史料特色。[17]对于在史景迁眼中伟大且遥远的文化的观测的《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的评论:孙明的《史景迁的中国想象〈大汗之国〉》认为此书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还能从另外一个角度审视我们的祖先及我们自己,但其仅仅是对史氏此书的简单介绍;[18]谭旭虎的《想象中国:被建构的形象———解析史景迁的〈大汗之国〉》肯定了史氏文本的选择,分析了西方对于中国“他性”建构模式的特点,提出了我们应持有怎样的文化应对心态的问题,认为此书是史氏对中西文化的相遇交互态度从悲观转变到乐观的代表。[19]可以说,此文比较细致地从历史文化的语境下对史氏此著进行了分析。经过自己浅显地梳理可以看出,对于《王氏之死》的看法和论述相对来说比较多,而其它专著的解读则较少。对于获得1996年美国中国研究协会最佳著作奖的,集作者近三十年来中国研究之精华的《中国纵横》;对于借助底层小人物的奇遇经历,以透析早期中西历史及文化冲突的《胡若望的困惑之旅》;对于试图走进洪秀全的多层世界的《“天国之子”和他的世俗王朝:洪秀全与太平天国》;对于借助于以在中国传教并被皇帝所允许的第一个安葬在中国的外国人的利玛窦的传教经历为主轴,探讨各宗教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研究中国民间风俗和传统文化的《利玛窦的记忆之宫》;对于以恢宏的笔触详述了西方各国争相改变中国的史实的《改变中国》及新近出版的《前朝梦忆》等翻译过来的著作,笔者还未见到相对来说比较具有针对性的学术性的评论文章。

史景迁的专题研究

对于史景迁专题研究的综述,笔者试图从专业和非专业或者说是学术和非学术的角度进行总结。大体概括为以下几点:(一)专著研究在国内,目前笔者仅看到了2007年6月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王海龙著的《遭遇史景迁》。该书仅仅是用通俗简洁的语言介绍了史景迁的治学背景及其所遭受到的学界非议,史景迁的文笔、历史观,其它思潮或学科对史景迁的影响及史景迁的主要作品等,[20]但并未就某一具体问题对史氏进行系统性地深入地研究。(二)学位论文截止笔者写这篇综述的时候,已经出版的与史景迁研究有关的专题性学位论文有:2009年华东师范大学谭旭虎的博士学位论文《看与被看———史景迁的中国图景研究》,本文认为史景迁的中国研究涵盖范围包括:对于传统中国(主要集中于明清)的考察,对近现代中国的追寻,对中西文化相遇、交互过程的细致观测,以及对于当代中国时政的关注评论等四个层面,并以此建立分析框架,进行比较文化理论与文化认知视野下的阐释解读,可以说,此文是谭旭虎以史景迁的近乎所有专著为线索,进行的对史景迁中国研究比较全面的剖析;[21](P1)2012年首都师范大学张晶的硕士学位论文《史景迁在〈天安门〉中对近代中国的书写》以史景迁独特的文学化历史书写为中心,以作品《天安门》为研究对象,从知识分子的选择、历史叙事手法和天安门的多重含义三个方面进行解读,考察他是如何在历史书写中对文学因素进行巧妙化用的,进而探究他对中国近代史所持的观点,此文虽主要是从文学的角度对史氏此著作进行的专门研究,但仍不免夹杂着从史学的角度进行的分析,体现了“文史一家”的传统;[22](Pⅰ)2009年华中师范大学何吉龙的硕士学位论文《史景迁的中国研究》,这篇硕士论文从三个层面对史景迁进行了梳理:其一,将史景迁关于中国历史的具体研究成果归纳为人物研究、社会研究、政治研究、跨文化交流研究等四个方面,其二,从选材、叙述手法、戏说与史景迁著史等三个方面对史景迁独特的叙述风格进行分析,其三,详细分析了史景迁的史官及其在史官指导下的治史方法,[23](PⅠ)可见此文是对史氏研究内容、叙述风格、治史方法系统论述的比较全面的代表;2011年江西师范大学李琛的硕士学位论文《史景迁史学思想研究》以历史本体论、方法论与认识论为切入点,将史景迁的史学思想归纳为:本体论上的人本主义倾向、方法论上的以史为文的写实风格、认识论上的重视史学社会功能的特点,[24](PⅠ)在历史哲学的语境中比较系统、全面的对史氏的史学思想进行了剖析为李的出奇之处。(三)学术文章2012年2月15日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报》的谭旭虎的《多元的文化背景与传统承继———史景迁的中国研究》论及了史氏的研究范畴、研究特色,其创新之处在于注意到了欧美中三种文化传统在史景迁身上的融合与体现;[25]刊于《史学月刊》2009年第1期上的朱政惠的《史景迁史学探要》比较细致地论及了史景迁的著史特点、史学见识、中国研究观及学术前沿意识;[26]刊于《文化月刊》2009年第3期上的葛晓爱的《汉学家史景迁的秘方》认为史景迁讲述中国故事的秘法即:在世界版图中观察发生在中国的事的视角及“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技巧,葛晓爱说这是史景迁给予中国出版业的启示,其实不限于此;[27]刊于《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第4期的马金生的《试论史景迁的著史风格》较好地归纳了史氏的著史特征并分析了其形成这一风格的原因;[28]刊于《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的马金生的《美国汉学家史景迁的治史观———美国史学界对史景迁著史风格的不同认知》探讨了美国史学界针对史景迁的不同著作对史景迁著史风格的认知及评价,并归为两类:得到肯定的史学的艺术性及有所抨击的史学的科学性;朱、马的这三篇文章可以说是从史学角度对史氏进行研究的精华体现。[29](四)访回忆录刊于《读书》1997年第6期的马敏的《耶鲁怪杰史景迁》论及了史景迁的求学之路、教学效果、著史特征、史著意义,并美誉史氏在美国东亚史研究领域中开辟了“平民”史学的先河;[30]2004年出国访问后整理而成的,刊于2004年第5期《探索与争鸣》上的朱政惠的《驰骋国际汉学界的骁将———在耶鲁大学拜访史景迁教授》谈到了史景迁的师承关系、在美国中国学界的地位、主要著作及其编撰思想和风格,并论及了美国中国学的发展趋势;[31]同年,卢汉超和史景迁在亚特兰大漫谈的基础上形成的《史景迁谈史》刊于《史林》2005年第2期,内容涉及面很广,包括文史的关系、史学理论和叙事的关系、社会史和日常生活的研究、历史研究与政策、学术研究与通俗历史、费正清学派、旅美和华裔历史学家、中美文化的互相影响、中国的未来等等,这种具有针对性的对话式的交谈,一步步地道出了史景迁的史学见解;[32]刊于《书城》2006年第4期的史景迁的第一位正式博士生郑培凯的《历史就是说故事:耶鲁出身的史景迁》谈到了史景迁的教学及为人师、耶鲁学风对史景迁的影响、史景迁对中文的掌握程度、史景迁主要著作的写作过程及其在美国汉学界和学术界所受到的评价;[33]这些回忆录性的访谈学术文章,尤其是朱、卢的这两篇文章,可以说在我们的再研究中将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五)媒体访问近年来,史景迁旋风的刮起,也引起了媒体界对其的极高关注,因而对其的采访也较多:在《经济观察报》刊出的覃里雯采访、许知远主笔的《追寻现代中国———史景迁:一个旁观者眼中的邓小平》中,史氏谈到了邓小平时代与晚清时代的相似性、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处于重组构架的巩固阶段的今日中国、中国变化的规模、邓小平的历史地位、中国人的开放心态及对邓小平改革的认识等;[34]在《新浪财经》以《对话中国历史学者史景迁:被中国吸引的目光》为题刊出的王利芬对史景迁的采访中史氏谈到了“争”这一汉字与中国历史的关系、研究中国历史的原因、目的及动力、导师芮玛丽等;[35]《文汇报》记者与陈达凯的对话《史景迁和他笔下的中国世界》中陈达凯谈到了史氏中文名的含义、史氏著作的引进及影响、史氏中国研究之路、史氏的著作及内容特征、史氏的写作风格和写作技巧等;[36]《21世纪经济报道》的李新、马娟采访的《耶鲁大学历史学家史景迁:中国文化的复杂性让人着迷》中史氏谈到了耶鲁及其中国研究的关系、对现中国发展的认识、对清史及民国史的认识、处于现代化发展进程中间阶段的现中国、中国历史的非循环性、中国文化的复杂性及吸引力、中国的形象阐释等;[37]“凤凰文化大观园”的《美国汉学家史景迁:用英语为中国人作传》及《史景迁:耶鲁大学的汉学奇才》中史氏谈到了自己的创作风格、黄仁宇教授作品与自己的区别、康熙研究、近代科学与中国无缘的看法等;[38][39]2011年4月10日发表在《东方早报》上的华慧的《郑培凯谈史景迁和美国汉学》中郑培凯谈到了史氏的为人、中文水平、对中国历史的想象及同情、在美国学界的评价及地位等;[40]《周末画报》刊载的本报记者对史景迁的访谈《史景迁:“想象”中国的方法》中史氏谈到了其对中国研究的上下线及关注点、对删节版的《追寻现代中国》的看法、列文森与自己、莫斯•迈斯纳的作品与自己的差异、《王氏之死》及《前朝梦忆》的选材等;[41]来源于《财经》的张燕冬、邱昭琪采访的《史景迁:突破循环的历史变迁》中史氏谈到了现代中国的起点问题、英国背景对其治中国史的影响、中国的对外关系、辛亥革命问题、对“三个时代”的看法、对现阶段中国的定位等;[42]来源于《时代周报》的张润芝的《美国汉学家史景迁:中国近代史课本不该从屈辱讲起》(又名《独家专访史学大师史景迁》)中史氏谈到了社会多元性在两种文化中的阻碍作用、自己的研究重点及目的、对史料的搜集和判断等;[43]2012年1月8日共识网的困困采访、林侃璇翻译的《史景迁:历史中的真实》中史氏谈到了其对中国历史资料的首次接触、民国史的研究、对及邓小平的认识、中国的地方主义、历史人物的选取等。[44]这些带有一定问题的具有目的性的谋体访问,或许很随意且缺乏学术性,但是与史氏本人的面对面交谈或与其学生的交谈中所透露的信息,涉及的面很广且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对史氏的进一步研究将有着很好的参考意义。以上所提及的这些专题性的研究,无论是学术性的著作、文章,还是通过或直接与史景迁对话或间接对话别人来对史氏所进行的非学术性的谋体访问,都让我们不能对这位中西文化沟通的“桥梁”且在美国中国学界享有至尊地位的富有独特性的走着似乎不同寻常道路的中国学研究者或者说史学家视而不见。

小结

史景迁,出生于英国,生活于美国,却一生致力于对遥远东方———中国的研究。他对于中国的热衷、关注,可以说从明清交替的时代一直延伸到了21世纪的今天。除了其已出版的著作中对中国明清史、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之外,对于当展中的中国他依然关注着且有所研究及认识。所以说,将史景迁作为一个研究课题来对待是不容忽视的。但,目前学界对他的研究还处于浅层的初级阶段。下面就自己的看法提几点拙见:第一,针对史景迁专著的研究有待挖掘。从本文上面对其专著的解读中,可以知道这方面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如:就《追寻现代中国》这本能让美国乃至西方的读者了解中国或者说中国历史书而言,原著是从1600年的晚明写起,到1998年朱镕基总理矢志发展经济而结束,叙述了近400年来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而大陆翻译的却只到1912年,且没有对其进行较深入的研究。第二,对于史景迁与其他作者合著的著作也有待翻译、了解。合著也是史景迁作品及思想的一部分,其中也含有很值得探讨和研究的内容。如:FromMingtoCh’ing:Conquest,Region,andContinuityinSeventeenth-CenturyChina[C].NewHaven:YaleUniversityPress,1979.(WithJohnE.Wills,Jr.)这本文集就体现着史景迁的史学观点。用匹兹堡大学罗友枝教授的话来说,即:史景迁着眼于历史转折的长期趋势的探讨,从连续与演变的双重视角反思中国的17世纪,分析西方历史学家所提出过的历史的分期主张,强调了从明至清应是一个长期演变的趋势。其鲜明的主体思想就是,明清历史有着“内在的连贯性”[45]。第三,将史景迁与其他汉学家或中国学家进行对比研究也可尝试。史景迁是美国乃至世界都享有盛名的汉学家,因其出色的中国历史研究及其帮助美国人了解了最古老、最伟大的中国文明,2010年美国人文学科捐赠基金会授予其“杰斐逊讲席”这一美国人文学科最高荣誉。如:已故的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当代美国中国学的创立者、享有美国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泰斗及“头号中国通”的称号、同样在中国学界独树一帜的费正清,他与当世西方世界当红的、享有众多荣誉的中国明清史、近代史专家史景迁之间有着怎样的继承与发展、联系与区别等都有待研究。此外,还可从断代史、史学史、史学理论等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或再研究。总之,就目前学术界所出现的研究成果来看,只是冰山一角。当然,就其作为一个“他者”的身份来说,他对中国的了解和研究注定有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或“偏见”,所以在对其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用一种选择性的目光来探究。由于自己视野的局限,仅就以上几点抛砖引玉,希望学术界就史景迁这一课题在以后的研究中能够给予重视和拓展。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审视传统”和“认识和沟通”两个板块试着从现代与历史的时间角度、中国与西方的空间角度审视中国文化,试图让我们在历史和地域的文化坐标中找到自身的定位;第三板块“拿来与接纳”则试着为古今中外的文化交流互进提出策略。

第一板块“审视传统”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对待传统,我们历史上不乏“放一把火烧光”的“痛快了断”,如“五四”新文化运动,如“”。但实际上却万万不能做到,因为我们不可能离开“过去”而创造新的生活。我们不得不先跟祖宗对话,先跟祖宗的遗产对话。同时它又体现出是财富又是包袱的特性。

第二板块“认识和沟通”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让我们看看外国人是怎么看待东西方科学的,这比起中国人自己写的文章自然更有说服力,能起到很好的“他山之石”作用。

《中国与西方文化资源》:我们不得不佩服陈炎先生对中西方文化独到而准确的见解,颇有令人豁然开朗之感——原来如此。

但两篇文章的态度却颇令人玩味,乔治·萨顿体现出对东方科学的尊敬和期待,同时也对西方科学的缺陷作出了客观准确的剖析,提出西方人要向东方文化学习,不能骄傲自满的见解;陈炎先生则是“以我为主,向外学习”的态度,提出“西方文化固然有其强项,亦有其弱项;中国文化固然有其短处,亦有其长处”的观点。

第三板块“拿来与接纳”

《拿来主义》:立足时事材料,运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而深刻透彻地论说了向外国文化学习的策略。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实际上是对现象的解读,像被动接受后的融合。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这套教材唯一个“议论文”专题,编者似乎也特别留心不同议论手法的展现、对比。这方面的学习内容大约可以有如下三点:

首先是文体鲜明。议论文是高中写作的重点,《高考说明》在“基础等级”里就有一条是“符合文体要求”,而且在“发展等级”中“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和“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等比较明显都是针对议论文而言的。

其次是结构完整。无论什么样的议论文,写来写去,无非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无非是“提出论点”“论证论点”“得出结论”。如《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开始先提出论点: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那为什么要这样呢,先来看看传统文化、文化传统到底是什么,然后说明它们是财富也是包袱;最后能出结论——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传统。

第三是手法多样。无非是阐述概念、比喻论证、正反论证、对比论证等。从论据的类别来说,也无非事实论据、理论论据。比如《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在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持论严密方面有独到之处;《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在对比论证手法方面可以说发挥得淋漓尽致;《拿来主义》在反面论证和比喻论证上特色鲜明;《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则在事实论据运用方面做得很好。

12. 寻觅文言津梁

编者想要让学生了解学习文言文的三种方法——诵读、赏析、借助工具书自学。

第一板块“因声求气”

《烛之武退秦师》:经典的“外交辞令”,高超的说话艺术,特别能体现对话语体的言说特点。诵读时语气十分重要。

《谏太宗十思疏》:比较全面地呈现了古代臣子心目中皇帝的理想形象,同时也展现了他们理想中的政治、社会。相比《烛》,它是骈文,诵读时节奏十分重要。

第二板块“仔细理会”

可以算作《史记》小专题,两篇文章都很长,也都很经典,都着眼于通过言行、故事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

《廉颇蔺相如列传》:在“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三个故事中突显了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形象。

《鸿门宴》:侧重于事件、场面描述,展现了斗争双方性格鲜明的人物群像。

第三板块“融会贯通”

《秋水(节选)》:想象出色,语言生动,形象性强。

《非攻》:排比般的语言特点,比喻的写作手法。

表格梳理

专题板块文章核心内容及不同角度板块比较

“人与社会”向度,必修三第四专题“寻觅文言津梁”

因声求气

仔细理会

融会贯通烛之武退秦师“外交辞令”的艺术表达,对话文体

谏太宗十思疏奏章,政治论文;骈体文

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三件事来塑造蔺相如人物形象

鸿门宴通过事件、场景描述,展现斗争双方的智慧、勇气

秋水(节选)寓言故事

非攻排喻说理通过反复诵读

立足语言品析、细节分析

借助工具书自学

13. 我有一个梦想

本专题的作者都属圣贤伟人,所论述的内容都是“经国之大业”。

第一板块“经世济民”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中一章,以对话形式,表达孔夫子“反对战争”“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

《寡人之于国也》:用比喻方法,以雄健气势,有层次地论述了治国方针,即善待自然、发展生产、注重教育。

第二板块“英名与事业”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葬词,思路清晰,表达简洁。对马克思的逝世表示沉痛悼念,对他的成就进行高度评价,对他的品德发表热情赞颂。

《我有一个梦想》:演讲词,热情洋溢,气势磅礴,充满激动人心的力量。表达演讲者“顽强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爱国的深情和胸怀的广博”“家园的渴望和自由的梦想”。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书序,文言文,凝练,悲慨。高度评价黄花岗起义伟大意义,热情赞扬革命烈士的牺牲精神,并寄望后死者能继述先烈遗志。

表格梳理

专题板块文章核心内容及不同角度板块比较

“人与自我”向度,必修四第一专题“我有一个梦想”

经世济民

英名与事业季氏将伐颛臾以对话方式表达孔子“反对战争”“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侧重于思想

寡人之于国也用比喻手法、层进方法论述治国方针;侧重于策略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沉痛、赞颂;悼词

我有一个梦想激情、梦想;演讲词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悲壮、激励;书序

中国古代圣人政治理想与策略

革命导师、民主先驱的光辉业绩与伟大梦想

14.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这个专题最能体现编者的“整体意识”,无论思想内容、文本体裁、语言特点、表现手法都不相同,而且一个板块都只选一篇文章,简约而丰满。

第一板块“灵魂的对白”

“对白”是话剧基本手法,“灵魂”指明教学内容在对白背后。

《雷雨(节选)》:经典话剧(剧本)。周朴园的强大和可怜,鲁侍萍的美好与悲惨,是长盛不衰的话题。着眼于人情真假的辨别。

第二板块“美与丑的看台”

“看台”二字点明课文内容的“展示性”,美丑都在这里“亮相”,也表明主旨的显豁。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经典小说。充分表现雨果“对比”写作方法,展现看客、伽西莫多、爱斯梅拉达人物形象,呈现人性的美善与丑恶。着力于人格美丑的对比。

第三板块“人性在复苏”

板块标题暗示人性原来是在沉睡的,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会复苏呢?在战争情况下,在危难时刻,在拷问人之为人的底线时,它“复苏”了,也可见编者对这部电影的理解十分深刻。

《辛德勒名单(节选)》:经典电影(剧本)。什么使人震撼?战争的残酷。残酷体现在哪里?灭绝人类的行为。灭绝人类的行为体现在哪里?在辛德勒内心的挣扎上,我们常感受到“千钧一发”般的惊险。他内心善对恶的胜利,不是他个人的胜利,而是人性的胜利。侧重于人性善恶的冲突。

表格梳理

专题板块文章核心内容及不同角度板块比较“人与自我”向度,必修四第二专题“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

灵魂的对白雷雨(节选)一对老恋人三十年后再相见;真情还是假意,谁能辨别话剧,要揣摩对话背后心理

美与丑的看台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一次冤屈的示众,一场人格的展示;美善还是丑恶,一目了然小说,详细描述场景、言行

人性在复苏辛德勒名单(节选)一场惊心动魄的营救,一次人性要灭绝还是能复苏的挣扎电影,捕捉镜头内外的光辉

15. 笔落惊风雨

本专题称得上是文学中的文学、精品中的精品。

第一板块“诗从肺腑出”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明珠,选诗从盛唐到中唐到晚唐,似乎也“点到为止”地体现了唐诗的发展历程。

《蜀道难》:李白以气使诗,结构有迹难求而浑然一体,仙气也;内容酣畅淋漓而务求尽兴,酒气也;风格雄劲奇伟而剑拔弩张,侠气也。正所谓:蜀道虽难终可攀,李白才气天下无。

《登高》: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长江滚滚,境界无边;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正所谓:千古流传诗杜甫,万端悲慨秋登高。

《琵琶行》:其对音乐的精美描写历来被论者津津乐道,天涯沦落的感慨自古引人们广泛共鸣。正所谓:浔阳江头琵琶声,千载不绝漂泊意。

《锦瑟》:意象之间相互作用、彼此融合,似有所寄而终于无解,看来悲忧而并不明言,全诗呈现出朦胧而优美的意境,在唐诗中独树一帜。正所谓:曲折回环幽美处,欲说还休迷蒙中。

第二板块“词别是一家”

体现出与诗歌不同的参差有致的语句特征、细腻多情的审美品质;同时,也与必修二《念奴娇》《永遇乐》遥相呼应,呈现“词之正宗”的柔美风格。五代词、宋词各二首,隐约可见其发展脉络。

《虞美人》:春花秋月最优美,春水一江流不尽。帝王生前绝恨事,诗家身后不朽名。

《蝶恋花》:帘幕轻寒闺怨深,天涯望尽归人路。太平宰相不平词,山长水阔美名留。

《雨霖铃》:情景交融,杨柳岸晓风残月;虚实相生,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把离情别绪铺写得绵长委婉,动人心弦。

《声声慢》:起首十四叠字,凄凄惨惨,清词丽句,惊世骇俗;层层推进,酒雁花窗雨,万般愁情,如今又有谁听?怎“一个”愁字了得!突出愁之广,睹物伤情,见景伤心;怎一个“愁”字了得!突出愁之深,这不止是愁,更是悲是痛是苦是……

第三板块“文以气为主”

两篇文也有诗词特点,语句整齐,音节和美,情志深寓。唐宋各一篇,体现两代文风。

《滕王阁序》:“文以气为主”,什么“气”?“不平之气”“抑郁之气”“悲壮之气”也!后来者都可以在这里寻觅到生命中的孤独感受、悲怆意识。这是文章名垂千古的情感原因。而美丽辞藻、广博知识、优美意境,自不必多说。

《秋声赋》:秋声萧飒,秋状萧条,秋意肃杀。但此赋并不悲秋,作者也不悲愁,实则说的是“人事好个秋”!中国文人“悲秋情结”在这里似乎找到了答案,但文章翻出新境界,并不局限于悲情,而有豁达、从容之风格、气度。

表格梳理

专题板块文章核心内容及不同角度板块比较

“人与社会”向度,必修四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

诗从肺腑出

词别是一家

文以气为主蜀道难咏蜀道之难,抒天才情思;大气磅礴,浑然天成;古风

登高登高悲秋,寄圣人情怀;沉郁悲凉;七律

琵琶行描写音乐美妙,抒发漂泊情志;体现白诗现实主义的厚重风格;排律,长诗,叙事诗

锦瑟借锦瑟意象抒幽怨情感;朦胧优美,独树一帜;七律

虞美人语短情长,语浅意深,乐景哀情;“境界始大,感慨遂深”;五代词

蝶恋花细致摩写闺怨,艳科丽词中较清新开阔者;五代词

雨霖铃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把恋人的离情写得缠绵凄美;内容丰富,技巧纯熟;北宋词,慢词

声声慢叠字出神入化,写得细腻动人;愁情层层推进,浓重得化不开;南宋词

滕王阁序文词美好,才气无双,“落霞与孤鹜齐飞”;少年情怀,天才孤独,“谁悲失路之人”

秋声赋秋声萧飒,秋状萧条,秋意肃杀;但并不悲秋,也不悲愁,却道“人事好个秋”

诗;刚劲沧桑为主调

词;柔美多情是本色

唐、宋有诗歌韵味的散文

16. 走进语言现场

这是我们平常所谓的“实用文”,侧重口语、应用,文学味稍弱,实用性很强。

第一板块“在演讲厅”

《不自由,毋宁死》:美国自由精神集中而激烈的表述,这是它成为演讲名篇的思想原因;另一方面,良好的演说技巧也大大增强了表达效果,概括起来大约是——尊重听众但立场鲜明、情感激昂且言之有理、层层深入而扣人心弦。

《奥林匹克精神》:阐述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让我们加深对它的理解。

第二板块“问答之间”

《作为偶像》:时事性质的访谈,体现编者“当下”“重大题材”意识。

《白发的期盼》:这可能是想提醒学生关注父母,关心他们的生活。

第三板块“交锋时刻”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体现文化关怀意识,也展示了学术论文的厚重和雄辩特点。

《文学特长生能否特招》:辩论文稿,各抒己见,说明看问题的不同角度。

表格梳理

专题板块文章核心内容及不同角度板块比较

“人与社会”向度,必修四第四专题“走进语言现场”

在演讲厅

问答之间

交锋时刻

不自由,毋宁死强烈的美国自由精神,激动人心的经典演说

奥林匹克精神阐明奥林匹克精神内涵

作为偶像体现时代精神

白发的期盼表达亲情关爱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学术论文,文化关怀,人文精神

文学特长生能否特招颇具中学生“现身说法”意味,贴近学生

演讲稿,演讲的修辞

新闻访谈,时事性质

论辩文章,思想的碰撞、交流

17. 科学之光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人与自然”向度只有三个专题,第一个是必修一的“像山那样思考”,第三个是必修五“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这是第二个。本专题长达42页,为全册书篇幅40%。可见本专题的“份量”。

第一板块“探索与发现”

告诉我们“人类是什么样的”,《物》从当时追溯人的起源,《人》从现在怀想人的未来。

《〈物种起源〉绪论》:阐明“人是怎么形成的”,这个问题现在是常识,但在当时,却惊世骇俗。这篇文章属于“阐述性说明文”,有论说性质。文章表达准确、全面,体现科学知识的严谨性。也可以明显看出英语表达中从句多、句子长的特点。同时,作为译文,表述上也有生硬、难懂之处。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主要阐述基因组计划对生命科学研究与生物产业发展的巨大导向性意义。如果说《物》介绍过去石破天惊的学说,这篇则前瞻神奇的未来世界、生命图景。相比《物》,这篇文章表达更流畅、好懂。

第二板块“奇异的自然”

告诉我们“自然是什么样的”。《南》落实到荔枝上,把它介绍得全面而深入,作为植物的代表呈现自然的神奇;《斑》从蛇入手,广阔联想,最后以全景式的镜头说明世界的丰富性。

《南州六月荔枝丹》:文艺性说明文的典范作品,具有“文学”品质,表达形象、生动、优美。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大量引用古诗文。

《斑纹》:是文艺性说明文别“文艺”的,——它就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哲理的优美的语句令人目不暇接,深刻、丰富的思想让人赞叹不已。

第三板块“美丽的创造”

这里说明“文明是什么样的”。因为有了人,自然改变了模样,成了我们现在的样子,我们称之为“文明成就”。

《景泰蓝的制作》:从微观角度说明人类利用自然物资创造的文明成果。精美的手工艺品,集中体现着人的审美观点、科技成就、劳动智慧。看到景泰蓝或其他工艺品,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人创造世界的观点:这个东西原来没有的,因为有了人的活动,它出现了。叶圣陶先生的表达十分朴素,真正体现写作只是要“把事情说清楚”的意图。它属于“程序性”说明文,按照景泰蓝制作的过程,分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六道程序一一道来;其中又以掐丝、点蓝为主。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一个景观设计师的手记》:从宏观角度说明人改造自然和旧景观的实践。

这是说明文专题,我们见识到说明这种在文学作品中较少见的表达方式“独当一面”的风采,充分说明“语文”的广泛应用——学理科也很需要把语文学好,或者说,语文本就没有文理的专业区别;也说明“科学的人文之美”。

表格梳理

专题板块篇目核心内容及不同角度板块比较

“人与自然”向度,必修五第一专题“科学之光”

探索与发现

奇异的自然

美丽的创造

《物种起源》绪论立足过去学说,阐述人类是怎么产生的,追溯源头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根据当下科学研究,探求人类本身是怎样的,展示未来

南州六月荔枝丹以荔枝为代表说明植物世界的神奇

斑纹从蛇说起描述动物及世界的丰富

景泰蓝的制作工艺品的精美;微观创造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人文景观的优美;宏观创造

人类是什么样的?阐述性,有论说文性质

自然是什么样的?文艺性,有文学特性

文明是什么样的?程序性,有介绍性质

18. 此情可待成追忆

第一板块“如泣如诉”

《陈情表》:都说“读此文不哭者,其人必不孝”,但或者所谓的“孝”只是挡箭牌,“功利”倒是真意,于是我们会发现文章没能用来表达真情实感,不过“巧饰”之文,——当然,我们也就可以看到古代文人的卑微、无奈和心酸。

《项脊轩志》:立足项脊轩,写读书生活,写祖母、母亲、妻子,皆生活场景、平凡琐事,文字平易,但真挚动人。此文魅力大约可概括为三方面——文不载道载人情、细节传神动人心、意境优美有诗意。

第二板块“执子之手”

《长亭送别》:崔莺莺的心情,并非“痛苦”“凄凉”“不舍”“担心”等所能准确表达,而应该是:依恋却只能离别、凄苦又不能表达、担心而无可奈何,——这才是崔莺莺形象独特之处,也才是《西厢记》的伟大之处;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两千年来妇女们的“苦闷”,看到她们的美好爱情、幸福生活甚至宝贵生命,在专制社会的黑暗天地中、重重压迫下莫名地、无声息地被“闷杀”!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与《长亭送别》编排一起,实在很有意思,可以对比出东西方爱情表达的不同,一个含蓄,一个直白;一个语言典雅,一个用词华丽。他们的故事很纯粹,他们的爱情太忘我。

第三板块“旧日时光”

《旧日的时光》:友情与酒,如影随形,一样美好,一样使人沉醉。回环的节奏、优美的音韵,使诗歌产生回环往复的美好情致。

《箭与歌》:用箭来比较友情,别有情致。

《别离》:用中国白话诗表现朋友的别离。

表格梳理

专题板块文章核心内容及不同角度板块比较

“人与自我”向度,必修五第二专题“此情可待成追忆”

精神支柱

生命之歌

旧日时光

陈情表忠孝难两全,真情与假意;文不达意成伪饰

项脊轩志生活琐事,真情动人;文不载道载人情

长亭送别古代戏曲;中国古代女子对爱情的勇敢追求及无奈悲凉的情感;雅致、含蓄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外国话剧;西方文艺复兴时期青年男女对爱情的炽烈表达;浮华、直白

旧日的时光让友情在酒中荡漾

箭与歌外国诗歌中的友情比喻

别离中国白话诗中的友情表达

抒写对亲情的动人、美好

表达爱情的凄凉、热烈

展现友情的醇厚、珍贵

19. 直面人生

这套教材已近尾声,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思想成熟度已有提高,或者可以探讨生命中的严峻与残酷了。

第一板块“生存选择”

他们都把生死置之度外,对他们来说,生命之上,还有更重要的东西。

《报任安书(节选)》:死,可以表白;生,却可以践志。《史记》价值有多大,司马迁的“苟活”意义就有多大。表达曲折隐忍,情感苦痛难当,意志坚韧顽强,不失丈夫气概。“不轻言生死”,出于大勇敢。

《渔父》:生,可以行吟;死,却可以明志。屈原把政治责任放在“诗人”之前,所以国灭,他必须死。对话直白形象,情感悲怆孤高,道德纯粹高洁,真乃圣人情怀。

第二板块“真的猛士”

《记念刘和珍君》:悲愤之情贯穿始终,因为悲愤,所以“说不出话”;因为悲愤,所以“我还有要说的话”。语句精警,寓意深远;经典之作,博大精深。

第三板块“苦难中的尊严”

《论厄运》:16世纪的作品,有古典主义风格,从英雄视角赞美苦难。

《直面苦难》:当代人文章,平民的视角,作者反对夸大苦难的作用,但对在苦难中体现出来的高贵精神表示敬佩。

(表格转下页)

表格梳理

专题板块文章核心内容及不同角度板块比较

“人与社会”向度,必修五第三专题“直面人生”

生存选择

真的猛士

苦难中的尊严

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自述“苟活”意义,生命之上,还有事业;曲折隐忍而又坚强勇敢

渔父屈原借与渔父对话表明必死决心,理想破碎,生命已空;表白通晓且态度坚决

记念刘和珍君对时事的评论、感想,但思想、文学意义远超事件本身;语言精警,寓意深刻

论厄运古典主义、英雄主义的苦难观,激励人心

直面苦难当下思想,平民视角,能给人启发

古文,自述性质,对生死的抉择

时事评论,表明自己的态度、阐明事件意义

哲理论文

20. 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

这套教材“压轴”专题,外观宇宙,内察人心,情思深远,境界高阔。

第一板块“心连广宇”——超乎想象“逍遥游”,穿越时空“兰亭序”

《逍遥游(节选)》:“小大之辨”后,指出它们“皆有所待”,而只有“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的“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游”;从中也可看出作者的“逍遥”——精神自由不羁、思想广阔无涯、文字从心所欲。

《兰亭集序》:由当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想到人生“俯仰一世”,然后“岂不痛哉”!再想到“一死生为虚诞”,而“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于是释然、通达,可谓情系当下、思通古今。

第二板块“伟大的情思”——人是“苇草”会思考,生命意义“爱智德”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十七世纪天才思想家帕斯卡尔用比喻的手法揭示了人的伟大与脆弱,思想深邃,有难懂之处。

《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用明晓、生动的语言表明人生的“古典主义”意义——爱情使我们心灵丰富,知识使我们智慧明达,同情心使我们道德高尚。

表格梳理

专题板块文章核心内容及不同角度板块比较

“人与自然”向度,必修五第四专题“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

心连广宇

伟大的情思

逍遥游(节选)从小大之辨到“无所待”之逍遥境界;恣肆,超乎想象;由物象觉悟天地无穷、精神自由

兰亭集序美景乐事起悲情,感悟“一死生为虚诞”;情感起伏,语言雅致;由时间连贯古今悲慨、生命同一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思想形成人的伟大”;文字深邃,启人思考

我为什么而活着或者我们真可以因此而理解人生的意义:爱情让心灵丰满,知识让智慧明达,同情心让道德高尚

古文,表现中国古人的想象力及哲思

翻译文章,法国、英国思想家的哲理表达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致力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被誉为“中国创意之父”。曾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第一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上海市人大副主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等职。现为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名誉院长。获省部级优秀成果奖11项。1992年受聘为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2007年获全国创意产业杰出贡献奖,2011年因撰写《创意改变中国》获全球文化产业学术专著“思想驱动奖”,2012年获“创意产业终身成就奖”,2013年获“辉煌中国·十大时代经济精英人物”奖。编译《创意产业——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创意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策动力》《创意产业导论》《转型中的中国经济》《计量经济学》等20余本,在国内外报刊、研究报告等近300篇。

厉无畏先生是我的恩师,我本来是文学所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经花建老师的推荐,先生将我调至了部门经济研究所,现在从事着自己钟爱的文化经济学的研究。幸运的是后来我成了先生的学生和研究助理,能够得到先生的学术指点和生活鼓励。先生不仅是我的良师,还是我的益友。先生是著名的经济学家,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泰斗。早在文学所学习时就知道先生喜欢诗词创作,那是因为夏莲同志曾写了一篇关于先生以前写的诗词赏析,题为“寒窗诗话也情浓——一个经济学家的诗歌人生”,发表在《中华儿女》杂志和院刊上。我出自文学所,非常欣赏先生的诗作,如今又有幸成为厉老师的学生和研究助理,因此比较关注先生的新作。但是我的文学底蕴非常浅薄,深怕自己辜负了先生诗作中的美意。

先生喜欢诗词创作。诗歌,是文学殿堂那朵最绚丽的奇葩。无怪乎先生是我国的“创意产业之父”,因为先生既是经济学家,在计量经济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又有非凡的创意水平和深厚的艺术修养。经济学,特别是计量经济学是颇有科学色彩的学科;而文学,却是相当浪漫柔美,充满创造性的学科。18世纪法国文学家福楼拜曾说:“艺术越来越科学化,科学越来越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必将在山顶重逢。”当经济学和文学重逢,便演绎出了现代文化产业的繁荣故事。文理结合是先生诗词创作风格的特点之一,看到一位记者采访先生的报道,问先生研究创意产业和写诗有何关系?先生的回答很简单,他说:“也许两者并无直接关系,但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你可以从中去理解。”

回想自己近十几年一路走来,从一名电视台的编导到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生,从一名杂志编辑再到文化经济学的理论研究者,从实践的工作状态走上了严谨的治学之路,总觉得自己距离快乐越来越遥远。其实不然。先生常用孔子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开导我要快乐工作、享受生活。每当自己为鸡毛蒜皮的事情而发愁的时候,就会想起先生的教导,然后渐渐暖意弥胸,一笑了之。

诗词创作的意境来源于生活,先生创作的最大源泉就是生活。先生说自己早年生活非常困苦,在艰辛的间隙就以诗词创作来丰富业余时光。现在的我,无法去触摸到先生这段充满辛酸而尘封已久的记忆,但依旧能感觉到先生早期的诗作中充满着以苦为乐的奋进精神。中年之后,先生成就彰显,诗作中充满着对岁月的感怀,有一种由衷的平和与快乐。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是先生工作过的快乐驿站之一,任所长长达十一年,当时先生还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市人大副主任。因为先生的宽容治所,部门所成了一个快乐研究所。再后来先生调至北京工作,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和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到全国各地开会、布道、讲学,应邀即兴题诗词也不少,读来颇感先生功底的深厚和才思的敏捷,诗作中更是盛放着创意和饱满的快乐。

先生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曾获美国经济学博士学位,先后任复旦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教授。父亲是先生的启蒙老师,他从小耳染目濡了知识的存在形式,后来先生更是注重知识的价值,并一直坚持不懈追求真理。父亲是统计学方面的专家,先生子承父业、精通数学,先生一直是计量经济学方面的专家。起初,他在计量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领域卓有建树,从1992年开始,他关注和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在我进社科院部门所的时候,虽然那时先生还是我们的所长,身兼数职,行政事务繁多,但是他发表的论文常被人大复印资料或新华文摘转载,他的年终科研成果在所里排名始终名列前茅。

如今先生身居高位,但他仍孜孜不倦,追求真理。到北京之后,仍笔耕不辍,每年还坚持发表十几篇论文及文章。如果以他的科研成果放在我们所里排名,依旧名列前茅。到现在我还是没有弄清楚他是怎样安排好时间的,因为他的日常工作可以说是日理万机。在这样繁忙的工作中居然坚持科研,况且还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真是难能可贵。

人生最大的艺术就是爱的艺术。先生的外公蒋作宾,对先生的影响非常大。蒋先生是著名的辛亥革命元老,是同盟会第一批会员,辛亥革命后出任陆军次长,后任国民政府驻德、驻日大使。蒋先生是具有雄才大略、大义凛然的革命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先生出生只有几个月大的时候,外公就去世了。蒋先生留给先生最大的精神遗产就是要不畏艰辛、热爱祖国。

为了完成外公的遗愿,先生加入了革命委员会。记得先生曾说过,自己早年加入民革,那时坐火车去贵州参加一个项目的调研后让他写成报告。一位已故的民革中央领导非常赏识先生的文笔和洞察力,后来就提拔先生,如今先生成了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先生对党派工作倾注了极大的心力,他提出:党派工作也要拆除围墙,从封闭型、半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要跨出统战系统,扩大与社会各界,与政府部门的联系,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调查活动。

先生用他的智慧以参政议政的独特方式去热爱祖国。参政议政20余年,先生在全国政协或全国人大上的议案、提案涉及防范金融风险、加速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我国石油储备制度建议、宏观经济、经济体制问题、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议等方方面面。先生的建议和对策深入浅出、观点新颖、特别管用。

先生一直在探索参政议政的新形式,他曾应邀先后9次率上海民革系统的专家前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四川、内蒙古等地讲学、咨询。所到之处,大家都说先生的报告“深入浅出,特别管用”。这也正是先生追寻的提高派参政议政实效的目标:针对性、宏观性、可操作性。

先生的生活非常简朴,记得第一次见他的时候,我是以一名杂志记者的身份随机到他办公室采访他。他非常随和,那时他正担任上海市人大副主任,可是他却穿着一双黑色的布鞋,他的茶杯居然是用旧的玻璃罐子。当时我在想,哦,用玻璃罐子做茶杯可能是经济学家对循环经济这个理念的身体力行。那为何穿布鞋呢?我非常惊讶和纳闷。到后来才明白,先生的日常生活以简单和舒适为基准。布鞋虽然不好看,但是穿着很舒服。记得后来随先生外出调研,他上车的时候,都喜欢穿布鞋,他的办公室里也经常放着一双黑色的布鞋。

先生挚爱文化创意产业,并在此领域硕果累累。我曾请教过先生,问他为何会如此执著于文化创意产业,他说自己寻寻觅觅了许久,发现研究文化创意产业最快乐、最有趣。

文化成了当今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枝独秀,因为文化可以兴盛一方。先生在此领域乐此不疲,他觉得研究此领域之所以有快乐的感觉,还在于文化可以成为一股赶超的力量。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三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衡,进而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先生的爱好非常广,年轻的时候喜欢溜冰、兵乓球等运动性项目,唱歌也不错,所里搞活动常和大家一起快快乐乐唱歌。他还常说,打牌可以益智,偶尔清闲的时候,就会约上几个旧友或者学生打得津津有味。当然,写诗是他最大的爱好,有时他还喜欢创意性的“搞笑诗”,充满情趣。

先生非常儒雅,我很喜欢先生走进我办公室的那种感觉,踏实又欢快,总是笑呵呵的。后来老是怀念这种感觉。到如今他难得来社科院,我还是非常喜欢他走进我办公室的那种感觉。虽然先生现不在我的身边工作,但是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先生在鼓励我的样子,然后就重振旗鼓,继续努力。

先生不单是一位对弟子充满鼓励与宽容的好导师,还是一位非常尊重女性的名绅。先生具有浪漫情怀,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浪漫史。他的夫人是皮肤白皙、气质优雅的艺术家——郑秀珠老师,郑老师年轻时是颇有名气的专业舞蹈演员。最难能可贵的是,先生是在他人生最艰难的时候邂逅郑老师,先生渊博的学识和正直的个性深深地吸引着郑老师。新婚时,尽管手头拮据,但先生仍然精心把新房刷成粉红色,用中国民间工艺——大红剪纸作为点缀,令郑老师十分愉悦。后来多次搬家,郑老师总是将卧室刷成粉红色,这样的执着,让人体味到了情深的内涵。婚后四十多年,郑老师一直默默支持着先生,为先生擦汗、为先生鼓掌……如今已是儿孙满堂、非常幸福的一个大家庭。

俗话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个好女人,而在我看来,这句话应该这样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令他心仪的女人。因为家的温暖,更让先生在事业上如虎添翼,诗情随之流露。

最喜欢见先生开怀大笑的样子,他笑得极灿烂。他经常会开玩笑说,咳,自己也将进入70后,和我变成同代人啦。先生的心态和他的年龄一点也不相称。他的心态很年轻,因为他会说些连我们也没听说过的网络新名词,还知道当季流行哪种颜色。

近几年来,先生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见到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之花遍地开放。因为他一直为之努力的研究终于被现实和实际工作接纳了。先生丰硕的研究成果对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主管部门的政策制定、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学者的深入研究、文化企业从业者的经营运作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为此,各地在纷纷邀请他发表演讲。

快乐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境界。记得《第一财经》曾报道过先生的快乐是源于宽容和创造力。文化创意产业最难得的环境就是一种宽容的文化氛围,只有宽容的环境才能吸引创意阶层聚集,文化方可多样化,这是文化创意产业繁荣的关键元素,也是当下中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最紧缺的一个环节。而先生具有这种品质,进而努力将宽容作为一种环境去经营。这是非常值得大家去学习和推崇的。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这些年元代文学研究方面,文献整理有一些成果,研究著作多了。应该说,取得很多成绩,队伍也壮大了。但元代文学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应该注意到,我们的整个学术研究处于一个大的转型期。古代,在中国为中心的地域内是以中国学术为主导的时期。近代,中国是以西方理论为依归的时期。现在,应该是重新审视学术研究走过的历程,以全球视角进行研究的新时期。2011年,中国史学界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道路的重新思考。2011年3月,《光明日报》开辟了“中国路径”专栏,先后发表专文论述侯外庐先生、钱穆先生关于中国路径的探索。2012年7月,《中华读书报》刊登了清华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的跨语际文化研究中心工作坊学术交流会议的文章,提出:反省过去二百年的知识结构,西方的文明等级论、殖民史学理论以政治无意识的方式运作,早已潜移默化,必将影响人们对于过去、现在、未来中国的思考。在这个意义上,发动对文明论和殖民史学的检讨不仅很必要,而且势在必行。中国理论界传统学术思想的影响仍在,西方理论影响更甚。美籍华裔教授余英时说,从20世纪初年学者崇拜西方社会理论开始,“理论上的西方中心论和实践中的西方典型论构成了中国史研究中的主流意识”,“但牵强的比附则只能在中国史研究上造成混乱与歪曲而已。但这一削足适履的史学风气由来已久,根深蒂固”(《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三联书店,2005,4页)。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已出现关于全球视角的著作。英国巴勒克拉夫的论文集《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史学》于1955年出版,算作“全球史观”理论的先行者。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1970-1971年问世,至1999年出版第七版。书中说:中国可以为拥有世界上最古老持久的文明而自豪。中国文明不但是最古老的,也是最独特的。直到现在,中国文明依然是独特的、唯一的,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地理上的封闭性。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端,因巨大的山脉、沙漠和草原而与大陆的其他部分相分隔。中国东临浩瀚的太平洋,北接冰冻的西伯利亚干草原。(《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这些论点并非这本书首先提出,这里引用只是说明这已是公认的看法。2014年4月,清华国学院出版《全球史中的文化中国》一书。其中有两位元史专家的文章,刘迎胜的《全球化视角下的古代中国——古代中国与其他文明古国及周边世界的交流与互动》和姚大力的《多民族背景下的中国边陲》。世界史界也在探讨世界历史的新写法。在全球化视角下探讨中国自己走过的路径,是我们应该做的事。但所谓“全球化视角”,并不是说一句话就能做到的,而是一场学术重建的长期工程,需要重新审视过去的研究成果,继承中国旧传统的优长,兼顾西方新优长。不是说大家都要来做同类型的题目,研究者都应该立足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而从全球视角重新思考自己的研究工作。

二目前我们的学风已严重影响学术的发展

学术界不少朋友谈到学术界和高校存在的问题,也谈到学风问题。当前中国学术确实面临危机的问题:盲目强调与国际接轨;学术壁垒没有改观迹象;行政化领导学术;学术商业化推动;学术腐败严重,道德沦丧;把学术之作看作易事。据报导,全国论文公司的年收入以亿计,一篇论文,不过花几百元,从计算机中搜索有关数据,简单用些套语编排即可。吕叔湘先生说:“窃以为一切科学工作都是在纷纭中求条理。如果目中无纷纭,只是在二二得四、三三得九上做文章,到头来有何结果?”有的人却认为写文章很容易,计算机打开,中外数据一引,“杰作”就写好了。引用二手材料,绝不查对,根本驴头不对马嘴。读书只看要引用的那几句话,不看首尾,妄下批评。陈垣老师说:“考寻史源,有二句金言:毋信人言,人实诳汝。”余英时说:“献身于学术思想的人永远是甘于寂寞的工作者。他们必须从热闹场中退下来,走进图书馆或实验室去默默地努力。”(《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三联书店,2004,441页)只有“根据原始史料所透露的内在脉络,去研究中国史任何时代的任何问题,其结果必然是直接呈现出中国史在某一方面的特殊面貌,因而间接加深我们对于中国文化传统特色的认识”(《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5页)。我到了八十岁,回想做学生时老师的教导,我现在想老老实实按当年老师的教导写几篇文章。钟敬文老师说:“不是写成文字,发表了,就是科研成果。是要在所研究范围内,有进一步说明的问题。”陈垣老师讲授史源学,要求学生择名著一二种,逐一追寻其史源,因其考证而考证之,观其如何发生问题,如何搜集证据,如何判断结果,由此练习读史书的认识能力及方法,并纠正其中的疏漏错误,增强自己的科研能力。我选择萧启庆先生的关于儒户的权威文章,依老师的教导,也写了一篇关于元代儒户的文字,发表在北师大古籍院主办的《元代文献与文化研究》第一辑。我又选择夏承焘先生、叶嘉莹先生关于王沂孙的大著,写了一篇关于王沂孙的文字,发表在《国学研究》第三十三卷。我现在想好好学习,希望有所进步。

三元代文学学会的学术使命

面对元代文学史重建的任务,面对中国学术危机问题,我们筹建元代文学学会,我也想说两句话,供大家参考:希望不是走江湖黑道,而是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提倡严谨的学风。大家交流信息,精诚团结,互相尊重,创建一个合作平台,切实推进元代文学研究。元史界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对象。他们的理论走在前面,已取得很多成果。元代文学研究与他们比较,相对落后。但他们已有的研究成果,偏重于民族、边疆、考古发现等,现在也开始重视中华民族文化研究。我的想法是:我们以当时文化最高水平的地区为中心,联系不同地域、族群,研究他们如何在元代文化环境中互相影响、冲突、交流,促使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不只是汉族。汉族本身融入不止一个民族。从古代至现代,中华文化的发展有一条自己的路径。我们元代文学研究是这个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要加强研究,创造新的成绩。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罗西亚

女,1965年生人,1987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获哲学学士学位,留校任助教、讲师,199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先后在上海市虹口区文化局、上海长远集团任职。

出版的参撰书籍:《新编政治学》《上海改革开放二十年丛书》《海派文化发展创新的动力和活力》。

发表的论文:《试论分工与人的全面发展》《行政沟通模式浅析》《行政沟通模式再析》。

发表的评论:《我看》《的音乐联想》《何辉的黑白影像》等。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转折

北京时间2009年12月14日,中国港中旅旗下天创国际演艺制作交流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文本收购美国布兰森市白宫剧院,成为首次成功收购美国剧院的中国文化企业,标志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取得重要成果。无独有偶,就在“天创”收购白宫剧场的消息落实后,在把功夫剧《少林武魂》成功带进美国百老汇剧场后,制作方“东上海”国际文化影视集团也在美国田纳西州大雾山旅游区收购了两家剧场,拟将更多的中国剧目推向美国。而在他们之前,2009年7月19日俏佳人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并购美国国际卫视电视台,并成功组建ICN,即国际中国联播网,成为中国第一个进入美国数字无线电视的文化传媒企业。

点评:历史催人奋进,成就鼓舞人心。“天创”“东上海”“俏佳人”作为中国有实力和影响的积极致力于市场开拓的综合性文化企业,从“走出去”到“走进去”,迈上了更为广阔、更为深远的发展道路,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市场,使中国的文化产品在全球市场上获得应有的竞争力。当然新的环境更具机遇和挑战,站在新的起点上,“天创”“东上海”“俏佳人”既有谋求自我发展的激动,更有完成自我提升的使命,从“走出去”到“走进去”,从“走进去”到“走上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动漫产业进入洗牌调整

傲慢、慵懒、肥胖的“加菲猫”又将推出新故事。日前,江通动画股份有限公司与法国达高集团在武汉签署合作协议,联手推出104集3D版电视系列剧《加菲猫》(中文版),计划今年(2010年,引者注)夏季在国内各大电视台播出。

随着三维动画电影《阿童木》的上映,市面上出现了种类丰富的阿童木系列衍生品,其中电影版阿童木毛绒玩具在电影上映前就已推出,影片的上映更带动了衍生品的热销。但国产动漫作品和衍生品还很难达到这样的同步和热销。

近日,有媒体对河北省石家庄市的动漫基地进行了调查。其现状令人叹息:在高楼耸立的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创业孵化园门口,如今颇具讽刺地挂上了“石家庄肉类协会”的牌子。动漫基地“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并不鲜见,几年前,南方某沿海城市的动漫基地就爆出“无一家有实力的动漫企业,多数入驻企业与动漫无关”的消息。但类似如此“楼空空”,连其他企业都不光顾的,还是第一次耳闻。

在戏曲专家眼中,戏曲动画是中国原创动漫的富矿,在动漫界人士看来,戏曲动画是弘扬戏曲文化的途径之一。戏曲动画不仅是艺术形式的一次创新,也带来传统戏曲和现代动漫的双赢。那么,目前有哪些机构和个人在从事戏曲动画创作?其作品数量、生存现状和接受程度如何?

点评:按照专业研究机构对动漫的剖析,认为动漫包括有形象、剧情、场景、道具、文字、色彩、声音、乐曲、动漫等八个内容要素,同时还具有功能性、价值性、体验性和娱乐性等四个非内容要素。按照包含内容要素和非内容要素的多寡,动漫产业可以划分为三级市场。初级市场只包含部分内容要素,可能存在部分非内容要素,具体产品形态主要包括动漫形象和漫画作品等;中级市场强调八个内容要素俱全,包括电视动画、动画电影、动画特技和FLASH动画等;高级市场则强调非内容要素的存在,又可进一步细分为低端和高端衍生品,主要包括游戏、玩具、服装、收藏工艺品、舞台剧和主题乐园等。另外,从动漫产业链来看,原创漫画是动漫产业金字塔的根基。漫画是动漫产业的基础环节,用漫画在市场试水,成本很低,风险也小。当有漫画整套书在市场上销售非常好的时候,这套漫画书做成动画的时机就成熟了。漫画作品的角色形象、故事情节、场景道具等内容和设定,可以很容易地应用到动画片、游戏、影视、文学作品和玩具等产品形态中,从而贯穿起动漫产业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但如果先从动画做起,动辄投入几千万,成本高,风险大。因此,日、美等发达国家的动漫产业有一条清晰、完整的产业链:在杂志上连载漫画作品――择读者反馈好的发行单行本――编成动画片――根据漫画造型制造玩具、服装、日常用品等衍生产品――发游戏。

中国动漫产业起步较晚,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孕育期,九十年代后期开始破土发芽,但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状态。2004年是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一道分水岭,广电总局颁布了《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力挺国产动漫,动漫领军企业打造了首个全国动漫大赛,营造了空前高涨的原创氛围,为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后,中国动漫产业迅速发展,并在2006年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文化部、信息产业部、广电总局等十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家相关部门“培育国产动画品牌的决心”使国产动画片创作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北京、湖南、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四川等各省市,相应出台扶持动漫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为动漫企业在创作生产、影片播出、产品开发、上市融资等产业链各环节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从此,市场进入者数量持续增加,市场竞争加剧。早期进入动漫市场的中小企业出现两极分化,有实力的动漫企业得到资本追捧,逐步做强做大,而未获得投资者青睐的中小企业生存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随着一些中小企业的优胜劣汰,竞争环境进一步改良,强势业外企业和大资本顺势进入,预计2010年后将会初步形成有序成熟的动漫产业市场格局。有序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确立中国动漫产业应该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动漫发展道路,从原创动画工程到戏曲动漫创意将是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路径之一。

剧场建设和发展呼唤体制改革

剧场建设是现代城市中重要的文化建筑类型之一。今年(2009年,引者注)文化产业振兴计划的,使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剧场作为文艺演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大小剧院3000家左右。但除北京、上海及少数地区的几家大剧场建立了良性市场运行模式外,多数剧场还未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国内90%以上的剧场使用率低,剧场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个剧场和一座城市应该构成怎样的关系?剧场对于城市的发展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剧场和观众应该形成怎样的关系?“场团合一”的模式反映了怎样的产业规律?剧场的主体地位应该如何体现?这些有些“棘手”的问题,都是前不久举行的“德中同行”走进湖北武汉系列活动之“城市与剧院――德中剧院管理论坛”上的热点话题。

点评:众所周知,近些年来,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剧场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一大批设施先进、外观华美的剧场成为很多省市的地标性建筑。然而在建设中,决策者很重视对国外剧院建设的学习与借鉴,但对于建设后的演出体制、市场规则、商业运作等运营管理的学习与借鉴却是滞后的。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由于对整个演出产业链建设认识不清、把握不够,致使剧场作为演出市场的主体,在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剧场服务体系等软件建设严重滞后于剧场硬件设施建设,大多数剧场经营困难,缺少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入不敷出。再者,文艺演出院团在市场化程度上的滞后也制约了剧场的发展。

2009年通过文艺演出院团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改革,有望建立符合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的新型艺术生产机制,延伸文艺演出产业链,强化文艺创作和演出营销,支持文化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支撑剧场生存和发展,促进演出市场的繁荣。

中国文化产业跨界跨区合作凸现

新华网北京11月27日电(记者廖翊)27日(2009年,引者注),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北京分行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标志着国家政策性银行助力国内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及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序幕正式开启。

点评:此次银企合作,扩展文化产业融资渠道的重要举措,起到了助推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发展的作用,适时抓住金融危机显露的国际市场契机,一方面在国内全力打造文化产业链,形成规模化经营,另一方面积极开拓海外文化产品与服务市场,在世界各地建立中国文化产品海外制作与营销的前沿阵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了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市场。

为推动四川文化资源整合,构建优势突出、集聚程度高的特色文化产业群,发挥地域文化资源和主导产业优势, 推出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立各级各类文化产业基地(园区),2002年四川省提出了培育壮大成都―德阳―绵阳―广元―乐山―雅安重点文化产业带,形成覆盖全省、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的省、市(州)、县三级文化产业支撑体系的文化产业建设工作构想。同时,着力打造甘孜、阿坝、凉山藏羌彝等民族文化品牌,加大品牌经营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构建文化产业品牌推广服务体系。目前,通过灾后恢复重建,成德绵广乐雅文化产业带和藏羌彝文化走廊形态基本形成。

点评:跨区域资源具有分散性和行政区划制约性的特点, 为推动四川文化资源整合,四川省在资源规划与开发过程中,运用产业化的方式进行资源整合,集中优势力量,形成跨区域优势,提高区域效益,把产品整合、资本整合和政策整合三个层面统筹起来,按照跨区域资源特点和产业实际进行要素整合,区位优势互补、主体协调、市场互动、规划统一,使区域文化旅游开发取得了整体性发展,对其他文化资源大省也颇具借鉴意义。

科学技术发展与文化产业相互映现

自开展打击手机网站传播色情信息专项行动以来,各地迅速破获了多起手机色情信息案件。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14日(2009年12月,引者注)公布了8起手机传播色情信息牟利案件。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地“扫黄打非”办公室要加大对案件查处协调力度,除依法严处直接从事制作、传播色情信息的犯罪嫌疑人外,还要寻根究底,对那些为提供建站、网络接入、增值服务、广告推广、代收费服务的运营商和第三方支付企业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彻底查清和斩断手机的利益链条。

点评:科学技术改变着人生的意味和价值,展示出人的发展的新前景;而人的价值观念及生活态度,也无不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命运及其效能,两者互渗互融到如此地步,以致于我们在今天,凡是提到科学技术的地方,必然联想到人,而凡是提到人的时候,也不可避免地谈及映照在他们身上及其周围的科技文明之光。因此,寻求科学技术与人的最佳结合方式,即科学文明与人的发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最佳结合方式,既需要探究科学技术合乎人性的发展战略与道路,也需要探究有利于科学技术健康演进的主体精神风貌,方能相互映现、相得益彰。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因科技而魅力四射、大型媒体技术的应用使人在仙境般的场景中感受到展会的无限魅力,中国六十年大庆晚会,烟花技术再放异彩,锦绣河山、美好家园、雪域天路3个烟花图案令世人叹为观止。图书馆驶入发展快车道,“电子图书”长度、宽度都只有几十厘米,厚度仅1.3厘米,相当于薄薄一本小册子,十分便于携带。读者只需要登录上海图书馆网址,就可以从其馆藏的10万种、24万册电子图书中任意选择下载阅读的内容。

点评:文化与科技的结合,让文化建设成果层出不穷,文化与科技的结合,不仅提升了原有的文化业态,而且还催生了众多的文化新产品、新业态。实践证明,科技已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中国文化产业新纪元展现

新华网北京12月17日电(记者白瀛)2009年,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喜庆氛围中即将落下帷幕。回首这一年,从小沈阳走红,到季羡林、任继愈逝世,到《建国大业》票房夺冠,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到无照BT网站被关停,有争论,有彷徨,有欣喜,有哀伤,但无论如何,一个个事件引领着中国文化界的前行,也伴随着国人迈向更加和谐的精神文化生活。

点评:2009年的关键词应该有“国”和“民”,对我们国家和人民来说,在过去的一年里,最令人难忘的就是60年的国庆大典,它让人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豪。与此同时,和60年相关的国产片《建国大业》热映,它对于历史人物的塑造,体现了一些新的视角,回归到了人性与理性,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关键词:华裔英语文学;后殖民性;后殖民文学批评方法;再现;中国性

华裔英语文学是主要在20世纪后半叶出现的具有世界性的新学术领域。它以华裔美国文学作为主导,迅速在英、美、加等国形成一个极具特色的文学现象,并构成当代世界文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但是华裔英语文学很难准确地界定,宽泛地说,它指的是由西方,主要是英美华人后裔作家用英语创作的各种作品。虽说北美的华裔文学可以追溯到19世纪后半叶,其在美国文学中的脱颖而出还是在20世纪的70年代以后,彷佛雨后春笋般“冒现”而出,因此又被称作是“冒现的文学”。在英国,以毛翔青(TimothyMo)为代表的华裔英语文学虽然还难以与主流文学抗衡,甚至也无法与其他弱势族裔的文学,如印裔英国文学相提并论,作为当代英国文学的一个个性鲜明的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却不容小觑。华裔英语文学作品涉及的题材丰富多样,与主流文学相比,它们在叙事方式、主题关注、修辞手法等方面都表现出独特性,对这些作品的研究因而也呈现出多角度、多层面的特点。

1.0后殖民理论与华裔英语文学研究

华裔英语文学创作虽然已有多年的历史,且种类繁多,对华裔英语文学的建制化研究,则仅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单德兴,2006:187),至今方兴未艾。华裔文学最初得到评论界较为广泛的关注是在美国文坛,随着汤亭亭的《女勇士》(TheWomanWar-rior)(1976)的出版和获奖,美国华裔文学开始在美国当代文坛占据一席之地。这时的评论者大多可分成两类,一是自己本身是华裔,他们多从作品的社会意义上来关注这些作品,如,多把《女勇士》看作是书写华裔移民生活经历的尝试,侧重其再现历史的真确性;另一类则可泛称为西方评论家,经常沿袭传统的东方主义视角来关注作品的“异国情调”(exoti—cism),聚焦东西方文化的对立和碰撞。后来,随着华裔英语文学的迅速发展,评论家开始更加认真地看待这一文学现象,有的从女性主义立场出发解读华裔文学,或是从解构主义的角度来研究华裔文本,还有论者从文学修辞研究入手,探讨这些作品在艺术手法上的创新,以及对当代西方文学所做的贡献。近年来,华裔英语文学研究更有纳入文化研究脉络的倾向,突出华裔文本的历史、社会和政治意义。

后殖民主义理论,作为当代最新理论思潮之一的批评理论,也是华裔英语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视角。但是,虽有不少学者注意到华裔英语文学的后殖民性(postcoloniality),后殖民理论与华裔英语文学的关系还是鲜有人进行过深入、系统的探讨。主要原因是,作为当代英美弱势族裔文学的一个分支,华裔英语文学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后殖民文学范畴。简单地说,后殖民文学是指前殖民地国家的人们所创作的作品。不管是北美的还是英国的华裔移民,都很难说直接受到过殖民统治,他们甚至可以说是居住在“第一世界”的中心,享受着第一世界的优越和特权。然而,这些人却并不为主流社会所接纳、认可,他们与殖民地人民有着很多的共同之处:如他们相对于主流社会的边缘地位,族裔历史的湮没、文化认同的危机、重写历史、再现“过去”的必要等等。西方主流社会对他们的排斥和压迫,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殖民,也就是说,他们是被西方为中心的话语所宰制,成为被殖民者,而西方作为一个整体自然成为此意义上的殖民者。换言之,这些华裔移民同其他身处西方的少数族裔一样,被内在殖民化了(intemallycolonized)。在西方中心主义霸权话语前,华裔移民明显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的文学实践可称作是发出自己族裔声音的渴望的表达,而他们反抗、揭露文化殖民的意图也是非常明显的。例如加拿大华裔作者Laiwan,在其代表性诗歌《殖民化了的文化》(TheImperialismofSyntax)中,清楚地表达了对西方通过语言来统治华裔移民的愤怒和苦涩:

生硬的发音,成了让人奚落的笑料,

强咽舌上新文化的苦涩,

为了生存,得证明你的同化。

证实自我的消失。

(Laiwan,1991:58)

李健孙的处女作《支那崽》(ChinaBoy)也清楚地表达了反殖民主义的立场。这部自传色彩浓郁的小说,记录了一个年仅7岁的中国男孩在种族歧视和中美文化冲突之中寻求自我认识的过程。故事的主人公丁改是在美国出生的华裔男孩,父母是二战期间从中国大陆来到美国的第一代移民。当作为中国文化象征的母亲去世、父亲再娶一个白人妻子之后,丁改的遭遇变得十分悲惨。继母艾德娜作为纯粹的美国人的代表,即美国文化的体现者,走进丁改母亲生前建立的充满中国色彩的家,“像德国人开进巴黎,确信能够征服,并充分准备好扑灭一切抵抗”。(Lee,1991:56)进门伊始,誓与“中国的”一切誓不两立。她焚烧了丁改母亲从中国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带来的家庭相册,甚至装这些相册的箱子也不能幸免。她叫嚣着:“这是美国!她根本不存在!”(同上:85)。她把汉语看成是“敌意的语言”,不允许在家里与英语“并存”。像殖民者竭尽所能抹杀被殖民者的历史记忆一样,艾德娜残酷地毁坏了丁改和他的姐姐们赖以明确自己是谁的文化记忆,禁止他们使用传承中国文化的语言。“殖民者”的高压政策带来的是“被殖民者”的反抗和发愤图强。年幼的丁改决定改变自己弱不禁风的“支那崽”的形象,发愤学习拳击,终而一举击败校园恶少,对继母的欺压也不再忍气吞声。原为蔑称的“支那崽”被丁改变为具有尊严的称号。后殖民的研究视角无疑会更加突出作者反殖民主义的努力。

汤亭亭在《金山勇士》(ChianMen)中以类似编年史的叙述手法呈现华裔移民史。作者借着自己家族四代男性在夏威夷和美国大陆的经历,书写了一部华裔移民家族史,使小说的英文名字“ChinaMen”一词被赋予了崭新的内涵。很明显,这样的作品可以被视为作者重建华人移民史意图的反映。实际上,文学是华裔重建华人移民历史和文化、建立文化身份的根本途径。后殖民文学的典型特征都在华裔英语文学中有具体的体现,如后现代的立场、双重的视角、想象中的家园、文化的混杂性以及对文化和帝国主义的批判态度等等。况且,通常应用在文学批评领域的后殖民理论,其矛头多指向文化殖民主义,聚焦文化再现的诸多问题。它与第三世界国家,或者说殖民地国家的人们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并无直接的联系。由此看来,后殖民主义本质上只是一种批评话语,是“新的跨文化批评”(Ashcrofteta1.,1989:2),它自然可以用来分析解读与后殖民文学有诸多一致性的华裔英语文学。后殖民文学批评中常常使用的术语,如族裔属性、文化身份、经济及文化生存策略、刻板印象、再现、异质文化、语言差异、挪用、混杂性等,都适用于华裔文学研究。

在对华裔英语文学的批评实践中,后殖民理论经常用来突出华裔作家解构文化殖民主义、建立崭新的族裔文化身份所做的尝试。作为来自香港的华裔移民,毛翔青经常被定位为后殖民作家,对他的作品的后殖民解读也就不足为奇了。他的代表作《酸甜》(SourSweet),多次被从后殖民理论的视角进行探讨。如LauraHall在《新国家,新自我:毛翔青和石黑一雄的小说》一文中就从后殖民理论的基本点出发,指出了这两位作者在作品中对“英国性”(British.ness)的再协商,和对建立超越本质论的文化身份的呼唤。(Hall,1995)伍慧明的《骨》、梅恩格(MeiNg)的《吃中餐》、李群英的《残月楼》等作品也因有力地再现了北美华裔个人、家族及族裔的历史和生存状况,经常被纳入后殖民批评的范畴。任碧莲在《典型的中国人》、《爱妾》等作品中对华裔身份混杂性的再现、后多元时代的描摹也不断得到后殖民解读。王索玲(SaulingCynthiaWong)在《从必需到奢侈——解读亚裔美国文学》一书中,也从后殖民方面探讨了一些重要亚裔美国作家的主题关注。(Wong,1993)她的解读策略基本上是后殖民主义的。书中属于后殖民文学批评的术语,如他者、异国情趣化、协商、挪用等可说是俯拾皆是。也有大量的评论者对华裔女性作家的作品结合女性主义与后殖民文学批评进行了解读,强调了弱势族裔女性在主宰的白人文化和各自的族裔文化双重殖民下的的艰难处境,以及她们打破沉默、发出自己独特声音的不懈努力。这与斯皮瓦克所坚持的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的主张有异曲同工之妙。活跃于该批评领域的常荆苛(CheungKing-Kok)和林英敏(AmyLing)等均属于此列。陆薇(2007)的《走向文化研究的华裔美国文学》则系统地采用后殖民批评策略来解读华裔美国文学作品。这些研究工作证明,作为华裔英语文学研究的一种批评工具,后殖民理论是恰当而有效的。

2.0后殖民解读华裔作品中“中国性”的再现

在后殖民理论的语境下,“再现”是一个充满政治色彩的词。叙述(narratives)被看作是帝国主义及其“他者”必争的领地,双方为能够控制人们和地域的再现权殊死搏斗。人们对特定地方、特定人群的认识,往往基于他们所读到的文字叙述。正如HomiBhabha所言,国家本身即是叙述@。(Bhabha,1990)从这个意义上说,华裔英语文学体现了作家们对“中国性”(Chineseness)再现的关注。他们实际上是将文学再现作为身份建构的一种有效途径,试图粉碎西方文学传统中对“中国性”的刻板印象化(stereo—typing),并用生动、真实的叙述来重建自己的身份和族裔属性。虽然对于什么是“中国性”,目前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随着文化历史背景的变化,这一概念的含义在不断发生演变,而华裔英语作家其实是在用自己的作品对此进行商讨。他们的文学创作是对西方“他者化”中国的应答。用笔做武器,他们为自己和自己的族裔构建了新的动态的文化身份,使作为少数族裔的华人在这些英语国家以崭新的姿态存在,并构成西方多元社会的一部分。

华裔英语文学的一个普遍的主题即文化身份认同问题,这与后殖民文学的核心关注是一致的。赛义德认为,文化身份不是自然形成的,稳定不变的,而是人为建构的(赛义德,1999),在后殖民理论的透视下,华裔作家为粉碎西方文学中对华人类型化的塑造、构建新的华人形象所做的贡献会更加突出。在当代多元化的社会里,认同并参与这样的工作,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为塑造新的华人形象,这些作家致力于在作品中解构西方文学中所构建的华人族裔的刻板化形象,表现与之截然不同的“中国性”。这些作品里,既有叛经离道的女勇士的生动刻画,也有不同时代的金山勇士、中国小子等迥异于西方文学传统中女性化的华裔男性的形象塑造,还有在多元文化中成功找到平衡点、达到文化融合和混杂的华裔代表,如《爱妾》中的卡内基·王。通过在作品中探讨在这些西方国家作为华人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些作家呈现出不同境况下异彩纷呈的“中国性”。他们所再现的中国及其文化传统,因为缺乏亲身经历,很多是基于间接经验的“文化想象”,构建的是颇有争议的“文化中国”(CulturalChina)④,但无可置疑的是,这些个性化的创造“集体文化身份”的努力构成了“中国性”的不同层面,作为少数族裔的华人移民及其后代文化认同的多元性也得到了体现。这一切都与后殖民地国家人民重述历史的文学策略殊途同归。因此,后殖民文学批评方法使这些作品的深层意义得到进一步开掘。

与“中国性”的再现有关的另一个方面,是真确性(auhtenticity)问题。华裔英语作家毕竟身处西方,用英语进行写作,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模拟”了主流文化的话语,套用了“殖民者”的价值观和评判事物的标准,并以这样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族裔属性。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经常被批评为卖族裔的“他者性”而求荣了。他们的作品中,中国的故事、传说和典故遭到大胆的改动,经常变得面目全非。例如,受到赵健秀等人炮轰的《女勇士》里花木兰的传说,《喜福会》中的一些典故,都经过了作者看似离谱的改写。不过,依此为据谴责这些作者歪曲华裔文化、篡改华裔历史,却有失公允。华裔作家成长于中西两种文化的冲突中,他们无法沿袭任何已有的文学传统来表现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这些经过改动的传统文化元素,实际上是他们文化混杂性的体现,反映了他们建立一种可以被称作是“华裔英语文学传统”的载体的企图。

然而,对华裔英语文学中“中国性”的再现应以批评的眼光来看待。IenAng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现在世界上有不同的华人群体,“中国性”的含义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集体文化身份的构建也应随着社会文化背景的演变而增加新的内容。(Ang,2001)如何从后殖民的角度来解读日益繁荣的华裔英语文学,因而有着文学上和现实上的双重价值。

3.0后殖民理论在文学批评实践中的陷阱

使用得当,后殖民批评话语在研究华裔英语文学的过程中,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批评方法和武器,更好地凸现华裔作家争取(claim)真实的华裔移民历史、商讨动态的文化身份和建立华裔英语文学传统所做的努力。然而,基于后殖民理论本身的种种争议和局限,其在华裔文学批评实践中也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

首先是西方评论者基于东方主义假定对华裔英语文学的误读。他们把华裔英语文学看作是充满异国情趣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以东方和西方的二元对立来衡量和评价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他们往往从作品中寻找符合或不符合这些假定的元素,并以此来判断作品是否真实地再现了中国文化。悖论的是,华裔文学评论家(包括中国大陆和港台学者)自己也容易深陷这种本质上是西方或东方中心论的泥潭:他们熟知华裔作品中涉及的典故、传说等中国文化内容,却以是否复制和传承了中国文化传统来衡量这些作品,因而忽视了一个重要事实,即华裔英语文学虽与中国文学有着某些联系,它却是完全分离的另一种文学,作家们意在转化、改变中国的故事、传说,而不是简单地呈现。

与之相联系的,是某些后殖民学者倡导多元文化所可能布设的出人意料的陷阱。多元文化的主张,有的时候会导致对“异国情调”的过度追求,进而导致作家们出卖自己文化的“他者性”以求作为主流文化的点缀被接纳。这背后的逻辑是,“他者性”是永恒的,东方就是东方,应满足于自己的从属、边缘的地位,而西方仍是西方,没有必要做些什么来改变现状。具体到华裔英语文学中,那就是要求华裔作者更多地关心如何写出自己族裔文化的异域色彩,为多元社会增添一种多样性,而不应该过多地着墨于揭露和批判西方的文化殖民主义。

最后,是在运用后殖民理论的实践中出现的对静态的族裔属性的坚持。在当前学术界针对再现的真确性以及谁更有权力代表华裔移民的激辩背后,隐含着这样的潜台词,即有一种特定的“中国性”的存在。显而易见,族裔属性是不断变化的,其再现也应该是各式各样的,因背景差异而各具特色。从某种程度上说,差异和不同才是最重要的再现内容。这种在后殖民理论不当应用中产生的本质论,恰恰违背了后殖民理论去中心化的原则。

4.0结语

上一篇:英语毕业论文文化范文 下一篇:美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