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本 走向学生

时间:2022-10-01 10:16:25

走进文本 走向学生

2012年12月,刘继芳执教的语文课《伯牙绝弦》在自治区优质录像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赢得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刘继芳告诉记者:“我理想中的语文课堂是简简单单的,是基于儿童视角,并以儿童的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引领学生亲近文本、与文本对话、对文本深度解读,打造让学于生的学堂。”这正是她在此次赛课中获奖的秘诀。

从教27年来,刘继芳一直秉持着以上的教学理念,但凡听过刘继芳上课的人,都觉得她的语文课没有刻意雕饰,只有适度引导,学生在轻松自然的课堂氛围中,大胆吐露心声,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大道至简

刘继芳非常认同特级教师薛法根的观点:“大道至简”,语文课必须“返璞归真”,体现一种“简约之美”。如何才能做到“至简”?她认为,当我们把儿童的发展放在第一位时,就会以儿童的视角看待文本,以儿童为基础设计教学,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简单课堂的内核在于:教学目标的简明、教学内容的简约、教学环节的简化、教学方法的简便、教学媒介的简单、教学用语的简要。

教学目标的简明,就是每一堂课都应把握“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以此设置教学的阶段目标,根据课文特点与单元训练重点,着重解决一两个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执教《鲁本的秘密》一课时,刘继芳认真研读课文的阅读提示后发现,阅读提示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有引导作用,因此,她拟定了两个教学目标:一是重点提出几个问题来共同讨论,领悟鲁本所付出的代价;二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鲁本的赤子之情。这两个教学目标的设定,既契合“三个维度”,又符合阶段目标,显得非常简明。

语文课要教的内容很多,一节课40分钟的容量却有限,学生的精力也有限,因而对一篇课文的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要做到教学内容的简约,这就需要老师深入研读教材,去发掘学生真正需要的、有用的东西。”刘继芳说。如在执教《爱如茉莉》一课时,她一开始便借助课文开头的谈话导入“爱”这个词,让学生紧紧抓住“爱”切入课文,通过对文中细节描写的品读,让学生对父母间平淡的爱有一个原始的感知。在课文分析中,刘继芳带领学生进一步体会“爱如茉莉”的内涵,感受父母之间平淡而感人的真爱。在教学过程中,刘继芳重点抓住文中的几个细节描写进行品读,其余简单易懂的内容,就不作深入拓展。这种教法既抓住了重点,直奔主题,又化繁为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教学环节的简化,实际就是优化精讲的环节。刘继芳认为,应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在明确教学目标后,对教学环节进行优化,并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对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进而形成简约、实用的教学模式。如在执教《秋天的怀念》一课时,刘继芳的整个课堂设计由两大部分组成:首先是对课文进行基于整体感知的阅读;其次是紧紧围绕课文的主题“好好儿活”构建课堂。尤其在构建课堂的过程中,非常注意分3个层次层层推进:先感受“娘俩”的“好好儿活”,再体会“我俩”的“好好儿活”,最后思考“我们”的“好好儿活”。通过这几个步骤,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读懂意思、领悟情感、学会方法,让学生在每一步的学习中都经历读进去、读出来的过程,教学环节条理清晰,环环相扣,新颖简洁。

刘继芳说:“虽说‘教无定法’,但一名好的老师,必定深谙‘贵在得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努力去寻找简便、有效的教学方法。”多年的探索,她找到了这样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运用“读”的方法来学习语文。所谓“书不读通不开讲”。她认为,只有多读才能体会课文用语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才能洞悉课文所蕴藏的丰富情感。如在执教《伯牙绝弦》一课时,她采取范读、引读、情境导读、配乐吟诵、个性理解朗读等形式,引导学生读课文不下20次,真正做到让学生充分地读、自由地读、动情地读,读出课文的节律、读出课文的情趣、读出课文的神韵。

亲近文本

吕叔湘先生说过:“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作者写了什么,这是阅读一篇课文首先要解决的,是取得阅读成效的第一步。

刘继芳在面对文本时会做如下追问:是什么触动了“我”的写作欲望(背景)?“我”想通过文本表达什么情怀(目的)?哪里是“我”最满意的地方(精彩、重点)?她通过这种揣摩,使自己最大限度地亲近文本。如《爱如茉莉》一课,用清新朴实的语言记叙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顾妈妈的小事,以此告诉读者,爱如茉莉般平淡无奇却芬芳怡人。面对这样的文章,刘继芳会将自己变成作者进行追问:妈妈爱爸爸吗?然后通过这个问题,一步一步地深入课文,理解生活中那种平淡的爱。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少年王冕》改写后平白易懂,主旨清晰,主要写少年王冕的“孝敬”和“好学”,这是一般意义上解读,学生只要读上两三遍,即能读懂。也就是说,基于一般意义下的解读,很多时候会出现教师和学生在解读上“撞车”的尴尬,学生从教师那里没有得到超越自己已有知识水平的东西。对此,刘继芳的做法是,引领学生对文本细读。她说:“教师再往前走一步,走到学生的前面,站在学生还难以抵达的语言盲区,随时随地拉学生一把。”但这种“细读”,不能仅仅解释为“细致地读”,一字一词一句不放过地读,还应该有情感思想、文化背景、人生阅历、生命体验、审美情趣等的全面介入。《少年王冕》一课中,在归纳王冕对母亲的“孝心”背后的“四颗心”时,刘继芳会进一步问:“你使母亲安心了吗?你使母亲放心了吗?你使母亲开心了吗?你暖过母亲的心吗?”让学生联系自身想一想,使他们产生心灵上的震动。细读到此,她还要再往前走一步,追问:“课文主要写王冕的孝顺和好学,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关联?”让学生明白:王冕尽管家境贫寒,尽管10岁就做童工,但依然刻苦自学,看书、写字、画画,把一切做好,让母亲安心、放心,体现出处处有“孝心”。

这样的细读,不仅让学生看到文本表面的风景,更让学生看到文本背后的绚丽,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效果,学生们都很喜欢。

让学于生

刘继芳认为,让学于生是对学生最好的尊重,简单教学、亲近文本,才能为学生建立走进文本的桥梁。那么,她是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让学于生呢?

首先,以学生的“学”为起点,站在儿童的立场,从学生角度审视教材,设计教学活动。刘继芳认为,儿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观察、思考和感觉的方式,企望以成人的方法代替儿童的方法是愚笨的,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多聆听学生的声音,做“下蹲”姿势,努力发现学生到底在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并着力解决,只有这样才能走近学生。如在执教《枫桥夜泊》一课时,她提问:“《枫桥夜泊》是一首什么诗?能读出作者的心情吗?”有一个学生回答:“可以肯定这是一首写景的诗,上网查资料说是写‘愁’的诗,我还是觉得这么好的景,有什么可愁?就是愁,有这样的景先看景算了。”

听了学生的回答,刘继芳发现如下信息:诗的类别解决了,学生自学了,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在此基础上,她立即对原来设计好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过程进行了调整,以儿童的视角来讲解课文,既尊重学生的观点,又讲透原有的注释,整堂课深入浅出。

其次,创境激趣,让学生好学乐学。《秋天》是人教版二年级(上)的一篇文章,课文以写实的手法,抓住农村生活中常见的丰收景象进行描绘:庄稼成熟,果园飘香,打谷场上笑声飞扬。然而,这一切都与城市孩子的生活相去甚远。如何激趣并构建话题呢?刘继芳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出示秋景图,教师根据图画描述:天又高又蓝,白云悠悠地飘着,一片片金黄的叶子从树上飘下来,那是天空写给大地的信笺……)

师:这一幅幅画面让你想起了哪些好词好句,或者哪句古诗词呢?

生1:一群大雁向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一会儿排成个“人”字。

生2:落叶飘飘。

生3:霜叶红于二月花。

师:你们的发言就好像在我的面前展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秋景图……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这样的文章,请大家试着读一下课文,想一想,秋天把它神奇的魔杖指向了哪里。

……

就这样,从秋景图入手,学生的想象力被激发了出来,在教师动情的描述中,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了秋天。接着,她又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请大家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词句,此时“秋意”更浓,学生眼前看到的,耳中听见的,小嘴描述的都是秋天,孩子们带着揭秘的心态,积极而又自然地投入了文本……

刘继芳正是怀着“简简单单教语文”的朴素追求,与学生一起亲近文本,吮吸着中华灿烂语言文字的营养,使课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堂。

(责编 蒙秀溪)

上一篇:快走糖尿病患者的健身好方法 下一篇:浅谈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