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走进“问题”

时间:2022-09-11 11:00:57

让学生走进“问题”

【摘要】“问题解决”已成为当今数学教育改革研究的热点,它具有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提高学生应用数学意识的效能,是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问题解决”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在较大范围内被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有悖于学生自主发展的现象,如教师代替学生学习,学生缺乏活动的时空等等。学生不应该只是解决问题的机器,他们应该学会自己提问,学会创新。

【关键词】数学教学 提问能力 解决问题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已被当今教育界广泛关注。但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法仍然存在。爱因斯坦提出:在科学研究中,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难得多,意义也大。当今的社会需要的是知识面广且富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不会提问,不敢提问的学生不是创新型的学生。所以教学中,教师要把课堂上的问题下放给学生,让学生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一下结合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一些肤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从教十几年来,我一直有这样的体会,学生没有问题,就连我问懂不懂时,他们也总是连连点头,表示没有任何问题,难道是学生都掌握了吗?未必如此,做练习时却发现问题多得让我不知从哪里开始讲起。现在细细想想,问题的主要原因可能有很多:1、长期以来倡导的师道尊严,“师云亦云”,教师在学生中间是高高在上的,绝对的权威。这样的师生关系产生过不少的负面影响,学生害怕教师,对教师是绝对的服从,这可能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或对立,更不要说是学生敢于向教师提出些要求、建议或问题。2、一部分学生不知道自己哪里有问题,似懂非懂。3、当然还有相当多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信心不足,总觉的自己提问题不太上档次,会让老师和同学取笑,这么简单的问题难道还用问吗?针对这些情况,我想觉得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从我自己开始,努力改变这种局面。首先新的课程标准要去教师转变角色,教师要作为一个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师要时常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去,和他们一同去学习、探索。有时候教师也可以向学生请教学习,能者为师嘛,让学生觉得教师是他们的朋友,这样他们就会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就敢于向老师、向教材、向未知世界提出问题、提出挑战。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当学生在提问题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若这个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着边,全班同学可能在哄堂大笑时,作为教师不能和其他学生一样,否则有了这一次后对于这位学生来说,可能永远都不敢有下一次了。教师应该给以表扬、鼓励以及适当的点拨和启迪。

二、让学生有问题可问

每次外出听课或学校里的教研组活动,当一节课将要结束时,经常听到这样的设问:你们对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学生往往这时都很“乖巧”--没有问题。是真的没有问题了吗?我想未必如此。传统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答那是天经地义的。学生只需要去思考要回答什么问题,而无需去考虑还有什么问题自己没搞清。此外,对不同的学生来说,教师的问题有时过于简单,有时特别枯燥。有时又深奥难以回答,有时又含糊不清而捉摸不定。这样学生总处于被动的状态,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为这种状态下的学生,根本没有自己的想法,人云亦云,没有问题可提。所以教师要提供学生机会,提供学生材料,给予一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提问的机会,使他们有问题可问,哪怕是比较简单的、有趣的,甚至是幼稚的、可笑的。最近,我在上乘法的运算定律,第一教时“乘法交换律”,这部分内容我看了以后,一时觉得没什么可讲的。上课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了这节课的课题“乘法交换律”,然后问学生;对于乘法交换律,你已经知道了那些东西?有的学生说出了乘法交换律的文字描述,有的学生说了它的字母公式,也有的学生说了验算就是运用了这个定律……有些同学对这个知识点已经掌握得相当不错了,当大家说的差不多的时候,我说:“那么除了这些,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班里先是一阵沉默,不一会儿,大家都问我:老师,利用乘法交换律能不能使一些计算简便呢?学习乘法交换律有什么用?乘法交换律除了验算外,还有什么功能?乘法交换律的公式为什么用字母a、b来表示?学生提了那么多的问题,中间不乏有些可笑的,愚蠢的,但学生能提出问题说明他在思考,在探索。我们的教学不正要有培养敢于质疑,会学习、会思考的标新立异的创造型人才吗?

三、让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在学习阶段能使学生学得主动,更扎实,更深入。当然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和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要经过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应当从小开始重视培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在一些容易忽视、容易混淆的地方,注意努力地创设启迪发问的情境,恰当地诱发学生意识到所学新知识同自身原有认知结构的矛盾,形成认识冲突,从而提出问题,而后再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议论。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学生的提问非常精彩:教师在讲了用字母可以表示数、数量、数量关系,教学生简写后,教师让学生自己阅读书上的内容,看到有的同学一脸疑惑,老师随即问: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吗?这时很多学生举起了手。有的问:a×a可以写成2a吗?有的问:2a和a是一样的吗?等等。使之成了这堂课一个最大的亮点。看来同学们对于这部分内容有了比较深的理解。再则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经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后才发现的,是学生个体观察思考的结果,是学生思维的独立性的表现,这是学习活动中一种极其可贵的品质,难道这不是一种创新意识的体现吗?

教学,不就是要培养会学习、会思考、会质疑、会创新的学生吗?只有摆脱传统教学模式造成的弊端,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武装教师,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给学生提供机会和材料,并给予正确地指导和方法,把问题下放给学生,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生推到“学”的制高点上,才能培养出新世纪的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江苏教育》.

[2] 《数学课程标准》.

[3]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课堂教学》.

上一篇:高考英语写作策略探究 下一篇:英语作业设计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