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商总局企业信用联网项目

时间:2022-07-19 03:09:29

国家工商总局企业信用联网项目

国家工商总局企业信用联网应用项目建设是按照国家工商总局企业信用分类监管联网应用的建设要求,以经济户口数据库为基础,以企业信用监管信息、统计信息、政务信息以及其他相关信息为依据,实现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对市场经营主体的上下联动和全程监管,主要解决全国企业信用信息采集、转换和共享等使用的问题。

建设背景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重要职能部门,承担着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职责。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提出:以信用建设为重点,强化对市场经营主体行为的全程监控,进一步推进市场主体监管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称之为金信工程。

国家工商总局企业信用分类联网应用系统功能结构图

金信工程的总体建设目标是:到2007年底,构成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总局―省―地―县―所五级网络系统,建成涵盖全国市场主体的经济户口数据库,建设全系统统一的企业信用监管系统,建立面向社会的公共服务系统,基本完成与其他政府部门的信息共享,实现对市场主体准入行为、经营行为、退出行为的全程动态监管,提高执法效能,促进市场经济秩序健康有序发展,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金信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完善两个网络系统、建立两级数据中心、构造两个支撑环境及开展两类业务应用。两个网络系统是指联通总局―省―地―县―所五级的业务专网和总局公共服务网;两级数据中心是指总局与省局数据管理、交换、调度和企业信用监管数据应用中心;两个支撑环境是指支持数据整合与内容整合的应用支撑环境和保障互联互通、安全应用的安全支撑环境;两类业务应用是指以经济户口数据库为基础,以企业准入、存续、消亡为主线的企业信用监管系统和以信息交换、共享、查询、披露和业务受理为主要功能的公共服务系统。

企业信用联网应用项目建设是金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作为金信工程的第一个建设项目予以立项。

技术路线

企业信用联网应用系统使用J2EE架构,Web Services和XML技术,实现不同技术平台应用系统间的信用信息协作。该系统具有数据采集、转换、信息管理功能,并且提供数据下载、数据推送、Web Services数据服务接口和Web方式查询等多种信用信息联网应用的方式,同时企业信用联网应用系统能够与工商总局安全支撑平台建成的PKI体系相结合,在技术层面为政府部门间企业信用信息的交换及协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扩展性,系统在成熟的开放式的体系框架下进行开发建设,采用了当前主流的先进技术,预计在未来5年内都能够适用。

该系统的4个核心层次采用下列技术实现:

信息资源层:采用数据联邦技术、数据复制转换等技术实现关系型数据的整合。后阶段可采用信息集成平台实现关系型、非关系型数据的统一管理。

应用支撑层:采用支持J2EE的应用服务中间件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 6.0,支撑其他应用服务系统及应用系统的运行。采用面向服务(SOA)的体系结构,结合Web Service技术、XML技术、消息中间件技术,实现各应用系统数据服务和功能服务的集成。

应用层:采用J2EE技术开发组件化的业务应用系统,需要对外提供的服务进行Web Service的封装,应用系统的开发,系统间的关联和整合与数据层、应用支撑层和门户层多方结合实现。

门户层:采用Portal技术,将多方面的数据资源综合起来形成复杂页面,以易于用户接收的表单形式返回给用户,可以把各种应用服务采用Portlets技术进行封装,用户按角色规定的权限获得个性化的应用。

逻辑架构

企业信用联网应用项目涉及到的网络由工商行政管理网、总局基本业务局域网和公众服务网组成。其中,工商行政管理网又划分为总局共享区及副省级以上节点共享区。

数据采集管理系统是实现数据联通传输的核心组件。数据采集系统部署在工商行政管理网总局共享区和副省以上节点共享区内。数据采集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信用数据提供一个统一的数据采集和信息平台,实现各级工商管理部门企业信用数据的汇总,以及工商总局对下级单位数据采集的控制和管理。数据采集系统具备独立于业务系统,不受业务增加和改编的影响,安全快速传输的特点。

本次项目设计的数据采集系统以总局共享区为主,同时也分布在工商行政管理网各节点的数据采集服务器上(各节点数据采集服务器为现有设备),从各自的业务、信息系统中抽取数据,汇总到本地中间数据库,然后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增量上传总局企业信用数据库。

数据采集系统基于数据整合及应用集成服务系统构建。通过应用集成服务器提供的可信应用传输和可信信息交换功能实现信息的安全传输,利用应用适配器连接各类业务系统。通过远程管理系统,实现工商总局对省局数据中心应用系统的集中管理和监控。

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应用接口层、核心交换层、传输层、应用层和数据采集管理等5部分,介于系统平台(操作系统层、网络层)和业务应用系统之间。接口层的主要任务是为数据在业务系统和采集系统之间传递提供各种形式的接口,作用是使业务系统和数据系统隔离,屏蔽数据管理系统异构性和业务系统与交换相关的细节,双方系统只要按照规则使用接口层提供的接口即可完成对数据的发送、接受,即业务系统的数据通过接口层提供的接口进入采集系统,接口层通过配置开发数据采集适配器具体实现。

核心交换层负责依据抽取采集策略通过接口层获取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检查,并根据本地采集系统的配置转换异构信息,依据特定方法分离增量数据,将增量信息进行调度、控制,最终交给消息传输层进行传输。总局核心交换层还将负责对上传增量信息的汇集、校验和多点数据整合。数据格式转换规则可以使用转换工具生成,由总局系统管理员远程配置。地方业务数据结构发生变化时也可以由本地系统管理员部署、配置。

传输层主要任务是提供可靠、稳定、安全、准确的信息传输功能,可以采用成熟、稳定的异步通讯消息传输系统构成。

应用层主要是为总局管理用户提供一个数据采集管理、配置情况和查询统计的Web应用,使数据采集过程比较直观易用。

数据采集管理的主要作用是对交换系统的其他各层进行配置、监控等管理。数据采集系统建设主要包括采集数据接口设计和采集数据整合两大部分,数据接口部分负责不同系统间的数据连接和转换,数据整合部分负责对

数据的整理了装入。

解决问题

这本项目采用J2EE技术架构,结合数据转换工具,开发数据采集应用程序,协助完成数据采集工作,该系统主要解决了下列几个问题:

数据增量的分离 在部分节点无法连接生产机的条件下,可由数据采集程序自动分离数据增量。

数据的转换 工商业务数据集中,数据转换,特别是大量编码的转换是数据采集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次数据采集我们有针对性的开发了便于用户直接配置使用的编码转换功能模块。

数据增量的合并整合 应用分离的增量数据通过传输集中到总局之后还需要采用的一定的规则整合到统一的全国企业信用数据库,并做好数据校验,保证合并后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

数据采集情况可视化管理 为总局信息中心提供一个各节点数据采集情况的可视化管理功能,便于配合行政手段,全面推进信用数据集中工作。

数据服务 提供Web Service方式的数据服务接口,推进数据服务的应用。具体实现包括服务接口开发、服务注册与等。

方案评价

该项目实现总局与46个副省级以上工商机关的企业信用信息交换与共享,实现总局采集的重要企业信用信息、重大案件信息对系统内部的及时和地方相关信息的快速上报。其中配套的数据采集工作完成了总局、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33个节点的联网应用数据采集工作,还对新疆、宁夏自治区等9个节点的注吊销企业数据进行了采集,为企业信用联网应用的奠定了数据基础。

该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也为金信工程全面开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全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会议上,该项目的建设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上一篇:无偿帮助中国中小企业应用IT等 下一篇:高性能计算引发南航科研“核”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