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概念隐喻角度来解读朱自清的散文《匆匆》

时间:2022-07-19 01:09:16

从概念隐喻角度来解读朱自清的散文《匆匆》

【摘要】隐喻在日常语言中随处可见,它涉及两种思维方式,即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而概念隐喻是基于隐喻的基础之上进行总结归纳得出来的结论。它影响了言语表达的方式。本文正是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分析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了解该理论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概念隐喻;时间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7-284-01

一、引言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句通常用于歌颂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老师。这就是隐喻,把一种事物,这里就是无私奉献的老师,理解成为另一种事物,比如春蚕、蜡烛。隐喻在我们日常交流,接触新事物方面很常用。它是一种修辞手法,与比喻、拟人、夸张、借代、通感等密切相关。此外,隐喻还是一种认知现象,受知识结构、地理位置、家庭背景、性格特征、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二、概念隐喻的发展情况及其定义

对隐喻的研究可分为三个传统:一是修辞学传统,二是哲学传统,三是语言学传统。隐喻的修辞学研究始于亚里士多德。在当时,隐喻仅被当做一种修辞手法,是词与词之间的替代。隐喻的哲学传统最早可追溯到柏拉图。在他看来,哲学应当讨论真理问题,而隐喻却是一种文字游戏,教人如何花言巧语,因此违背了真理的准则。后来的一些哲学家开始关心隐喻与思维的关系,但对隐喻的定义和范围划分仍非常模糊。隐喻的语言学代表本旺尼斯特(Emile Benveniste)打破了传统观念,把隐喻当做一种话语现象。而乌尔曼从意义变化角度来探究隐喻,用相似性联想的理论来解释隐喻产生的基础。1980年,莱考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这本书关于隐喻方面的著作影响深远,将隐喻与人的行为活动、语言符号、概念范畴、思维形式、风俗习惯等领域进行了全面考察,提出了概念隐喻。

认知隐喻研究目前主要面临两大问题:第一,我们需要更多跨语言、跨文化的研究来证明认知隐喻的主要论点,即抽象思维部分是隐喻的。打个比方,时间就是金钱。“时间”是基本的抽象概念词汇,对于它的理解需要借助于隐喻。如果我们不进行多角度、跨语言、跨文化的对比研究,我们就无法证实隐喻在其他语言和文化中也是如此,或在大多数情况下也如此。没有充分的证据来论证,其结论就不够确凿。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概念隐喻体系的普遍性或相对性。莱考夫曾经推测:“隐喻映射在普遍性上存在差别:有些情况是普遍的,有些则是分布广泛的,还有些可能只是某个文化所特有的。”

莱考夫把隐喻定义为“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是从概念隐喻的存在来加以证明的。概念隐喻与修辞格中的隐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联系为概念隐喻是建立在修辞格隐喻的认知分析基础之上;将修辞格隐喻分析的结果(认知功能)用于一般语言的研究中才产生所谓“概念隐喻”。

隐喻通常分为三大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结构隐喻是指用一种概念的结构构建另一种概念,将谈论一种概念的词语谈论另一种概念。通常是用源域中具体的或比较熟知的概念去类比目标域中抽象的或比较陌生的概念。方位隐喻,顾名思义,就是参照方位而形成的一系列隐喻概念。实体隐喻是指人们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概念作为具体的有形实体,以对其进行指称、归类、组合和识别。

有些隐喻研究学者从修辞格角度这样划分隐喻:拟人概念隐喻、换喻概念隐喻(又分为:部分代表整体;生产者代表产品:被任用的物体代表使用者:控制者代表控制物:机构代表负责人;地方代表事件;地方代表机构)、实体概念隐喻(又分为:指示;模糊量化;认识其特征;认识其原因;表示目的和动机)和时间概念隐喻等。

三、用概念隐喻理论来解读《匆匆》

我选择《匆匆》这篇散文主要是因为:一、散文行文优美,修辞手法比较多。二、《匆匆》主要告诫读者要珍惜时间,而时间这一抽象概念通常又是借助于隐喻来构建和理解的。三、《匆匆》本身就是一部佳作,辞藻华丽,富含哲理,发人深省。四、主题“时间”比较普遍,中西方文化中对这方面的探讨很多。

1.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2.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3.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

4.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5.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6.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

这些例子都属于拟人概念隐喻。“青”字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一样,将形容词动词化。偷、藏、逃走、到了、溜走、跨过、闪过等都是人的具体行为。时间就像金钱一样珍贵,而有价值的东西容易被人偷走,被人藏起来。人因为有脚才能挪移,这里太阳也赋予了人的特点。逃去如飞的“飞”与光阴似箭的“箭”有相似之处,箭一般地飞过去。在我们的交际过程中,总是有意识地选用了习惯表达方式,但却无意识地运用了概念隐喻理论,用具体的事物来理解抽象的事物。

1.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这两个例子都属于实体概念隐喻。与大海相结合,本来就有个成语“海底捞针”的。微风吹散轻烟,初阳蒸融薄雾,这些都是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抽象的时间与生活现象相结合,也便于大家理解。

四、结束语

本论文介绍了概念隐喻的发展情况和定义,并以此为出发点,解析了朱自清的《匆匆》。隐喻存在普遍性,但这种普遍性又是相对的。但是用概念隐喻来理解抽象事物的思维方式已经在我们意识中根深蒂固了。这种情况随处可见。隐喻研究没有进行跨文化、跨语言的研究,就无法探讨它的具体应用,这有待于进一步深入考查。

参考文献:

[1]Lakoff,George,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In A.Ortony(ed.)[M].Metaphor and Though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2]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彭建武.认知语言学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4]束定芳.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5]谢之君.隐喻认知功能探索[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从自然主义角度分析小说《嘉莉妹妹》的主题 下一篇:搭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宣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