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流失原因分析

时间:2022-07-19 12:47:59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流失原因分析

[摘要]目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流失现象十分严重,已经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文章主要分析了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流失的原因,并简要提出了稳定青年师资队伍的一些相关对策,目的是促进民办高等教育更健康稳步的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流失;原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4-194-02

民办高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民办高校是对公办高校的必要补充,在很大程序上缓解了学生入学的压力,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做出了突出贡献。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截至2012年4月24日,全国普通高校(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138所,其中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403所。

中国民办高校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经不再是数年前的“三无”(无资金、无师资、无校舍)状态,而是正在蓬勃兴起、有广阔发展的前景,但是在前进过程中不免会遇到种种阻碍和困惑。在众多制约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因素中,师资队伍建设是首要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青年教师的频繁流失几乎已经成为所有民办高校的共有现象。青年教师由于社会地位、待遇问题、住房、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个人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很难安心在民办高校长期执教,一旦找到公办学校或找到更理想的工作,就会辞职而去。这使得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不利于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健康稳步的发展。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民办高校教师地位尴尬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第二十七条和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民办学校的教师与公办学校的教师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民办学校应当依法保障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并为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民办学校教职工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依法享有与公办学校教职工同等权利。尽管如此,但是目前在办学实践中,民办高校教师的这些权利根本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民办高校教师受到身份歧视。长期以来,许多人把民办学校教师看作公办学校教师之下的二等公民,致使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无法安心从教,便想方设法向其他部门和公办高校跳槽,最终导致从民办高校大量流失。

二、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待遇较低

待遇问题是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流失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由于民办高校为个人或企业投资办学,其兼具了学校和企业双重性质,它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经营风险,具有一定的赢利性质。相对公立院校而言,大多民办高校教师的收入偏低,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工资水平较低,并且随着教师工作年限和教师职称的提高所增甚少,难以满足教师的基本物质需求。民办学校的教师在缴纳社会保险方面,与公办学校的教师存在一定的区别。虽然民办高校给它的员工购买了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但都是以企业职工的身份进行缴纳,缴费基数很低,不能保证民办高校教师在医疗、住房和以后养老等方面的需求。而青年教师大都面临养家、购房等资金方面的压力,所以民办高校的许多青年教师努力地考取公办高校,甚至是公办中职、公办中小学教师,从而导致青年教师队伍的不稳定。

三、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工作量较大

民办高校教师,尤其是专职青年教师劳动量远大于公办高校教师劳动量已是一种普遍不争的事实。民办高校普遍采用企业化的运作模式,为了减少成本,往往不按照生师比来配备教师,师资匮乏。而民办高校的上课任务又主要由青年教师承担,导致青年教师上课工作量大,相当比例的青年教师往往还要担任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备课任务繁重,甚至会出现有的青年教师年年有新课。并且在民办高校中,对于暂时没有聘任到教师的专业性课程,往往会由相近专业甚至是毫不相关的其他专业的青年教师来担任,这不仅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也使得青年教师的压力剧增。这导致青年教师每天都忙于上课、备课、改作业,科研工作无法开展,陷入个人发展的瓶颈状态。而一些民办高校还要求青年教师从事一些行政性的事务,如担任辅导员等,进一步增加了青年教师的工作量,致使青年教师因此而流失。

四、民办高校教师之间缺乏交流,不利于青年教师的发展

目前,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主要由退休返聘教师和青年教师组成,呈现出了“两头大,中间小”的结构,师资力量青黄不接。也即青年教师、退休返聘教师多,而稳定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却非常紧缺。青年教师年轻、专业水平不高,队伍思想不稳、其潜力没有充分发挥,需要有资历的老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但是从公立大学返聘来的退休教授,依托着原来所在高校,生活和科研都没有后顾之忧,对所处的民办高校并没有主人翁意识,对学校的发展不太关心,并不注意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引领,教师之间缺乏交流。这导致青年教师只能自己摸索,成长缓慢,往往会对未来感到十分茫然。青年教师看不到未来的发展前景,就会萌生跳槽心理。

五、民办高校缺乏对青年教师的进修培训

民办高校的工作定位很大程度上是招生、就业等方面,却不重视对教师队伍的进修培训。高校教师所从事的工作具有较高的创新要求,需要他们必须把握本领域的前沿和动态,因此,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所掌握的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够满足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而许多民办高校却“重使用,轻培养”,除了对新引进的教师进行岗前培训之外,很少为教师提供其他进修学习的机会。民办高校往往认为教师的再学习是教师个人应该完成的是事情,学校没有义务来支付这方面的开支。并且许多民办高校为了降低成本、减少支出,会限制青年教师参与社会活动,不支持必要的学术交流、学术研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等,导致青年教师的工作环境几乎是一个封闭的状态,对外交流过少,科研学术氛围不浓厚,制约了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得许多青年教师感到缺乏自我提高和发展的空间。青年教师自己未来个人职业发展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也容易使他们从民办高校中流失。

六、民办高校大多位置偏僻,配套设施缺乏

从1980年成立的第一所民办高校至今,我国民办高校发展也不过30余年的时间,大量民办高校用涌现更是在近十几年时间。民办高校由于起步晚,大多位置偏僻,配套设施不完善。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多是来自全国各地,工作之后即刻面临安家置业问题。民办高校多数处于城市郊区或者更偏远地带,周围缺乏生活区,交通不便。另外青年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民办高校周围的幼儿园、小学、中学或者缺乏,或者教育质量无法令人信服。为长远考虑,青年教师会选择流向更繁华的城市地带。

针对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流失的原因,为留住人才,需要社会、政府、学校和个人的共同努力。社会应该正确认识民办高校教师这一群体,认识到他们也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中的一员,他们也会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政府应该明确民办教师身份,在加大公办高校投入的同时,适当补贴民办高校,适度改善民办高校教师福利待遇,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合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会保险制度,为他们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学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切实合理地提高青年教师薪酬水平;减轻青年教师工作负担,对于青年教师给予合理的基本工作量和科研任务;“以老带新”,加强老教师和青年教师之间的交流;鼓励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积极为青年教师创造进修培训和科研机会,逐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重视民办教师的高层次需求;改善交通,兴办学校周围的配套设施。作为青年教师个人也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为自己的工作负责,为学生负责,自我努力融入环境,改善环境。

总之,民办高校要多方面着手,留住青年教师,实现学校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上一篇:视频监控系统的H.264算法优化设计 下一篇:浅谈初中数学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