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目前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2-10-06 07:08:29

民办高校目前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目前,民办高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招生问题、师资问题、教学质量问题、专业设置问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学者的深入研究,更需要政府、学校管理者在法律、战略、管理等方面的努力。

关键词:民办高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7-0100-03

一、引言

近几年,全国民办高等教育抓住机遇快速发展,学校数量空前增加,在校学生规模急剧扩大,已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截至到2005年4月12日,我国具有 239 所国家承认学历的民办高校,其中,专科层次214,本科层次25。民办高校的发展,对我国职业教育事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民办高校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关政策法规、行业规范尚不成熟,因此,在现实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例如,管理混乱、投资不足、师资薄弱、办学条件差、办学方向不明确等。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1-3],但是,问题的解决更有待于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学校管理者和学术界的共同努力。本文对民办高校运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梳理,并对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探讨。

二、民办高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民办高校在招生、师资、教学质量、专业设置等方面存在较严重的问题。

(一)招生中存在的问题

1.招生规模增长过快。在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刚刚起步,基础差、底子薄。这种情况下,部分省份的教育管理部门根据各民办高校的办学条件分配招生计划对保证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是有意义的。然而,超计划招生在民办高校中非常普遍。例如,2003到2005年间,江西省教育厅分配给江西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统招专科计划一共只有4350人,但该校在此期间的招生人数却超过了1万人[4]。这种现象,目前在我国民办高校中绝非个别现象。按照规定,高校的招生计划直接和学生的毕业证挂钩,学校超计划招生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极大的困惑,也为学校和社会留下了不安定因素。同时,招生规模快速增长,学校资源和管理水平跟不上,必然会导致教学质量差的结果。

2.虚假广告。为了争夺生源,某些民办高校极尽虚假营销之能事,在招生简章和广告中大做文章,含糊其词,专科冒充本科;虚虚实实,电脑合成校园风光;数据虚假,师资名不符实。学生到校后大呼上当,从此,在一种被欺骗的心态下进行自己的学业。民办学校领导应该认识到,这些做法,从根本上违背了教育的宗旨。

3.招生方式。目前,许多民办高校采取了一种类似于“传销”的招生方式。学校是总部,再次级的就是小组长,负责某几个省,往下的就是省级,这个省级又有好多市级的,县级的。每招一名学生可获500元――1000元不等的费。很多高校学生在向有关媒体反映说,自己和同学被学校以欺骗的方式招来,并被鼓励参与同样的招生活动从中牟利。

(二)师资问题

教育部关于师资建设有一个规划,称为“863 工程”。根据这一工程要求,教学科研型学校教师中的硕士、博士学位占教师总数的80%;教学型的本科学校占60%;高职、高专类的学校30%。民办高校绝大部分属于高职、高专类学校。目前,民办高校的师资普遍达不到“863 工程”的要求。目前,民办高校的师资现状有如下几个特点:

1.专职教师太少。广东某民办高校近5000在校学生,却只有40余个专职教师,在校学生与专职教师的比例还不到100 :1。由于师资不够,在民办高校中,一个老师同时上3至4门课的现象非常普遍。甚至有些刚毕业新教师就要承担3至4门课的教学任务。还有些民办高校大量聘用在校研究生从事教学工作,有些在读研究生既缺乏从业经验,也缺乏教学经验,还有繁重的学习任务,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教师年龄结构两极化。目前,民办高校中的教师大多是原公立学校的退休教师和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严重缺乏中年骨干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因此,目前民办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经验和职业经历等方面难以满足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

3.教师学历结构偏低端:目前,大部分民办高校教师为本科生,离“863 工程”的要求相去甚远。

(三)教学质量问题

民办高校学生的基础相对较差,有些学生还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民办高校的师资、信息资源、实验设备等教学条件也不尽如人意;大部分民办高校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职业与模式和教学方法,而大多是采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这些原因造成了部分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不能满足社会和学生的要求。有些学校为了能使大多数学生顺利毕业,人为地降低标准和要求。

民办教育多为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放在首位。然而,现在大多数民办高校实验设备严重不足,实验教学环节无法得到保证。因此,也就存在了摄影专业的学生快毕业了还没见过摄像机[4]的现象。

(四)专业设置问题

目前,很多民办高校不是充分考虑自己的优势专业,提升自己的办学特色,而是以招生为目的,像许多高校一样,大量在社会上看起来热门的专业相继开设。例如,很多民办学校因为好招生设置了电子商务专业。通常,民办高校严重缺乏这类新专业的师资和学科带头人,有的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就一到两个专职教师,再加之学科体系不成熟,使得课程设置大杂烩,教学内容空洞,从而,造成学生的满意度极低。

三、相关对策探讨

民办高校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在其发展成熟的过程中,既需要政府加强管理和监督,更需要民办高校本身的努力。

(一)政府要完善民办高校相关的法律和规范建设,加强监督和指导

政府对民办高校的管理重点要抓好两件事,一是相关法制法规的建设,二是法规的执行。 2003年9月《民办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为《促进法》)和 2004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为《实施条例》)的颁布实施为我国民办教育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民办高教发展的政策法规、管理制度、评估机制等并不完善,且《促进法》和《实施条例》的条款缺乏操作性,对民办教育各方的权、责、利界定也不十分不清晰。针对一些实际的操作问题,部分省、市(如广东、北京等)颁布了一些地方性法规,对民办学校招生政策、教师待遇和税收上进行了较明确的规定,对改善民办高校办学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在《促进法》以及一些地方性法规中,对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在民办高校的管理和监督职责定性了定界。包括对民办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师资培训工作的指导、教学质量的评估与监督、招生简章和广告的审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权利保护方面等。但是,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偏差,有些部门的工作不到位,致使许多本不该发生的现象依然存在。

为了保证民办教育顺利、规范的发展,政府一方面要继续完善民办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应该切实担负起法律赋予的责任,加强领导,依法监管,切实把民办高校规范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民办教育问题的研究

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中,有许多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涉及到民办教育方方面,如法律、教育、教学、管理、经济、运作等方面。政府不光是要对民办高校的直接扶持,也要加大对民办高校的研究投入。教育研究机构和人员应积极投入到民办高校的研究领域中,深入研究切实关系到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关键课题,为我政府制定国民办教育政府法规、民办高校自身稳步发展献计献策。

(三)民办高校要肩负社会责任、端正办学理念

民办高校办学者必须有强大的社会责任感、正确的办学理念。任何一个单位、团体的成败与兴衰关键取决于领导。作为一个高等教育的决策者,首先要有社会责任感,要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为己任。民办教育同样具有公益特性,纯粹为了经济利益的投资者,不适合从事教育行业。没有社会责任感的办学行为,属于短期行为,必将为社会所淘汰。

办学理念决定学校的社会形象,体现办学者的社会责任心,从而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前途。如果办学理念就是为了赚钱,就会一切向钱看,就会对学生、对教师不负责任,就会失去学生和教师的信任,最终被社会所抛弃。如果办学理念是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就会想方设法提高教学质量,想学生之所想,想教师之所想,这样的学校就会获得社会的信任,就会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四)先做强,再做大的发展战略

民办高校的发展战略决定学校的成败与兴衰。目前,我国民办高校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我国民办高校刚刚起步,国家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生源也十分丰富;另一方面,配套法规不完善,人们对民办高校的认识也不全面,民办高校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民办高校要稳步发展,必须培养自身的持续竞争能力。正确的战略是建立竞争能力的基础。民办高校应该遵循“先做强,再做大”的战略。“做强”是“做大”的基础,如果还没“做强”就急于“做大”,势必出现师资与设备不足、教学与管理跟不上的现象,从而失去学校原有的优势。因此,民办高校应采用控制规模、适度发展的思路,规模过大,不利于民办高校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规模控制要以维持学校良性发展为度。

因此,“做强”是目前民办高校首要的任务。要“做强”,首先要建立自己的学校品牌,包括建立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有特色的学科专业和良好的社会形象;其次,要加强学校资源建设,特别是教师队伍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的核心竞争能力。学校要想方设法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再次,发展速度要和自身能力相适应,在招生规模和专业设置上要根据学校的资源(人、才、物)适度控制,切忌贪图眼前利益,急于求成,毁了学校前程。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民办高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要建立良好的机制和环境,吸引优秀人才为学校服务。根据我国民办教育的现有实际情况,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要坚持专职教师和外聘兼职教师两条腿走路的策略。所以,目前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包括内部队伍的建设和外部教师资源库的建设。

内部教师队伍建设包括任课教师队伍建设和行政管理队伍建设。专职的任课教师队伍是学校的核心资源。任课教师队伍建设要以学校的学科结构和重点学科为核心,建立学科梯队,使主要学科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结构的合理化,包括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的合理化。学校一方面要注重教师的培训和引进,注重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另一方面,要营造和谐、愉悦的人文环境与工作环境,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往往被片面地理解为任课教师队伍的建设,而行政管理队伍的建设往往被轻视。这种观念是十分错误的。行政管理人员直接与社会、学生、教师打交道,是学校对外的窗口,内部的粘合剂。加强行政管理队伍建设,首先要明确行政管理人员的角色与定位,要明确认识到行政管理人员执行的是一种服务角色,去掉“官本位”观念,树立为社会服务(招生、就业)、为教学(学生、教师)服务的意识;其次,高效管理人员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既要懂得教育和教学的一般规律与特点,也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还有具有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因此,民办高校必须对行政管理队伍的建设引起足够重视。

外部教师资源的利用目前还是民办高校解决师资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绝大部分民办高校都集中在大、中城市,外部教师资源丰富。充分利用外部师资有多种方式,聘请普通高校专业教师担任教学任务是各民办高校惯用的做法;民办高校之间共享师资,既可以解决专业教师缺乏,一个老师同时担任多门课程教学的问题,也可以加强学校间的交流。为了便于管理,提高效率,民办学校可以在学校网站上建立基于Web的外部教师资源管理系统,让外部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注册自己的信息。教育管理部门或服务机构也可以建立公共的教师资源共享平台。

(六)工作重点要从招生转移到教学和就业上来

经过几年的发展,现有民办高校都有了一定的规模,另一方面,经过几年的大规模扩招,公立高校的招生容量接近饱和,今后几年,国家将对公立学校扩招将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私立高校生源丰富。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认识到“现在,就业成为重中之重,招生也要围绕就业转。”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专业,二是学生质量。

民办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应该以就业为指挥棒,根据学校优势和区域产业特点设置就业热门专业,而不是招生热门专业。在民办高校发展的初级阶段,应以职业教育为核心,专业设置应以技术性、可操作性强的专业为重点,对一些就业形势不明朗、操作技能性不强的招生热门专业的设置要慎重。决策者在专业设置时应该采取科学的态度,深入调查研究要设置专业的人才供求关系,而不是拍脑子、随大流。学校还可以与行业、企业合作,有针对性地培养具有专门住专业技能的人才。

提高学生质量是民办高校建立社会形象、提高就业率的关键。学生的社会认可度是学校的无形资产,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民办高校的工作重点用该放在培养具有高专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上。实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在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内容上都有别于普通高校,切忌照抄普通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大纲,而要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注重实验和实习环节的教学。

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是民办高校发展初期的生存之道。也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根本。

四、总结

我国民办高校在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社会认可的高等教育成分,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实用型人才。由于发展时间较短,配套法律体系不健全,管理经验不足等原因,我国民办高校在招生、师资、教学条件和质量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待于政府、社会和民办高校本身共同努力。政府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承担起服务、监督和指导的责任;政府、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要深入研究影响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问题,为民办高校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民办高校要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制订科学的发展战略,提高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政府、社会和办学主体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前景无限美好!

参考文献

[1] 张智峰,李同明,论民办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途径[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Vol. 8(2):6-8

[2] 刘丽辉,论我国民办高校竞争力现状及提升思路[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6,Vol.26(6): 75-78

[3] 王水泉,关于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Vol. 35(7):197-199

[4]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高招迷局[EB/OL]. 2006-11-15,

上一篇:以职业素质为目标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工程造价专... 下一篇:妈妈的唠叨与孩子的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