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时间:2022-07-18 08:41:00

基础医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摘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院于2013年对传统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模式“传帮带培养”进行了修改完善,并围绕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快速提升实施了诸多举措,成效显著。本文就我院实施的“传帮带培养工程”以及开展的“赛培班”、集体备课、专题培训、互听互评、自我反思、频繁的学习交流等系列举措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以供同道参考借鉴。

关键词:基础医学课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257-02

在青年教师大量被充实到高校教学岗位的大背景下,对其进行科学、高效的培养,增强其教学能力一直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当务之急[1]。为了能准确地找到影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我们于2012年2至3月份对我院引进的青年教师进行了匿名问卷调查,探寻影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个人因素及制度因素,以及我院以往采取的一些培养措施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作用,结果发现缺乏有效的指导与交流、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和充裕的经费投入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2]。

在对调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还部分参考了美国及日本对青年教师培养的一些做法[3,4],并结合我校实际,从2013年起,我院对青年教师培养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先后有6名青年教师在国家和省级比赛中获奖,其中包括国家级教学比赛一等奖3项(第四届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第二届中医类专业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教学方案设计一等奖、首届中药类专业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二等奖2项(第二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自然科学应用学科组二等奖、首届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和三等奖2项(首届中药类专业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三等奖、第二届中医类专业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3等奖)。本文将就我们认为的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实施的好的做法简要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一、传帮带培养工程

“导师制”培养是高校最为常用的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方式,也是我院过去多年来一直采取的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培养措施。主要做法为学院为每个新入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指派一个教学导师,对其教学能力和业务素养进行一对一辅导。实践证明大部分青年教师对这一措施的效果是肯定的,但也有少部分青年教师反映该措施“没什么用”,主要原因有“导师不尽责”、“导师水平有限”和“督导不到位”等。为了充分调动导师的积极性,以及让那些确有责任心而且业务能力强的高年资教师愿意担任导师角色,我院于2013年制定了《江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传帮带”培养工程执行条例(试行)》,该条例规定新入岗青年教师必须要接受为期2年的传帮带培养,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双导师培养模式,一名青年教师需选配一名专业导师和一名教学导师,专业导师由学科组组长在本学科内选择学术造诣较深的高年资教师担任,而教学导师则由青年教师根据自己的意愿在全院教学能力突出的高年资教师中自由选择。

为了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该条例对培养期内的导师职责和青年教师培训内容做了明确规定,其中专业导师的职责主要为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具体包括:①制订专业知识学习提升计划;②指导青年教师对专业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③指导青年教师撰写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申报书等。教学导师的职责主要为加强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具体要求做到:①督促和指导青年教师撰写教案、讲稿、教学方案设计书和制作PPT;②听取青年教师授课,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或方案;③定期与青年教师就教学问题进行交流。而青年教师在这2年的培训期内要求分批做到:①自主选择听取至少120节课;②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教辅书籍或专著;③撰写教案、讲稿、教学方案设计书,制作PPT;④撰写教学心得或教学研究论文等。

为了加强对导师和青年教师的监督与考核,我们将整个培养周期分为4个阶段,每个阶段结束后学院将对青年教师和导师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青年教师和导师进行相应的奖惩。对于未能按时完成阶段规定任务的青年教师,则将该阶段顺延一个学期;对于3年后仍不能完成培养内容者,将延迟绩效岗位的晋升;而对于考核优秀的青年教师,学院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及同等条件下的优先外出学习和访问机会;为了激发导师的积极性,导师自聘任之月起开始享受导师津贴,每个培养阶段结束并经考核合格后一次性发放,对未认真履行职责的导师,其导师津贴将被酌情扣除,程度严重者则中止其导师资格。

二、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讨教学的备课形式,也是培养青年教师的一种有效途径[5]。它能引领青年教师尽快熟悉教学规律,在集体备课过程中使青年教师尽快掌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手段及重难点,而集体备课所创造的优势互补和集思广益的良好氛围对青年教师是一个绝好的学习机会,也是促使他们快速成长的最佳平台[5,6]。

为了使我院的集体备课形成常态,做到规范有序、可监督,我院在2014年制定了《江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集体备课制度执行条例》,该制度除了明确集体备课的责任主体,重点规范了集体备课的组织和要求,主要包括:①学科组为集体备课的基本单位;②按时上报集体备课执行计划;③明确了备课时间及次数(要求每个学期不少于4次,每次备课时间不少于90分钟);④实施主备课人制度;⑤严格遵守备课原则(五备和四统一);⑥充分发扬传帮带精神等。为了使集体备课活动抓出实效,该条例还规定了集体备课开展及备课质量的检查和惩奖办法。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使集体备课真正发挥出传帮带的作用,我院先后邀请了5名已退休的教学名师回学院开展集体备课公开示范活动,指导青年教师和年轻的学科组组长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通过这些集体备课的示范和观摩,不仅拓宽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增强了教师的团队意识,而且为提升青年教师的整体教学能力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三、赛培班

“讲课比赛”和“教案讲稿评比”一直以来被当作是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手段,然而在我们前期的调研中发现这一做法在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方面作用有限,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赛后缺乏后续的指导与交流,也就是说这些比赛和评比大多重视结果而对比赛的前期准备以及比赛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并不重视。为此,我院做了以下两个方面的改革

一是举办“赛”、“培”结合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此类比赛和普通的比赛相比有两点重要变化:一是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遴选相当数量的学生担任评委,他们和学院优秀的高年资教师一起对选手的表现进行评价;二是为了改变以往教学比赛“重赛轻培”的弊病,我们要求比赛的评委不仅要为参赛教师打分,而且要求他们写出每个选手在课堂教学方面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以及相应的改进建议。并将这些建议进行整理汇总后反馈给各参赛教师,从而使教师能在参赛之余,收获评委们对提高其教学能力的中肯建议,这对他们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是举办比赛培训班。近年来,各级各类教学比赛越来越多,为了能让我们的教师从比赛中收获比名利更为重要的东西,我们每次都会对我们的选手进行系统而专业的培训,培训一般遵照一下流程进行:“挑选院内院外的优秀教师组成专家教导团队―青年教师做课堂教学展示―教导团队指出其授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青年教师修正教学行为―再次课堂教学展示―再次给出改进意见―继续对照修正”。实践证明,此法可在短期内让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有一个大的突破,如参加我校教学标兵预赛的12位选手经过此类培训,有8人最终闯入教学标兵比赛的决赛环节,占整个决赛人数的50%。

四、开展教学法专题讲座

为了增强我院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近年来我们开展了很多有针对性的教学法讲座。其中《PPT的合理应用》的讲座主要介绍PPT制作的主要原则、方法和课堂教学的应用诀窍,以期提升青年教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十年教改――回顾与思考》讲座的目的是让青年教师对教学改革有一个理性认识;《教学方案设计书的撰写》的专题讲座则让青年教师们明白“好的课堂教学质量都是设计出来的”;此外,为了灌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我们先后给青年教师做了《PBL教学法的应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形成性评价探析》、《中医原创思维》的专题讲座,重点向青年教师介绍以学生为中心的形态、优势、基本特点和目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内涵;中医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定义以及养成途径;形成性评价的定义、目的和特征;PBL教学的定义、组织方式和注意事项等。这些讲座的开展,使得一些青年教师改变了教学方法,开始尝试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活动,并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支持,这对提高他们的教学改革热情,提升教学能力起到非常正面地激励作用。

五、学生及同行评议

为了检查青年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为了督促青年教师加大精力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对青年教师的学生和同行评议进行了规范。首先修订了《江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听课记录表》,首次将启发式思维培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的应用以及提供探究或交流的机会纳入考察范围。然后,青年教师每学期需接受2次学生和同行按照此听课表进行的匿名评议,该评议重点指出青年教师讲课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意见,院部将评价结果汇总整理后形成《基础医学院教师教学效果调查问卷反馈表》,统一反馈至教师本人,以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学生在进行第二次评议时,将第一次调查中学生反映比较严重的问题作为整改条项进行再次调查,查看教师的改善情况。目前,这一做法得到大部分老师的欢迎,认为对他们修改教学行为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六、教学反思

在过去三十多年,起源于美英等国教学反思潮影响到世界范围内的教育界[7]。教学反思的主要目的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的进行总结,找出存在的不足,借以提高教学水平[8]。教学反思可分成三种水平,即:技术合理性水平、实用行动水平和批判反思水平[9]。目前,我们对教师教学反思的要求集中在技术和实用层面,主要要求他们做到对教学技能、方法和教学效果的反思。此类反思每年做一次,要求青年教师在独立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后,根据学生及同事对自己的教学评议,并观看1~2节本人课堂教学的视频,查找自身在教学方法、技巧方面的不足,并制定出改进计划,从而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

七、频繁的交流学习

作为一个相对处于经济文化欠发达地区的院校,与外界尤其是发达地区的高校进行有效而频繁的教学交流,是带动我院青年教师教学理念转变和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所以我们积极践行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两年间先后邀请5名海外高校教师、6名第二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比赛的获奖选手、5名兄弟院校金牌教师到我院进行示范教学和集体备课;同时我们也积极支持本院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先后选派30余人次参加高等院校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研讨会、全国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观摩、慕课和微课制作培训班、教学名师教学技能培训班、教学成果奖推广会、中医院校课程创新教与学研讨会等。使我院青年教师经受了一次次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洗礼,坚定了他们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决心。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院青年教师的教学视野进一步开阔,教学能力普遍得到提升,大多数青年教师能够理性剖析自己的不足,相互之间多了交流,少了浮华和吹捧,更多的是观念的碰撞和心灵的沟通,青年教师热爱教学、钻研教学的氛围初步建立。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包括:受制于目前高校绩效制度的影响,部分青年教师对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和研究的积极性不高,在整个培养工程中存在应付现象;部分学科组组长责任心不强,导致其学科组组织的集体备课有流于形式的倾向;由于学校对青年教师培训的经费有限,因此在教学交流方面尚不能满足所有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愿望,更谈不上建立稳定的青年教师外访机制。所有这些问题都将是我们下一阶段着力解决的难点,我们期望通过对这些措施扎实有效的推进和存在问题的逐步解决,能够打造出一支“理念先进、业务上乘、敬业奉献、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队伍,对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庆丰.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当务之急[J].中国高教研究,2008,(6):52-55.

[2]孙有智,刘霞,刘春花.中医基础学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及影响因素调查.首届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师发展论坛会议论文集(一),2013,9.

[3]张瑞.美英德日四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模式[J].高教观察,2006,(5):52-53.

[4]胡建华.日本大学教学改革的启示[J].江苏高教,2001,(6):108-110.

[5]王锦,黄瑞萍.通过集体备课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教学团队建设[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8):41-42.

[6]许文,李心群.集体备课是提升医学微生物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J].考试周刊,2011,33:190.

[7]刘加霞,申继亮.国外教学反思内涵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3,(10):30-34.

[8]王萍.高校教师教学反思的反思[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3):74-76.

[9]Pultorak,E. Following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reflection In novice teachers:Three years of investigation.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1996,Vol 47(4).

上一篇:国外课堂生态研究综述 下一篇:大学生专业认同感对学习行为和职业选择行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