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的愉快教育

时间:2022-07-17 04:33:27

数学课堂中的愉快教育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阐明了“愉快教育”的优越性。因为儿童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可以消除紧张的情绪,抑制学习中的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度的兴趣,使内心世界变得活泼、开朗,从而有效地改善他们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实践能力。下面,就几年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愉快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愉快的课堂,乐在微笑。

孩子的心灵窗户般的明净,需要用心呵护,那些在成人眼里看来十分可笑的事,孩子们可是认真对待的,老师没有理由去嘲笑、讽刺他们,要理解他们成长中的烦恼,保护他们的自尊,保护他们的隐私,更不能触及他们的隐私。这样就不会因为一个小小的训斥,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影响学生的一生。“微笑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教师微笑的面容、亲切的目光,可以消除师生间的鸿沟,缩短师生间情感的距离。微笑着的老师能无限拓展课堂的时空界限,激发每一个孩子的表现欲和创造潜能。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

二、愉快的课堂,乐在导入。

一台戏能否吸引观众重在开场,一节课能否吸引学生关键是导入。课始,学生的注意力还不能从课间活动中转移到课堂学习上来,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趣”的方法,设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上来,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例如教学“时、分的认识”时,在课的开始,教师对学生说:“今天,我要给同学们猜一个谜语。”一听说要猜谜,每个学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到要猜的“谜”上来了,“哥哥长,弟弟短,弟弟跟着哥哥转,哥哥跑一圈,弟弟走一格。”于是,谜语一出,学生就各说不一,展开了积极的讨论。这时老师拿出一个有时针和分针的钟面,对学生说:“同学们看一下,刚才谜面上的‘哥哥’是不是这根长针,‘弟弟’是不是这根短针?那么‘哥哥’、‘弟弟’在钟面上叫什么呢?它们是怎么走的?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今天这节课就来学习有关这方面的知识。”这样的“趣”,为新课的学习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一种积极思考的状态中。

有例如,教学“0乘一个数得0”,教师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结合场景图,绘声绘色地讲述“小猫钓鱼”的故事:同学们,星期天上午3只小猫约好一起去钓鱼,吃过早饭个个兴高采烈地扛着鱼杆来到鱼塘边,各自找准位置,安排好食塘开始钓鱼。但它们一个也不专心,不是走来走去,就是东张西望。日己当午,该回家吃饭了,3只小猫没精打采地凑到一块儿相互张望着鱼篓,三个篓全是空的。你们说“3只猫一共钓了多少条鱼?”学生兴趣盎然纷纷举手争着发言。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把刚才的思考过程分别列成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不仅顺利地进入新课,而且帮助学生在感性层面上获得了对“0和3相乘等于0”的理解。这就是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一半意义之所在。

三、愉快的课堂,乐在风趣和幽默。

恰当的风趣幽默,能活跃课堂气氛,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许多有经验的教师上课时常出现师生开怀大笑而又秩序井然的气氛,这都得益于教学中的风趣与幽默。如在讲"鸡兔同笼"问题:"有头45个,足116只,问鸡兔各几只?"先让学生心算、笔算后仍面露难色。这时教师下令:"全体兔子起立!提起前面两足!"学生开怀大笑。之后,教师说:"现在兔子和鸡的足数一样了,上面45个头,下面多少足呢?"学生答:"45×2=90只。""少了多少足?" "26只"这时学生欢快地叫起来"有26÷2=13只兔子,32只鸡"。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怎么表达。让孩子们学得多么的轻松而愉快呀!这个环节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教师指导到放手让学生迁移的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并学会观察的方法,体现“动态”的教与学。

四、愉快的课堂,乐在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密切。

其实很多的知识点都来源于生活,可以说都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不可分的。。如:《圆的面积》练习课,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在一片草地上,一根绳子把一只羊拴在木桩上,羊儿在咩咩地吃草,学生感到新奇,兴趣一下子给调动起来,我乘机引导学生:“看到这幅图,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羊最多能走多远?2、羊走一圈有多远?3、羊能吃到草的面积是多少?)就是这样一个学生生活中的寻常事例,一下子把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使枯燥的数学题变得亲切、灵动起来,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之中,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不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更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也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在活动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

五、愉快的课堂,乐在评价

教师如果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价,给学生一个赏识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或一张满意的笑脸,都会给学生们带来莫大的欢乐和喜悦,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老师的激励无处不在。当孩子们的回答对时,马上语言激励:“你真聪明!”“你爱学习!”“说得很不错。”“你的想象力很丰富。”等等……或者行动表扬:“把掌声送给他!”老师的激励让孩子们获得成功感、自豪感。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保持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增强其学习数学的动力,让他们对学习数学充满信心和兴趣,他们就会乐学数学。

六、愉快的课堂,乐在课后反思与反馈。

课后反思与反馈,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补充。让学生在不断“反思”中学习数学。反思的主要内容有;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对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等进行反思。当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出现错误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反思探索过程,当数学活动结束后,要引导学生反思整个活动过程和所获得结论的合理性,以获得成功的体验。把我们的数学探究活动真正引向生活,走向社会,加深对新知理解、巩固和应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快乐教学”就是要求教师们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去探索、去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发展自己的思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收获。除此,教师还应与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上老师,喜欢学习,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爱护,让学生感到课堂是学习的乐园,更是生活的乐园。

上一篇:关注师生发展,驾驭高效课堂 下一篇: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