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虚拟财产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时间:2022-07-16 08:26:32

网络虚拟财产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一、网络虚拟财产的概念与地位

网络虚拟财产,指一切存在于特定网络虚拟空间内,具备现实交易价值或不具备交易价值的,由持有人随时运用的数据资料,包括ID、电子邮件、QQ号,游戏专用币(QQ农场金币等)、虚拟货币(Q币、游戏元宝等),虚拟装备、虚拟宠物等。究其本质,虚拟财产,即一段计算机代码。

(一)从财产角度看,虚拟财产应视为财产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财产是指具有价值可以为人们拥有的东西,核心在于价值属性。法律意义上的价值,包括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方面。使用价值是满足人的需要,价值是凝结在物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虚拟装备、金币、银两等满足的是虚拟人物在虚拟社区空间活动和发展的需要,即满足用户的需要,因此虚拟财产具有使用价值,且虚拟财产的获得需要耗费劳动。以在虚拟社区空间使用的“金币”为例,在大型网络游戏中,如魔兽世界、完美国际等这类游戏,“金币”的获得需要用户自己去做任务或者战斗;在休闲类游戏中,如开心农场、等这类游戏,“金币”的获得则需要花费用户的时间、精力;而像迅雷、快车等这类下载工具“金币”的获得则需要用户花费时间和金钱。所以说,虚拟财产的获得也凝结了网络用户的脑力和体力劳动,也具有了价值属性,因此,虚拟财产作为财产无可厚非。

(二)从市场角度看,虚拟财产是法律意义上的财产虚拟财产的买卖早已存在,并且已形成相当规模的市场。自我国进入网络时代始,就一直存在着虚拟财产的交易网站,比较著名的如5173网络游戏交易网等。易趣网、淘宝网等交易网站也设有虚拟财产的交易平台。同时,一些虚拟财产还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价格。2009年我国仅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就高达270.6亿元,还未包括迅雷、QQ等普遍的大众化通讯工具的市场份额。由此可见,我国虚拟财产市场的规模不容小视。但市场规模难以作出合理估计,因为国家财经部门的空白管理导致该方面的数据缺口大。近年来关于虚拟财产的纠纷层出不穷,法院的判决也令人难以信服,因此为虚拟财产建立完善管理体制的呼声不断。要建立科学的虚拟财产管理体制,首先必须在法律上将虚拟财产纳入财产范畴,承认虚拟财产在法律上的财产地位,这是市场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网络人群进入信息时代后期的希望。

二、网络虚拟财产的管理问题

笔者认为,虚拟财产管理存在以下方面的缺失:

(一)虚拟财产市场准入条件过于宽松 网络游戏市场是虚拟财产市场的主要市场,其市场准入条件过于宽松,导致游戏泛滥,进而使得虚拟财产也泛滥,从而造成虚拟财产公信力和保值力过低的恶果,影响了虚拟财产的规范管理。截止到2009年年底,全国共有499家网络游戏运营企业,但真正有规模、有实力、专注于游戏运营的企业不过数十个。因为很多企业采取了卷钱的经营模式,使得网络虚拟财产的更迭速度过快,造成许多用户的虚拟财产毫无保障。在用户心目中,虚拟财产的“财产”地位都不保,规范管理就显得多余了。

(二)虚拟财产市场机制的缺失使部分运营公司管理困难 虚拟财产市场机制的缺失,使得部分运营公司存在“打钱工作室”或“装备工作室”,令许多虚拟财产的交易价格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难以合理管理。“卷钱模式”虽然可以让某些运营公司短期暴富,但会对运营公司的信誉造成极大的伤害,所以大型的网络游戏运营公司基本不采取这一模式。但单靠正常的运营,一个游戏盈利所需要的周期过长。所以部分大型网络游戏运营公司利用虚拟财产市场监管的缺失,暗地设立“打钱工作室”或“装备工作室”,从中获取除正常运营游戏以外的收益。这种做法主要是通过两种渠道去获取额外利益:一是在虚拟财产交易平台设立个人交易摊位,以一定现实货币的价格拍卖游戏装备和游戏币,从中获取高额利润;二是通过交易平台和游戏中的虚拟市场不断炒高虚拟财产的现实价格,促使用户为了在虚拟社区更好地活动而大量充值。这种做法虽然可以令运营公司的盈利周期大大缩短,但同时也会使得虚拟财产的现实价格处于极不稳定状态,引起虚拟财产交易市场秩序混乱,从而导致管理者根本无法对虚拟财产实行科学管理。

(三)虚拟财产责任规范条例的缺失造成运营公司与用户责任不明确 网络运营公司与用户关于虚拟财产责任规范条例的缺失,导致虚拟财产市场主体之间的矛盾加剧、纠纷不断。运营公司与用户的责任纠纷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一是虚拟财产的所有权问题。部分运营公司认为用户的虚拟财产是自己公司开发出来的服务数据,所有权的持有者归为自己,所以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支配用户的虚拟财产。但绝大多数的用户认为,虚拟财产是自己花费金钱、时间、精力获得,虚拟财产应只属于自己,运营公司不能在未经自身同意的情况下删除或冻结自己的虚拟财产。二是当发生虚拟财产被盗事件后,谁应为用户虚拟财产的损失买单。网络运营公司对此类的事件的处理态度主要有两种:不负责赔偿用户虚拟财产损失;不负全责,只负部分责任,即对于用户的损失,运营公司只赔偿部分损失,不赔偿全部损失。因为他们承认用户虚拟财产的被盗有自己游戏或网络工具技术上缺陷,但同时也强调盗窃事件的发生用户也要承担起上网环境不安全或使用外挂等的责任。而用户认为这是运营公司的责任,应由运营公司买单。他们觉得,自身虚拟财产的被盗是由于运营公司的技术缺陷和运营公司提供的不安全游戏环境导致的,所以损失应由运营公司全面承担。

(四)虚拟财产交易监管空白造成大量交易者利益受损在关于虚拟财产交易的管理条例中,保障交易双方权益的条例缺乏:保护范围过窄,仅仅包括用户充入运营公司的现实货币(以游戏元宝或其他为形式存在于虚拟市场),而虚拟财产交易市场交易的虚拟财产主要是虚拟物品或虚拟货币等;虚拟财产交易平台的规范条例过于宽松,无法真正起到监督虚拟财产交易平台行为的作用。正是因为以上两方面交易管理的缺失,所以用户虚拟财产被盗被骗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以下两个方面:交易一方以欺骗手段骗取另一方的虚拟财产,但因为骗取的虚拟财产不在法律保护的范围内而不用负任何法律责任;虚拟财产交易平台工作人员监守自盗,获取高额而又不为人知的利益。同时,由于专门监管虚拟财产交易机构的缺失,所以许多受虚拟财产损失的交易者无从申诉。

(五)虚拟财产的衡量尺度缺失 网络虚拟财产管理者回避虚拟财产与现实财产的关系,使得虚拟财产的衡量尺度缺失,从而令虚拟财产的价值得不到社会的广泛承认,难以规范管理。就当前我国文化部、商务部最新的关于虚拟财产管理的条例中,对虚拟财产与现实财产的关系含糊不清。如此,虚拟财产的价值大小就难以在社会上得到公正的确定。因此,当发生虚拟财产纠纷时,涉及到虚拟财产赔偿的问题显得无法可依、无理可循。同时,这方面管理的缺失也使得虚拟财产的交易价格浮动性加剧,影响虚拟财产市场的正常运行。

三、网络虚拟财产管理对策

针对目前我国在虚拟财产管理方面的缺陷,笔者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对策如下:

(一)严格网络游戏的市场准入条件,加强对运营公司的主体管理 将虚拟财产的管理纳入法律财产的管理范畴,维护虚拟财产的公信力和保值力。加强对于网络游戏的市场准入的限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过多的虚拟财产发行主体和公信力低的虚拟财产种类。而加强对运营公司的主体管理,是为了限制虚拟财产的滥发,从而达到维护虚拟财产公信力和保值力的最终目的。要将这两方面的管理落到实处的具体步骤是:首先,通过国家指定的网络游戏审核机构对运营公司的资金、规模、团队、诚信等方面进行评估,从中得出该运营公司适宜运营的网络游戏数量;然后,对该公司正在运营的网络游戏数量作出统计,对超出适宜运营数量的游戏进行征收附加税。附加税的征收对象是运营企业扣除企业所得税后的总收入,而征收的税率则与企业超出的运营游戏数量和企业资信等级挂钩。最后,按照出口退税的原则和制度进行退税。这样,不仅能有效地限制网络游戏的乱发滥发,成功地减少虚拟财产的发行主体,还可加强网络游戏市场的诚信建设,减少“卷钱企业”的存在,鼓励出口,从而达到维护和保障虚拟财产公信力和保值力的目的。管理依赖于行政命令式的管理,具体说来,是规定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如果计划终止其某一种产品和服务时,须提前90天予以公告。终止服务时,对于用户已经购买但尚未使用的虚拟货币,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必须以法定货币方式或用户接受的其它方式退还用户。而对于无虚拟货币但有相当数量虚拟财产的用户,则需根据虚拟财产的市值给予一定比例的赔偿。通过这两方面管理的落实,能重建虚拟财产的公信力和保值力,从而巩固虚拟财产在用户心中和在现实的“财产”地位。

(二)建立与健全虚拟财产市场机制 加强政府对运营公司的审计力度,特别是要严查运营公司与网上银行的交易的账目,最大限度地保证运营公司账目的清明。因为“打钱工作室”等行为的主要经营都是在网上经营,而且消费不正常虚拟财产的玩家也主要是通过网上付费消费的,所以网络游戏运营商的不法运营行为在其网上银行的账目上都有迹可查。而对于无法在网上查询的“打钱工作室”类行为,则可以通过增多对运营公司的审计次数和提高对运营公司的审计力度来打击。

(三)制定合理的虚拟财产责任条例 明确网络运营公司和用户在虚拟财产保护、使用时各自应付的责任、缓和市场矛盾、促进网络市场的健康发展。首先,应该明确网络虚拟财产的的所有权。虚拟财产应归用户所有,用户可以自由地支配和交易虚拟财产,网络运营商未经用户的同意不可随便对其虚拟财产进行更改或删除。对于无身份证注册的账号所拥有虚拟财产的损失网络运营公司可以不负任何责任。虚拟财产是公民财产的一部分,但由于其自身形态的特殊性要求自身必须具有一个明确的财产持有者证件来证明。而就我国用户只有将自己的虚拟财产用自己的身份证进行注册,其虚拟财产才真正享有法律的保护效力;对于有身份证注册但由于用户自己使用违规道具、上网环境不安全等引起的虚拟财产被盗的损失,网络运营公司可以酌情根据具体情况赔偿用户10%―30%的损失。对于有身份证注册但由于网络运营公司提供的网络服务环境不安全引发的虚拟财产被盗形成的用户损失,网络运营公司要负全额责任。

(四)加强虚拟财产交易监管,减少财产交易中不法事件的发生 扩展虚拟财产的保护范围,将虚拟财产的保护纳入法律轨道。通过保护范围的拓展,可以使得交易者意识到自己的交易行为是具有法律性质和需要负法律责任的,进而降低虚拟财产在用户交易中不法事件发生的概率;规范虚拟财产交易平台的行为,维护虚拟财产交易者的合法权益。对于从事“网络虚拟财产交易服务”的企业,政府在审核时,企业除依法提交的材料外,须在业务发展报告中提交服务(平台)模式、用户购买方式(含现金、银行卡、网上支付等购买方式)、用户权益保障措施、用户账号与实名银行账户绑定情况、技术安全保障措施等内容,从制度的层面上去维护交易者的合法权益;设立专门的网络虚拟财产消费者权益保护网站,给消费者提供申诉的平台,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有保障。

(五)妥善处理虚拟财产与现实货币的关系 处理好虚拟财产与现实货币的关系,即要确定虚拟货币与现实货币的法定价值比率。而价值比率的确定,须从以下几个虚拟财产市场主体出发:虚拟财产交易平台、网络运营公司、政府的有关机构。虚拟财产交易平台,是虚拟财产市场的主要反映者,其价值决定度可以达到40%;网络运营公司,作为网络虚拟财产的发行主体,其入价值决定度可以达到20%;政府的有关机构,作为虚拟财产市场秩序的管理者,对虚拟财产市场的正常运行负有重大的责任,所以其入价值决定度可以达到40%。综上所述,虚拟货币的价格=虚拟财产交易平台加权平均价格×40%+网络运营公司自定价格×20%+政府有关机构定价×40%。为了符合市场流动性的原则,每个季度应制定一次。而虚拟产品现实价格的确定,则须根据其虚拟货币价值来确定。一切的虚拟财产只能对其所属的网络游戏或其他网络工具有效,不能跨越这个法定范围。而且,虚拟财产的价值不能用作网络运营企业的资产,虚增企业的资产和收益。

参考文献:

[1]刘俊彦、王化成、荆新:《财务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刘明辉、孙坤、徐平:《审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史竞群:《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增长规模:《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2期。

[4]原小杰、王慧蕾、朱广峰:《论网络虚拟财产的物权属性》,《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上一篇:基于VBM框架的企业价值型现金流管理 下一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