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当止

时间:2022-07-16 01:20:51

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当止

为吸引外资,长期以来,我国给予了外资企业多达十余种税收优惠待遇,使得内外资企业税负水平呈现明显差距。有专家测算,尽管我国名义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但实际上,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平均税负只有11%,而中国一般内资企业的平均税负达到22%,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税负更高达30%。

据了解,人大、政协每年给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议案、提案中,都有几十件是反映所得税不公平现象的。这些提案迫切要求结束外资企业在所得税方面的超国民待遇,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近来,有关部门官员也一再表示,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实施在望”。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和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都高调表态,坚决支持内外企所得税制度改革。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在日前召开的“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上临时变换主题,再次重申,两税合并时机已经非常成熟。

然而,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在中国还需要外资的今天,并轨问题应当暂缓。

对此,有专家指出,税收优惠对外资流入的作用不宜夸大。十多年来的跨国经验研究和对中国FDI(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分析都表明,真实有效的FDI流入主要应归功于东道国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市场前景、人力资本、市场和司法基础设施等因素,税收优惠和政策倾斜往往被置于“吸引因素”的最后几位。

有研究表明,跨国公司在实现一体化扩张的过程中,最关心的因素为基础设施、现有外资状况、工业化程度和市场容量等,而不是优惠政策。乌拉圭曾是世界上对外资征税最低的国家,但并没有对外资产生多大吸引力。相反,美国尽管对外资企业不实行税收优惠,但一直是世界上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因此,优惠政策只是一个辅政策,而不是决定因素。

其实,中国政府对待外资的态度和给予的“超国民待遇”已经远远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些学者批评说,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部分收益被外资拿走了,致使很多老百姓没有享受到经济增长的成果。的确,由于本国经济的后发地位,发展中国家客观上需要获取外资流入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而出于“风险溢价”的要求给予外资一定的税收优惠也是基本合理的。但如果这一优惠变成了外资既高于本国企业、也高于外资在母国待遇的“超国民待遇”,就会对本国经济造成损害,也违背了吸引外资的初衷。首先,它造成了外资对内资的挤出效应。其次,对外资的税收优惠,也严重扭曲了企业行为,形形的“假合资、假外资”即是其表现。有研究估计,“假外资”占了实际FDI利用额的1/3左右。再次,与“优惠”并存的种种腐败、设租寻租、不透明和不确定性,以及政府对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忽视,更为外资所忌惮,往往抵消了税收优惠本身的作用。

现在,中国对于外资的需求已经主要不是数量的多少,而是质量和水平的高低。因此,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讲,我们都应该把内外资企业放在同一税制水平下公平竞争。(摘自2005年1月29日《金融时报》)

上一篇:民间地下融资疏胜于堵 下一篇: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今年就是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