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商行碳金融业务刍议

时间:2022-07-16 09:07:20

国内商行碳金融业务刍议

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开展的主要障碍

(一)国内碳金融交易市场不完善,对外缺乏碳交易定价权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碳金融市场。在《京都议定书》中,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暂不纳入强制减排计划,属于核证减排量CERs卖方国家。每年中国获得在CDM项目下的核证减排量CERs的全球领先的数量。到目前为止,根据联合国CDM项目执行理事会的数据,我国已获得核证CER达1.69亿吨,占核证总量的47.51%,项目数和减排量均居世界首位。而目前发达国家及世界部分地区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碳金融交易市场,如EU-ETS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相比之下,我国由于没有自己的交易体系、交易标准、交易平台,获到得碳排放权只能以低廉的价格卖给发达的欧洲国家。(二)配套交易法律制度与中介市场不成熟,市场参与主体缺乏积极性完善的碳金融交易市场,既需要配套的交易标准、交易平台,还需要合理的监管核查体系与法律制度等一系列政策作为支撑。我国目前尚未出台碳金融交易方面的国家层面上的统一立法。碳交易得不到合理的约束,碳交易市场极易成为寻租与腐败的政治灰色地带,从而影响市场参与主体的积极性。碳交易市场中的各主体权利与义务都有待规范。相关立法需明确政府监管的范围与职责、市场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碳交易市场的操作程序。而CDM项目本身由于交易规则十分严格,开发审批程序也比较复杂,销售合同涉及境外客户。国内企业客户只能通过金融中介机构才能联系到国际碳交易的买家。在国外碳信用项目的评估及排放权的购买也大多数是由中介机构完成,而我国中介市场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需建立起专业的金融咨询分析机构,对CDM项目进行分析,评估和规避项目市场风险及操作风险,从而调动企业及金融投资机构的参与积极性。(三)商业银行碳金融处起步阶段,碳业务拓展创新有待提高我国目前的碳金融业务,主要是“绿色贷款”,中间业务则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绿色信贷的可操作性不足,项目评估与执行标准仍需要完善,具体操作流程有待规范。部分商业银行及地方政府推出了一些碳金融产品,但产品设计单一,在数量和功能上都难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建议与策略

(一)结合CDM项目,开展质押绿色信贷我国商业银行面对日益增长的低碳融资需求,应该尽快制定好绿色融资的贷款标准,发展低碳金融,一定程度上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促进宏观经济健康发展。而目前我国开展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主要涉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风能、太阳能、水能)、能效提高、动物废弃物管理、燃料转换、工业和污水甲烷回收、工业废气利用、垃圾填埋气回收利用、化工废气分解减排、造林和再造林、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商业银行向CDM项目提供融资空间宽广,但同时也面临较大风险。商业银行可以提供以CERs为质押物的贷款,并跟踪考核企业CDM项目下CERs签发量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CDM项目信用风险评级以防范风险。同时,银行可设立专门的CDM项目账户管理部门,为CDM项目提供信用增级服务,合理规避项目投资的不确定性,有效管理CDM项目下的资金流动,并提供专业的CDM项目财务顾问服务,在信用评级、产品报价、资金结算方面,协助CDM项目业主选择具有良好履约能力的企业,大大降低CDM项目的交易风险;为下一阶段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推动碳金融表外业务发展,进行碳金融衍生品创新一是开展CDM项目的证券化业务。商业银行可将特定几种CDM项目或CDM项目下碳权质押贷款、碳权的融资租赁、保理业务卖给特定的载体SPV(投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再由SPV将以CERs收益维持现金流运作的项目组合成资产池,并一起打包成证券卖给投资者,从而为低碳企业募集资金。商业银行也可发行承销碳债券,拓展固定收益业务,同时完善CDM项目信用评级体系,尽可能降低买方低投资风险。二是开展碳权融资租赁业务及保理业务。商业银行通过融资租赁及碳保理业务,给予中小企业在设备购置、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资金融通。在实际操作中,商业银行可对于积极使用租赁设备的企业给予优惠的贷款支持,鼓励企业减少碳排放,同时可减少呆账、坏账发生的可能性,降低企业CERs收益权实现的风险。三是开展挂钩碳指标的理财产品业务。商业银行可利用近年来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发展迅速的市场优势,在与碳排放权交易挂钩的理财产品业务方面下工夫,开拓市场,如可以对潜在目标客户群需求进行分析,推出个性化资金管理计划,将客户闲散的资金聚集起来,用于为具有良好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开发潜质和信用记录的企业提供CDM项目开发融资,形成专门的碳基金。(三)抓住机遇积极践行与推广“碳金融”理念,培养专业人才并探求多方合作一方面,国内商业银行应在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抓住机遇践行与推广低碳理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引导工商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公益活动,公关营销及志愿者活动,将低碳环保的理念,服务、产品、技术和教育等资源与公众以及公益事业相结合,让低碳金融、低碳经济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要积极寻求金融机构间的多方合作,如通过参与筹建或者入股北京、上海、天津的碳交易市场,参与筹备碳交易基金,推动搭建统一的国内碳交易平台,并积极与国际碳金融机构合作,在合作中探寻国际碳交易和定价规律,加快各类碳金融衍生产品的研发,从而建立中国自己的碳排放交易体系。

作者:周游 胡卫东

上一篇:网上交易市场的声誉体系刍议 下一篇:国内碳排放权期货产品开发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