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量分析

时间:2022-07-16 05:25:56

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量分析

【摘要】 现金持有决策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财务决策。现金持有行为不仅反映了企业的财务战略和经营环境,而且与企业运营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文章从现金持有的相关理论及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因素方面深入分析,综合运用成本分析及存货等模型对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量进行测算,以期为企业加强现金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 现金持有量 成本分析模型 存货模型

最佳现金持有量是指既能满足企业资金流动所需又不影响企业发展速度的现金持有量。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现金流主宰着一个企业的命运。现金短缺或不足会造成生产经营中断、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从而加剧企业风险。较多的闲置资金,则会造成资源浪费,降低现金使用效率,从而降低企业盈利能力,因此企业保持最佳现金持有量非常必要。

一、现金持有相关理论

1、静态权衡理论

静态权衡理论认为,企业出于交易性和预防性动机而持有现金,但现金持有过多会产生机会成本,持有过少又会产生交易成本,企业在持有现金的成本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作出理性选择,其持有现金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交点就是企业持有的最佳现金数额。现金持有权衡理论主要考虑交易成本动机因素,以Baumol(1952)和Tobin(1956)的交易成本模型为代表,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需求量是确定的,不考虑企业为预防不确定因素而持有的缓冲库存现金量。现金持有量增加,现金与有价证券交易的次数降低,交易成本下降,机会成本上升,现金交易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成反比,机会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成正比。当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之和最低时,现金持有水平最优。

2、融资优序理论

融资优序理论认为,企业与外部资本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从而提高企业在资本市场外部融资成本,为最小化融资成本,企业存在融资偏好。由于外部融资存在隐性和显性的融资成本费用,企业会优先选择内源性融资,如果内部融资不足以满足企业投资,则会偏好于安全性债务融资和风险性债务融资,最后才是股权融资。该理论认为企业并不存在最佳现金持有量,仅仅将现金持有作为留存收益与投资需求之间的调节器,当企业实现的经营现金流量充足时,满足投资需求后进行债务的偿还与现金的积累,当留存收益不能满足投资需求时,企业将动用持有的现金,若有需要,再进行融资。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经营业务的多元化扩张,建立企业内部资本市场、获取高额现金并购持有成为企业现金持有的主要动机之一。

3、理论

现金持有理论认为,企业持有大量现金与企业管理者的利益是相互一致的,而与股东的利益不一致。企业的成本主要分为管理层操纵性成本和自由现金流量成本两类。管理层操纵性成本是指由于监管机构的存在,企业持有更多现金可以使管理层免受来自外部投资者的制度约束,从而为管理层自身利益牟利。自由现金流量成本则是指管理层倾向于构建商业帝国,对于净现值为负的项目以牺牲股东利益为代价或者消费更多额外的紧贴增加私人消费。自由现金流量代表企业生产的现金,是经营活动全部成果,管理者要想使企业更有价值,就应该增加企业的实体现金流量。

二、企业现金持有量影响因素分析

1、企业内部影响因素

影响现金持有量的企业内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企业规模。规模经济假说认为小规模企业外部融资成本高,在企业发生财务困境时被清算的可能性很大。相反,大规模企业会带来规模经济,外部融资成本较低,因此发生财务困境的概率较小。

(2)市净率。市净率代表着企业的成长机会,成长性好的企业一旦现金不足,将会失去优质的投资机会,企业现金短缺的成本较大,这类企业倾向于多持有现金。

(3)债务期限。债务期限理论认为信息不对称程度与其短期债务融资额正相关。短期债务比例越高的企业,信息越不对称,这类企业倾向于增加现金持有量来规避不确定性。

2、企业外部影响因素

影响现金持有量的企业外部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制度环境。制度环境主要涉及股东、债权人的法律保护程度等。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越高,股东与债权人等的利益就越能得到保障,从而对人的约束也就越有效,相应的企业现金持有量也就越低。

(2)经济不确定性。宏观经济环境是影响企业现金持有决策的重要因素。企业的经营和战略计划会随着宏观经济形式的变化随时作出调整。当经济不确定性程度较大时,企业倾向于持有较多现金,以应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3)银企关系。较好的银企关系有利于企业获取外部融资,企业会持有少量的现金;当银行对企业拥有较大的影响时,银行会诱导企业持有较多的现金。

三、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方法

企业的现金流量是企业信誉、发展潜力与价值的重要评价指标,加强现金管理是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保持最佳的现金持有量,对于降低或避免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是十分必要的。同时,现金又是一种非盈利性资产,持有量过多,势必提高现金管理成本,也会降低资金的获利能力。因此,如何合理确定现金持有量,提高资金运行效率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企业开展现金管理的基本目标。

1、成本分析模型

成本分析模型是通过分析企业持有现金的成本,寻找成本最低时现金持有量的一种方法。该模型认为企业因持有现金而发生三种成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

(1)机会成本。现金作为企业的一项资金占用所付出的代价即为机会成本。企业为了经营业务,必须持有一定的现金,以应付意外的现金需要。机会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成正比。

(2)管理成本。管理成本是企业对现金的管理而发生的支出,与现金持有量之间无明显比例关系。

(3)短缺成本。短缺成本指因缺乏现金,不能应付生产经营业务开支所需而遭受的损失或丧失的利益。短缺成本随现金持有量增加而减少,随现金持有量减少而增加。

上述三项成本之和即为持有现金的总成本,其之和最小者即为最佳现金持有量。如图1所示,总成本线是一条抛物线,该抛物线的最低点即为持有现金的最低总成本。企业应用成本分析模型主要根据历史经验设计多种现金持有方案,然后分别计算各方案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与短缺成本之和,再选取总成本最低的方案即为最佳现金持有量。

2、存货模型

存货模型又称为鲍曼模型,用以确定目标现金持有量的模型。该模型将现金视为一种特殊的存货资源,各种组织作为一个特殊的理性经济人应该着眼于现金的有关成本最低。该模型只考虑机会成本和转换成本,通过权衡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和将有价证券转换为现金的交易成本,寻求一个均衡现金持有量,使得持有现金的总成本最低。该模型有如下假设:现金收支在整个期间内是均匀分布的;有价证券的投资收益率是固定不变的;现金与有价证券之间每一次的转换费用是固定的;现金和有价证券可以自由转换。如图2所示,假定现金交易成本是固定的,在一定时期现金的使用量确定的情况下,每次以有价证券转换的现金金额越大,企业平时持有的现金量就越高,转换次数则越少,交易总成本则越少。因此在现金成本构成的图上可以将交易成本和短缺成本合为同一条线。

四、结语

本文运用成本分析模型及存货模型确定企业的最佳现金持有量。在成本分析模型下,三种成本之和最小时的现金持有量为最佳现金持有量;在存货模型下,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的相交点为总成本的最低点,此时的现金持有量为最佳现金持有量。最终确定的现金持有量也更符合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情况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2] 张献华、姜秀珍、田亮:影响企业现金持有量的经济学诠释[J].经济问题探究,2004(3).

[3] 李小东:最佳现金持有量模型的应用评价[J].财会月刊,2006(5).

[4] 胡国柳、蒋永明:现金持有决策的影响因素――来自B股公司的经验证据[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5] 张人骥、刘春江:股权结构、股东保护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J].统计与决策,2007(3).

上一篇:怎样做一个小企业? 下一篇:人民币资本账户审慎开放的原则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