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打造品牌专业途径方法研究

时间:2022-07-15 06:31:13

高职院校打造品牌专业途径方法研究

[摘要] 在生源持续自然减少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之间的市场竞争进入品牌竞争时代,打造品牌专业成为高职院校增强核心竞争力以应对激烈竞争的有效手段。企业在打造品牌专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企业的参加与支持,就没有品牌专业。本文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并以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讯技术专业为例,阐述了校企合作在打造品牌专业方面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校企合作 打造 品牌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1 打造品牌专业是高职院校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教育面向市场,引入竞争机制,这是教育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市场中办学,在竞争中求生存,高职院校必须具有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品牌专业是具有市场意识的概念,理应从市场的角度去认识。所谓品牌专业是指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高,具有竞争优势,专业在社会上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和认同度,受到广泛欢迎的专业。品牌专业不是自封的,是在市场中形成并得到普遍认同的。教育质量高是形成品牌专业的基础和前提,积极进行宣传以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在生源持续自然减少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之间的市场竞争进入品牌竞争时代,拥有品牌,就意味着拥有了市场,拥有了生存的空间与发展的机遇。

打造品牌专业是高职院校走差异化发展道路,确立自己在高职教育领域不可替代的优势地位,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客观需要。因为资源的稀缺性,每个高职院校都不可能在所有专业领域内都保持一流水平,因此,就需要选择某一优势专业把其做强,成为别人难以模仿的品牌专业,并通过品牌效应来获得社会的支持、家长的信任、同行的认同,从而优化和拓展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品牌是高质量的象征,是高质量的承诺。一个专业成为品牌代表着该专业具有较高的培养能力与质量, 往往成为用人单位衡量应聘者的一个依据,其毕业生更能够被社会和用人单位所认可;更容易在压力巨大的就业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基于品牌专业提供给受教育者的利益超出一般专业,自然会吸引家长和学生关注,成为家长和学生的选择;品牌专业的知名度、美誉度,能极大地提升高职院校的形象,增强学校的吸引力,使高职院校更有机会获得政府和主管部门相应的政策保障和资金保障;更有机会获得方方面面投资者的眷顾;更有机会与知名企业或集团合作;打造品牌专业是高职院校增强核心竞争力以应对激烈竞争的有效手段。

2 校企合作是打造品牌专业的有效途径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的提出,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把就业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实现教育与就业的对接。高职院校的专业一般对应着社会职业, 从这个意义上讲, 专业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载体,也是高职院校联系社会的纽带。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必须从有利于就业教育的角度来考虑。以就业为导向也就成为高职院校打造品牌专业必须要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品牌专业应具有的鲜明特征1。

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目标在专业建设中充分体现,要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对接;要求重视专业实践教学和职业技能培养;要求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有机结合;要求教师具备能讲会做的“双师”素质。但目前高职院校自身具有的教学环境、教学条件难以培养出品牌专业的“畅销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利用企业提供的环境与资源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是打造品牌专业的明智之举。通过建立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顺利对接,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企业为专业教师和学生提供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岗位实践,提供富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教学过程,有利于专业教师和学生获得实际的工作经验,培养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和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所以,企业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没有企业的参加与支持,就没有品牌专业。打造品牌专业既是校企合作的原由,也是校企合作的成果。

3 校企合作打造品牌专业的策略和途径

3.1 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一个符合职业成长规律的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和打造品牌专业的基础。为保证专业培养方案与企业需求相吻合,需要从行业、企业用人的角度去思考,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那么行业、企业专家的参与和指导对提高人才培养方案的职业针对性和适应性至关重要。

首先,校企合作有利于专业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相对应。专业培养目标在专业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全局性的影响,由专业培养方向和基本培养规格组成。培养方向明确了人才培养的层次、类型以及毕业生所就业的领域和岗位;基本培养规格规定了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和应具有的能力。专业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相对应,需要认真听取行业、企业专家对行业企业岗位的设置和任职要求的意见和分析;其次,校企合作有利于构建符合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决定了专业的基本架构,是专业培养目标有效实现的保证。改变目前课程脱离工作实际,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需要在行业、企业专家的参与和指导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围绕工作过程的开展来构建课程体系。

为满足滨海新区业已形成的电子通信产业群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我院和天津摩托罗拉有限公司联合申报,开办了全国高职院校中第一个“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几年来,“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在专业建设中始终坚持校企合作。我院建立了由天津移动通信、摩托罗拉等行业企业专家为主体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按照企业岗位的需求,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同制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更直接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毕业生可以较好满足企业的需求。目前,两届毕业生已全部被摩托罗拉和三洋通讯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录用,该专业成为为天津移动通信企业提供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2。

3.2 校企合作共同打造基于工作过程的精品课程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当前,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领域实施课程改革的一种新的课程模式并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师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对企业技术岗位的分布以及专业能力的要求了解不多,仅由这些教师独立开发出符合企业岗位要求的专业课程是不现实的。通过校企合作由专业教师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共同进行课程开发与建设,是打造精品课程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

如我院移动通信专业的核心课程《手机检测与维修》是由天津飞鸿达利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手机检测与维修技术专家,摩托罗拉移动技术(中国)有限公司产品分析部高级技术专家和我院专业教师基于工作过程共同开发的一门课程。该课程由将《电子测量与仪器》、《手机原理与维修》两门课程整合而成。其教学内容是依据天津滨海新区及周边地区手机生产企业的产品分析员、手机售后维修员等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所确定的;根据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导出“行动领域”,再根据职业成长及认知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并转换为学习领域―手机检测与维修课程。该课程对于培养学生手机性能检测和维修能力发挥了很大作用,并于2009年被天津市教委评选为市级精品课程。此外,为了贴近生产实际,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学院教师和摩托罗拉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编写了8本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讲义,作为公司在职员工的培训教材和学生的教学用书。开发了两门实训课程,并编写了实训指导书。校企合作共同进行课程开发与建设推动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一致性,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的无缝对接。

3.3 校企合作打造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双师型” 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者,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核心和关键。师资队伍是品牌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首先,品牌专业的师资队伍应当由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构成,合作企业成为兼职教师的主要来源。兼职教师参加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实习和实训,弥补了专任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对最新技术的掌握相对滞后的缺陷。此外,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长期共事,可以了解专业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通过请教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提高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能力,使自己逐步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其次,品牌专业的教师应当具有能讲会做的“双师型”素质,合作企业是“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主要场所。学校通过有计划的安排专业带头人到合作企业挂职、骨干教师到企业顶岗、一般教师下企业实践,使专任教师了解企业、了解岗位、掌握最新技术,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教师参与合作企业实用课题的研究,有利于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方向发展。

如我院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聘任合作企业的高级工程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到校任教,指导学生实训。电子工艺实训由摩托罗拉的工程师担任现场教学;实训课手机主板的检测维修由飞鸿达利电子有限公司的工程师担任;移动通信基站的安装调试由在中国移动通信天津公司的工程师的指导下由专业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3。这些来自企业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技术人员了解行业的最新技术、实践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弥补了专业教师知识、技术掌握相对滞后,动手能力较差的缺陷。我院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教师也先后到合作企业进行实习,为企业在职员工进行培训,实践能力得到很大提升。校企合作打造的“双师型” 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对提高我院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

3.4 校企合作共建具有真实工作场景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校内外实训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场所和进行实践教学的基础,是训练职业技能的保证。品牌专业的学生应具备较高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这既有赖于遵循“生产性”的原则,尽可能创造生产与实训相一致的校内实训基地;同时,又离不开具备职业氛围和生产育人环境的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企业参与和帮助,校外实训基地需要得到企业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因此,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是打造品牌专业所需实践教学条件的必然选择。

如我院与企业联合建立了“校中厂”―移动通讯技术服务中心,其中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可以测试3G 手机的生产线六条,有完全按照摩托罗拉生产现场实际配备的电子工艺及手焊工位三十个,有吉德泰电子公司无偿提供的价值近千万的SMT 进口生产线三条,有中国移动天津公司赠送的移动通信实验箱及基站设备等等4,服务中心为实践性教学提供了真实的环境和设备,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接触生产实际,岗位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提高。学院还把摩托罗拉公司手机主板维修业务引进校园,每月手机主板维修量达3万块,使移动通讯技术服务中心成为摩托罗拉的供应商,实现了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学生专业课程教学与企业生产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学院实训基地由消耗型实习向生产型实习转变的目标;我院与摩托罗拉电子有限公司、三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飞鸿达利通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天津滨海分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上述企业成为移动通讯技术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实习的机会,学生“零距离”接触企业的工作环境,按照企业实际的生产和服务要求进行岗位实践,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校的教学质量得以真正提高。

3.5 与知名企业紧密合作,借助企业名气提高专业知名度

与知名企业合作,不仅可以借助企业的发展带动专业的发展,还可以借助企业的名气扩大专业的知名度, 提高专业的影响力,为打造品牌专业奠定基础。

与知名企业合作、联合办学,表明专业得到了知名企业的认同,这本身就是提高专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一条有价值的新闻;与知名企业合作取得的成果是最好的宣传素材,要通过各种方式、各条渠道大力宣传,广泛宣传。如我院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与闻名全球的摩托罗拉公司合作十年,创造了携手育人、共建共育的典范,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成为摩托罗拉签约的人力资源供应商;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与摩托罗拉的成功合作,被摩托罗拉全球总部评价为“跨国公司人力资源开发的创新模式”; 企业合作的研究成果《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共建共育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得天津市人民政府授予2009年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等;上述成果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如学校网站,招生宣传,媒体报道等广为传播,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也因此受到各方重视,名声鹊起,成为在区域中颇具影响力的专业。

几年来,我院移动通讯技术专业与区域企业紧密合作的结果,实现了校企资源共享、校企双方共赢。企业从我院得到了“用得上、留得住、有发展”的适用人才,解决了用工难题。我院借力企业提升了专业建设水平,解决了毕业生的就业难题,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专业对口率达到100%。

实践证明,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打造品牌专业,构建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一条有效途径,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和努力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耿壮.浅谈就业导向下的专业建设,教育与职业 2007年4月中

[2]包红霞.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教育与职业,2009年3月中

上一篇:试论如何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管理 下一篇:在临床医学教学中注重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