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探索与尝试

时间:2022-07-15 07:49:44

特殊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探索与尝试

【摘要】特殊学生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需要教师及家长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对他们进行教育与锻炼。特殊学生虽然在生理上存在缺陷,但他们都是具有潜能的,只要秉承“天生其才必有用”的思想,对特殊学生因材施教,尝试社会实践教育,通过具体的生活体验来教育特殊学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特殊学生 社会 实践 教育 探索

特殊学生是折翼的天使,需要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的关怀,积极创造条件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帮助,在对特殊学生的教育中,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教师应多方探索与尝试对特殊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在认真搞好文化课之余,应充分利用社会实践这第二大课堂,多渠道地向特殊学生传播生活技能和生活常识,帮助他们广泛地接触各种事物,不断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一、应给予学生更多的生命关怀和生命智慧

(一)特殊学生的特点

由于受到遗传、环境、药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些孩子智力发展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儿童,我们称这部分儿童为特殊儿童。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主要表现为认知水平低下,情感调节机能较差,容易冲动,固执等方面,这些障碍严重影响了智障儿童的求知和进步,也给家长与教师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1]。

大部分特殊学生在进入学校接受教育以前,绝大部分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有的甚至整天被锁在房子里,与外界接触甚少,处于一种半封闭的状态,有的由于存在缺陷,家长对其产生一种内疚心理,用过分的溺爱迁就进行弥补,这些都造成了特殊学生性格孤僻,易爆易怒、自我封闭的特点。教师或家长应用自己的爱心与耐心给予特殊学生更多关怀,理性地帮助特殊学生不断克服心理和生理上的障碍。

(二)教师和家长应给予特殊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在孩子生命的初期,父母都是小心翼翼地探索着孩子生命的节律,关爱呵护,但当发现孩子有了残疾,有些家长不能接受或正确看待孩子的缺陷,要么期望值太高,要么破罐子破摔。当孩子在父母的眼里看不到希望时,他生命的价值感也就丧失了,教师应该帮助家长认清思想深处的消极情绪,树立积极的信心,在日常学习和生活实践中教师和家长共同对特殊学生进行言传与身教,要关心爱护他们,理性地对他们进行社会实践教育,使他们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适应社会,有一定的自理能力,这才是真正的关爱他们。教师和父母对孩子的一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应形成合力成为特殊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启蒙老师。

(三)教师应对特殊学生进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我们都知道,特殊学生由于在生理上存在缺陷,或心智低于正常儿童,他们的性格都较为孤僻,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固执内向,自我封闭,甚至出现自暴自弃的现象。对于特殊学生产生的这些心理问题,教师应给予重视,结合特殊学生的心理特点对特殊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教师应多对特殊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进行榜样示范,加强训练,使他们树立自强、自立的信心[2]。

二、在日常社会实践中对特殊学生进行教育

社会实践教育是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对于特殊学生而言尤其重要。在对特殊学生进行教育时可考虑将文化课程相对减少,而增加社会实践教学,在日常社会实践中对特殊学生进行教育,对于特殊学生,身教重于言教。

(一)结合学生的情况,寻找有效的实践教育方法

每一个特殊学生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有些特殊学生智力无碍但是在生理上存在缺陷,且生理缺陷又分很多种,或四肢残缺,或者聋哑、或失明等,有些则是生理上没有问题,但是在心智上存在缺陷,不同的情况应区别对待,教师或者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针对每个特殊学生的具体情况寻找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对于心智低于正常水平的学生可以考虑采取一些简单或二手的耐操作型的教育设施,使他们在重复练习中形成条件反射,掌握某种技能。例如每次教师与智障学生一起乘坐滚梯梯时,可反复让智障学生在超市的滚梯上及时有序的上下踏板,久而久之,智障学生就会独自乘坐滚梯了。

(二)让教师和家长成为实践教育的启蒙老师

作为特殊学生的教师应该同家长一道,在对特殊学生进行教育时承担着更重的责任,应积极采取措施帮助特殊学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利用日常生活对特殊学生进行教育,日积月累,慢慢地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应树立这个意识,在对特殊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教育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生活既是教育。例如教师带学生去菜市场买菜,让他们接触菜市场各种新鲜的瓜果蔬菜和人群,教师应不停地向他们介绍,在挑选菜蔬,称重付钱时都应时时向特殊学生进行讲解,慢慢的特殊学生就会形成买菜这一技能,同时经常与外界接触,他们会不再那么怕生胆怯,敢于接受新鲜事物,敢于与外界的人物交流沟通[3]。

(三)创造特殊学生与外界交流沟通的机会

特殊学生由于在生理上存在缺陷,心智低于正常人的水平,性格较为孤僻内向,与外界隔绝的状态和过多的保护只会让他们与社会生活脱节。教师在对特殊学生进行教育时,应把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放在社会实践这第二课堂上,通过具体的活生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向特殊学生传播生活技能和生活常识,提高他们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特殊学生去公园或者动物园、景区玩耍参观,在实践中让他们知物认物,到公共场所参观浏览同时也是特殊学生与外界难得的接触交流的机会。

教师对特殊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教育可以为特殊学生提供接触外界的机会,让他们多与外界接触可以帮助他们克服性格上多疑敏感、易爆易怒、自卑的缺点,通过与外界的交流沟通,与人的接触,让他们对外界不再充满恐惧,通过社会实践的点滴教育,让他们慢慢接触社会,慢慢融入这个社会。

三、结语

特殊人群是我们社会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是全人类共同关注和面临的世界性课题,对特殊学生的教育是社会福利事业的重中之重,也是一个地区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事实证明,只要教师与家长给予这一特殊群体更多的教育与关怀,社会各界为他们的成长及教育提供更多的帮助,尊重他们,信任他们,通过社会日常实践对他们进行教育,开发他们的潜能,并给他们提供发挥的平台,特殊学生也完全可以成为人类财富的创造者。

【参考文献】

[1]茅于燕.智力弱后儿童早期教育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聋童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2).

[3]袁卫星.生命课――一个父亲的谆谆教诲[J].新课程(下).2011(02).

上一篇:基于校企资源整合方式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器建设... 下一篇:试论提升中学学习型班级班主任领导力的基本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