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语文课堂进行创新教学

时间:2022-07-14 09:39:48

怎样在语文课堂进行创新教学

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起着传承中华文化和凝结民族情感的作用。语文教育要适应新课改和时代的要求,必须在教学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语文教育中溶入创新意识的教育。下文是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育实践,谈谈怎样贯彻实施创新意识,希望能在同行中交流探讨。

一、教师要个性处理教材

培养创造性的人才,首先要求我们教师教学有个性,有创造精神,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艺术必须有鲜明的个性,个性是艺术的灵魂,泯灭了个性的语文教学,就没有了精神。

固定的教学模式,单一的教学风格,都会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教师要独具个性地研读处理教材,学会对教材进行加工提炼,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力,特色鲜明地设计环节,安排结构,控制节奏,不能当教参与学生之间的二道贩子,不做优秀教案的传声筒。语文教学应定位于教师、学生、教材之间情感的水融;定位于讲授、思辩、探究的和谐统一。教师对教材感受真切,教学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才能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探寻思路,领略意境。俗话说有一百个观众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同样,一百个语文教师对同一篇课文也有不同的理解。有个性的教师能分清教材内容的主次,对重点难点“重锤敲击”,对次要处则“轻轻扣击”,甚至有时要忍痛割爱。同时能独具慧眼,另辟蹊径,在熟视无睹中发现教材的闪光点,大胆地加工剪接,把教材变成最优化的教学媒介。

个性的理解,真诚情感的融入,创造性的表现,有助于让学生思维的大门豁然洞开,让学生创造的潜能悄然萌发,让学生灵感的火花骤然迸现。

二、营造宽松教学氛围,便于课堂讨论

课堂仍是传授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主战场,要营建一种宽松自由,活泼愉快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自由发表创见,开展交锋讨论,改变过去的一言堂,在没有有形的压制和无形压力中,尊重学生,与学生说成一片。

交锋讨论是在讨论中较多展开某些不同意见的正面交锋和激烈的辩论,思想碰撞,信息交流,即可造成热烈的讨论气氛,有助于认识的逐步深化,在阅读教学中,交锋式讨论常采用以下方法:

1.设置认知矛盾,引发学生争鸣。

同一问题,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巧借认知矛盾能激发学生的思辩能力,引导同学向纵深发展,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在教学《愚公移公》时,“愚公移山的行为值不值得”这类问题,最易产生明显的意见分歧与对立,形成交锋就会有同学褒贬抑扬,臧否应和。在争鸣中求知,能发展阅读、思维,讲述能力,学生考虑的不是怎样答问,而是驳倒对方,不同的观点互相碰撞,讨论与反驳同时进行,阅读和思考双管齐下,在这样的讨论中,教师会欣喜地发现学生的真情实感和许多意想不到的“真知灼见”。

2.巧借知识疑点,点燃思绪火花。

《怀疑与学问》一文曾说到: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如在分析《故乡》主题时有学生问:“闰土生活贫苦,子女如此多,为什么不实行计划生育呢?”学生有了疑问,老师再引导学生将“多子”现象结合社会现实来思考,大家对这一问题就会有深层的认识。所以老师要善于激起学生思维探索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问为什么,追根究底,释疑求真,直至否定既有结论。只有有勇气打破传统理论,不服权威判断的人才能创造出新理论,这正是一切创造发明的前提条件。

3.品味推敲语言,提高思辩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由语言组合成的课文是作者灵与肉,气血同社会生活熔铸的产物,语言教学要想引导学生有所感悟,有所创造,必须抓住语言品味,瞻言见貌,披文入情,在语言的体味中深究课文,在词句的琢磨中把握作者心灵的博动,在词章的涵咏中培养语感,在思维的碰撞中引发争鸣,从阅读品味到思辩,由储存消化到运用,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培养创造精神的过程。

三、激活创新思维,进行写作训练

语文老师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进行创新写作思维训练。作文教学培养创造精神,就要给学生作文的自由,给他们抒写独特灵性的空间,让学生笔下涌动真情实感,作文才有个性。作文教学培养创造精神,应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生活,走向社会。程式化,陈腐化的作文忌之,唱高调,说空话的作文忌之,图解概念迎合时尚的作文忌之。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善于发现,善于表达独特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创作形式:①设计课文续写训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②利用抽象图形、几何形状培养学生联想思维能力,③童话、科幻小说、未来畅想之类的想象写作让学生少了现实的束缚,思想的羁绊,学生在作文中神思飞扬,纵横驰骋,展开想象的翅膀,作文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④进行成语、谚语、格言、古代故事的翻新写作。如水浒故事新编,三国故事新编等,赋予历史人物新的精神面貌。“开卷未必有益”,“近墨者未必黑”之类的创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以上写作训练,有意地打破旧的单向思维模式,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多向性。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新《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书本学习应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第二课堂是学生猎取知识,锻炼能力,发展智能,施展创造才能的乐园和广阔天地。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建立一个开放的大语文教育系统,通过一系列的课外实践活动,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组织课外读书活动,办墙报、手抄报,举行故事会、朗诵会、演说竞赛,进行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成立文学社团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和多思、多问、多做,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使学生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增强创造意识,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创造力。

总之,我们的学生是未来的主人,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创造性的人才,我们必须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创造精神,中学语文教学责无旁贷。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面向综合素质培养的传统专业毕业设计选题与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