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参与意识的策略

时间:2022-07-14 09:10:43

浅谈培养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参与意识的策略

【摘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意识,提出自主学习的目标,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创设主动探索空的间,着力学法指导,这将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使命和责任。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参与意识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增加动脑、动口的机会,有利益提高数学课堂的的教学效率。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意识?我认为有以下教学策略:

策略一:提出自主学习的目标,增强学生参与意识

教师要把自己转换成参与者的角色,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探究学习。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围绕目标带着问题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一般在一节课的开始提出总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各教学环节的具体目标。这样把学生推到探究新知的“第一线”,让他们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思考问题。并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凸显他们理解新知识的矛盾和差异,把他们弄不懂的地方、错误的地方都提出来,再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发现真理,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化。这样,让学生从活动探究发现要学习的知识,能够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策略二: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形成学生自主参与的意向

教者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激励因素,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动力。教者把自己置身于参与者,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热情鼓励每个学生,营造出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上想说、敢说,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中还应尊重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正确看待学生的答错、写错情况,对待学生要多宽容、鼓励和引导,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积极进取的激励过程。

策略三:创设主动探索的空间,促成学生自主参与学习

优质的课堂离不开全体学生的全程积极有效的参与。教师要努力创设学生主动探索空间,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达的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空间,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以更积极的姿态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首先教师要创设真正意义上的让学生参与尝试的机会。教师扶得过多,只会培养学生思维的隋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参与意识的培养。

其次教师要提供让全体学生参与的时机。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处做好铺垫尝试解答新知识,目标定位要适度,使所有学生通过努力能获得成功。避免由优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在教学中,能让全体学生动手、动口的就不让部分学生代替,能让多数人动口、动手的就不让少数人代替。要使全体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把握好学困生的学习状态是关键,要对学困生有关爱措施,要为他们多创造成功的条件。例如,教师巡视时,多一些雪中送炭,少一点锦上添花,优先关照学困生;课堂作业批改,优先批改学困生的作业;小组议论时,优先安排学困生发言;课堂提问时,优先考虑学困生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等。对学困生的每个微小进步及时予以鼓励,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总之,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课堂效益的提高。

策略四:着力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参与能力

促进学生自主参与意识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教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直观操作,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指导学生抽象数学知识和原理,就需要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获得大量感知认识,建立表象,以此作为进行抽象数学知识的支柱。这是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抽象概括的一个重要方法。

(二)训练语言表达。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正确的思维方法离不开语言的支持。有的学生能独立说明算理,有的在教师引导下说明算理还很困难,我们都要给全体学生多说的机会,对于那些不善于言语表达的同学,更需要鼓励。使学生能说,需要经常性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学着说,试着说,同桌互相说一说。同时要让学生认真听别人说,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从敢说到会说,从而达到促进思维发展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指导学生学会看书,提出问题,归纳知识。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学习的途径之一,所以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养成看书的习惯,看懂书上的数学表达方式,抓住重点,依据自学提纲,寻找答案,理解抽象概念的含义,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独立参与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奠定基础。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参与意识,需要教师不断努力,让我们从每一节课做起,真正地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而不是知识容器,让他们从老师和自己设计的问题情景中,通过良好的参与活动,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将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使命和责任所在。

上一篇:在机械实训教学方法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可行... 下一篇:浅谈“引导―自学”是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