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时间:2022-07-14 04:14:04

消费主义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摘要] 西方消费主义的蔓延,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带来深刻影响,遏止消费主义,已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消费主义 大学生 思想道德

消费主义(consumerism)是20世纪初产生于美国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以消费至上、享受至上的社会思潮。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促成了世界范围内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这种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渗透,使消费主义价值观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同时也已悄然走进中国,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我国迅速蔓延。大学生这一特殊的消费群体,由于思维活跃、观念新潮、追求时尚,最易接受新鲜事物,同时又有认知能力差、辨别力弱、价值观念尚未成熟等特点,受西方消费主义的冲击就在所难免,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必将引发严重后果。

一、消费主义的含义及特点

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曾在《消费社会》一书中说,消费主义指的是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在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换句话说,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更多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这种价值观念以追求和崇尚过度的物质占有和消耗甚至浪费当作人生的追求目标,把消费的商品看作是自我表达的主要形式和身份认同的主要依据,看作是生活高质量的标志、事业成功的解读以及幸福生活的象征。

消费主义价值观念的核心是消费至上,即人的生存就是为了消费,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消费的内容:崇尚物质的过度占有与消耗

消费主义者特别重视物质消费,往往通过过度的物质占有和消费来满足其颓废精神的需求,用物质的多少与消费的多少,来衡量自身的价值,而不考虑发挥物质的使用价值。

2.消费的目的:符号意义的炫耀性消费

消费主义者的物质消费,不单单是把商品看成实用的物质,更多是把商品看作一种符号,一种用来代表自身身份、地位、成功与否的象征符号。即用物质来炫耀其所谓的成功、富有、高贵的社会地位,满足其虚荣的心理需求。

3.消费的实质:对物质的挥霍浪费

以物质的占有、炫耀为内容的消费,其直接的结果也必然是挥霍浪费。为了炫耀,消费主义者必然要占有超出生活需要的物质,并不断追求时尚的商品,更新、淘汰仍有使用价值的旧商品,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消费主义的实质就是挥霍浪费。

二、消费主义的危害及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1.消费主义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导致生态危机和资源危机

消费的基本功能就是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此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消费,这些必要消费应该是对资源的有价值利用和合理开发。而消费主义价值观下的消费行为,则是为了无尽的物欲追求对自然资源的榨取,以环境、健康以及子孙后代的幸福为代价的非可持续性过度消费,地球的自然系统根本无法长期支撑此类消费,从而导致人类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的重大生存危机。

消费主义的蔓延使高消费、过度消费、超前消费、一次性消费等成为大众消费行为的显著特点,这就促使企业不断地扩大生产,加快商品的更新换代,以满足人们不断扩张的、以欲望的满足为目的的、虚假的、膨胀的物质需求,同时也使消费者不断淘汰那些仍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这些都加剧了人类对地球资源的耗损。而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过度利用的结果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导致资源危机。并且,生产的过程、消费者对大量消费品的丢弃以及消费主义倡导的享受过程制造的废气等,都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而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也是有限的,过度消费的结果也必然会导致对环境极度破坏,造成全球性的生态危急。也就是说,消费主义价值观下的过度消费,是人类过早地给自己挖掘了坟墓。

2.消费主义使人成为物的奴隶,导致人的精神颓废和人格扭曲

人类为了生存,必然要消费,要有满足生存需要的衣、食、住、行的基本消费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们对物质财富的占有和追求都是必然的。但人不仅仅有物质的需求,还应该有精神的(包括安全的、情感的、尊严的、审美的、道德的、自我实现的、等等)追求与满足。没有物质的满足,人类生存堪忧,而没有精神的追求,则会造成灵魂的失落。被物欲所充斥着头脑的消费主义者,只满足于眼前的物质占有和消耗,丧失了对未来的长远筹划以及对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的追求,只能用物质的贪婪填充空虚的精神和灵魂。

而消费主义价值观所倡导的消费不是基于需要,而是基于炫耀与所谓的品位,是以贪婪的物质占有与损耗为特点的物质主义,它使人成为金钱、财富、欲望的奴隶,成为没有思想和精神的躯壳。物是人创造的,其目的是满足人的生活必需,但消费主义所倡导的对物质的过分追求,使人被物所控制,成为消费商品的机器,成了物的奴隶。在人的总消费不变情况下,物质消费增多,必然带来文化消费减少,而文化消费是精神依托,是一种心理需求。这种心理上的需求,不是出于人的生物性本能,而是受文化环境和社会文化意识的影响而产生的;它是衡量一个人文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也是人格自我完善的标志。片面追求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文化消费的结果,会使人只关注眼前的物欲快乐,把物质占有的消费作为精神支柱,生活在病态、庸俗、迷乱、空虚的炫耀、享乐、腐朽性消费中,最终必然导致人格的畸形发展和扭曲。

3.消费主义造成大学生生活目标的迷失,阻碍大学生健康成长

大学阶段,学生的价值观念尚未成熟,分辨是非的能力有待提高,效仿能力相对较强,自觉抵制不健康现象的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消费主义的传播,对正处于价值观念完善时期的大学生势必会带来负面影响。

消费主义通过大众传媒、广告等,宣扬消费至上的生活观念,对于既缺乏正确的消费评判标准又倾向于自我表达、个性张扬的大学生是极大诱惑。其影响的后果是,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纯消费群体)高消费现象愈演愈烈,追求名牌与个性的时尚、前卫消费急剧攀升,为了消费而消费的信贷、超前消费的苗头已经突显,贪图消遣娱乐的享受型消费急速增长,为在众人面前显示自我的炫耀性消费充斥校园。这些不良消费行为不仅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学业,尤其可能造成大学生迷失生活的方向,蜕化他们的意志品质,销蚀他们的进取精神,使他们只追求目前的物质拥有,淡化精神文化汲取,丧失生活目标的长远筹划与追求,错误地把消费主义的生活观看作是幸福的生活观。

消费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还将更深层次地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些不良消费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存在的不健康心理:攀比、虚荣、浮躁、盲目从众等,这些畸形心理的存在,正说明了消费主义影响下的大学生缺乏正确的价值判断,是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的表现。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没有正确的是非、美丑、善恶评判,就没有积极的人生追求,更不会有健康的发展,这将对大学生的人生产生严重影响。

三、遏制消费主义的蔓延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消费主义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深刻并且趋势不减,遏制消费主义的蔓延,已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1.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加强三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促进大学生抵制消费主义倾向的根本措施。通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确理解什么是人生的目的、什么是生活的意义、什么是有价值的人生、如何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等,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了对人生价值的真正理解及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意识,就能使大学生形成积极、科学、健康的消费行为。

2.加强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教育

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我国传统美德中消费价值观的主要特征,作为当代大学生、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更应该具有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美德。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的长足发展,有赖于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并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从我国的国情来说,人口多、资源少、底子薄,建立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建设的必然选择;另外,资源并不仅仅是这一代人的资源,同时也是子孙后代的资源,我们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幸福为代价,贪图自身的享受。因此,发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不仅是大学生应有的高尚道德,更是大学生的社会责任。

3.加强科学消费的引导

消费是人的生活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加强大学生科学消费的引导,是当前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内容。科学消费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是一种简朴、方便、健康的消费行为,是与消费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密切相关的适度消费,是促进人的健康发展的积极消费,是考虑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绿色消费,是物质消费与精神文化消费的和谐统一。加强大学生科学消费的引导,首先要让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大学生中存在的消费主义倾向,及时纠正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盲目、攀比、炫耀等病态消费心理,杜绝非道德、反道德甚至违法消费,主张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消费、智力投资消费、发展性消费。

参考文献:

[1]程秀波:消费主义及其伦理困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2]俞海山周亚越:论消费主义的危害与对策[J].商业研究,2003(8)

上一篇:简析新加坡本国连锁超市员工的综合素质及启示 下一篇:经典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的灵敏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