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合作学习初探

时间:2022-07-13 10:42:15

中学英语合作学习初探

摘 要: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强调学习方式的改变,提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能充分利用小组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它能合理利用竞争机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文章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中学英语教学 合作学习 策略 评价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我校近几年来积极推行课改,将小组学习的评价引进课堂,改变以往的师生关系,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现我就自身的感受谈谈看法。

一、什么是合作学习

当代合作学习理论的开创者、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约翰逊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中采用小组的方式以使学生之间能协同努力,充分地发挥自身及同伴的学习优势”。由此看来,所谓合作学习,也就是以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集体成绩为评价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也是一种分工合作的学习方法。

二、实施合作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一)成立学习小组

为了使每位同学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可把学生按其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学习任务、学习特长等因素分成小、中、大三种合作型学习组,让每个组尽量均衡,尽可能处于同一水平,具有同等的竞争力。

1.小型合作学习小组。由同桌两人组成,以完成简单的任务为主,如单词、句子和课文的背诵检查等。

2.中型合作学习小组。以前后桌或左右桌为主,由四至六人组成。其主要任务是课堂讨论、会话操练、学生习作交流等。

3.大型学习小组。以行政小组为主,其主要任务是小组竞赛。

(二)实施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个体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全班统一交流。也就是说,对于新知识,新信息,每个成员都应该先独立思考,在独立思考中发展思维的深刻性和独创性,然后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将自己独立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在小组内交流;小组交流后,各小组将本组的信息归纳、总结,由小组发言人向全班汇报,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交流、评价。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不是局处人,也不是旁观者,而应是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共同学习的参与者。在开展合作学习前,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知识辅导和技能训练;其次,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各合作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当然,整节课不必都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展开教学,将集体授课和小组合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找准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灵活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度。

(三)实施合理的评价机制

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有鉴于此,合作学习的评价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师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

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基于小组合作成员的共同努力,必须发挥小组成员的最大潜力。因此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对合作小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评价相结合,在此过程中,要侧重过程评价和小组集体评价。这样就会使学生认识到对他们最重要的是合作学习的过程,从而使其更关注学习的过程。那么在实施的过程中如何操作呢?

1.使学生明白合作学习的评价要素。这样学生合作就有了目标导向,就会有意识地调整个人参与时的表现,积极参与到小组学习中去。

2.实施小组成员的评价。对小组成员的评价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使小组成员意识到学习小组是一个共同体,个人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于集体目标的实现,小组成员的共同参与才是合作学习所要实现的目标,从而防止出现个人英雄主义和小组歧视现象;二是评价小组成员的重心放在看其是否在学习上不断进步;三是对本组中的优等生看其是否对本组的合作学习起到了引领作用;四是实施小组成员之间自评、互评。教师应注意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把评价的权力交给学生,使其处于主动学习状态。如让学生相互纠正错题,批阅作文等。

3.引入竞争机制。学生评价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即通过评价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小组之间的竞争形式多样。如口语朗读比赛、问题抢答、对话表演、背诵课文、英语书法等,评出最佳小组,排出名次。以小组为单位的比赛,参与面广,竞争更激烈,获胜者更多,使潜力生也有了获奖和体会成功的机会。同时,这种竞争也促进了小组成员间团结合作精神的形成。

三、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小组或班集体中为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而进行互的合作学习,使学生通过体验、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学习英语,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从而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它还为学生提供了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乐于交流,满足了学生自我实现、企求成功的心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另外,合作学习应与有效的接受式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教育功能。但合作学习不是万能的钥匙,需要我们不断进行研究,不断探索有效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坦.合作学习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3]龚凡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上一篇:如何在高中英语课堂上取得高效 下一篇: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