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创新浅谈

时间:2022-07-13 09:51:15

职业教育创新浅谈

摘要: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创新意识至关重要。在此形势下,职业教育必须进行创新。职业教育的创新,首先在于教师观念的转变,其次在于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第三在于培养具备创新精神的教师。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创新

职业教育的创新,首先在于教师观念的转变。作为教育者,不能再拘囿于旧的教育观念;不能再满足于以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方式。应该多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真正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研究他们所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作为教育者,要改变“师道尊严”的传统意识,要缩短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世界著名的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应是对话式的,惟有对话,才使得教育始终充满激情,涌动创造。他所提出的“对话式教学”就是提倡教师多接近学生,重视学生。我们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校的主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育人,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试想,一个远离学生或眼中无学生的教师,对学生了解都谈不上,又何从谈起教人求真并且关爱学生呢?美国心理学家赫茨曾经在全球五大洲20多个国家进行了一次广泛的问卷调查,结果他惊奇地发现,能否使孩子们感到幸福并不取决于生活的贫富程度、学习的条件高低,而在于是否能让孩子们得到长者的关怀及集体的温暖。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都有一个独特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教育者应深入研究和充分了解这个世界。”教育者只有走进学生之中并真正驻足下来,教育的精神才能实现;教育者只有走进学生的世界,学生的心灵世界才向你打开,你才能洞察到那五彩缤纷、鲜活灵动的感情小天地,施以有个性的教学,做到因人施教,因事施教。

职业教育的创新,其次在于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传统的纯课堂讲授、简单的讲解、书写板书的方式等等,已经落伍,已不能满足渴望新鲜知识的学生。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第一应体现在由“教”向“学”迁移。信息时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捕捉信息的能力更为重要。在保证必要的课堂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对学生学法的研究。在网络时代,由于有些学生获得新知识、新信息比老师快,因此发挥这些学生在学习互助中的作用相当重要,最起码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容量。也正鉴于此课堂教学应向难题研讨、技术攻关、书目导读等方式延伸;教师既要传授知识,更要传授快速捕捉运用知识技术的方法技巧。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第二应体现在改变学生的纯粹的学而不思考、懒得领悟的状况,由“学”向“悟”迁移。如果学生只是了解了一些具体的知识,但未能实现文化和技能知识向文化素质的内化,这不能说明实现了教育的目的。文化、技能知识可以通过教和学得来,但文化素质只有通过“悟”才能获得,“。晤”是获得文化素质的关键。实现“悟”,一要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兴趣,在兴趣中生成专心、毅力和意志;二要培养学生学会批判性思考,学会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第三应体现在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上,要由“悟”向“行”迁移。要加强实践的体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正确处理问题。所谓“实践出真知”就是讲的这个道理。例如,烹饪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烹饪专业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再单纯地组织学生进行实习操作,更不应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而应采用各种方法唤醒学生的学习、探究的激情和刻苦练习技术的热情。烹饪学习,既要学习知识,更要学习方法,相比之下,“授人以渔”比“授人以鱼”更重要。因此,学习的过程,更重要的应当是方法的培养和创造的训练,应当是学习和创造相互结合、彼此促进的过程。须知,学习应是建立在观察、操作以及探索和发现基础上的主动学习。在职业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

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必须打破以学科为体系的教学模式,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全面发展综合能力、突出职业教育特色的多元化的课程结构。因此,有选择地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技术,可以使我们的职业教学改革少走弯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能让学生主动起来,作为教师的我们为何不愿意接受各种新鲜事物呢!

职业教育的创新,还在于培养具备创新精神的教师。21世纪的教育是创新的教育,这种创新的教育热切呼唤着创新型的教师:他们的观念、能力及他们的性格都充斥着创新的色彩。而创新型教师的人格魅力尤其重要。这里所说的人格,意义和广义的“个性”相当,指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不仅包括与他人不同的心理特征,而且也包括与他人相同的心理特征,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的个性特征的总和。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的独立思考、自主意识、好奇心和怀疑精神。没有独立性,就没有个性发展,也就无从谈起教育创新。教师只有具备创新的个性倾向性才能产生创新的意识与行动。当然,这种独立性是建立在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的,因此说是完整的独立性。我们要培养鲜活的有个性的学生,首先要培养有个性的教师,尤其是对个性尚未被磨灭的年轻教师的培养更为重要。实践表明:独立性强的教师抱负水准高,适应能力强,有革新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强。而依赖性强的人自信心弱,易受传统束缚,创造力、竞争力也差。教育的创造往往是从教师开始的,而教师的创造源于教师的人格特征。目前中外学者关于人格特征的构成众说不一,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是由教师培养的,教师的好奇心越强,学生的创造性就会越高涨。创新型教师要把学生质朴的好奇心系统地培养为科学的好奇心,教师本身就必须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创新型教师除了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还必须富有激情,其情感和思维是灵动的。现代社会是一个全方位开放的社会,封闭不会引发创新,不会引起思维的开放,人格的开放能够互相启迪,求异求新。社会要开放,国家要开放,学校要开放,思维要开放。具有开放性人格特征的教师才会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创造性。创新的时代赋予了教师创新的机遇,创新的事业为教师提供了创新的舞台。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去创新。

职业教育在发达国家很受重视,被当作全社会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在西方被一些人喻为“使社会走向博雅的杠杆”。职业教育在整个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使国家的资源利用者、开发者、管理者的技能不断更新,它使整个社会的技术含量、智能含量和精神价值的含量不断提高,它使一个国家的整体的民族素质从中不断获益和增强。由此,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理念也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得以不断翻新。我国的职业教育趋势也将是这样的。加快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步伐,更新观念,改变教学过程,切实将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科本位变为以能力为本位,将传统教学媒体变为现代教学媒体,高效益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是时代对职业教育的迫切要求。

上一篇:高职英语课堂有效教学问题分析 下一篇:基于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