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代建筑大师费兰克·盖里作品的解读

时间:2022-07-13 08:13:26

对当代建筑大师费兰克·盖里作品的解读

摘 要:牛顿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如果能对在某一领域卓有成就的大师们及其作品有一定的研究,对于自我提高与未来发展都将有着巨大的裨益。因此,本文将阐述对费兰克盖里大师的作品的理解,介绍这一类型作品的发展趋势及发展理论,并对大师象征性的作品进行解读。

关键词:费兰克盖里;发展趋势;发展理论;作品解读

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4-0179-01

一、大师其人

弗兰克・盖里于1929年出生于加拿大,1947年移居美国加州。在195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以后,在哈佛大学进修了一年的城市规划及音乐、美术、政治学、社会学和哲学等他所感兴趣领域的课程。盖里在位于洛杉矶的维托克戈恩的公司工作了3年以后,又在巴黎工作了1年,最终决定成立自己的公司。之后盖里的建筑事业持续了40多年,建筑作品涵盖了美国、欧洲、亚洲的许多公公和私人建筑。1989年盖里获得了普利策奖,被誉为现代建筑界最伟大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建筑师之一,他的建筑作品至今已经获得了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筑协会颁发的奖项。

二、作品理解

20世纪70年代,盖里为自己设计的住所――一座20世纪20年代荷兰殖民地风格的房子。房子的四周铺满了粉红色的鹅卵石,外墙是褶皱的铝皮,顶部是像链条一样连接起来的栅栏,不时有不对称的窗户点缀其中,从窗户可以看到屋子内部装饰性和支撑性的结构。这是他对于绘画、雕塑和建筑之间关系探索初期所形成的独一无二的“建筑者模式”风格的一次集中体现。

而盖里于1982年至1984年两年间所设计的加州航空博物馆、1983年至1986年设计的温顿歌斯特剧场,把建筑本物身的构架打破了,使用不同形式的表现性代替了建筑物被打破的连续性。这一时期的作品则集中体现了他当时所推崇的理念,即“乡村建筑形式”。

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期间,盖里的代表作品包括了耶鲁大学精神病学协会大楼、维特拉国际家具博物馆、以及弗雷德里克威斯曼艺术博物馆,相较于他早期的作品,这些项目的规模更大,也更具有重要性。

盖里在洛约拉大学法学院的建筑设计中,采用了“局部不出场法”来传递古典主义建筑的“本文”信息,传达了“建筑地震”式的理念,展现了古典建筑在当今时代的艺术魅力,唤醒了人们对于古典文化的记忆,最终达到了“形异神似”的建筑艺术效果。

当然,盖里最为知名的作品,要属世人皆知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三、象征性作品解读

盖里最具有象征性的作品,就是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博物馆共分为五层,地上四层和地下一层。博物馆展厅分为永久性作品陈列厅、临时性作品陈列厅和精选当代艺术家作品陈列厅三大部分。永久性作品陈列位于第二、三层难免的连续规整排列的方形展厅里,临时性作品陈列位于首层被拉长的向东延伸的长条形陈列厅里,而精选当代艺术家作品则便不再整个博物馆一系列梭形空间里。这些梭形的空间跳跃分布在永久性和临时性展厅之间,以便参观者可以有联系地同时参观三种不同类型的艺术品,以免在不同艺术品之间画上严格的分界线。盖里虽然提倡“破碎和重构”,但是却没有完全抛弃过去,这一点在他的“建筑地震”式理念传达形态中也可以看出,他在保留传达出古典文化本质的基础上进行了各个方面的创新,在新旧对比中求得和谐统一,在矛盾中寻找共存。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的成功之处不仅仅体现在它功能区的完美划分上,还表现在视觉空间中有的放矢的“杂乱感”及被批判的辛辣、残酷、粗鲁等“丑陋”元素独特的审美价值与魅力。

四、发展理论

作为当今国际上极具争议的几位先锋派建筑师之一,盖里对形体的思考认为,天地间美好的形,早已存在;没有什么是新的,过去的大师已经在他之前做过相同的尝试和努力,这让他觉得有安全感,不必强迫自己一定要“发明”什么。盖里认为世界并不是完美的,建筑也并不是在表现一种完美,他曾经说过“我不寻求软绵绵的漂亮的东西,我不搞那一套,因为它们似乎是不真实的,……我看现实是粗鄙的,人互相撕咬。我对事情的反应源自这种看法。”盖里的作品立足于“建筑地震”式的理念传达、“外科手术”式的空间剪辑、“破碎与重构”的拓展建筑美学新疆域方法、以及“生物型态”思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结构主义建筑风格。

五、发展趋势

盖里在设计方面的创造力,一部分来自出身、父母、童年,而继续发展的动力则和一股想要超越前人、追求更美更好的意图有关。换而言之,盖里的创造动力源于他的文化思想背景,因此这只能作为其作品的发展动力,却不能作为其发展趋势的判断依据。而前文的发展理论及盖里的作品理解中,未曾提及的,支撑盖里作品的艺术形态达到登峰造极境界的最大功臣――数字技术,才是盖里的设计理念在未来的发展趋势。盖里创作的众多作品由于形态特征突出、时代气息浓郁、艺术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其中在作品的构思、技术设计、甚至是施工的各个阶段,数字技术都是不可或缺的。因为盖里认为存在于空间中的实体模型比草图更具体,且更贴近于建筑的实际表达,同时针对模型进行创作还更具有直观性和具体性的特点,因此他创作构思的大部分阶段都是依靠数字技术完成的。而在未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将成为建筑创作等一系列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从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实际施工等各个环节,大量的应用数字化技术,必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上一篇:浅析景观设计的形式语言 下一篇: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的生态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