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对风的认识

时间:2022-07-13 06:21:22

中国古人对风的认识

“仰面看青天,头巾落在麻坼(干裂如麻的土地)里”,这是一句古代谚语,说的是旱季里,人们翘首望天风。他们望的是一种叫“舶?”的风,这种风主旱,它一刮,天就旱了。“舶?”这个名字大约是吴(今江、浙、闽)人起的,与航海有关,在东南沿海,刮“舶?风”的时候,海船就回来了。苏轼做过一首《舶?风》诗,说黄梅雨季过后,“万里初来舶?风……唤醒昏昏嗜睡翁”。

我们今天说风的名字,一般只用风所来的方向,比如东风、西北风,或表示风的强弱,比如微风、暴风。除描述风的自然属性外,我们基本不用其他类型的称呼,因为给风再起其他名字,懂得了“科学”的我们都觉得意思不大了。不过,古人则认为给风起各类名字是一件意思很大而且很重要的事。“八方风色以类从,北凉、西泰、凯南、谷自东,颓、Y、飘、荨⒈、昌、噎,一一命义无相蒙。”(清查慎行《舶?风歌》)这些都是古代的风名,都包含着特殊的意义,但对于我们来说,却已经很陌生了。

刮风在我国是大事。我国华北东部和长江下游南部地区,受山脉地形的制约,地区性季风环流十分明显。风的时间、方向、强弱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凶吉祸福不同的影响。另外,从现象上看,风(以及雨)还是这样一类自然物:它来自天上,却能疾行人间,给人间带来祸福,有这种特性的自然物并不多见。史学家宋镇豪先生指出,上古社会人们信奉的气象诸神中,最受重视的大约就是风神和雨神,所以对风神、雨神的崇拜,一直被保留在后世部级的最高祀典中。

风的自然特性使风神崇拜带有明显的方位和地域性因素。对于中原的黄帝族来说,风基本上可以说是坏东西。黄帝大战南方蚩尤时,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山海经・大荒北经》),风伯、雨师是操纵风、雨的神,都站在蚩尤一边。不用说,对蚩尤来说,风是好东西。

在黄帝以后的历史中,大地域的国家出现,东土、西土、南土、北土、中土都归并为一个国家。于是,在精神领域,创造出许多与大地域相适应的观念,如“四海”、“九州”等等,其中也有“四方风”。按照古书《尔雅・释天》的说法,“四方风”是:南方凯风,东方谷风,北方凉风,西方泰风。“四方风”,以中原为中心视点的四方观念与风的自然特性巧妙地结合为一体,为古人的宇宙模式添加了一项内容。

古人认为,风与日月星辰一样,具有庄严的神性,因此一定要诚心诚意地祭祀,商代甲骨文就有祭祀“四方风”的刻辞。对商代的人而言,风是神,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自然”。如果我们非说商代人祭祀风是“尊重自然界”的一种表现,那么商人一定会跟我们辩论,他们会说“我们不知道自然界是什么鸟东西,我们只知道神,你说的日、月、风、雨,那都是神,我们只知道敬神、畏神”。如果我们再说“你们敬神其实是假,你们在客观上敬的还是自然”,商人定会操起干戈,对我们动武,捍卫自己的信仰。

敬风只是一个开始,后来我们的祖先对于风的理解和想象越来越丰富。看到风刮在草木上,草木一齐倾倒;风刮在人身上,衣带一齐飘扬。如此整齐划一,真是万众归一的样子。于是“风”又有了教化归一的含义,而且是“上之化下”,威力无比。《盐铁论・非鞅》说:“诸侯敛衽,西面而向风”。这句话说的并不是诸侯们面向西方,迎着西风整理衣裳,而是指软弱的东方列国接受强秦的政教,而归于一统的意思。《战国策・秦一》所说“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也是这个意思。

由于风的飞舞飘动、感人拂面等特点,我们可以看到“风”还被引入了文化的范畴,喻示着种种文化行为。在中文里,带“风”字的文化词儿很多,例如“风格”、“风俗”、“作风”、“风味”、“风姿”、“风流”、“风情”……不胜枚举。只是在使用这些词语的时候,我们早已经把天上刮风的事忘记了。

上一篇:浮生六记 微时 下一篇:粮油粕全面低迷 白糖一枝独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