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目标设置应避免的几个问题

时间:2022-07-12 09:52:24

语文教学目标设置应避免的几个问题

语文教学目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指导和制约着整个教学活动,对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由此可见,教学目标的科学与否,是有效教学的关键。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似乎很复杂、很难说清,但仔细想想,很简单、很朴素。语文教学的目标自然是培养“语文人”。那么,“语文人”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换言之,“语文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我认为,核心特征应该是具有良好的语文素养。

这些年来,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时常谈“语文能力”,这里的“语文素养”又是什么用意?“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有什么差别?“能力”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有的心理学书籍定义为“足以使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素养”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平日的修养”,《辞海》解释为“经常修习培养”,也就是说,“素养”属于个人“修养”问题。对于“修养”,《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辞海》的解释为“指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所达到的一定水平。如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文学修养”。从上述工具书关于“能力”和“素养”的解释来看:“能力”是指人能胜任、能完成某项工作的自身条件(应该包括心理和生理的条件),重在“功用性”。“素养”是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修习培养)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

“语文能力”就是指读写听说的能力,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说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所提的“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语文能力”自然包含在其中。

我个人认为,语文素养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两大方面,即包括语言素养和精神素养两大方面。语言素养主要指对语言的积累、感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方法和习惯;精神素养主要是指感性的人文精神和理性的科学精神,前者如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等,后者如求真、质疑、探究、创新品质等。

既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要求,那么,语文教师在设定课堂教学目标时,应注意避免哪几种错误倾向呢?

一、目标泛化

现在有些人把语文课的地位抬得很高,功能开发得很全,“文以载道”自然不在话下,语文课几乎成了无所不包的文化课,天文、地理、历史、社会、民俗、宗教,什么都有。语文教师成了“博士”,语文课成了“博士课”。笔者曾经观摩过我市一些知名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这些教师平常爱好读书、满腹才气,一上讲台,就高谈阔论,从皇帝说到总统,从哲学说到科学,从建筑说到音乐,洋洋洒洒、侃侃而谈。他们把自己的语文课美其名曰“文化课”,一些评课专家对此也给予高度评价,称其“有深度”“有厚度”。

然而,从教学有效性来看,这样的语文课只关注了语文素养中非功用性的一面(而且也并不全面),却忽视了功用性的一面。凌空蹈虚有余,脚踏实地不足。

二、目标狭隘化

和第一点相反,只关注语文素养和功用性的一面,而忽视非功用性的一面。即使是功用性的一面,也仅仅指向应试,其他的统统被淡化甚至虚化。于是,语文教学等同于应试教学,考什么就叫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语文教学不是培养“语文人”,而是培养“语文考试人”,即培养会考试的、能得高分的人。

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教师干脆将语文教学练习化。个别教师认为,“语文练习化教学,就是采用练习的形式指导学生预读课文、理解课文、获得知识,从而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的方法”。文章练习题目做完了,课文也就学好了。张志公先生晚年曾担忧地说:“目前的语文教材里有比例很小的文学作品,但并不是用来进行文学教育,而是用来‘读写训练’的。”

学生喜爱语文,一是因为汉语言的优雅与美丽,二是因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养料。而这样应试化、习题化的语文教学,不但不能让学生汲取到非功用性的精神滋养,就连功用性的汉语言的优雅与魅力也享受不到了。这样的课即使效率再高,也不符合语文有效性的标准。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能坚持“语文人”的教学目标,用全面的语文素养去培训学生,“鱼和熊掌”其实是可以兼得的:既能适应当前的考试,又能关照学生的终身发展。因为一个语文素养良好的人,是不可能不会考试的,语文素养中包含了应试这一基本的素养和技能;同时,现在的中考、高考试卷,已经越来越能考出学生真实的语文素养了。

三、目标随意化

拿到一篇课文,只是凭自己的主观感觉去教,随意确定教学目标,没有一个可依凭的基本标准。同样一篇课文,不同教师其讲授方式也不同,因而教学效果千差万别。在一些以同一篇课文为背景的教学竞赛或教研活动中,这种现象最为普遍。因此,很多人认为,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语文是一门随意性很强的学科。

笔者去年作为评委参与了一次区级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有一位青年女教师在讲授《口技》这篇文言文时,是这样设计和使用课件的:在新课开始前,他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洛桑学艺》的视频,本意是想告诉学生“口技”这一民间技艺原来也可以如此出神入化,但坐在后面听课的教师却发现此时学生的兴奋点、注意点都集中到了洛桑身上,有几个学生甚至在下面窃窃私语,谈论洛桑长得像哪个明星,而对老师接下来对这篇课文的讲解充耳不闻。在简单的读课文、翻译课文、分析课文之后,这位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了拓展,请学生讨论我国民间的传统技艺还有哪些。学生讨论完之后,教师用幻灯片将这些民间传统技艺一一进行了解释和说明,最后又播放了几段民间传统技艺的表演视频,一节课在热热闹闹中草草收场了。这一节课的教学很明显是失败的,其原因在于课件制作没有紧扣正确的教学目标。《口技》这篇文章表现的是我国民间的传统技艺,展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度智慧。这些,学生当然要了解和掌握。但是《口技》属于文言文,而文言文教学的重心应该是有异于现代白话文的语言特点,这也应该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点,而本篇文章的教学目标自然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积累、运用文言知识的能力和对两个精彩片段的赏析上,课件的制作也必须紧扣这两点,如此整节课才不会游离于正确的教学目标之外,多媒体课件也才能发挥它应有的功效。

其实,在教学竞赛或教研活动中“同课异构”的方式,主要是提倡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多样化,而不是要让教学目标变得五花八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可以丰富多彩、因人而异,但教学目标应是较为固定和统一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个“神通”是指各自使用的方法和策略,而目标则是同一个,就是“过海”。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初中语文教师应与时俱进,牢牢把握课改新动向,坚决避免这三个方面的问题,科学、合理、高效地设置课堂教学目标,力争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上一篇:早期削痂植皮在深Ⅱ°—Ⅲ°混合烧伤创面治疗中... 下一篇:腔内超声在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应用价值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