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技巧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10-11 03:13:34

追问技巧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如何才能在语文课堂中搭建台阶,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培训语文素养呢?笔者认为追问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什么是追问呢?

所谓“追问”,就是通过一连串有价值的提问(以3-4个问题为宜),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深入思考。

一、好的追问的特点

1.要围绕课程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来设计

例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中,插叙的写法是重点和难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插叙的特点和作用,可以设计这样一组追问:

问1:文章写了哪几件事?

答案示例:毕业典礼开始;医院嘱咐;迟到挨打;爸爸爱花;唱骊歌;银行“闯练”;爸爸去世。

问2:这些事情,如果按时间顺序应该如何排列?

问3:为什么作者不按时间顺序安排这些事件呢?

通过这样一组追问,学生就能清晰地了解插叙的特点和作用了。在设计追问时,如果不能围绕学习的目标、重点、难点,则会使课堂偏离轨道,无益无效。比如,有位老师在教授《斑羚飞渡》时提问:“多么令人感动的斑羚啊!人类为什么要去围捕它们呢?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动物呢?这样的一堂课,与语文学科又有什么关系呢?”

2.问题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性,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

例如,学习《社戏》,可以这样提问:

问1:那夜的戏真的好看吗?

问2:为什么文章结尾写道“再也没看过那夜似的好戏了”?

第一个问题,从文章内容上便容易理解到,那夜的戏,看得叫人“打呵欠”“喃喃地骂”,是并不好看的。第二个问题,就需要从主题上去探究了。所谓“那夜的好戏”,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忆,充满了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现了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这样的两个问题之间,是有梯度的,这样以问为梯,搭建的便是学生提升能力的平台。

再如,学习郑振铎《猫》一课时,有人这样问:“文章写了几只猫?第一只猫是怎么得到的?结局如何?第二只猫呢?”这样的追问一直绕着情节设计,问题之间没有层次梯度,也没有内在的逻辑性。问得多了,就会出现“老师满堂问,学生满堂答,看似热热闹闹,实则出现简单可笑”的状况。实际上要让学生了解这些情节方面的问题,给学生一个二维表格,让他们去填好,效果要好得多。或者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一个二维表格来,效果会更好。

3.需要经过分析和探讨,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例如,我在上《丑小鸭》一课时,曾提出这样的一组问题:

问1:丑小鸭真的“丑”吗?

问2:丑小鸭本来就是一只天鹅蛋,如果它天天混在鸭子群里备受欺凌,或者自暴自弃,是不是也会长成一只天鹅?

问3:安徒生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一只“丑小鸭”呢?

讨论第一个问题时,学生争来论去,发现文章中并无对丑小鸭“丑”的描述。文中多次强调的是“他实在是太大了”――原来丑小鸭并不丑,只是与众不同,不符合“大众”的审美观而已。在关于丑与不丑的争论中,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纷纷到书中寻找依据。

第二个问题一提出,学生便热烈地争论起来。开始还有人认为不论如何丑小鸭都会长成白天鹅的,一番争论之后,大家都明白了:如果一直待在鸭群里,丑小鸭便永远是一只个头太大、长相太丑、招人嫌弃的“丑鸭子”!它永远不会知道世间还有一种叫做“天鹅”的美丽动物,更不可能变成“美丽的白天鹅”了。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探讨,更深刻地理解了文章的主题。

通过对第三个问题的探讨,学生能了解到,“丑小鸭”写的其实是安徒生的个人经历的写照。“丑小鸭”也可以是每一个人。在文学创作中,你可以写一篇“丑小鸭”,也可以写一篇“落水狗”,或者写一株“木棉花”、一株“三叶草”来描述自己的经历,表达自己情感、看法等。这样的问题、这样的思考,让学生从一只鸭子身上看到安徒生,看到自己的影子,从一篇文章中学到一类文章的写法。课后,有个学生写了一篇题为《大熊猫》的文章,写出了自己被家人万般宠爱,千般呵护却没有自由、孤独又胆怯的生活状态。这不能不说是这一组追问的功劳。

二、设计追问的方法

下面以《皇帝的新装》为例,谈谈追问的方法。

1,答问相扣,顺势而为

问1:骗子为什么能得逞?

W生回答要点:骗子太聪明了,设计了天衣无缝的“钳口术”――“不称职或愚蠢的人看不见这衣服。”

问2:为什么上至皇帝,中至大臣官员,下至平民百姓,都心甘情愿地被“钳口”了?

学生回答要点:他们害怕别人认为自己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他们是一些愚蠢又狡猾、自负又心虚、卑鄙且虚伪、自欺且欺人的家伙。

问3: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群荒唐的自欺欺人的人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一串提问。第一个问题就情节而设,第二个问题就人物而设,第三个问题就主题而设,从情节到人物,再到主题,层层递进、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探究文章。

第一问学生答到了骗子的“钳口术”,于是老师顺势而问:“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心甘情愿地被钳口?”第二问学生答到“自欺欺人”这一点时,老师顺势再问“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群荒唐的自欺欺人的人呢?”这样后一问题顺着前一问题的答案而来,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效果自然很好。

我们还发现,这一串追问所用的疑问词是三个“为什么”。在备课时,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上课时多问学生几个“为什么”,也许语文课堂就能摆脱浅易、华而不实的现状了。

2,同一话题。寻根究底

问1:谁说了真话?

答:小孩子。

问2:为什么只有小孩说真话?

答:小孩子天真无邪、单纯直率、无私无畏、无欲无求(赤子之心)。

问3:如何才能一直保持说真话的勇气?

这一串追问,三个小问题,其实是围绕一个词――“真话”在引导学生寻根究底。三个问题,分别使用“谁”“为什么”“如何”三个疑问词,引导学生的思考从人物拓展到人生,从课本延伸到生活。

三、让学生学会追问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熟练运用追问的方式,语文课堂的内涵深了、外延广了、程度深了,效果自然就更好了。而如果能将追问的技巧与方法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学着去质疑、去提问、去追问,那么学习的效果就更好了。

例如,学完《皇帝的新装》之后,我给学生拓展了一篇课外文章――叶圣陶的《富翁》,要求学生自行设计一组有价值、有意义的追问。以下是一个学生作业:

问:为什么大家都去找金子?

答:因为长辈们说“待你成了富翁,你就有福了。”

问:大家都成了富翁,他们幸福了吗?

答:他们没有得到幸福,反而变得恐慌,最后几乎要饿死了。

问:为什么他们得不到幸福呢?

答:因为幸福并不是由金钱决定的。

这份作业完成得非常好,第二、第三个问题分别顺着前一个问题的答案提出,环环相扣,三个问题,两问“为什么”,在这种寻根究底的探究中,学生的思考渐渐深入。长期做这样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

多用追问,用好追问,必能去除语文课堂中的浅易、浮夸、虚假、花哨之气,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上一篇:浅谈如何在古筝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下一篇:夏利诺:大象后面的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