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建设规划问题的研究

时间:2022-07-12 08:59:30

我国城市建设规划问题的研究

【摘 要】土地利用规划是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匮乏,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剧了土地供需矛盾,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如何构筑和建设一座设施完善、管理方便、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城市规划建设面临的主要任务与必须重视的现实课题。因此,对城市建设规划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设规划、地位作用、问题研究、节约利用、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化是社会生产、经济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现阶段,我国城市化正在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城市规划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如何通过高效、合理的城市建设规划,构建城市发展的美好蓝图,是目前最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之一。

1、当前城市建设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建设的龙头,大到整个城市的规模控制、功能分区、道路及各种建筑物的布局,小到施工过程中各种地下管道的统筹铺设,都要经过大量的设计论证、组织实施、监督管理,才能最终为公众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和从事社会活动的空间载体。

城市规划的龙头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城市发展方向的定位作用。城市规划在综合城市发展的各种资源的基础上,对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等要素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并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具有法律效率的纲领性文件,直接指导城市的建设发展。城市建设规划与城市发展战略紧结合,一个充当城市建设发展的导航员,一个充当城市建设发展的专家,共同为城市建设发展指出了一个理性的未来。二是对城市发展的宏观调控。随着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意识的不断增强,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管理手段逐步向宏观调控转变。城市规划作为政府调控,城市建设发展的根本手段,其发挥的宏观调控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三是对城市建设行为的控制作用。城市建设根据其规模又分为不同的层级,各个层级的规划根据自身规模的大小,分别制定了自己的控制指标。这些硬性指标,直接决定城市建设中各种功能建筑的比例和布局,同时又通过执法检查等手段制止违反城市规划行为的发展,确保政府即定指标的实现。

2、对城市建设规划中几个问题的研究城市的建设规划应在深入研究城市人口、民族、历史背景、资源储备和环境承载能力基础上,对城市发展现状、趋势,及城市的性质、功能与规模等不同影响因素充分加以考虑,才能做出准确的定位,对城市各类用地与空间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为城市今后的发展与建设做出具体的建设规划。目前,我国城市建设规划仍存在一些有待商榷的问题,下面对此加以探讨。

2.1 城市建设规划应严格控制城市规划,节约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因此,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及空间资源是基本原则之一。城市规划要体现应有的整体性和战略性,重点加强和改善城市基础设施,促进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以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匮乏、可开发利用耕地储备更是不足,这就要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首先要确定城市总体发展目标、方向和规模,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不断提高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水平,切实搞好近期建设规划和长期整体规划的关系,城市总体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协调,切实保护和节约土地资源。

2.2 城市建设规划应充分考虑自身发展根基与灵魂

无论城市规模大小、历史短长,文化都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拥有代代相传的文脉。历史文化资源是城市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一个城市没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就不会有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和创造力;一个城市缺乏历史延续和文化底蕴,就不会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永恒的魅力。因此,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应城市文化资源及其传承加以考虑。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坚持对历史敬畏、对文化崇敬、对先人感恩的理念。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珍惜历史遗存,小心翼翼的保护好、传承好城市历史文化;二是坚持保护是前提,利用是关键,改造是手段,复兴是目的的原则。例如:南京是古都,历史遗存丰富,在其城市建设规划中提出了要整体保护、全面保护、活态保护,实现了古都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良好景象;三是坚持通过城市更新把历史文化独特的资源优势转换为竞争优势。绝不能将历史文化简单的当做包袱,在大拆大建中对城市历史文明加以破坏。历史遗存、人文环境、建筑符号、民俗风情、历史信息都是先人留下的宝贵资源,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破坏了历史文化,就丢失了城市的个性魅力。传承文化是传承文明、城市更新的不竭动力。

2.3 城市建设规划最终是服务于人的,所以在规划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城市规划的“以人为本”体现在满足人们的需要。市民的需要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城市规划综合地考虑人们的需要,也就是变单一的城市规划为综合的城市规划。例如,城市市民不仅有物质需求、同时也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因此城市规划不仅要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满足市民的物质需要,更应加强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城市精神的内涵。而我们之前的规划总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前提,却往往忽略了精神上的追求与建设。经济为中心的城市建设与发展体现在城市发展上是高楼的林立,市场的繁荣。而城市精神的提升,则要求体现城市特色,用城市自身的历史沉淀、文化传统及自身特色来陶冶城市市民的情操,从而满足城市市民的精神追求。要做到这一点,则首先要充分认识城市的综合性和系统性,不能人为地割裂城市的构成要素。这就要求以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与现状为依据,制定出相对超前的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对其总体布局、功能定位、设立标准、发展要求以及事关大局的其它方面进行统一的规划;此外,还应城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地域、自然特征为准绳,划分出若干区域进行建设规划,进一步确立城市的系统整体观念,强调规划在经济、社会、文化、行政、生态以及物质承载系统等方面的相互照应和有机结合,忽视任何方面的观念和做法都是不科学的。

3、结语

总之,城市建设规划以城市的具体情况为依据量力而行、逐步实施,才能真正处理好城市建设与耕地保护、经济建设及环境保护间的各种关系,切实发挥城市建设规划对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的调控作用,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优化热能平衡,提高脱盐水系统温度 下一篇:强化本质安全 提高固井行业HSE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