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拍摄中的常用手法

时间:2022-07-12 05:34:31

影视拍摄中的常用手法

影视拍摄中,由于各个导演和摄像师的艺术习惯与技术水准各不相同,就会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风格迥异的拍摄手段表现剧本内涵,同样的剧本,不同导演执行,自然会得到不同的影片形态。我们不能简单地以什么风格来断言某部影片的成败,最终的艺术价值需要时间和市场来检验。好莱坞也好,张艺谋、冯小刚也罢,都有一套自己的手法,我们DV爱好者可以在众多导演的作品中学到很多东西,直到有一天形成咱们个人的风格,这期间,了解一些影视拍摄中的常用手法是必须的,这次以南斯拉夫导演库斯图里卡的《地下》为例,看看这部影片中对色彩、光影和特效等基本影视技术的运用特点,对我们丰富DV拍摄手法很有好处。

图01.

影片大量镜头都是在夜晚或黑暗的地下环境拍摄,灯光的设置占了很大工作量,把光影灵活掌控起来,得到的效果往往不错。这个画面是一对乐队走过街巷,在灯光的照射下,投影到了街道的墙上,形成了艺术性极强的剪影效果,在现实和虚幻间,剪影的形态是真实人物的抽象与具象的融合,给人一种神秘迷离的感觉,这种感觉加深了内容的气氛深度。我们可以在以后的拍摄中,尝试使用这样亦真亦假的手法,不是拍什么内容都要必须直白地对着摄像机,而隐喻含蓄一些,有时候更妙,但要注意,这种剪影式画面最好和实景人物画面相结合,避免让观众产生误解,甚至看不懂。

图02.03.04.

这三个镜头采用了类似的手法,就是运用前景进行框架式拍摄。这是影视拍摄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它即可交代环境,又能限定观众的视觉范围。图2以窗户的外框作为画面边界,用窗帘分割画面比例,真实环境下表现了人物的现场感,而画面也不会觉得太空。图3,用窗户的外框和玻璃隔离开了室内环境和室外人物,逆光的运用可以把玻璃的质感突出,画面立体感更好一些,除了精确的构图,此时最关键的是光线的控制要恰到到处,尤其是人物面部反差和玻璃质感之间的合理比例光比,相当关键。图4则通过船只的舷窗向外看,前景舷窗的金属框架处于景深之外,背景整体场景作为焦点,和之前两个框架式构图稍有不同,此处给观众的感觉更像身临其境地观察着框架之后的一举一动。

图05.06.07.

作为战争题材影片,战场上的硝烟和轰炸之后的断壁残垣是必须的场景,在置景和取景时,要以气氛环境真实可信、具备视觉冲击力为基础,构图的取舍与演员位置都需要精心安排。图5,人物为前景,近景别位于画面右侧,背景是爆炸的场景,利用透视中的近大远小关系,此时既能清晰展现人物的表情与动作,又能较为宽阔地表现出背景环境的爆炸与危险,人景合一。图6,使用了全景对角线构图,爆炸形成的燃烧火堆放置于画面两个对角,中间是一条路,惊慌失措的老虎沿着这条路逃窜,而路的周围则是战争形成的建筑废墟。在这样的置景下,现场具有了足够多的战争信息。与此相仿,图7,人物是抱着孩子的妇女站在倾倒的建筑前,茫然而麻木地呆望着,位于画面右侧,视线延伸向画面左侧,使用中景景别,由于人物和背景较近,都在景深范围之内,基本上清晰完整地展示了人物与背景的所有细节。

图08.

这个一个标准的一对二的三人对话构图,采用了近景别外反拍,三个人物各占画面的三分之一,此构图经常使用在一般的多人对话情节中,拍摄时候,可以根据创作要求,设置摄像机离主体的距离,从而方便控制中心人物和背景人物的景深范围。外反打的两个对话主体,要保持一致的景别、景深、曝光和构图等技术标准,这样才能保证顺利流畅地切换剪辑。

图09.10.11.

如果主体人物之外,背景还有很多动态内容,比如众多的陪衬人物等,可用这几种构图模式拍摄。图9,让人物近景正面靠近镜头,这样,视觉重点就在前景人物身上,背景中的动态人物仅作环境场景烘托。图10,让人物以全景别或大全景面对背景中的人物,这样创造了一种引领观众视线的背影效果,从而给人一种现场感和真实感。图11,和上面的背影类似,此画面采用了近景别的背影,人物的姿态动作表现充分,而背景中众多的群众演员虽然纷繁复杂一些,但是因为组成了一个整体的画面元素,并不会干扰前景人物的表演。同时,拍摄中可以采用高角度或上下摇移等镜头运动方式,进一步强化这个构图的单纯性。

图12.

这是典型人造光源的夜景,布光采用前侧逆光,用于整体照明,此时的布光原则需要尽量接近真实的路灯感觉,既要保证拍摄曝光的足够照度,又要不能过于明亮,失去真实感。目前国内很多电视剧的夜景灯光布置非常草率,明显存在违反视觉规律的亮度,夜景拍摄成了白天一样的感觉,这是很不负责任的。虽然电视摄像机感光器的动态范围较电影胶片小很多,但只要认真布光,适当补光,调整各个明暗部位的质感和层次,限定在一个合理的曝光区域内,比如三到四挡光圈的明暗对比度差别,依然可以拍摄出不错的模拟夜景来。

图13.

使用了前侧上散射光,前景的道具间缝隙给人物留下表演的画面区间,紧凑中反衬环境的狭窄,照明光线的方向和同场景的大景别场景保持一致,避免因分镜头拍摄,导致灯光光位发生变化,同时还要注意,人物的帽子不能遮挡面部表情和眼神,这需要演员和灯光师共同精确协调来完成拍摄。

图14.

这个镜头拍摄的很巧妙,画面平分了左右两部分,两个人物一明一暗、一虚一实,室外明处的人物清晰完整,室内人物则只有一个剪影,符合灯光室内的情景,而这个剪影人物的动作则非常准确而鲜明地告诉观众他的实际行为,那就是极度警觉地持枪的自卫状态。可以说这个镜头非常具有创意,显示出导演的卓越画面感和艺术水准。

图15.

可以利用环境道具作为人物中间的表演符号,这道具和人物的状态息息相关,一靠一扶之间,真实的同时,也会给演员的肢体语言表达创造发挥的空间。当我们对演员的表演无法到位而着急的时候,不妨考虑使用适当的道具给他机会。

图16.

对于面部拍摄,这种大特写是不错的常用景别,可是很多人并不习惯这么拍,拍人物肖像的时候,大多考虑的是完整的构图,老是舍不得,或许叫不敢这么大胆地进行剪裁。其实,没关系的,并不是非得黄金分割法地拍肖像才是合理的,别拘泥于任何教材,只要拍摄的画面符合情节,就是对的。此类大特写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非常生动地表现人物的面部细微表情和眼神的变化,有利于细腻刻画人物的心理和深层性格特色,再有,还能虚化掉背景的杂乱,即使环境布置不太严谨,也不会对主体有多大影响。

图17.

这个构图也很经典,画面左右部分是两个区域,左面人物在主光源下,进行的动作是关注的主要内容,右面的人物衬托一下主体,此时,右面衬托人物不可做过大的动作和夸张表情,以免干扰左侧人物的主要地位。

图18.19.

这是一个对打的镜头,对话中的两个人物采用了相同的机位高度,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如果是单机分镜头拍摄,一定要保证摄像机的视角高度是一样的。大家可以从画面中背景的家具高度上看出这个镜头拍摄是非常严格的。通过人物的高度变化,表达此时人物的压力关系,这个画面中,男人眼神由低向高,女人由高向低,正好形成对视的关系。对打镜头拍摄中,这样的视觉关联是剪辑最基本的要求。

图20.21.22.23.

烟雾效果在影视拍摄中也很重要,就像舞台表演一样,真实的过于清晰,反倒不利于情节和气氛的营造。这几个不同的镜头,很有一些中国画似的含蓄。通过利用自然的雾气也好,通过烟雾师施放烟雾也罢,目的只有一个,创造一种迷茫的环境,这样,可以屏蔽掉不想拍摄到的景物,或者柔化一下场景,如果有光线照射,则更能体现现场的光线作用,搭建起一种空气透视的立体感,使画面生动起来。本片中,就有大量的镜头使用了这个手法,要注意的是,烟雾施放要根据情节需要确定烟雾强度、方向和层次,不能喧宾夺主。我们普通的DV爱好者拍摄这样的烟雾效果,可以等待环境自然产生的雾气,一般早晚时间较多,或者,买几块很便宜的烟饼,放在不同的容器中,加上工作人员的手工扇风,不断实践之后,相信一样能够以假乱真地达到想要的效果。

上一篇:以高性价比取胜 下一篇:当纪录遇见“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