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学习障碍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7-11 10:53:47

高职学生学习障碍及对策研究

我们知道,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教育,这种教育的方向,决定了对高等职业学院生源文化课要求较宽松。而这种宽松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做了学生学习障碍调查分析,研究应对策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障碍,以便顺利完成学业。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我们对我院一、二年级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了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631份,收回628份,有效率99.5%。调查的内容涉及学习目标、学习动机(态度)、学习策略和学生对学习情况的归因等方面。

1.学习目标尚不明确,没有摆正心态。针对问卷中的到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时,44%的学生认为是为掌握一技之长,为就业打好基础;24%的学生认为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人生梦想做准备;32%的学生认为是为了获得文凭。这些数据表明,部分学生没有摆正学习心态,他们在步入高校后,学习目标还很模糊。

2.学习态度不端正,实践能力差。在每天用于自学的时间调查中,只有7%的学生是在四小时以上,65%的学生是在两小时左右。这表明大多数学生的主要精力没有花费在学习上,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应有的实践操作,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

3.学习习惯差,不会自主学习。完成作业的情况调查中,只有39%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作业,60%多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抄袭现象,学习不够主动。

4.学习兴趣不浓厚,解决问题不积极。调查显示,对所学专业“非常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比例为11%和10%,“感兴趣”和“一般感兴趣”的比例是42%和37%。当问遇到不懂问题的态度时,只有38%的学生是必须弄明白;25%的学生是着急但不敢请教;31%的学生希望由其他人提出,自己借机弄明白:6%的学生无所谓,不想弄明白。由此看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不是很浓厚,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不高,对知识的获得没有强烈的愿望。

二、高职学生学习障碍原因分析

1.主观原因。一是学习基础相对较差,接受知识的速度慢。高职学生在中学期间大多学习基础较差,接受知识的速度慢,对于新知识的学习,虽然经过教师的反复讲解听懂了,但课后不及时复习巩固,等再上课时早已忘记。在学习中如此反复的失败体验,更加损害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对待学习敷衍,最终影响学习效果。二是部分高职学生对专业了解不充分,导致其缺乏学习动力。许多学生入学前仅根据市场需求或父母、朋友的推荐选择专业,自己没有深层次的了解所学专业,结果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与自己所想的有差距,导致对专业学习产生厌恶心理,最后也就没有多少收获。

2.客观原因。一是教师的工作态度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部分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备课不充分,上课敷衍了事,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果。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不适合高职学生的特点,课堂气氛不活跃,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社会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严峻的就业压力及许多企业招工要求的不切实际,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许多企业要求毕业生必须持有大学英语等级证书和国家计算机证书等,这便使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考证,对于各自的能力如何却没有体现,影响学生专业课的学习积极性。

三、解决高职学生学习障碍的对策

1.认清高职学生的培养方向。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不是研究型人才,而是技能型人才,是高技能的实用人才。作为高等职业学院绝不能做成“大高中”,而是要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训操作,培养学生学到实用技能,使他们有一技之长,以便将来走向社会,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更好的服务社会。

2.强化职业规划的指导。上大学后学生要有明确的职业理想,做好合理的学习安排,以便毕业后有较好的就业机会。因此,要尽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合理定位。鼓励学生成立“大学生创业协会”,通过“模拟面试”、“个人简历设计”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我适合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引导他们及早规划职业生涯,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3.树立信心,明确目标,加强实践。引导学生从高考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树立在新环境中学习的自信心,多设置一些让学生能力可及的理论问题和动手实践活动,多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举办的技能大赛,让他们体验学习的成功。引导学生确立新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所学的专业,明确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即是“就业”还是“升本”亦或是“自主创业”等等。

上一篇:《二氧化碳》的教学设计 下一篇:浅议学生在政治学习中出现的"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