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学习权利,彰显学生个性

时间:2022-09-11 06:30:48

还原学习权利,彰显学生个性

摘要: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积极性得到大程度的发挥呢? (1)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2)打开学生的思维,创造丰富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3)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四、理解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或者通过鼓励的语言,恰当的表扬,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

关键词:调动积极性;互动;自主;鼓励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9-0070-02

语文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积极性得到大程度的发挥呢?

1.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通过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2.打开学生的思维,创造丰富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美国著名教育家托兰斯提倡的创新教育方法之一就是:不要满堂灌,而要向学生提供必要的线索和信息,留出更大的余地让学生推测和预料,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种环境中得到发展。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的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如:教学《荷花》,在理解冒出水面荷花的姿态时,先让学生通过观察荷花的图片,在展开想象,荷花的姿态可能有几种?每种姿态的荷花像什么?这样通过观察知道荷花有刚开、全开、未开三种姿态。同时学生展开想象:有的说刚开的荷花像一位羞涩的小姑娘;有的说全开的荷花正敞开胸膛,迎接太阳……还有本课的第四自然段最后两句:"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读着这优美的句子,教师不妨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好梦后面是省略号,它还包含着什么呢?"这样就激发了想象,给学生留下了创新思维的空间。最后,我在学生们讨论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有了比较正确的理解。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3.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像朗读比赛,组织读书会、朗诵会,写读后感等,以发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内容,积累词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这样的教学让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得到升华。

4.理解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或者通过鼓励的语言,恰当的表扬,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教育学生。很多老师总是很容易发现孩子身上的缺点,而忽略了他们的闪光点。殊不知,鼓励和表扬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日常生活中,表扬是人人都需要得到的。一篇情理交融、鼓励性很强的评语,一段肯定、称颂的表扬之词,如果教师能巧妙地运用这些激励的方法去表扬学生,那么学生都会心情愉悦、精神百倍,这种教育的手段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1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学生让他们树立信心。每一个学生都有长处,教师要善于捕捉孩子的闪光点,及时地赞美,树立他们的信心,从而发挥其内在的潜能。抓学生的闪光点去表扬,学生会感到一种满足,会全面审视自己,会意识到自己有所不足。同时,也能接受别人的意见,产生逐渐完善自己的愿望。尤其是那些学习成绩不突出还有自卑感的学生,由于他们长期受歧视、遭冷落,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也极为敏感,对他人心存戒备,看起来好像缺乏自尊心,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深处极渴望老师的理解、信任,他们仍然十分在乎老师对他们的评价。俗话说:气可鼓不可泄。几句真心的赞美也许能创造一个奇迹,令人鼓起学习生活的风帆。比如:班上的一个小朋友,成绩不好,可他从不迟到。有一次我在上课,发现几个同学迟到了。这时我没有批评他们,我借助这个机会表扬了那个小朋友遵守班规,从不迟到,希望今天迟到的同学能向他学习该多好啊!后来我发现,班上会迟到的学生越来越少,那个小朋友上课也变得特别认真。

4.2 及时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以达到增强学生自信的目的。培养诱发学习兴趣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而成功感的增强会对其兴趣产生和保持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如果教师的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另外,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棒。""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

总的来说,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持之以恒,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只要给学生以学习主人的地位,在学生心中播下自主的种子,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就能发掘学生个体的自我潜能,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从而我们教师的教学也会越来越成有成效。

上一篇:初中语文教学环境教育元素挖掘探析 下一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