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初探

时间:2022-07-11 10:10:43

行动导向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初探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的理念和模式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在各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而此课程体系来源于德国“双元制”所采用的行动导向教学思想。所以,对于行动导向教学思想的学习和研究,会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如何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教改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8-0210-01

一、行动导向思想的起源

德国职业教育领域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的职业教育也还是以学科型的教育体系为主。而德国职业教育界认为学科系统性教学和模式培养的学生已经不再适应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这些职业教育家主张根据完成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以及行动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与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而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再是判断职业教育教学是否有效、是否适当的标准。所以德国职业教育工作者利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完成了行动导向教学的改革。德国培训师顿什女士说,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德国教师也经历了许多的困难和不适应,但最终还是成功了。目前,行动导向教学已经渗透到德国职业教育的每一个领域。

在概念的认识上将“行动导向”视为一种指导思想是大家普遍认可的。所谓行动导向,是指学习是个体的行动,学生是学习的行动者,教师是学习行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学生为了“行动”来学习并通过“行动”来学习,从而达到“手脑统一”。在行动导向教学思想的运用上,是指教师不再按传统的学科体系来传授教学内容,而是按照职业工作过程来确定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组织教学。

二、行动导向教学思想的培养目标

现今德国职业教育的总目标是将职业行动能力做为学生学习的关键能力,学生通过这种关键能力的获得,能够自主学习和行动,能提高自我能力、满足自己需要与发展能力,有负责的精神并且有自主意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合作,有解决冲突的能力。

实际上,行动导向的培养目标简单地理解主要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学生学会要从事的工作所必须的技能和知识,以便在他进入企业后能胜任其工作;第二个层次是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德国人认为即使工人所在的工种不变化,但新技术、新方法是不断出现的,一个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很快会过时,这就需要人们要有独立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

当然,除了这两个关键的目标之外,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社交能力也是行动导向教学要培养的能力。

教师在授课时更多的是陪伴学生完成教师所设计的学习情境,教师不要过多的给学生讲授知识,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在工作过程中去获取知识。

三、行动导向教学的典型方法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可以是生产出一个有使用价值的产品、模型或者安排一个展会,完成一个订单,找到某项任务的解决方案等。项目教学法有其自身的设计原则,即区分学习小组内个体在能力、要求和需要上的差异;其次,通过具体的实例学习,让学生学会从经济、生态与社会环境等不同方面综合性地思考并解决问题;最后,通过具体行动将实验学习与理论抽象型学习联系在一起,教师在计划和决策的过程中,只是扮演帮助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二)案例法

案例法是用一种情境或案例来描述问题,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识别、分析并且加工处理的方法。如果教学构想考虑的出发点在于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活情境做准备,那么使用案例法或案例研究能够发展学生胜任职业实践的生活情境。

(三)角色扮演法

人每天都要经历各种不同的刺激和情境,为了用更好的行动方式来处理各种情境,人们经常要学习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在生活系统中存在着在企业中能意识到的正式角色(如经理、部门领导人、简单职员等)和在企业中并非能意识到的非正式角色,人都在各种不同的角色中转换。如果某人意识到自己的角色时,相应地也能处理日常工作与生活的各种情境。各种不同角色的意识规则在培训教学中使用被称为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中,教师给表演的学生设置角色卡片,其他的学生成为观察者。

(四)引导提示法

一般运用在工科的教学中,要求教师先向学生介绍机器的使用方法,然后让学生在掌握方法的前提下自己使用机器完成任务。

(五)头脑风暴法

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向教师和同学很好的展示一下。

(六)壁报或PPT法

让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用壁报或PPT的方式做出来,然后在课堂上共同进行讨论。

四、体会与思考

(一)对行动导向教学的思想理解

首先,教师要根据职业工作过程来设计学习领域,设计的过程是复杂和艰难的;其次,在进行行动导向课程的教学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和咨询者,要让学生尽量自己通过工作过程来获取知识;最后,在评价学习成果时,也尽量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

(二)渐进式课程改革也许更合适

对于使用行动导向的专业来讲,首先,我国高职院校没有足够的师资;其次,没有足够的实习设备。目前开展的课程改革都是在试点,如果全面铺开,设备和师资可能都会不足。笔者认为课程改革是大方向,应该进行到底,但应该选择实践性强的课程先改,找到合适的方法,然后再进行推广。改革不是全面的照搬,而是借鉴人家的方法,进行渐进式的课程改革,也许这样更适合我们的国情、校情。

参考文献:

[1] 李子峰,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北方经贸,2012(3).

[2] 逯长春.德国“双元制”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探析[J]. 高等职业教育,2010(6).

上一篇:晋江市安监局七项举措服务民营企业“二次创业... 下一篇:高职旅游英语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