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 学生学好数学的催化剂

时间:2022-07-11 07:36:02

体验 学生学好数学的催化剂

摘 要: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数学课程标准》中也非常强调这一点。由此可见,学生要学好数学,就必须要体验学习的过程,而获得体验的最好方法就是亲身参与。体验的过程不仅是知识获取的过程,更要的在于这是一种生命的历程,是生活的体验。教师走近学生,将参与体验、探究、操作、思考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去参与、去体验。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体验教学,让体验真正成为学生学好数学的催化剂!

关键词:体验;催化剂;联系实际;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1-0150-01

一、联系实际,体验数学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1.体验生活实际,积累数学信息。小学数学的许多概念和算理能在实际生活中找到原型,让学生试着去体验“观察员”、“统计员”等角色,收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信息,建立自己的“信息库”,养成自觉收集的好习惯。如:去菜场买菜了解菜的价格,到繁华的路段统计车流量……

2.体验交流活动,运用数学信息。学生学会了收集信息,还要培养其正确处理信息的能力。由此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组织“信息交流会”、“信息会”等体验交流活动,让学生建立“信息总库”,做“信息的管理员”,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准确地提取“信息总库”中的信息,与书本知识有机结合,解决数学实际问题。

二、回归生活,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1.通过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的联系,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既要让学生体验到生活当中到处有数学,并且到处用数学;又要让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所带来的成功和喜悦,从而使学生逐步养成带着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在教学了《元、角、分》之后,可以让家长带孩子到超市,独自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一来,他们既体验了购物的快乐,又对“元、角、分”的概念有了切身的体验。

2.通过创设情境化的教学内容,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的内容,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用熊妈妈分蛋糕的故事引入;在教学《比例尺》一课时,我在课前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出学校教学大楼的平面图……事实上,教学课上出示的例题如果都改成学生耳濡目染的、喜闻乐见的,曾经或者经常体验过的事件的话,学生会发现学习数学的用处还蛮大的。他们的注意力会更容易集中,理解的速度会更快,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应用得更好。

三、实践操作,体验数学知识的生成

1.提供“玩”的机会,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好动、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把课本中的一些例题转化成“玩耍”活动,让学生从“玩”中体验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在教学行程问题之前我先组织学生进行有趣的表演活动。让两个学生相对站在教室的前面,准备相对而行,随着一声“出发”,两个学生相向而行而且很快就撞在一起,于是我就在黑板上画出他们刚才行走的示意图,并告诉学生这种现象就叫“相遇”;我再请两个学生一个在前面慢慢走,一个在后面快速走,做一次追及表演。命令一下,后面的小朋友很快就追上前面的小朋友。我又根据刚才的情况,在黑板上画出他们行走的示意图,告诉大家这种现象就叫做“追及”……通过玩,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2.提供“练”的机会,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数学知识的产生源于生活实践。学生虽然可以通过课前学习,从书本了解一些数学知识,但这毕竟是间接经验,不易记牢。因此,在课堂上,只要教师能创造条件的,就应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充分体验的机会。例如,我们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出示题目“小红每天走2里路上学,两天走多少里路?”让学生根据要求写出算式,接着问“4天要走多少里路?10天,90天呢?……学生开始写得很开心,可没过多久,就觉得累了。这时,老师就可以向学生介绍用乘法来表示,然后让学生用新的方法来表示,学生会觉得既简单又快速,即便是以后碰到了很大的数也不怕了。

四、引探导究,体验数学学习的创新

1.引导学生多角度探究问题,体验思维“万花筒”。由于不同学生的生活体验不同,就是对同一事物的观察也必然不同,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必然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探索体验各自不同的想法、解法。如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时可以,先让学生猜想应如何计算表面积,学生就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思考;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手头的圆柱进行操作、验证,结果出现了各种验证的方法:有展开成为两个圆形和一个长方形的;有展开成为两个圆形和一平行四边形的;更有的将它展开成两个圆形和一个不规则的图形,再通过补割的方法来计算。而不管哪种方法都可以计算它的表面积。

2.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体验答案的“最新最佳”。在数学学习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中的“偷懒”和“便宜”,我们就要引导学生从省力、合算的角度,找到最新最佳的答案。如:我们在练习中碰到购票问题并且有两种购票的方案:方案一(成人每位40元,儿童每位20元),方案二(团体5人以上,每位30元)。然后,让学生说出这两种方案的优缺点,让学生通过比较,从中体验购票的最佳策略:儿童最好买儿童票,但是有3位或3位以上成人时,最好买团体票(3个成人和2个儿童)组成一个5人的团体,可以便宜10元钱,4个成人和1个小孩组成一个5人的团体,可以便宜20元钱,甚至还有学生想到了:只有4个成人时,宁可多买1张票,也要买团体票,因为即使浪费了这一张票,也还便宜了10元钱)。通过这节课,使学生体验到了数学的有用性,获得了学有所用的积极情感体验。

综上所述:“体验教学”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体验和理解数学,使学生明白,数学是有用的,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生活问题,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

上一篇:初中数学作业的设计与批改问题探讨 下一篇:谈小学生砺志活动中的“教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