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的发展对中国语言学的影响

时间:2022-07-11 03:10:55

网络语言的发展对中国语言学的影响

“3q”、“886”、“粉丝”、“稀饭”、“表”、“酱紫”,你是否都知道这些词语的含义呢?这些便是如今在青少年中十分流行的交际用语,也就是所谓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因为其简洁生动的特点而受到了网民的一致追捧。

一、网络语言的特点

1.1 网络语言的定义

在于根元主编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中,对“网络语言”有如下定义:“‘网语’是互联网的产物。在网络日益普及的虚拟空间里,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也应该与现实生活中的表达习惯有所不同,于是有的人创造出令人新奇也令人愤怒和不懂的‘网语’。大部分‘网语’是网民为提高输入速度,对一些汉语和英语词汇进行改造,对文字、图片、符号等随意链接和镶嵌。从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来看,‘网语’中的汉字、数字、英文字母混杂在一起使用,会出现一些怪字、错字、别字,完全是病句。但是在网络中,它却是深受网民喜爱的正宗语言。”

1.2 网络语言的种类与个性

如今的网络语言种类也颇多:有字母型(如orz、omg、gf),数字型(如v587、7878),外文谐音型(如粉丝、趴体),中文谐音型(如童鞋、美眉、大虾),符号型(如%>_<%、:-D、o(∩_∩)o),以及可谓之天马行空的创造型(如东东、沙发、拍砖)。

那么,网络语言缘何如此火爆呢?首先,网络语言相比正常的词汇更简洁明了,提高了双方的交流效率,同时也可以节省上网的时间;再者,我国的网民绝大多数均为青少年,年轻人特立独行、追求时尚、崇尚创新的特性就表露无遗,他们寻求张扬的个性,渴望被关注,因此对好玩的事物有很大兴趣,这时候网络语言便应运而生,被网友们看作潮人的象征;其三,普通的语言词汇是没有声音的,太过刻板的形式难免会让人感到索然无味,而网络语言生动形象,使用起来也增加了语言的表达能力和聊天的乐趣。

1.3 网络语言的发展前景

“2010年11月10日,网络语‘给力’一词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网友惊呼‘太给力了’。从最初的‘火星文’到而今的流行语,网络语言越来越被大众接纳。网友把这一事件看成是网络语言被认可的一个大事件,更有网友提出:报纸给力能否带动网络语言‘转正’。”此外,大量的网络语言登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央视春晚也缔造了诸多引领潮流的网络语言,不知是网语成就了春晚,还是春晚成就了网语。总之,这个收视群体过亿的大舞台无疑为网络语言的普及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其发展之迅猛足以让我们咋舌。

既然,网络语言如今大行其道,那它究竟能不能“转正”?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室助理研究员张铁文认为:“网络语言能否被收录还要经历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新词的诞生更多的是靠约定俗成,大家共同认可,它就有生命力,《现代汉语词典》要收录的也就是这一部分新词。现在词典室正在编纂一部《新词词典》,一些网络语言,比如‘菜鸟’、‘大虾’、‘灌水’之类能够反映出新事物,又能被大家所接受,使用频率较高的词,将被收录进来。”

二、网络语言的积极影响

中国的网络语言从出现的那天起,就注定了要充满争议,其张扬的个性与蝗虫般的传播一步步地挑战着传统语言的权威。这是一场语言的革命。那么,具有粗枯拉朽之势的网络语言对于中国语言学有哪些正面影响呢?

2.1 新学科的诞生

传统意义上的广义语言学包括普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类型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等,而今,这个大家庭又多了一位新成员。“2000年,中国知名学者周海中教授在其《一门崭新的语言学科――网络语言学》一文中,首次对网络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任务、学科属性和定位问题等作了精辟阐述;此后,网络语言学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

语言学作为一门十分古老的学科,是我们用来研究中国文化,探究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有着重大的人文价值。而今,网络语言的蓬勃发展促成了“网络语言学”这一新兴学科的诞生,无意中推动了中国语言学乃至世界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的研究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2.2 促进汉语言的发展

网络上流传的《网络语言大全》收集了几年来在青少年间广泛使用的上百个网络词汇,它们包括论坛日常用语、中文缩写、英文缩写、音译术语、动漫术语、耽美术语、经典回复、数字谐音等。而这几百个词汇无异于为汉语言又注入了可观的新鲜血液。

2.3 网络语言的不可替代性

接下来,我将举例说明网络语言的不可替代性。

首先,有些网络语言的含义无法用传统语言所代替。例如:“甄体”、“元芳你怎么看”、“杜甫很忙”、“我爸是李刚”等。他们本身代表着一些网络热点和社会问题,所具有的含义比较深远,而这并非传统语言一两句能够解释得清的,这些“专有名词”便是最好的信息传递者。

其次,某些网络语言的意境无法通过传统语言来传达。时下“高富帅”“白富美”“丝”等词汇在网络上出现频率极高,如若用传统语言来表达,无非就是“又高又有钱的帅哥”“又白又有钱的美女”“又矮又搓的穷光蛋”。解释倒是解释得清了,但是真正使用时就出现了问题。“隔壁班的XXX是个高富帅,他的女朋友是个白富美”是不是真的要说成“隔壁班的XXX是个又高又有钱的帅哥,他的女朋友是个又白又有钱的美女”?这种用法显然不能得到人们的认同。

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相当数量的网络语言确实拥有着不可替代性,正是这些不可替代的网络词汇赋予了我们对汉语言、对生活、对社会新的认知。

三、网络语言的消极影响

世界上任何一件事物的产生都存在着利与弊,网络语言也不例外。

3.1 网络语言的不规范性

如果说那些描绘风花雪月的唐诗宋词是阳春白雪的话,相对之,网络语言无疑就是庸俗低劣的下里巴人。无法否认的是,一些网络语言的确存在着诸如错别字、表达不规范的问题,甚至可以说“不规范”恰恰是网络语言之所以兴盛的一大原因,它代表着青少年的叛逆与不羁,一些人通过这些网络语言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慨,其格调自然无法与传统诗词来媲美。令许多家长和专家担忧的是,过多使用这种“不规范”的网络语言有可能影响青少年的语言能力,使其养成不使用规范字和规范表达的坏习惯,对语言学习造成不良引导。

3.2 网络语言的低俗性

我们知道,相当一部分的网络语言来自于日本漫画,而有些漫画的术语则显得并不是十分健康,一些词汇更是包含性暗示和暴力色彩,这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势必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如今,微博、人人网、贴吧、论坛等交际社区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致使网络上频现骂战,某些富有攻击性的话语简直不堪入耳,而这却有着愈演愈烈之势,不得不让人大呼道德之沦丧。

结合前面的论述,我们不难看出网络语言的产生是人类与社会的碰撞,是传统语言与新兴语言的碰撞。网络语言一步步探索出新的大陆,为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赋予了新的活力,同时它又存在着黑暗的一面,如果不能有效的控制其消极因子,网络语言很有可能成为汉语言的一颗毒瘤。所以,希望有关机构能早日出台对网络语言的管理办法,广大青少年也能够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认真辨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作者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

参考文献:

[1] 倪梅君,《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化影响浅析》,《神州(下旬刊)》2011年10月

[2] 曹学智,《网络技术催生新兴语言学科》,《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0月第375期

上一篇:功能语言学视角下阅读教学应考虑的因素 下一篇:浅论汉语中的“前”与“后”及其对外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