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网络语言在写作中的影响

时间:2022-10-03 06:19:12

规范网络语言在写作中的影响

网络语言,简而言之,就是网友在网上用来交流的文字、符号、图形等组成的书面语言。作为网络交流的重要工具,它与传统的语言有着本质的不同。如今,在虚拟世界里使用的网络语言,正堂而皇之地以一种独特的姿态走进我们的生活,且悄无声息地影响我们日常的交际,尤其给写作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

“没想到我最要好的朋友竟欺骗我,wBD(王八蛋),7456,我恨不得一脚TsT(踢死她)。”这是一个中学生日记里的一段文字。它可以代表近几年在青少年中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学生开口“286”,闭口“7456(气死我了)”,把“气疯”说成“弃轰”等等。这一系列的英语大写字母,阿拉伯数字,让人匪夷所思。

虽然我国已进入大众网络时代,但事实上上网的人大多数是年轻人,对于从未接触过网络的人来说,这类词语根本看不懂。由于网络语言具有简约、通俗、接近口语等特点,对文字的要求并不严格,因此产生的网络语言更是五花八门。它渗透

到学生的日记、作文、毕业留言里,就会造成学生对待写作很随意,写错别字,随便用数字代替汉语,英文字母夹杂于汉语的不良后果。如前面所举那些数字,英文字母夹杂汉语拼音的例子,它可以产生若干意义。正处在学习规范汉语、打语言基础阶段的青少年,对这种现象根本无法分清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符合规范的。这样就会混淆他们对汉语规范的正确认识。2010年上海高考阅卷中心语文组负责人就高考作文能否出现网络词语作出了明确的回答:不能!即使是“神马”“有木有”等耳热能详的网络热词都会被当作错别字扣分。

升学考试讲究的是严肃性、规范化,它与平日的网络聊天不同,作为中学教学的风向标,高考作文理应禁用网络词语,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过度使用网络语言,不但会弱化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会因不良语言扭曲学生的心理。网上大量庸俗粗浅的文字,把汉字的美感都弱化了。长期使用这类语言,会影响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导致性格扭曲、心理失衡、行为怪僻;语言行为也会出现扭曲和变形,走向庸俗化、粗俗化、低级化。

另外,网络语言对青少年的书写能力也有一定的冲击。在网上交流,所有的文字都是用键盘敲出来的,而不是一笔一画写出来的。这样的书写,不讲究笔画、笔顺,以及汉字的结构,时间久了,汉字的书写能力也就慢慢降低了。

诚然,“与时俱进”固然不是件坏事,社会要进步,人总得放眼看世界,否则就会变成自以为是的“井底之蛙”。但做任何事情都应适可而止。如今的网络用语如此泛滥,今天“神马”,明天“给力”,更新的速率远远超出了人们接受的限度。网民如此青睐这些语言,在于它使用便捷,语文教师该不该对此类语言开“方便之门”?有专家指出:老师不能成为学生时髦语言的“菜鸟”,而要成为精通学生时髦语言的“大虾”(大侠),否则就会丧失教育的主动权。对此,我并不如此认为。

语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人人都关心语文,就是因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有必要且有义务保护我们的根系。语文教师面对网络语言,既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毫无辨别地全部汲取。

我们要发挥网络语言的积极影响,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带头用规范语言教学,尽量不使用网络语言;其次引导学生科学地对待网络语言;再次督促学生严肃认真地使用传统语言;最后加强汉语拼音能力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规范、纯洁我们的语言,才能更好地弘扬我们中华文化内在的精神。

上一篇:情商+智商=作文万花筒 下一篇:错过的童谣